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海洋
案例回放:
我在咨询实践中接触过这样一个案例:一个读四年级的孩子叫壮壮,他经常在学校跟同学打架,同学们对他是敢怒不敢言,他俨然成了学校的“小霸王”。除此之外,壮壮也经常违反学校各项纪律,让老师们非常头痛。每次壮壮犯事儿之后,老师除了请壮壮妈妈到学校来,希望家长协助对孩子进行教育外,也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壮壮妈妈对学校的要求表现得比较配合,但孩子的不良行为却没有丝毫改变,反而有变本加厉之势。
案例分析:
1.惹是生非的好处——孩子不良行为背后的心理动机
美国精神医生戴克斯将12岁以下儿童的不适当行为依不同的目的分为四大类:获得注意、争取权利、报复、自暴自弃。戴克斯认为,几乎所有孩子都有想得到他人注意的欲望。在幼儿时期,孩子的行为发展刚刚开始,通常会采用正面的行为去获得别人特别的注意,如果他成功达到了目的,就会发展起良好的行为。如果他不幸失败了,就会去寻求另一种可能的途径来满足自己的需求,潜意识中他告诉自己:“既然良好的行为无效,何不来个破坏性的行为试试看?”一旦成功达到目的,会渐渐发展起不良的行为。
在孩子的意识里,唯有得到他人的注意才有归属感,即使得到的注意是负向的,也比被忽视要好。例如:父母被孩子烦扰时,如果以提醒或安慰等方式纠正孩子所表现的不当行为,就会使孩子获得想要的关注,以后,他可能会再以类似的行为来获得关注。
在后来的咨询中我了解到,壮壮在校日常表现平平,学习成绩也一般,基本不会有老师和同学特别关注他。但只要一犯事儿,就会受到大家的普遍关注。而且,每次犯事儿后,妈妈也会出现在自己身边。妈妈基本不会责罚孩子,只口头批评一下,有时还会偏听孩子一面之词,对孩子进行安慰。久而久之,在孩子潜意识中形成一种相对固定的模式:只要一打架,就能得到关注和关心!最终,孩子和老师、家长形成了一种较为稳定的恶性循环机制。
据此我们不难得出一个结论:由于老师和家长不了解孩子不良行为背后的心理动机,在应对孩子所犯的错误时,不约而同采取了不恰当的教育方式,客观上起到了好心办坏事,助长孩子不良行为的作用。
2.为何想要这样的好处——造就不良行为动机的根源
家庭教育导师武志红把家庭中对孩子可能的伤害归纳为四种,排在第一位的就是“忽视”。
壮壮虽然出生在一个富裕的家庭,但从出生到现在,爸爸每年在家里的时间有限,对孩子的教育更是漠不关心。有一次班主任家访,壮壮爸爸明明在家,却始终不肯出面,只是让家里的阿姨接待后就把老师打发走了。后来壮壮妈妈找我做咨询时,我要求他们一家三口都过来,可壮壮爸爸却因为要去深圳打高尔夫球而没有出现。爸爸很少和孩子有亲情的连接,角色的缺位导致孩子的父爱缺失。
壮壮妈妈是全职太太,但老公经常不在身边,自己又无事可干,生活空虚无聊,内心也很寂寞。妈妈因为自身的情感孤独,成天沉溺于自我麻醉,根本无心关注孩子。
孩子特别渴望得到的,通常也是孩子极度缺少的。从上述孩子的不良行为动机不难看出,孩子通过频繁犯错,可以得到许多“关注”和“关心”,以满足对爱的渴望。
咨询建议:
在这个案例中,壮壮妈妈的角色非常关键,因为爸爸基本不可能主动介入对孩子的有效教育。希望通过壮壮妈妈的观念和教育策略的改变,能有效调动爸爸这一教育资源发挥作用,同时影响老师教育方式的转变。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进行尝试:
第一,改变家长和孩子的互动方式。根据戴克斯的观点,要帮助这些寻求注意的孩子,父母或教育者必须改变自己的反应,绝不能在孩子以不当行为要求得到关注的情形下,给予关注,因为此种反应会增强孩子的这种不当行为。
基于上述观点,当孩子再犯事儿之后,妈妈尽可能托故不去学校,比如善意的谎称在外地无法赶回来,同时要感谢老师对孩子的特别关照,以免让老师产生误会。相反,在孩子没有出现打架等不良行为时,主动到学校去看望孩子,并告诉孩子:最近老师经常来电话表扬你,说你现在变得比以前懂事多了。除了语言上的表扬和鼓励,也可适当带礼物对孩子进行奖励。这样坚持一段时间,会帮助孩子建立新的经验:不犯错妈妈就会来看我!
第二,爸爸在孩子教育中的表现虽然像个局外人,但爸爸对孩子的爱却是不可缺少的。虽然妈妈没能力改变爸爸,但一味地抱怨和逃避不仅无助于问题的解决,最终只会害了孩子也害了自己。有价值的做法是经常以孩子爸爸的名义向孩子传递爱的信息,比如以爸爸的名义给孩子送些小礼物,向孩子转达爸爸的问候与关爱等。同时,妈妈还要鼓励孩子主动向爸爸表达关爱,比如给爸爸发送问候的短信或微信、寄送卡片等,让孩子用温暖的方式去感染和影响爸爸。
第三,主动和老师建立教育同盟,影响老师的教育行为,而不只是被动地参与老师的“配合教育”。比如,请老师多关注和发现壮壮对同学的友好行为,并及时对壮壮进行表扬和奖励。此外,还可以请老师把孩子日常好的表现简单记录在专门的本子上,每次妈妈去学校时,把本子上的记录分享给孩子听。这样做,不仅有助于从正面塑造孩子的良好行为,还有助于帮助孩子消除对老师存在的偏见,改善师生关系。
(作者系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家庭教育培训师、杭州市家庭教育学会会员。)
编辑 朱璐 zhulu83@126.com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