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人物名片】
叶圣陶(1894~1988),男,原名叶绍钧,字秉臣、圣陶,1894年10月28日生于江苏苏州,现代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1907年,考入草桥中学。1916年,进入上海商务印书馆附设尚公学校执教,推出我国第一个童话故事《稻草人》,在青少年当中极受欢迎。1918年,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春宴琐谭》。1923年,发表长篇小说《倪焕之》。抗战期间,他前往四川继续主持开明书店编辑工作,同时还参加发起成立“文艺界抗敌后援会”。1988年2月1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
叶圣陶先生是影响中国20世纪语文教育的大家,是一位现代著名作家,同时也是一位语文教育理论家。叶老的作文教学思想是他长期从事写作实践和教育工作的理论概括,内容之丰富,认识之深刻,都是国际上少有的。因此,认真学习叶老的作文教学思想,对推进当前作文教学改革,进一步探求语文教学科学化和民族化的道路,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写作风格】
叶圣陶小说的突出艺术成就,在于他对“灰色人生”的冷静观察和客观描写,表现出鲜明的现实主义的特征。作家的冷隽、客观的风格色彩并不排斥他的内在热情和主观见解的表达。他带着一双透入的观世的眼,冷静地审视着蜷伏在旧中国暗诹一角被侮辱与被损害的民众。他的内心满蕴着悲悯之情,却在落笔之际藏而不露、冷隽含蓄,意常见于言外,情不外露于文中。
【人物琐事】
家庭教育:叶仁伯勉励儿子熟读圣贤书,但由于家境贫寒,他不主张像富户人家那样把子弟关在书房里“一心只读圣贤书”,而认为带孩子出去跑跑,熟悉社会和认识社会上的种种人和事是务实的。
“不识字好过,不识人难过”。叶仁伯抱着这种传统观念,让儿子跟着他出门到亲戚家拜年、贺寿、吃喜酒,清明節到乡下上祖坟,秋天到乡下看收租子。
这一切大大开阔了叶圣陶的眼界,使他无形中受到人情事理的熏陶。叶圣陶童年时代就领略了苏州民风民情的淳朴,也孕育了关心民间疾苦的缕缕情思。
叶圣陶自幼生活在文化氛围很浓的吴地,远山近水、亭台楼阁、斋堂殿馆、庙院庵祠,甚至连城里的路名都有来历;哪怕是一块匾额、一座牌楼、一座桥梁,都有传说。父亲总要带他去看,说给他听,而且回家后还要求他回忆参观时的先后次序,做类似日记的记录,作为“开笔”之前的写作训练。
饮酒:1929年除夕前三日,小说家施蛰存给叶圣陶送来腴美的鲈鱼,他知道叶圣陶嗜饮也善饮,佐酒不可无佳肴。得人美味,食之畅快。次日清晨,叶圣陶致函施蛰存作谢。他在信中说:“承饷鲈鱼,即晚食之,依表示所指,至觉新鲜。前在松江尝此,系红烧,加蒜焉,遂见寻常,俾合家得饫佳味,甚感盛贶。调孚、振铎,亦云如是。今晨得一绝,书博一粲。诗曰:红腮珍品喜三分,持作羹汤佐小醺。滋味清鲜何所拟?《上元灯》里诵君文。”
【经典掠影】
牵牛花
手种牵牛花,接连有三四年了。水门汀地没法下种,种在十来个瓦盆里。泥是今年又明年反复用着的,无从取得新的泥来加入,曾与铁路轨道旁种地的那个北方人商量,愿出钱向他买一点儿,他不肯。
从城隍庙的花店里买了一包过磷酸骨粉,掺和在每一盆泥里,这算代替了新泥。
瓦盆排列在墙脚,从墙头垂下十条麻线,每两条距离七八寸,让牵牛的藤蔓缠绕上去。这是今年的新计划,往年是把瓦盆摆在三尺光景高的木架子上的。这样,藤蔓很容易爬到了墙头;随后长出来的互相纠缠着,因自身的重量倒垂下来,但末梢的嫩条便又蛇头一般仰起,向上伸,与别组的嫩条纠缠,待不胜重量时重演那老把戏;因此墙头往往堆积着繁密的叶和花,与墙腰的部分不相称。今年从墙脚爬起,沿墙多了三尺光景的路程,或者会好一点儿,这就将有一堵完全是叶和花的墙。
藤蔓从两瓣子叶中间引伸出来以后,不到一个月工夫,爬得最快的几株将要齐墙头了,每一个叶柄处生一个花蕾,像谷粒那么大,便转黄萎去。据几年来的经验,知道起头的一批花蕾是开不出来的;到后来发育更见旺盛,新的叶蔓比近根部的肥大,那时的花蕾才开得成。
今年的叶格外绿,绿得鲜明;又格外厚,仿佛丝绒剪成的。这自然是过磷酸骨粉的功效。他日花开,可以推知将比往年的盛大。
但兴趣并不专在看花,种了这小东西,庭中就成为系人心情的所在,早上才起,工毕回来,不觉总要在那里小立一会儿。那藤蔓缠着麻线卷上去,嫩绿的头看似静止的,并不动弹;实际却无时不回旋向上,起先朝这边,停一歇再看,它便朝那边了。前一晚只是绿豆般大一粒嫩头,早起看时,便已透出二三寸长的新条,缀一两张长满细白绒毛的小叶子,叶柄处是仅能辨认形状的小花蕾,而末梢又有了绿豆般大一粒嫩头。有时望着墙上斑剥痕想,明天未必便爬到那里吧;但出乎意外,明晨竟爬到了斑剥痕之上,好努力的一夜工夫!“生之力”不可得见;在这样小立静观的当儿,却默契了“生之力”了。渐渐地,浑忘意想,复何言说,只呆对着这一墙绿叶。
即使没有花,兴趣未尝短少;何况他日花开,将比往年盛大呢。
(选自《叶圣陶文集》)
赏析品读
牵牛花是最普通的一种花,作者栽种牵牛花,同时栽种的也是普通日子里的一份希望。
种牵牛花之“味”,在于能享受一份朴素的生活情趣,一种恬淡宁静的家园生活。它给我们的启示在于人生最大的幸福不是物质上拥有多少,而在于心灵上获得多少,面对四季晨昏,在物我两忘中获得生命的真谛。
本文篇幅短小,不足一千字,却真切细致地写出了种花、赏花的乐趣,字里行间无不流露着作者对生活、对自然的热爱。
【写作之道】
1.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泼地昼夜不息。
2.写文章不是生活的点缀和装饰,而就是生活本身。一般人都要识字,都要练习写作,并不是为了给自己捐一个“读书人”或者“文学家”的头衔,只是为了使自己的生活更丰富,更充实。
3.听人家的语言,读人家的文章,对于锻炼语言习惯也有帮助。只是要特地留意,如果只大概了解了人家的意思就算数,对于锻炼我们的语言就不会有什么帮助了。必须特地留意人家怎样用词,怎样表达意思,留意考察怎样把一篇长长的语言顺次地说下去。这样,就能得到有用的资料。人家的长处我们可以汲取,人家的短处我们可以避免。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