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小学劳动项目“实践+”育人路径

时间:2024-05-07

摘 要 劳动教育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劳动品质,而且能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劳动项目的最大特征就是实践,通过“实践+学科”生成项目、“实践+基地”创设空间、“实践+专题”创新范式、“实践+评价”反映表现四条路径,做到知行结合、体脑并重,实现树德、增智、强体、育美。

关  键  词 劳动项目 “实践+” 育人

引用格式 李青.小学劳动项目“实践+”育人路径[J].教学与管理,2022(26):24-26.

劳动教育是全面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学生树德、增智、强体、育美,成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但我们在调研时发现学生存在自理能力不足,连最基本的学习用品整理都没有掌握;乡土意识淡薄,不知道地方特色与文化;农作物知识匮乏,不认识瓜果蔬菜;劳动技能下降,习惯性地找家长或教师代劳等问题。没有体验过劳动的艰辛就不知道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衍生出了铺张浪费等一系列问题。由此,我们以“实践+”为劳动教育的新路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具体实施路径如图1。

一、“实践+学科”生成劳动项目

1.依托省编《劳动》教材,开展劳动实践

省编《劳动》教材的一大亮点是以项目形式设计了十大任务群,涵盖三大类劳动内容,让学生把课堂上习得的本领运用于生活,再把生活中积累的经验在课堂上分享,这是“实践+学科”的主要范式。以省编教材“农业劳动任务群”为例,见表1。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依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开展有针对性的指导。以《果树种植我在行》为例,在课堂上,在学生交流种植技巧、养护知识、鲜果加工等内容的基础上,师生共同归纳出其中的要点。在课外,学生去经历打桩、搭架、施肥、剪枝、套果等一系列实践活动。汇报展示课时,学生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在整个过程中,学生掌握了果树种植和养护的方法,提高了劳动实践能力。

2.注重学科内容整合,形成项目主题

我们依据学科课程标准对教材进行分析,调整学科结构,对交叉融合处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劳动项目主题。

(1)学科内整合

研读本学科教材,把握大单元的课程目标及每一课的教学目标,对内容进行整理分析,对相近内容进行优化组合:一是同册教材调整;二是不同册教材跨越,实现项目化教学。以“生物知多少”为例,我们整合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地球的转与四季变化”“昼夜和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和六年级下册“古代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四课内容生成项目主题,有利于学生了解环境与生物的关系。

(2)学科间整合

对语文、科学等基础学科的教学内容进行梳理,找到相关内容的融合点。它有两种形式:一是以某门学科内容为主,整合其他学科相关内容,实现综合渗透;二是多门学科中的相似主题相互融合,实现学科间的协同共进。比如劳动项目“萝卜成长记”,我们融合了语文学科中习作、数学中的测量与计算、科学中的观察、美术中的构图、道德与法治中的爱护植物等知识,让学生翻土、种植、拔草、捉虫,同时让学生做萝卜绘本和微视频,开展义卖和美食分享会,在学科知识的延伸与重构中实现由知识到素养的提升。

二、“实践+基地”创设劳动空间

劳动空间是推进劳动教育的重要支撑。构建教室小基地(班级一平米)、学校中基地(小农人实践园)、社会大基地(校外拓展区),满足学生个性化的需求,用好本地资源,实现真实情境下的劳动实践。从学习内容、功能等方面提炼了基地基本要素(见表2)。

1.教室小基地:班级一平米

在每个教室走廊放置一平米左右的种植箱,学生在劳动老师的带领下种植最喜欢的植物,通过播种、浇水等劳动实践,激活感官,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以“肉肉种植的那些事儿”为例,六年级2个班种植了多肉植物,一个班的多肉长勢喜人,另一个班的多肉植物却蔫了。学生在上网查找了解了多肉植物的生活习性、栽培方法等知识,控制变量,在进行多个对比实验的基础上终于明白了其中的缘由,激发了他们研究不同植物种植知识的热情。

2.学校中基地:小农人实践园

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建立了小农人实践园劳动基地,在“三园(百草园、百果园、百花园)、一场(开心农场)、一池(翠池)”等实践阵地设置花草果木栽植区、蔬菜种植区、鱼虫养殖区,为项目式课程实施提供保障,给学生一个安全便捷的项目体验场所。以“我与中草药零距离”为例,对中草药感兴趣的同学组成社团,利用课后托管时间,在百草园中认识各种草药,成员合作布置草药墙面文化,为每种草药制作小挂牌,方便其他学生认识。

3.社会大基地:校外拓展区

依据地域特点以及对未来产业的展望,以学校为圆心,就近通过挖掘本地人文资源,开发本地自然资源,结合地域经济和地方文化,建立凸显区域性、地方性特色的校外实践场所。如学校附近有自行车租赁点,定期组织学生参加志愿者服务,将自行车摆放整齐、擦洗干净等;学校附近有文化馆,定期组织少先队中队去开展服务性活动,给他人带去快乐,培养责任担当。

“实践+基地”打通了书本和生活之间“无形的墙”,开阔了劳动空间,建立了学生实践学习的新路径,形成了立体化的育人格局。

三、“实践+专题”创新劳动范式

1.校园文化节日开展项目活动

校园文化节日就是由学校组织的面向全体师生的比较大型的活动,比如体育节、艺术节、科技节等。在今年的科技节上,我们组织全校学生开展了设计制作为主的项目劳动“心灵手巧 变废为宝”,利用驱动性问题“怎样利用生活中的废弃材料创意制作工艺品?”以劳动为核心技术,横跨计量技术、科学技术以及美术设计。一件件精美的作品见证着学生思维的发展与动手能力的提高。

2.重大传统节日开展项目活动

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重大传统节日是开展项目活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好契机。比如在清明节,我们围绕“缅怀先烈 永远跟党走”开展了一系列实践活动。围绕忆清明、念清明、品清明、祭清明、游清明五个环节吟诵了有关清明的诗词,远足去瞻仰烈士纪念碑和参观革命烈士事迹陈列馆,动手做青团、蒸青团、吃青团等,把参加整个活动的心得体会做成手抄报,体验劳动和分享的快乐。

3.重要时间节点开展项目活动

为了更好地保障每一位公民的权益,让生活更美好,国家设立了许多有关法律的节日。在这些重要的时间节点组织开展相关的主题实践活动,有助于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其内涵,促进自己成长。比如去年是建党100周年,我们让学生以“我眼中的共产党人”为主题动手布置学校的红色长廊,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先进党员的事迹,寻访身边的党员先锋,与党员先锋一起为民服务,帮他们树立从小学先锋、长大做先锋的理想。

四、“实践+评价”反映劳动表现

1.“三微”记录:积累劳动成果

用发展的眼光评价学生,用赏识的方法激励学生,用期待的方式鼓励学生,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的动态评价。让学生把活动过程的感悟及时记录下来,开展“微感悟”交流;勞动实践的画面用摄像定格,开展“微视频”欣赏;每一环节学会回顾,梳理成文,开展“微作文”分享。将“三微”记录发布在学校微信公众号、班级钉钉群中,凸显活动亮点,让多元评价成为温暖学生心灵、见证其成长历程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载体。

2.“三比”活动:激发劳动热情

结合劳动教育内容和学生身心特点开展“三比”活动,评比内容从自身到公共,分层设置,逐级提升。低年级开展侧重于自理能力的竞赛活动,如系鞋带、戴红领巾等;中年级开展侧重于生产劳动的竞赛内容,如种青菜、摘果子等;高年级则开展侧重于校园服务的劳动项目,如红领巾监督岗、小小劝导员等评比活动,在一系列的比一比、评一评中,一位位劳动“小农人”脱颖而出。

3.“三评”展示:反映劳动收获

(1)自我评价:我的成长足迹

围绕劳动思维、劳动能力、劳动品质、劳动习惯4个维度,设置16个指标,设置我的事迹、我的成果、我的不足等栏目,学生对照标准,通过写一写、画一画、贴一贴等实践活动秀出自己的收获,让他们在自我反思中感受自身的成长与努力的方向。

(2)班级评价:我的成长花园

为学生营造记录活动过程、体验活动快乐的空间。学生将“我的成长足迹”张贴在班级评价园地——我的成长花园,供同学们相互品评、相互欣赏。课余时间同学们在浏览中,体味自己成功的快乐,欣赏别人的生花妙笔,是他们自我展示的又一舞台。在布置评价园地的过程中,学生要经历借鉴、设计、操作等活动,感受团队合作的力量。

(3)学校评价:我的成果汇报

在自我评价和班级评价的基础上,推选出优秀的学生代表组成班级团队,参加学校层面的成果汇报。学生通过丰富多彩的方式展示项目活动中用到的方法、收获的本领、最难忘的经历等内容。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学会了吃苦耐劳,磨炼了意志品质。不同班级的学生在欣赏、品评的过程中互相启发。

综上所述,学生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思维和劳动品质等劳动素养的提升,是一个循环往复、逐渐提升的过程。学校要基于“实践+”加强顶层设计,注重学科融合,学会活动整合,实施劳动项目,培养新时代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 徐玮.追寻教育之源:对当前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审思[D].贵阳:贵州师范大学,2018.

[2] 张绣琴.中小学生劳动教育的价值意蕴及实现路径 [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9,35(07):5-8.

[3] 刘艺慧.多元融合:学校劳动教育新视角[J].江苏教育,2019(26):13-14.

[4] 潘环球,郭德强.探寻具有乡土特色的“实践+”育人路径[J].人民教育,2022(06):77-78.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