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杜玉彬 杨婷 宋军辉 杜玉春
摘 要 校园风险评估是校园风险治理的重要环节,其影响着校园风险治理的针对性、实效性、科学性与系统性。校园风险评估方法的创新对校园风险治理具有重要意义。将参与式风险评估引入小学校园,并以长沙市H小学为对象进行风险评估,旨在为提高小学校园风险治理水平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并对师生提供沉浸式、体验式安全教育,依据评估结果并结合参与式风险评估的核心理念,从制度建设、参与主体和安全教育宣传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关 键 词 参与式 风险评估 校园安全 多元参与 安全教育
引用格式 杜玉彬,杨婷,宋军辉,等.参与式风险评估在小学校园的应用[J].教学与管理,2022(26):16-20.
加强校园安全工作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不仅关系广大师生的人身财产安全,还事关亿万家庭的幸福和社会的稳定。2017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建设的意见》要求构建科学系统、切实有效的校园安全风险防控体系[1]。
对校园风险的有效把握是我们高效应对风险的前提,而评估是把握风险的最有效方法之一。陈成鑫基于风险评估构建校园安全防范体系,呼吁深入开展第三方评估,使校园安全风险评估更为客观[2]。余辉等人认为,校园风险评估模式主要分为政府主导式和非政府主导式,且认为目前适宜的校园风险评估为“专业评估机构评估”和“自我评估”[3]。冯帮提出中小学校园突发事件风险预防性评估的具体操作流程,呼吁调动与学校利益相关的人员参与校园风险识别工作,倡导师生、家长运用头脑风暴法排查安全隐患[4]。他们提出的评估方法对提高校园安全防范水平、保障校园师生人身财产安全、推进校园风险评估和安全防范体系建设改革具有重大贡献。但这些评估方法基本从上至下、从外向内,只见管理者,不见参与者,或者参与度不够,家长、教师、学生、安全专干以及相关部门贯穿始终的校园风险评估极少出现,这就难免出现视野盲区,而将参与式风险评估引入小学校园恰好可以弥补这一不足。
在上述背景下,本文将参与式风险评估引入小学校园。一方面,参与式风险评估本身就是校园风险感知过程和对学生的安全教育,且评价结果可以为社区、学校、家长共同提高小学校园安全水平提供借鉴;另一方面,拓展了参与式风险评估的应用领域,同时,也在校园风险评估方法上进行了创新。
一、参与式风险评估的内涵
参与式风险评估非常强调多元责任主体的积极参与,是参与式发展理论拓展应用的领域之一[5],它是指各个责任主体从始至终参与评估的决策制定和实施,共同完成一定区域内风险评估的过程[6]。参与式风险评估的责任主体主要包括基层社区、社会组织(安全评估研究机构、专家)和政府,基层社区既是风险评估的主要决策者,又是主要实施者,是参与式风险评估的第一主体[7]。社会组织是参与式风险评估的“外来者”,这一主体也参与风险评估的全过程,其独特功能是提供专业技术知识指导,为实施过程提供智力与技术保障,并在评估实施完成后向基层社区和政府提供评估报告。当然,“外来者”是一个相对广泛的角色,只要能提供智力与专业技术支持即可。政府在参与式风险评估过程中主要提供政策支持和资源支持,其所提供的政策制定、规范引导、物质资源是参与式风险评估实施的重要保障。
就本文的参与式校园风险评估而言,第一主体为师生、家长、校园安全专干以及安全管理干部,他们是校园风险评估的直接受益者,也应该是校园风险评估的决策者和实施者。“外来者”可以是专业的风险评估组织或者风险评估研究机构,以及具有风险评估专业知识的研究人员。对校园进行直接管辖的政府机构则为教育局,教育局的安全保卫科有责任为校园风险评估提供政策制定、规范引导以及相关物质、经济、人力方面的资源,是校园风险评估的重要主体。
二、校园风险的评估
H小学由县级教育部门主办,位于C市Y区腹部的一个小区内,该小区建于80年代,建筑类型为板楼/塔板结合,小区外建筑、道路于同一时期规划建成。由于建筑年代较为久远,规划理念较为滞后,该社区道路非常狭窄,且建筑复杂,社区与小区管理具有不小的难度。小区内建有一个垃圾处理站,距离校门仅20米,且学校侧面的小区同样建有垃圾处理站,距离学校也仅50米左右。H小学的教学楼竣工于1995年初,在2014年经修缮后投入教学使用,总建筑面积6915平米,运动场地面积820平米,师生人均建筑面积11.96平米,师生人均运动面积1.42平米。全校共有12个教学班,总共547名学生、31名教师,女性占比51%,10岁以下人数占比79%。该校在地理位置、学校规模、基础建设、发展历程等方面在城区小学中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很适合作为校园风险评估对象。
1.致灾因子识别
致灾因子识别是风险评估的第一步,而其本身具有三个步骤,分别是致灾因子搜集、致灾因子清单制作和致灾因子识别。在第一个步骤中,学校举行了两场培训会,对自愿参与的家长代表、学生代表和全体老师进行了相关基础知识方面的培训,并基于实地考察、頭脑风暴和走访调查等方法同时进行致灾因子的搜集。另外,研究组还制作了家长、教师、学生以及安全管理专干致灾因子搜集问卷,不仅扩大了第一主体的参与性,还能获得更为全面的致灾因子清单。最后,通过德尔菲法确定了致灾因子清单(见表1)与权重分配。
致灾因子识别由家长代表2人、教师代表2人和学校安全专干1人完成。对于每一个致灾因子,都通过频率和强度两组模糊语言评语,由识别代表根据自身的防灾经验和认识以及对学校安全风险的了解,给出他们认为该致灾因子对本校安全的影响程度和强弱。两组模糊语言评语均分为5级,发生的频率(可能性)和灾害致险强度都分别用1至5表示。意见较为一致的致灾因子则以投票数多的为准,意见很分散的则商议后进行表决,最后通过风险矩阵来确定三级指标的致险程度等级。
致险等级评估完成后,将每个一级指标的权重乘以它的三级指标致险等级的平均数,就得到该一级指标的综合致险度。将所有一级指标的综合致险度相加,得到H小学的综合致险度H。根据致险因子识别结果(见表2),H小学的校园综合致险度H为3.356,综合致险度等级为Ⅱ级,即综合致险度比较高。
2.脆弱性识别
承灾体的脆弱性是指承受风险的客体受到灾害风险冲击时的易损程度,它由一系列自然、社会、经济因素及其相互作用过程所决定。根据对象的特点,采用文献资料和德尔菲法确定了脆弱性识别指标体系,它由3个一级指标、5个二级指标和7个三级指标构成。脆弱性识别由致灾因子识别的5位代表进行,并对一级指标进行权重分配。需要注意的是,虽然H小学距离最近的消防站只有5分钟的车程,但是考虑到该段道路狭窄,且经常有占道停车的现象,所以各位代表适当提高了脆弱性分数。
根据5位代表对脆弱性的评估结果和权重分配,可以得到每个一级脆弱性指标的最后得分,进一步可以得到H小学综合脆弱性V得分为3.063。根据脆弱性等级评定标准判定,H小学的综合脆弱性等级为Ⅱ,即综合脆弱性较高。
3.综合评价
5位代表根据自身的经验与认识,确定脆弱性和致灾因子的权重分别为49.11%和50.89%,通过应用综合评价的公式:
R=Wv×V+Wh×H
可以获得H小学的综合风险度:
R=49.11%×3.063+50.89%×3.356=3.212
H小学的综合风险度R为3.212,综合风险等级为Ⅱ级,表明H小学综合风险比较高,风险在一定容忍的边界,应该采取整改措施以降低风险。这个结果与实际情况比较相符。
三、重点风险分析
根据表2 H小学致灾因子识别结果可知,综合致险度最高的是校舍安全,其次是学校卫生安全,再次是安全教育管理。
校舍安全方面。H小学的教学楼竣工于1995年,于2014年修缮后重新投入教学使用。据了解,2014年的修缮主要为防水处理和对已掉落的墙砖与开裂的墙缝进行修补。此后,学校陆陆续续对硬件进行改造升级,逐渐标准化。然而,H小学教学楼、校园围墙和教师宿舍目前还存在墙面瓷砖掉落、走廊围栏松动和多楼层天花板严重开裂等安全隐患。对于像H小学这样建筑年代久远的学校,不仅要利用团体的力量对校舍安全风险进行排查,还要借助专业的科学机构对建筑的安全性进行测评,以确保师生的生命安全。
学校卫生安全方面。H小学位于两个小区之间,两个小区分别连通着学校的前后门,而这两个小区均在靠近校门的位置建立了垃圾处理站,其中一个距离学校仅20米。校园附近污染源是校园卫生安全的重大隐患。
安全教育管理方面。因敲诈、强夺、名誉损害、恐吓、胁迫、性侵等事件具有难预防、难发现、难处理的特点,在识别的过程中发现它们存在较高的致险度。加强对敲诈、强夺、名誉损害、恐吓、胁迫、性侵等事件的预防和干预,任重而道远。
以上只对H小学综合致险度较高的三个一级指标进行简要分析,并不代表其他方面风险度较低,特别是教育教学活动和校门安全管理方面也要给予高度重视。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因H小学不提供学生就餐,所以食品安全隐患非常小,但是对于提供学生就餐的学校,特别是学生数量较多的学校,食品安全是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当然,每个学校的实际情况不同,各学校可参考表1清单进行风险排查。
四、结论与建议
1.结论
参与式风险评估应用于小学校园是校园安全风险治理的有效实践,也是校园安全风险评估方式的创新。H小学综合风险度排名前三的一级指标为校舍安全、卫生安全和安全教育管理。具体的,高风险来源于“建筑出现裂缝,墙皮、瓷砖脱落,走廊围栏低矮易翻越,教师不经允许使用大功率电器,校园内或者附近存在有环境污染源”等。
2.建议
学校要利用评估结果,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实施相应的安全管理,进一步提高校园抵御风险的能力。当然,评估结果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进行更新,使评估结果保有较高的时效性。下文结合参与式安全评估的核心理念,从制度建设、人员管理、教育宣传等方面对校园安全治理工作提出一些建议。
(1)建立“去管理化”的校园安全管理制度
安全管理制度是否健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学校的风险治理水平,它是预防、应急和善后工作的有效指导,推动着学校安全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以H小学为例,他们建立了“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学校周边环境安全管理制度”,然而这些预防机制“管理”意味浓厚,至上而下的管理难免将师生置于被动地位,预防效果大打折扣。另外,每个学校都有安全隐患排查机制,每周或每月都会填写安全隐患排查台账,但同样不能从全面的视角发现安全隐患。因此,应该从“去管理化”方面下手完善安全管理制度,使更多的主体参与校园安全治理,提升预防效能,确保制度全面落地。最后,改变安全管理只有罚没有奖的“责任”制度,奖惩双管齐下,让更多的人愿意参与校园的安全治理工作。应急制度和善后制度方面要考虑是否具有可操作性和是否做到以人为本。
(2)发挥校园相关主体的能动性
只有第一主体才能真正细致地感知风险,调动教师、家长、学生、安全管理人员的能动性是校园安全治理的有效路径。在此次校园风险评估活动中,家长、教师也是从开始时的被动,不理解“校园风险评估”究竟是什么,到逐渐理解要做什么、如何做,最后在致灾因子识别、脆弱性识别以及建言献策中积极参与,分享自己的经验。通过这个过程,他们逐渐意识到安全要靠大家、靠自己,而不是被动地等待。因此,学校关工委、工会、家委会等可以设立专项资金或者建立奖励机制来激发他们的能动性,重点发挥他们在灾害信息搜集方面的作用,最大程度地发现并排除安全隐患。最后,建设多重预防体系,联合消防、公安、城管、社区等职能部门,充分发挥其能动性,构建多重校园安全保护网。
(3)革新校园安全教育理念
安全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细致、深刻的安全教育往往能够将安全事故扼杀于萌芽。调查发现,中小学的安全教育宣传主要以主题升旗仪式、主题班会、宣传栏、电子显示屏宣讲、课后一分钟等几种方式开展。这几种“灌输式”的安全教育产生了巨大成效,但也有其固有的弊端。沉浸式、体验式的安全教育能够弥补灌输式安全教育带来的被动感与压迫感。因此,要革新安全教育理念,不仅让师生、家长成为安全教育接受者,还要让他们成为主动的参与者和传播者。参与式安全评估实际上就是一种体验式、沉浸式的安全教育宣传,能够给师生、家长带来比灌输式安全教育更为深刻的体验,不仅丰富了校园安全教育的手段,还改变了师生、家长的被动状态,让其成为了校园安全管理的践行者。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建设的意见[EB/OL].(2017-04-28)[2021-12-26].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7-04/28/content_5189574.htm.
[2] 陳成鑫.基于风险评估的校园安全防范体系构建[J].教育科学研究,2021(07):41-46.
[3] 余晖,徐超,陈飞.加强评估主体研究 构建科学的高校安全管理体系[J].思想战线,2011,37(S2):322-324.
[4] 冯帮.论中小学校园突发事件风险的预防性评估[J].中国教育学刊,2015,271(11):67-72.
[5] 李小云.参与式发展概论[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
[6] 方益权,杜玉玉.平安校园视域下社区安全风险评估制度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14,35(07):71-77.
[7] 滕五晓,陈磊,万蓓蕾.社区安全治理模式研究——基于上海社区风险评估实践的探索[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4(06):70-75.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