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双减”政策下拓展性课程的构建与实施

时间:2024-05-07

尹鑫 陈含笑 徐洁

摘要 “双减”新政的落实与拓展性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具有目标导向一致、价值选择同向、理念诉求契合的联动关系。拓展性课程应有效回应“雙减”治理向度,积极构建指向学生素养的拓展性课程目标设计、迎合融通发展的拓展性课程结构搭建、实施个性增值的拓展性课程评价。为满足学生的成长发展需求,提升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水平和凸显学校办学特色提供了交互窗口。在此境遇下,我们亟需澄明拓展性课程的实施路径,要提升学科型拓展性课程的管理效率,追求多因素的动态整合;要建立个性化的拓展性课程选择模式,注重学生多样形态的释放;要实现智能化的拓展性课程长效协同,反映社会诉求。

关  键  词 “双减”政策 拓展性课程

引用格式 尹鑫,陈含笑,徐洁.“双减”政策下拓展性课程的构建与实施[J].教学与管理,2022(26):20-23.

“双减”工作的落实是一项系统性工程,而拓展性课程是新时代课程改革的关键环节,也是阐释“双减”视域下课程转型的必然要求。为了提升中小学拓展性课程的规范性和实效性,浙江省教育厅于2015年印发《关于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积极探索拓展性课程的育人模式,开发和培育学生的学习潜能和特长。鉴于此,深入探析“双减”时代拓展性课程的设计与实施,理性把握“双减”新政的价值旨归,对拓展性课程深层次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拓展性课程的减负效用

“双减”政策的实施不仅有效减轻了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还给学校课程设计与实施带来了新的突破点。在减负政策的必然需求下,拓展性课程遵循学生学足学好之道,在定位课程育人目标、价值取向、理念落实等方面同减负的实践节律共生共长,为拓展性课程的应教尽教提供了重要依据。

1.拓展性课程与“双减”政策的目标导向一致

减负是一种基于学生立场的视角,这种视角内含着在学生生长和发展过程中去除其繁多冗杂的重复性、不必要任务,切实打造教育良好生态。由此,“减负令”有明确的目标指向性,意在回归树人本真,打破应试的领域限制,关注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最终目的是通向人的发展。同样,拓展性课程在目标上同“双减”愿景没有本质的差异,在培养学生基础素养的前提下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多维度、多场景、多层次的模式满足学生个性化成长的需要,坚持五育并举,坚决摒弃课程加深、加难的不良倾向,在教育引导中以培养完整的全面发展的人为目标,确保为学生提供高质高效、弹性无负担的拓展性课程。

2.拓展性课程与“双减”政策的价值选择同向

教育政策的价值选择蕴藏着一种教育期盼,即政策系统的某种价值偏好,表达着政策制定者追求的目的与价值[1]。聚焦“双减”政策的价值取向主要表现在顺应学生成长规律和满足学生自主学习上。具体而言,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课余时间被补课和作业等负担侵占,无法实现主动发展。“双减”政策带来了传统教育价值的整体转向,应给予学生自主去体验、去感悟的过程,尊重学生的内在发展规律,进而实现教育良好生态。拓展性课程同样也遵循以生为本,一方面,充分考虑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将学习内容分层、分类,如学科类拓展课、体艺类拓展课、活动类拓展课等,让学生的潜能在拓展性课程中落地;另一方面,关注课程的选择性,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兴趣点,减少课业负担。因此,拓展型课程在价值追求上与减负政策存在一致性,都能产生良好的生态效应。

3.拓展性课程与“双减”政策的理念诉求契合

“双减”政策的出台是对应试教育理念的纠偏,意在使教育理念回归立德树人,倡导学生的身心和谐,着眼建设高质量的教育体系,并将其贯穿于减轻作业负担、升级课后服务、规范校外培训、提升教学质量等各个方面。立德树人是“双减”教育理念的基本诉求,新时代的拓展型课程亦重视育人本质,增强学生素养的协同性。从学生需求出发,秉持立德树人的发展理念,构建横向不同发展空间、纵向不同发展水平的拓展性课程,满足学生自主选择的需求,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学得足、学得好的优质课程。

二、“双减”政策下拓展性课程的构建逻辑

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是教育非生态现象。“双减”应然成为扭转教育生态系统、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教育良方,而拓展性课程在指向学生素养的课程目标设计、迎合融通发展的课程结构搭建、实施个性增值的课程评价转向方面找到了改革的动力和逻辑,为引领学生释放活力、促进课程提质增效打下了基础。

1.指向学生素养的拓展性课程目标设计

素养是学生能力和品格在任务环境领域中相互关联的产物,是个体主体性和发展性的整合,并通过外化的方式表现出来[2]。从“双减”政策的总体要求来看,学生素养发展是“双减”工作目标的具体化,是连接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和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目标的重要依据。随着课程改革和“减负令”的实施,拓展性课程的目标指向也在发生转变,它更加精准地迎合学生的个性化成长需求,以学生素养发展为方向,充分反映减负中的工作成效。具体而言,拓展性课程目标设计发展学生的五大素养,分别为品德、思维、身心、艺术、活动等素养。围绕五大素养的目标主线将拓展性课程目标设立为:第一,培养学生的基础学力,获得智力与能力的整体协同发展,养成学会学习、健康生活的必备能力;第二,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依托明德、善思、健体、尚美、崇劳拓展课程群发展不同学生的个性能力,并迁移到其他潜能的开发中;第三,拓展学生的活动领域,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能力,关注学生的独特性。

2.适应融通发展的拓展性课程结构搭建

立足学生的身心发展,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是“双减”政策的长效机制。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对学生作业的量与时、课后服务的多样化需求、校外培训机构的严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等层面做出了明确规定,为学校拓展性课程的精品高效指引了方向。然而,有些学校的拓展性课程在课程结构搭建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交叉重复的情况,无疑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学校拓展性课程要充分发挥课程育人的功效,科学减负,促进课程的融通发展。据此,基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自主选择的需求,构建了以下拓展性课程结构。整合后的拓展性课程结构分为五大板块,即“五苑”结构模式:一是人文苑,聚焦学生的国学养正和塑造健全的人格;二是少科苑,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和实验探究能力;三是少体苑,关注学生的身体健康和技能训练;四是艺术苑,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自我体验感;五是农林苑,面向学生的社会实践和劳动意识的浸润。

3.实施个性增值的拓展性课程评价转向

“双减”政策推动学校对拓展性课程评价的追问与反思。评价体系如何体现学校办学理念?学生在评价的過程中,是否获得个性发展的空间?基于问题意识,深入研究拓展性课程评价改革的方向。回应“双减”中学生为本的工作原则,拓展性课程评价的导向以学生的增值反应为中心,讲求学生的学习兴趣、素养能力、创新精神等综合素质的评估,它是基于多维度的动态综合性评价[3]。第一,整体协同的评价管理机制。为确保拓展性课程评价的科学高效,学校要建立课程评价审查小组,包括行政和任课教师两级管理部门,定期对开设的拓展性课程的教育价值和实施成效进行协同评价,建立拓展性课程评价的升级机制。第二,和谐共存的评价主体。拓展性课程注重学生的主体性价值,接纳学生的个性化表现,课程评价不仅要有教育管理者、教师、家长参与,也要调动每个学生的能动性、自主性、积极性,发现每个学生的潜质,让学生参与评价过程,使评价的程序成为学生自我认知、改善、鉴别以及自我教育的程序。第三,丰富多样的评价方法。拓展性课程呈现出多元化的表现性任务,旨在把传统评价中的静态式评价方法转变为增值性评价方法,既要有依托自适应系统的纵向考量,也要有横向领域的评价指标[4]。其方法的运用与实施离不开数据库的伴随式采集,主要对学生的道德品质、学科素养、实践能力等维度进行追踪。

三、“双减”视域下拓展性课程的实施路径

拓展性课程体系转型与创新发展是构建教育良好生态的积极回应,两者的协同育人弥补并消解了传统拓展性课程体系的缺陷和不足,充分发挥了其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价值属性。因此,在“双减”理念的引领中,我们亟需深度提升学科型拓展性课程的管理效率,建立个性化的拓展性课程选择模式,实现智能化的拓展性课程长效协同。

1.动态整合:提升学科型拓展性课程的管理效率

基于融通发展的拓展性课程结构的搭建可将课程内容划分为学科型拓展性课程、技能型拓展性课程、实践型拓展性课程。其中,学科型拓展性课程是基础性课程的补充,既增加了基础性课程的趣味性,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舞台。据此,我们要着眼于学科型拓展性课程的管理效率,提升教师的创新研究能力,促进学生学科素养的深化。一是学科型拓展性课程要充分体现学校的办学理念和特色。如杭州市某小学以“融教育”打造拓展性课程品牌,旨在让不同学科进行交互相融,实现项目式教学。在“融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分设“明礼、善思、健体、尚美、勤劳”拓展性课程群,传达学校教育的根本价值追求。一方面旨在说明“融”是学校课程的根本定位,即让每个孩子心融梦想;另一方面让每一个学生在小学期间心中怀有梦想。二是学科型拓展性课程的管理效率关乎“双减”下教学的提质,它的主导价值在于使学生全面了解拓展性课程的文化现象,在习得基本课程知识的前提下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这就需要教师拥有实施拓展性课程内容的智慧,彻底远离以升学指标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双减”背景下的拓展性课程的开展要求教师必须走内涵发展的道路。也就是说,教师亟需完善并改进自身教学来提升教学质量[5]。三是学科型拓展性课程重在发展学生的思维,并在活动体验中捕捉到学科与生活的紧密相关性,如数学游戏拓展性课程中对“圆柱的表面积”探秘。学生的思维层次建构明显,从掌握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到活用公式解决生活问题,再到横切面积规律的揭秘,增进数学拓展性课程的吸引力。

2.多样形态:建立个性化的拓展性课程选择模式

拓展性课程最大的亮点是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权。一是学习内容的选择性。拓展性课程以为每一位学生提供适合的课程为出发点,将课程内容进行分层、分类,实现个性化的育人效果。从学生的各级各段出发,低段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尚未成熟,多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因此,低段年级主要涵盖趣味游戏或活动型的普及课程,如趣味篆刻、趣味英语ABC等,重在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中段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学习基础,各方面能力得到了提升,并对自我兴趣点有较为清晰的定位。他们可选择探究式或主题式的学习内容。对于高年级学生,重在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思维力,适度进行拓展,但不追求加深、加难。二是学习方式的开放性。不同类型的拓展性课程对应不同的学习方式,教师要做拓展性课程的引路人,动态生成以学生为轴心的一体化学习方式。尤其是跨学科拓展性课程更需要学生融合自主、合作、探究意识产生知识多元的表达。我们以“数学历史的融合”拓展性课程为例,数学史增加了数学课堂的史学和文化韵味,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史料微课,成立专题小组,探究古人是如何解决实际问题的,迁移到数学实质性问题的理解上。三是学习时间的灵活性。学习方式的开放性使得学生学习拓展性课程的时间有所差异,学校常采取统一安排、长短融合的弹性时间分配方式。如科学实验与研究型的课程中,安排40分钟交流探究整个科学实验的原理部分,再利用20分钟安排学生演示,充分考虑环节间的平衡与适配。

3.社会适应:实现智能化的拓展性课程长效协同

智能技术与课程的融合为“双减”治理下的教育良好生态提供了可能性,在对拓展性课程进行回归原点式的反思与审视的基础上,拓展性课程的传统角色已受到信息技术发展的挑战。科技引领的模式识别、深度学习、智能评阅系统、多模态数据分析等与拓展性课程中的个性化服务相融合。正如冯建军所言:“教育面前是生动活泼的学生,实施过程要看到并尊重生命的独特性,为生命独特性的实现创造条件。”[6]智能技术的多效并重为赋予学生生命的独特性开拓了空间。一是拓展课程,建立多模态学习资源。随着智适应学习分析系统的发展,个性协同化、智能跟踪化逐渐成为变革拓展性课程的内驱力。从课程资源的广度出发,根据相应的主题,将丰富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如微课、趣味视频等嵌入拓展性课程内容中,与教学活动、师生互动相互融合,以实现拓展性课程育人目标的有益重构。二是技术融汇,构建分层化评价样态。随着人工智能的渗透,信息技术重塑了拓展性课程的评价样态。根据拓展性课程的分类,智慧云平台为拓展性课程评价的迭代升级提供了分层化模式。首先是基础性评价,旨在检测学生对拓展性课程理论知识的夯实程度,精准定位学生的掌握水平,为学生的分层评估打下基础。其次是提升性评价,主要考察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可否形成自己的基本思路和解答方式。在评价过程中,评价主体主要采用质性的表现性评价,注重学生的过程反馈。再次是拓展性评价,重在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应用意识,记录学生在活动体验中的表现情况。个性化的拓展性课程评价充分关切学生的个体所需,为学生的自我体认、自我发展和自我规划指明了方向。

参考文献

[1] 刘复兴.教育政策价值分析的三维模式[J].教育研究,2002(04):15-19+73.

[2] 林崇德.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22.

[3] 柯孔标.义务教育拓展性课程的理论与实践探索[J].课程·教材·教法,2019,39(03):30-35.

[4] 徐涛,王亚兰,蔡磊,等.“人和”育人效能评价标准的构建与实施[J].中国教育学刊,2021(03):99-102.

[5] 马洪志.“双减”之后教师必须走内涵发展的道路[J].人民教育,2021(17):11.

[6] 冯建军.生命与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272.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