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浅析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教学的有效融合

时间:2024-05-07

张丽

【摘要】在高中阶段的物理教学中,教师巧妙地将信息技术渗透于日常教学中.结合信息技术创设生动情境,直观呈现学科知识;借助信息技术智慧功能,有效实施精准教学;通过运用信息技术展示实验过程,强化学生学科素养.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优势,将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深度融合,让学生在直观、形象、严谨的信息技术下产生思考,主动参与到物理学习中.本文根据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教学的有效融合策略予以分析.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中物理;课堂教学

随着新时代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课堂的深度融合已然成为当前教育领域的主流趋势.所以,在日常教学中,为有效开发优质资源,教师应当积极发挥信息技术的功能,充分借助多媒体软件、音视频等资源,让物理课堂更具丰富性、生动性与趣味性.物理教师需立足实际,积极转变自身的育人思想,帮助学生化解知识难点,引导学生探究物理规律,结合教学活动发展需求开展更为有效的物理课堂教学活动,以此实现多元学科素养的发展.

1 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教学的有效融合概述

信息技术的出现可以更好地通过图形、文字、各种符号、动画等形式在课堂中引入教学情景,相比于普通教学情景,用各种图形符号加以说明,学生便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方式产生的各种图象等说明,对相应情景加以理解,对实际情况进行思考,活跃学生大脑,同时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让学生体会最真实的情景,以此解决传统课堂之内无法实验的例子.而信息技术与教学情景相融合,不但可以演示情景,还可以根据不同情况随时修改参数,而不是在实地观察,带领学生去挑战其中的可能性,将理想情况呈现在学生眼前.

信息技术创新发展逐渐成熟,图形、动画、文字等功能更加完善.利用信息技术,将枯燥的情景表述以动画的方式进行演示,不仅省去文字的阅读,而且印象更加深刻,课堂内容也更为丰富,将信息技术融合在情景导入之中,将平时令人讨厌而难以具体阐明的情景以图画的形式演示出来,让学生对情景内容一目了然,并被其中多样的引入形式所吸引,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解决物理问题的同时提高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将情景引入做到生动形象,使课堂教学更加有趣,促使学生能够自主思考,提高学生思维能力[1].

2 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教学的有效融合策略

2.1 利用信息技术,提升学生实验水平

在高中物理知识的学习中,学生的实验水平十分关键.让学生的实验水平不断提升,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对不同物理现象、规律等知识的深入领会,以及灵活运用物理知识.提升学生的实验水平:一方面需要让其多进行实践操作;另一方面,教师需要深度挖掘学生的潜力,让其可以更加独立、全面开展实验.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教师可以留给学生更多发挥潜力的空间.在开展实验教学时,只是提出實验课题,让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共同商讨、搜集相关实验视频以及了解实验所需要的材料,促使学生更加独立去完成实验.此后,教师再对其实验过程、结论加以评价和指导,使学生的实验水平大幅提升,也会让学生的主动探究意识、知识理解程度和运用能力等全面提升.

例如 开展“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教学时,在学生开展探究实验前,教师发起提问:“什么是机械能守恒?机械能守恒的条件是什么?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机械能守恒吗?”学生可以准确回答,巩固理论知识后,教师提出实验课题: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见图1),并且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去搜索具体的实验视频(包括所需要的材料)然后,让学生两人一组,开展具体的实验.教师要让学生独立完成整个过程.

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提前准备相关的实验器材,如打点计时器、纸带等.但是,要让学生通过搜集信息知晓所需要的实验材料.在这节课堂上,教师要利用微课完成知识的传授,并将教学课件发送给学生,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再次学习已经遗忘的知识点,并且完成对新知识点的预习.除此之外,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合理地利用信息技术搜集资料,整合有效的教学资源,真正推动高中物理课堂的拓展延伸,让学生感受到物理课程的学习是一个轻松愉悦的过程,不断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帮助学生不断拓展知识面,增加知识量,,逐步优化高中物理教学的效果.

2.2 利用大数据分析系统,精准突破教学重难点

在以“精准施教”为导向的课堂中,“准确掌握个体学情”是教师开展工作的首要环节.从以往的教学情况来看,“诊断学生学情”的工作大多由教师个人完成,不仅耗时、耗力,而且其诊断结果也与现实有所出入,局限性较大,无法达到精准指引教学的目的.为有效提升课堂精度、落实因材施教,教师可以通过智慧技术的大数据分析功能,精准分析个体学情,来定位学生的思维阻塞点及教学重难点[2].

例如 在学完“能的转换与守恒”单元后,为有效判断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教师主要借助智慧教育平台“课堂派”中的数据分析系统,对学生的学情进行实时分析.教师可先在平台上发布本单元测试,引导学生在线完成相关题型,实现单元测试的电子化.学生提交答案后,该平台便会基于个体的答题情况,自动为学生生成一份学情评估报告,教师可以根据不同题型的正确率来定位个体的学习难点及思维阻塞点.如,在本单元测试中,教师发现,本班学生在完成“动能定理”(见图2)的题型中,其正确率可维持在75%左右,而“能量守恒”的综合运用题,其正确率仅达到54%.由此,在后续教学中,教师可以及时调整策略,适当地将重点放在“能量守恒”的题型上,以达到针对教学、精准施策的目的[3].

2.3 提高学生建模能力

一些难度较高的物理知识,仅通过教师直接讲解、剖析其中的知识点,学生也较难理解并充分接受.此时,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亲自动手实践.学生通过建模充分验证其中的知识点,才会扎实掌握并留下深刻的印象.为了让学生可以充分理解具体建模内容和方向,教师可以深度融合信息技术,让学生通过生动的课件,有效理解所要掌握的重点内容.同时,也会使学生收获理想的学习效果[4].

例如 在对“力的分解”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先利用信息技术,搜集生活中有关力的分解案例,如农田中,拖拉机通过铁具同时耕地的景象、石拱桥底设计多个桥孔等的景象,将其制作成生动的课件.教学开始后,教师可以先结合课件,讲解“力的分解”的原理.之后,再为学生展示一幅多名小学生将书包放在一起,并用一根绳子去拉着向前行的图片.并提问学生:“这些学生在拉绳时,所用的力是朝哪个方向的?”学生回答教师:“是斜向上方向.”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模仿图片建模,应用不同的模型代替书包,再通过短绳分别从斜方向、水平方向去拉动短绳的感受,进而使学生亲身感受到将力分解的具体含义[5].

2.4 融合信息技术创设实验情境

物理课程中蕴含的一部分知识点是学生难以理解的,其原因主要在于学生不能亲身体验物理现象,缺乏对物理实验的深度研究.因此,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教师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创设实验情景,让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真正做到内化于心.那些看似简单的物理运动过程,其背后往往蕴含着复杂、深刻的学科原理,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理解素养与想象思维,因而具有一定的学习门槛.基于此,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的可视化功能,在教学白板中将抽象的物理概念具象化地呈现出来.如此,不仅能够有效降低知识点的理解难度,还能夯实学生的物理素养.

例如 在“斜抛运动”教学中,为引导学生准确理解“斜抛运动”的概念及物体的运动规律,教师在教学白板中,向学生展现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的斜抛运动图片.如:投篮时篮球的运动轨迹、乒乓球弹跳路径、公园喷泉等图片,以此引导学生初步感受斜抛运动的特点,而后,在微课视频中以动态化的形式向学生讲解“斜抛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的受力情况及运动原理.以此,由浅入深地点拨学生理解斜抛运动的基础知识.教学实际中,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创设物理情境,将抽象的物理概念及原理生动、立体地呈现出来,既降低学科知识的枯燥性与理解难度,又提升个体的学科热情,教学效果显著.又比如,在学习“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这一理论和物理实验之前,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搜集一些对于学生来说相对较为熟悉的图片,把拉弓射箭、双人提水、众人推车等更加直观具象地展现出来,引导学生分析其中蕴含的力学原理;接下来,教师可以利用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时间段搜集相关的小视频为学生播放,让学生明确实验操作的步骤、实验的注意事项以及实验数据的记录方法;最后,教师要在信息技术与口头讲解的密切结合中带领学生掌握力的分解方法,不断总结学习经验,积累更多实验知识.这样一来,不但能让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起来,还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探究欲望,发挥学生完成实验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全面增强高中物理课堂的教学实效.

3 结语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加大对互联网教学的研究力度,拓展信息技术应用范围,激发学生物理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物理学习认识,以此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重要作用,使学生在互联网教学的帮助下以更轻松的状态学习物理,从而为其未来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何万军.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教学的融合策略探究[J].中小學电教,2022(03):34-36.

[2]熊莉梅.浅谈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效融合策略[J].考试周刊,2021(90):82-84.

[3]梁志祥.高中物理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策略[J].智力,2021(29):52-54.

[4]张军红.浅析如何将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融合[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21(18):97-98.

[5]王红旗.如何将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融合[J].中小学电教,2021(09):59-60.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