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吴勇
旅游途中,有美景,有美食,有奇遇,当然,不可或缺和遗忘的,与之最相配的,是美丽的文字。有文字的旅游,可以让孩子更投入;有文字的旅游,可以让孩子记忆更深刻;有文字的旅游,可以让孩子与亲人更融洽。
一
那么,怎样让文字走进孩子的旅游生活?人原本就生活在一幅幅图画中,画的背景是家庭,是学校,是图书馆,是大街小巷,是商场码头。那么,人为什么要去旅游?就是因为“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于是,为了猎奇,为了看到更加奇异动人的世界,一家人就踏上了旅途。
出发的是一家人,但关注这次旅游的人却好多,有家庭长辈,有亲戚好友,有同事伙伴,怎样让他们也参与进来,跟着自己的脚步一起跋涉,一道欣赏,一路遭遇?这时,现代信息工具——微信、微博、博客、QQ空间等就可以粉墨登场啦!所见之景,所尝之味,所见之人,所遇之事,可以借此实况转播,实现旅游效应最大化。旅游途中,最好奇的一定是孩子——奇景、奇人、奇物、奇味、奇遇,扑面而来,让孩子应接不暇,乐此不疲。这时,家长就可以引导他们——
你想不想将这么奇丽的风景带回家?
你想不想将自己离奇的遭遇讲给同学听?
你想不想将味道奇特的小吃带回家给爷爷奶奶品尝?
你想不想为这段风光视频当解说者?
你想不想下次再来时,让这个景区变得更美好?
……
每一个问题,都紧贴着孩子的旅游经历;每一个问题,都符合孩子喜欢表现、乐于分享的年龄特征;每一个问题,都将孩子的言语交往欲望激发出来。
从相机找出一张美丽的风景照,一起回顾和重温当时的情景,让孩子动笔为照片写一段解说词,发在专门开设的网络空间里;从包里摸出一包地方小吃,介绍它的制作过程,细细品尝它的滋味,图文并茂地推荐给“群里”“圈里”“空间里”的好友;从手机里翻出当日拍下的新奇场面,让孩子为视频配上画外音,可以先写文字,然后朗诵录音,最后与视频合成在一起,及时推送到网络空间里,与更多的人分享自己的快乐;当在旅行途中,发现不文明的现象,遭到不公正的待遇时,用相机留下照片,让孩子当场写下自己的感受、呼吁、倡议、建议、申诉,及时发送在网络上,希望引起更多人的关注或引以为戒。
如此种种,让孩子除了感受旅游带来的一份愉悦外,还体验到一份源自写作的乐趣。此时,旅游不仅让孩子开阔了眼界,锻炼了文字,丰富了交往,还弘扬了爱心与正义。
二
孩子在旅游中有写作动力了,也有写作空间了,怎样让孩子写得丰富,写得精彩?这关键在于父母要当好孩子旅游途中的引路人,千方百计地吸引和调动孩子的感官、肢体以及曾经的阅读积累。
一是让孩子的感官安静。旅游途中热闹无比,孩子看到的景物眼花缭乱,如果不让孩子安静下来,再美的风景都难以映入孩子的眼帘。因此,遇到美丽的风景,家长一定要拽住孩子的小手,一起聆听导游的讲解,引导他发现风景中的美丽和故事;嗅到独特的滋味,一定要闻香而去,找到香味的源头,品咂香味的异常;听到特别的声响,一定要细细聆听,并能循声过去,发现声音背后的画面和场景。感官安静了,才能紧扣一个具体而鲜明的场景,进行充分而集中的观察,才能将一个真实、鲜活、立体的世界捕捉到言语之中。
二是让孩子的脚步留驻。对于难得的场景,一定要让孩子停下脚步,细细观赏。譬如,风味小吃的制作,精美工艺品的展览,传统技艺的传承,精彩的曲艺表演……让孩子凝神静气地观察,记录下难得一见的画面。遇到可以体验的项目,鼓励孩子大胆用手去触摸,跟着讲解员去演练,甚至与自己亲手制作的作品合影留念。旅游不是走马观花,而是深入沉浸到风景之中、文化之中、陌生新奇之中;写作不是浮光掠影,而是深刻的记忆回响、惊奇的情感流露、独特的经历呈现。
三是让孩子的阅读反刍。当孩子融入到场景之中时,作为家长,要充分激活孩子的阅读积累。看到湖,引导孩子将“水平如镜”“湖光山色”联系起来,将“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召唤出来;看到山,要想到“山清水秀”“重峦叠嶂”,吟诵起“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看到杨柳,要想到“郁郁葱葱”“婀娜多姿”,浮现出“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旅途中,要让课内“学得”和课外“习得”的好词佳句反刍出来,复活起来,真正迁移到孩子的表达中来。
孩子观察到位了,体验丰富了,积累调动了,文字表达自然水到渠成。这样,人在旅途中,旅途在文字中,文字在分享中。
三
旅途中的写作,切不可强行要求,否则就会大煞风景。应当引导孩子将写作当成旅途中的一项娱乐项目去参与。
出发前,家长应当与孩子分工明确。爸爸负责拍照、背行李;妈妈负责购票、餐饮、住宿;孩子负责旅游信息的发布与共享。这让旅途中的孩子对写作有责任,有担当。
孩子的写作,应当全家参与。选定发布的素材,大家共同商量;活动中的体验,大家相互分享;发布的形式,大家出谋划策;孩子的文稿,大家共同推敲。让旅途中的孩子觉得,文字写作不是负担,而是一种亲情分享。
对网络空间里的留言,要及时向孩子转达,让他享受到写作带来的成就,从而获得写作带来的荣耀和尊严。每一次赞扬和激励,都为孩子的写作蓄积了动力,最后,写作就会成为孩子旅途中欲罢不能的行为习惯。
(作者系江苏省特级教师。“童化作文”教学的倡导者,其中《童化作文:浸润儿童心灵的作文教学》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培计划”推荐课程资源。)
编辑 朱璐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