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赵俭杰 刘生良
摘要:《庄子》以圆环、镜子、酒器比喻道、心、卮言。借圆环之贯通性破是非之辩,用周期性破生死之执;以镜子之客观性和容纳性喻示人心若如镜子一样保持平静、虚空便不易为外物所伤,由此提出虚己以游世的处世方式;卮是一种与圆环、镜子特征类似的圆融性和中空性酒器,其与日出、天倪等皆喻示作为道言的卮言。通过揭橥《庄子》道、心、卮言的喻体特征,有助于理解其思想内涵。
关键词:《庄子》;喻体;道;心;卮言
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庄子的心灵世界”(2019TS115);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章太炎庄学思想研究”(19FZXB065)
中图分类号:I20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21)11-0045-06
古人深知“立象以尽意”① 之理,常以近似认识对象之“象”显现缥缈对象之“意”而引人悟思,作为《庄子》核心概念的道与心及语体之一的卮言,即是以圆环、镜子、酒器等意象来喻示的②。“以环喻道”是借圆环的贯通性破除是非之争辩,以其周期性破解生死之执念,终致生死寂灭,万物一齐。“以镜喻心”则借镜子的容纳性与客观性,喻示人心若如镜子般保持平静、虚空便不易受制于物,由此提出“虚己以游世”的处世哲学。卮是一种与圆环、镜子特征类似的圆融性和中空性酒器,其与日出、天倪、道枢等喻体亦无不同,皆是喻示作为道言的卮言。即此而言,揭示《庄子》道、心、卮言之喻体特征,对于理解《庄子》的思想内涵有所助益。
一、得其环中:作为道之喻体的圆环
“道”是道家的核心概念,近世以来,受西学影响而多被抽象地解释为万物的实体、规律、原理等。中国古人则常将其具体地类比为空间及具有中空结构的事物,或是制作工艺所遵循的度量衡,或是圆环及圆环类事物③。尤以圆环比喻道体最为常见,如《关尹子》:“圆尔道。”④ 《庄子》:“彼是莫得其偶,谓之道枢。枢始得其环中,以应无穷。”⑤《越绝书》:“天道三千五百岁,一治一乱,终而复始,如环之无端。”⑥ 《淮南鸿烈》:“所谓道者,体圆而法方。……夫圆者,天也;方者,地也。”⑦ 可见,将道体比作圆环并非《庄子》所独有,而《庄子》将这一比喻发挥得最彻底,换言之,《庄子》认为道之运行即圆环之状。杨儒宾说:“庄子行文随扫随立,随立随扫,恢诡谲怪,不主故常。但其立论有一特色,此即其书中似特多无尽、圆转之类的语言,也特多这类的隐喻,如‘天均‘天倪‘道枢‘环中‘抟而飞云云。王夫之更具慧眼,认为浑天之喻是《庄子》一书的喻根,可与‘卮言‘环中之语相互发挥。”⑧ 《庄子》中如环中、道枢、天钧、天倪等词确实不少,其实物皆指向循环转动且中部虚空的圆环,以此形象喻示道的虚空、循环,并以此破解是非丛生、生死难悟等精神难题。
“大道”本无边界、无法言说、圆满无缺,即“大道不称”与“道通为一”,却因“成心”而分裂、亏损,致使物论不齐、是非骤起,即“道未始有封,言未始有常,为是而有畛也”与“是非之彰也,道之所以亏也”。《齐物论》中便举了两种典型“是非”,一是惠施等人的“未成乎心而有是非”,一是“儒墨之是非”。所以种种人情物态、言论争辩之不齐,皆因“大道”被“是非”遮蔽了。怎样消解“是非”、回归“大道”?《齐物论》曰:“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之。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彼是方生之说也。虽然,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是以圣人不由而照之于天,亦因是也。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果且有彼是乎哉?果且无彼是乎哉?彼是莫得其偶,谓之道枢。枢始得其环中,以应无穷。是亦一无穷,非亦一无穷也。故曰莫若以明。”⑨ 也就是说,“彼此”是相对的,“是非”亦相因而生、没有穷尽。从事物对立双方互相转化来看,此就是彼,彼就是此;从事物双方构成对立面来看,彼有彼的是非,此有此的是非。若合是非于大道,超出是非对立,就叫掌握了道的枢要,就像进入了环的中心,可以应付无穷的是非。因此,圣人不去分辨是非,只是因顺自然发展,让自然天道照耀一切。
可见,《庄子》是用“以环喻道”的方式破解“是非”的。郭象注曰:“夫是非反复,相寻无穷,故谓之环。环中,空矣;今以是非为环而得其空者,无是无非也。无是无非,故能应夫是非。是非无穷,故应以无穷。”⑩ 蒋锡昌说:“‘环者乃门上下两横槛之洞,所以承受枢之旋转者也。枢一得环中,便可旋转自如而应无穷。此谓今如以无对待之道为枢,使入天下之环,以对一切是非,则其应亦无穷也。”{11} 故《则阳》篇曰:“冉相氏得其环中以随成,与物无始无终,无几无时。”{12} 陈少明说:“所谓‘环中,也即圆心。”{13} 准此,我们先画一个圆,再画出它的直径,并把直径与圆周相交的两个点看作“是”与“非”,两点在圆周上不断追逐而永远对立,周长随着对立程度的增减而扩损。但是,直径若缩至圆心而变成零,圆心即为道枢,此时“是”找不到“非”,“非”看不见“是”,此即“彼是莫得其偶”的“道通为一”,也即无论“是”亦无论“非”而“是”与“非”为“一”之“道”境。除了圆心,就是“偏心”,这“偏心”就是偏离圆心的“成心”,一旦有了成心就会产生“是非”,而“成心”与“是非”的距离永远不会相等,也就不会画出圆来,将与他人一直对立。换言之,由于圆心到圆周上任何一点的距离都相等(即半径相同),圆心一旦为零,其位置便近乎空虚,如果站在圆心的位置,就是把握了道的枢纽,就能应对一切是非,也就消除了“成心”。此时,既无所谓“是”也无所谓“非”,故能应对“是”也能应对“非”,无论外物的“是”“非”怎样转动,圆心到圆周的距离都不会变,由此达致“得其环中,以应无穷”。如张勇说:“万物相生相害,始卒若环,循环不已。而立于环上,就要参与环的无限运动,受彼此是非的束縛而不得自由;立于环中,好比抓住了环的枢纽,不论环怎样转动,它的中心是不动的,这样,人就能以虚运实,以静驭动,独居于循环不已的矛盾纷争的中央,超然于纷纷扰扰的具体物象之外。”{14}
但是,怎样才能站在圆心上呢?《齐物论》中有终止争辩的两个利器,即出现了2次的“以明”{15} 和6次的“因是”{16}。所谓“因是”就是依凭、根据“是”{17},这个“是”就是“圆心”,就是“道枢”,就是“一”。《齐物论》说到“道通为一”和“唯达者知通为一,为是不用而寓诸庸。庸也者,用也;用也者,通也;通也者,得也;适得而几矣。因是已。已而不知其然,谓之道”,之后又说“是以圣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钧,是之谓两行。”{18} 故以“因是”消解“是非”后,却仍不知“因是”为何能够消解“是非”,这种境界就叫做“道”。而“大道”之境就是通而为“一”的齐物之境,这个象征大道的“一”恰似圆环的圆心,除了圆心,任何一点画出的圆都不会与此圆重合,也就不会产生另一个对立的是非。因此,圣人根据“是”来消泯是非之见,最终是非之辩在类似圆环的天钧中心达成一致而得以休息。当然,所谓“圣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钧,是之谓两行”,并不是要彻底消除是非,而是要让无穷是非息止于自然之均平,唯有如此,才称得上“两行”,而“两行”并非是与非的两行,而是是非之和与自然之平的两行{19}。
天钧、天倪也都是以圆环类比道{20},站在道的位置也即圆心上看,一切外物并无是非,万物也就如此这般终始相通、循环往复地运转下去。所以将道比作圆环或圆环事物,即是以圆环的终始相通与终而复始比拟道作为法则的贯通性与周期性{21}。《齐物论》曰:“何谓和之以天倪?曰:是不是,然不然。是若果是也,则是之异乎不是也亦无辩;然若果然也,则然之异乎不然也亦无辩。化声之相待,若其不相待。和之以天倪,因之以曼衍,所以穷年也。忘年忘义,振于无竟,故寓诸无竟。”{22} 《寓言》篇云:“万物皆种也,以不同形相禅,始卒若环,莫得其伦,是谓天钧。天钧者,天倪也。”{23} 换言之,万物皆以不同形态短暂地存在着,长期看来则是不断转化的。正因此,庄子的宇宙论与生命观得以连接。世人执着生之欢乐又惧怕死的到来,尽受“倒悬之苦”“遁天之刑”,而《至乐》篇云庄子妻死,他不仅不哭且鼓盆而歌,面对死亡异常达观,其辩解道:“是其始死也,我独何能无概然!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人且偃然寝于巨室,而我噭噭然随而哭之,自以为不通乎命,故止也。”{24} 一切皆从“芒芴”到“有气”“有形”“有生”到“死”,终归“芒芴”,进行下一个无、气、形、生、死、无的循环过程。所以生命只是一个由气而成,并将复归于无形的过程,既然从无中来,又要化归于无,因此不必悲哀。而且较之“死生存亡,穷达贫富,贤与不肖毁誉,饥渴寒暑”等“事之变、命之行,日夜相代乎前”{25} 的人间世和“阴阳之患”与“人道之患”{26} 并行的政治生活,死后的世界似也并非那么恐怖,如髑髅便乐于此:“死,无君于上,无臣于下;亦无四时之事,纵然以天地为春秋,虽南面王乐,不能过也。”{27} 于是生死在对比中整齐为一,故无所谓生可乐、死可哀。
可见,《庄子》“以环喻道”乃因圆环的周期性和贯通性与“道”一致,其以贯通性破是非之辩,以周期性破生死之执。当然,庄子本无是非之心,亦无生死之念,只是为了止息众家无谓的争辩,抚平人们对死的恐惧与生的执念而提出了齐物论,一旦生死齐一,包括“是非”的一切外物也就齐了。也许,齐物只是一种理想,就像人不可能真的永远完全站在圆心上一样,连庄子本人是否达致齐物之境也可怀疑,但他心向往之,并为后人指示了修行的方向。
二、用心若镜:作为心之喻体的镜子
《庄子》属于心灵哲学,心的地位尤为突出,上述是非之辩与生死之执即因心而生,而心作为一种意识是要借助物来呈现的。关于心的喻体,《老子》多用水{28},《庄子》善用镜,镜是水的延伸,《老子》以水的流动比喻心之荡动,《庄子》既借流水之动以观心之动,又用镜子之静反观心之动。
镜子在《庄子》中多以镜或鉴称之,镜有3次,鉴为7次,除了指称无意义的实体{29},余下皆为心之喻体。镜子既可客观反映外物之情状,也能容纳外物而绝不留恋,若是沾惹尘垢而失去平静虚空,将无法保持其客观性和容纳性。心是处理物我关系的唯一场所,人心若如镜子一样保持虚静,就不会伤于外物,就能与物逍遥、臻乎道境。虚静是《庄子》追求的生存状态,鏡之“虚静”可以分为外在的“虚”和内在的“静”,即镜子本身平静不动、镜面保持虚空无物。故“以镜喻心”是以用镜之术传达用心之道,表达“虚己以游世”的人生态度。
镜子要想客观反映外物,镜面本身不能凹凸不平、产生折射,得是平面的、静止的,镜子既平且静是其客观反映外物的前提。《德充符》曰:“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唯止能止众止。”{30} 水之性,不杂则清,莫动则平,静止的水面能够照取外物,流动的水面则会扭曲外物。此以静止的水面比喻镜面,说明人心若不晃动而如平静镜面才能客观反映外物。作为庄子理想人格的“圣人”与“德不形者”都有如此心境。所谓“德不形者”,即能内心静如止水、德不外荡,《德充符》云:“平者,水停之盛也。其可以为法也,内保之而外不荡也。德者,成和之修也。德不形者,物不能离也。”{31} 当水面极端静止时,水面平整如同镜面,可以作为取法的标准,内部保持静止而表面也不荡漾,道德的修养就是保全中和之气,内德不外荡,万物自来亲附而不离去。《天道》云:“水静则明烛须眉,平中准,大匠取法焉。水静犹明,而况精神!圣人之心静乎!天地之鉴也,万物之镜也。”{32} 圣人内心平静如水、德不显露于外,故能成为外物的镜子而客观照之{33}。静止的水是平的极致,不因外在变化而动摇,万物亦因之而不离弃,此即德之最高修养。
镜子若想客观反映外物,不仅要镜面本身平静,还不能沾染尘垢。因为镜中本是一个虚空无垢的世界,也正以其虚空纳入万物,即“空故纳万境”{34}。《德充符》曰:“鉴明则尘垢不止,止则不明也。”{35} 镜子明亮因为没有灰尘落在上面,《庄子》佚文亦云:“人之去秽累,若镜之见磨饰。”{36}擦除心上的秽物,如同磨洗镜上的尘垢。镜面上有尘埃会发生折射,难以客观反映外物。没有尘垢即是空的、虚的,所以不会偏至局限,对待外物一律均平,而人心中若是长满蓬草,又怎容得下其他意见!故虚静之于镜面是指不沾染尘埃,不发生折射,可以绝对客观地反映外物。此即镜子的容纳性,人心若能如此,方可达致齐物。
平静、虚空的镜子之于外物,既不逢迎也不留恋,因此既不伤害外物,也不会被外物所伤。《应帝王》云:“无为名尸,无为谋府,无为事任,无为知主。体尽无穷而游无朕;尽其所受乎天而无见得,亦虚而已。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37} 此处即以平静、虚空的镜子能够客观反映外物,比喻至虚的心灵也能不被外物所伤。以镜喻释“虚”字{38},其“虚”与“空”“无”相近,而与名誉、智谋、事情、知识等外物的“有”相对。至人体悟并游心于无穷的大道而不显行迹,尽其所受之自然本性而无意于性分之外的追求,能够保持虚寂无为的心境。至人用心之道就是超越了“有”,达致于“无”,也即消解了一切人为、全任自然的虚静之境。一切外物皆如尘垢,若刻意贪求、蓄意留藏,不能够像明镜一样不为所动,无法做到物来自照、物去不藏,那么心就会像镜子落了尘垢一般为物所伤或受制于物。因此,只有以“物之傥来,寄者也。寄之,其来不可圉,其去不可止”{39} 的态度对待外物,秉持一颗“不将不迎,应而不藏”的心,让心保持一种“无情”{40} 的自然状态,才不至于变成“丧己于物、失性于俗”的“倒置之民”。
一面平静、空虚的镜子可以客观反映世间万物之情态,一颗平静、虚空的心灵也能全然应对人世的纷纭。《庄子》“以镜喻心”既揭示了圣人用心之道,也开示了一条“虚己以游世”的生存之术。如《山木》云:“有人者累,见有于人者忧。故尧非有人,非见有于人也。吾愿去君之累,除君之忧,而独与道游于大莫之国。方舟而济于河,有虚船来触舟,虽有惼心之人不怒;有一人在其上,则呼张歙之;一呼而不闻,再呼而不闻,于是三呼邪,则必以恶声随之。向也不怒而今也怒,向也虚而今也实。人能虚己以游世,其孰能害之!”{41} 之所以“向也不怒而今也怒”,是因为“向也虚而今也实”。掌管人民的人会受累,为人所役使的人会忧虑,所以尧既不役使人,也不为人所役使,故能去掉牵累、除去忧患而与大道遨游于至虚之境。人心若能保持虚空、不为外物所动,自然也就不会被外物所伤。宣颖曾谓:“凡人处世,总是有见异于众之心,则众来伤之。夫见异之心,不出功名两端,此两念消释,则虚己之道其庶几矣。”{42} 他以外物中的功名二端滋扰人心为例,认为人若去除功名之心,也就达致虚己之道而不被他人所伤。
总之,一面平面的、静止的、没有尘垢、不会折射、不将不迎、应而不藏的镜子,才能客观反映外物。杨国荣说:“镜子之喻,一方面肯定了实践过程应如实表现对象的自身规定,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剔除人为追求而以自然为本的意向。具体而言,需要避免以自身特定的目的为出发点,并消解人的有意作为(不将不迎),如此才能防止被物损害或受制于物。”{43} 故“以镜喻心”是借镜子的客观性和容纳性喻示人心也要保持平静、虚空,才能不被外物异化,不为外物所伤。
三、卮言三喻:酒器、日出、天倪
《寓言》篇将《庄子》语体总结为寓言、重言、卮言的三言模式,寓言、重言比较好懂,而卮言最为难解。所谓“卮言日出,和以天倪”{44},其中意象有三:卮、日出、天倪。三者有其类似之处,卮言之意蕴藏其中。
什么是“卮”{45}?郭注:“夫卮,满则倾,空则仰,非持故也”{46},成疏:“卮,酒器也。”{47} 《说文解字》:“卮,圜器也”,段玉裁云:“《內则》注曰:‘卮、匜,酒浆器。”{48} 《说文解字》:“圜,天体也”,段玉裁曰:“圜,环也。”{49} 故“卮”应指因满空的变化而倾仰转动的酒器,其特点一是用于盛酒的内部呈中空状;二是倾仰转动的轨迹正好是个圆形。器中无酒,器口上仰,酒满之后,手执器柄(器柄的位置正如静止的圆心)在倾倒时,酒器在空中画出一个圆(实际多为半圆),此即卮的运行机制。章太炎认为:“《释文》引《字略》云:‘卮,圆酒器也,是取圆义,犹言圆言耳。”{50} 也就是说,这个圆融性和中空性的酒器意在表明“卮言”的两个特性:一是容器中部虚空表明卮言能够容纳一切是非、论说,喻示了卮言的容纳性及其生发的客观性,即“道”的普适性;二是首尾相连、反复循环而圆心不动的圆形运转轨迹,表明卮言可以应对一切是非、言说,揭示了卮言的融通性,即“道”的遍在性。故一旦手执器柄(立于圆心,得其环中),一切是非、言说于是齐一,而“以应无穷”的“卮言”也就成了“道言”。
以“日出”形容“卮言”,二者显然应有相似之处。郭注:“夫卮,满则倾,空则仰,非持故也。况之于言,因物随变,唯彼之从,故曰日出。日出,谓日新也,日新则尽其自然之分,自然之分尽则和也。”{51} 可见,之所以用日出比喻卮言,一是在于日出日落的运行轨迹正好也是一个圆形;二是太阳每天升起落下的循环运动似乎毫无变化,然其实则因顺万物的自然变化而不自作主张,所以日新月异且能化育万物。因此,太阳的升落与酒器的倾仰一样,都是一个中部虚空的物体作圆形运动,故以日出为意象的卮言就是道言,是在言说作为“道言”的“卮言”的自然性、因顺性。
关于“和以天倪”,前文已云“天倪”亦以圆环为喻体,因其也是卮言的一种喻体,故需再论。先看“倪”字,《说文解字》:“俾也”,段玉裁注:“《庄子》‘不知端倪,借端为耑,借倪为题也。题者,物初生之题也。”{52} 即开头之意,而有开头就有结尾,所以天倪的运行与太阳的升落一样,也是一个头尾合一的圆形轨迹。《寓言》云:“万物皆种也,以不同形相禅,始卒若环,莫得其伦,是谓天钧。天钧者,天倪也。”《齐物论》曰:“圣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钧。”《庚桑楚》云:“知止乎其所不能知,至矣;若有不即是者,天钧败之。”钧者,平也。天钧也是一个环型物体。天钧、天倪之“天”,大概是从日出月落、斗转星移的观察中悟出的天道周行之理,以“天”来形容,意味其有普遍性与超验性{53}。再结合《齐物论》的“彼是莫得其偶,谓之道枢。枢始得其环中,以应无穷”,可知天钧也是道枢。所以天钧、天倪、道枢都喻示着“道”的循环性、中空性。《齐物论》曰:“和之以天倪,因之以曼衍,所以穷年也。忘年忘义,振于无竟,故寓诸无竟。”{54} 《寓言》云:“卮言日出,和以天倪,因以曼衍,所以穷年”及“非卮言日出,和以天倪,孰得其久!”{55} 皆是说明“卮言”传达的“道”拥有无限延展性,是不受时代与义理限制的普遍准则。总之,“和以天倪”即置万物于“环中”,是指“卮言”包含所有可能性,故能“和”万物于“一”。
可见,卮言是由酒器、日出、天倪等三个喻体呈示的。“卮”是中部空虚、圆形运转的酒器,说明“卮言”的客观性与普适性;“日出”是以太阳圆形循环运动为喻,说明“卮言”的自然性与因顺性;“天倪”与“天钧”“道枢”等喻体也都类指一种圆形运动,说明“卮言”的无限延展性。总之,“卮言”涵摄了圆环的贯通性特征和镜子由虚空特征导出的客观性,圆融性指道是无所不在的,中空性指道是无所不包的。这些思想,简而言之,即“齐物论”。将一切外物归于“一”,即归于“道”,归于圆环中心的那一点。所以“卮”是“道”的一种“象”,“卮言”实为“道言”,即循环往复、应之无穷的言道之语。
从功能上看,卮言作为一种循环不已、以应无穷的喻道之言(道言),而与寓言、重言等寓道之言不同。一方面,庄子一会儿讲些荒诞不经的故事(寓言),一会儿又引书本或圣贤之言(重言),一会儿还自说自话地谈自己的思考(卮言),这些话多相互杂糅、不甚分明。另一方面,外杂篇的来源则影响了人们对庄子形象的想象,庄子本人的创作大概止于内篇且应成书于晚年,其人应是一个对社会人生有着深入思考与深切关怀且严肃细致而非单纯幽默滑稽的思想者,他的思考与关怀是欲为人知且愿其能规避人生险难的,但愚钝世人只喜欢些小言、俚语,如《天地》云:“大声不入于里耳;折杨皇荂,则嗑然而笑。是故高言不止于众人之心;至言不出,俗言胜也。”{56} 所以庄子或借助广为流传却荒诞不经甚至自创故事开阔世人狭隘的心胸,此即“以寓言为广”;或借助书本及如尧舜、孔子等圣贤耆艾故事让世人相信自己的话,此即“以重言为真”;而庄子自认为最近于道的话,则多是以显豁的议论自己说出的(有一部分则或隐或显地存在于寓言、重言之中),这些直接表达真实思考的卮言才是真正得道的体悟,所以卮言就是“得其环中,以应无穷”的道言,也是庄子讲寓言、引重言进行创作的目的,却因世俗之故而不得不曲言之、广譬之,此即“以卮言为曼衍”。因此,卮言才是《庄子》表达思想的主要语体。
综上,《庄子》以环喻道和以镜喻心及以酒器、日出、天倪喻卮言,是用象喻艺术和环型思维将诸多概念形象地表现了出来。首先,“圆环”因为圆形外形和圆形运动而具有贯通性与周期性,又因其大多中部虚空而具有了容纳性。其次,“镜子”因其镜面的平静虚空,既不逢迎也不留恋外物,所以保有容纳性与客观性。最后,“卮言”的酒器、日出、天倪三个喻体都有圆融性与中空性,从而与有贯通性的圆环和客观性的镜子发生关联,因此,卮言即述道之言。总之,“圆”与“空”是《庄子》之“道”的主要特征,《庄子》中的种种概念都有这样两个特点。
注释:
① 先秦寓言的“以物隐喻”作为象思维下的产物,是对《周易》“立象以尽意”方式的具体运用。象思维是一种区别于概念逻辑思维的形象思维,是通过类比而落实到各种物以展开叙事的一种类比思维,是以具体的形象图画作为表意中介符号的一种思维方式。参看袁演:《先秦寓言中“物”的叙事分析——以〈庄子〉寓言为例》,《江西社会科学》2019年第12期。
② 虽然《庄子》怀疑语言能否表达思想,如“可言可意,言而愈疏”(《则阳》),“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外物》),“可以意致者,物之精也”(《秋水》),但其并未否认,甚至用到“立象以尽意”的类比思维,如《庚桑楚》云:“以有形者象无形者而定矣。”
③{21} 李巍:《道家之道:基于类比的概念研究》,《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5期。
④ 尹喜:《关尹子·九药》,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64页。
⑤⑨⑩{18}{22}{23}{24}{25}{26}{27}{30}{31}{32}{35}{37}{39}{41}{44}{46}{47}{51}{54}{55}{56} 郭庆藩撰、王孝鱼点校:《庄子集释》,中华书局2016年版,第72、72、75、76—77、115、950、616、220、160、621、201、222、465、205、315、561、677、947、947、947、947、115、950、458页。
⑥ 李步嘉撰:《越绝书校释·外传枕中》,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99页。
⑦ 刘文典撰:《淮南鸿烈集解·兵略》,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489页。
⑧ 杨儒宾:《儒门内的庄子》,台湾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版,第92页。不惟语体,《庄子》全书亦是回环结构。参见刘生良:《论〈庄子〉的篇章结构方式》,《江汉论坛》2015年第1期。
{11} 蒋锡昌:《庄子哲学·齐物论校释》,上海书店1992年版,第131页。
{12} 王夫之《庄子解》注《则阳》篇“冉相氏得其环中以随成”云:“环中者,天也。六合,一环也;终古,一环也。一环圜合,而两环交运,容成氏之言浑天,得之矣!……庄子之道所从出,尽见矣!盖于浑天而得悟者也。庄子以此见道之大圜,流通以化成,而不可以形气名义滞之于小成。”参见王夫之著、王孝鱼点校:《老子衍·庄子通·庄子解》,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303页。
{13}{53} 陈少明:《生命的精神场景——再论〈庄子〉的言述方式》,《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3期。
{14} 张勇:《论〈庄子〉“环中”的美学意蕴》,《文艺理论研究》2005年第1期。
{15} “以明”即以空明若鏡之心照耀万物,它是达致“因是”境界的形象说法。
{16} 《庄子》提到“因是”共有7次,仅《齐物论》中就有6次,都是作为概念提出的,而在《则阳》篇中并非概念。
{17} 关于“因是”之“因”字,钟泰、王叔岷等人多释为“因任、因顺”,杨立华则释作“依凭、根据”。而且,之所以“因是”而不“因非”即在于,若有所非,则必须同时立出一个是来,便又陷入是非的无尽循环当中;而若普遍地“因其皆是”,则可以不自立其是,让各方之是非相互破除,从而有了从对普遍性的申张中返归局部的可不可、然不然之知的可能。参见杨立华:《庄子哲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20年版,第104—105页。
{19} 杨立华:《庄子哲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20年版,第102页。
{20} 陈少明认为,无论是道枢还是天钧或天倪,其共同点就是以“环”即圆的视觉图式为思想模型。参见陈少明:《生命的精神场景——再论〈庄子〉的言述方式》,《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3期。
{28} 老子偶尔也用“镜”字,如《老子》第十章“涤除玄鉴”,而《庄子·天下》篇云早期道家之一的关尹亦有“其动若水,其静若镜”的表述。
{29} 如《则阳》:“生而美者,人与之鉴,不告则不知其美于人也”中的“鉴”即为实体意义上的镜子。
{33} 《天下》篇中關尹曰:“在己无居,形物自着。其动若水,其静若镜,其应若响。芴乎若亡,寂乎若清,同焉者和,得焉者失。未尝先人而常随人。”庄子可能吸收了关尹这一思想,即平静、虚空之心境。
{34} 苏轼:《送参寥师》有云:“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参见苏轼撰、王文诰注、孔凡礼点校:《苏轼诗集》,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906页。
{36} 王叔岷:《庄学管窥》,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236页。
{38} 此外,“心斋”也是强调用“虚”,即专一心志,不能用耳、心而要以气听之,因为“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及“瞻彼阕者,虚室生白,吉祥止止”也指的是心灵虚空才会明如白昼。还有“莫若以明”也是认为只有心灵空明若镜才能照观万物。
{40} 此“无情”同《德充符》中的“吾所谓无情者,言人之不以好恶内伤其身,常因自然而不益生也”。
{42} 宣颖撰、曹础基点校:《南华经解》,广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38页。
{43} 杨国荣:《自然·道·浑沌之境——〈庄子·应帝王〉札记》,《中国哲学史》2020年第1期。
{45} 对“卮”的解释有“酒器”“支离”“漏斗”“磨盘”等不同说法,近来有人认为“卮言”即“优言”,也有人说“卮”是“危”的讹写。笔者则更认同出现较早、影响较大的“酒器”说,即郭象认为“卮”是一种酒器。参见过常宝、侯文华:《论〈庄子〉“卮言”即“优语”》,《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常森:《论〈庄子〉“卮言”乃“危言”之讹——兼谈庄派学人“言无言”的理论设计和实践》,《安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5期。
{48}{49}{52} 许慎撰、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凤凰出版社2015年版,第752、487、660页。
{50} 章太炎:《章太炎全集》第6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83页。
作者简介:赵俭杰,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陕西西安,710119;刘生良,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陕西西安,710119。
(责任编辑 刘保昌)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