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建好建强村党组织这个战斗堡垒

时间:2024-04-24

沈小平

本课对象

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

本课时间

3小时(讲课2小时,讨论1小时)。

本课目的

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通过对本课的学习,深刻领会建好建强村党组织这个战斗堡垒的重大意义,切实找准目前村党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精准把握建好建强村党组织的实践路径,确保党的惠民政策更好落地见效,进而为推进乡村振兴贡献智慧和力量。

《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规定,乡镇党的委员会和村党组织(村指行政村)是党在农村的基层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全面领导乡镇、村的各类组织和各项工作。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加强城市社区党建工作,推进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持续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2023年10月,***总书记在江西考察时指出:“乡村要振兴,关键是把基层党组织建好、建强。基层党组织要成为群众致富的领路人,确保党的惠民政策落地见效,真正成为战斗堡垒。”***总书记这一重要论述,深刻阐述了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极端重要性,进一步指明了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前进方向和工作着力点。新征程上,要把基层党组织建设特别是村党组织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来抓,切实把基层党组织建好建强,充分发挥其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坚强政治和组织保证。

一、建好建强村党组织的重大意义

办好农村的事,實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给钱给物,不如建个好支部。”建好建强村党组织,对于坚持和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扎实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重点工作,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加强党对农村工作全面领导的题中之义

经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部分修改,2022年10月22日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第三十三条规定:“街道、乡、镇党的基层委员会和村、社区党组织,统一领导本地区基层各类组织和各项工作,加强基层社会治理,支持和保证行政组织、经济组织和群众性自治组织充分行使职权。”***总书记指出:“必须坚持党领导‘三农工作原则不动摇,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提供坚强保证。”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联系广大农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无论农村社会结构如何变化,无论各类经济社会组织如何发育成长,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地位不能动摇、战斗堡垒作用不能削弱。这就要求切实建好建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更加突出农村基层党组织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统一领导作用,更加突出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各种组织中的统一领导地位,确保党在农村工作中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保证农村改革发展特别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二)确保党的各项政策落地见效的关键环节

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将党中央的“好声音”变成广大基层群众的“幸福音”,真正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是基层党组织不懈奋斗的追求。这就要求切实建好建强基层党组织,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有效实现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在联系服务群众上多用情、在宣传教育群众上多用心、在组织凝聚群众上多用力,真正打通“最后一公里”,以行之有效的举措落实好党中央决策部署,确保党的惠民政策落地见效。

(三)提升乡村治理现代化水平的迫切需要

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振兴,治理有效是基础。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系,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确保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和谐有序,是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乡村治理的重要任务。这就要求切实建好建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始终将党管农村工作贯穿乡村治理体系建设全过程,不断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对乡村振兴的全面领导,不断夯实农村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治理中的统一领导地位,确保乡村振兴战略稳步推进,确保乡村治理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

(四)夯实党在农村执政基础的重要保证

基层党组织是党执政大厦的地基,地基固则大厦坚,地基松则大厦倾。我们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始终依靠农民、为亿万农民谋幸福,脱贫攻坚、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都是中国共产党初心使命的生动体现。这也生动诠释了一条真理,即党取得的辉煌成就,离不开包括广大农民在内的人民群众的支持与拥护,这是党最坚实、最稳定的执政根基。这就要求切实建好建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既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和维护好群众切身利益,又坚持教育引导农民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把农民群众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进一步增强农民群众对党的认同与拥护,进一步密切党同农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夯实党长期执政的根基。

二、目前村党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农村富不富,关键在支部。”与全面加强党的领导要求相比,与高质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求相比,与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相比,当前村党组织建设还存在差距和短板。因此,只有强化问题意识、问题导向,在破解重点难点问题上有所突破、有所前进,才能建好建强村党组织。

(一)“带头人”难选难留问题凸显

作为农村各项事业的“领头雁”,一名好书记对一个村子的发展至关重要。由于城乡发展的不均衡性,大批农民进城务工,村党组织书记“人难选”“人难管”“人难干”“人难留”等问题在各地日益凸显。一些农村地区缺乏能够带领群众致富的优秀带头人,导致农村经济发展缓慢,群众生活水平不高。究其主要原因,一是工资待遇较低,特别是少数年轻的村党组织书记,感觉生活质量低,不愿继续在村上任职,有的甚至辞职外出打工;二是基层事务繁重,村党组织书记觉得压力大、不适应,有“辞职不干”的想法;三是岗位吸引力不高,村党组织书记不同于国家公职人员,提拔和录用渠道有限,一些村党组织书记存在“工作没有前途”“不愿意继续干”的想法。

(二)“两个功能”存在提升空间

目前,大多数村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持续增强,但也应该看到,少数村党组织“两个功能”还有较大提升空间,部分村党组织执行上级决策部署不到位,关心基层党员、群众的工作和生活不够,在致富中走在前、发挥带头作用不够,致使村党组织缺乏威信。究其主要原因,一是部分村干部特别是村党组织书记知识储备不足、思想因循守旧、缺乏开拓创新意识,带领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原动力不足;二是村党组织覆盖率有待提高,没有能够根据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新情况及时创新设置方式,党组织有形和有效覆盖还存在盲点;三是农村“空心化”问题不同程度存在,绝大部分青壮年外出打工,农村人才流失严重,后备人才急缺,经常出现“年龄大的出不了门,年纪轻的找不着人”的现象。

(三)集体经济发展需要持续壮大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现在不少村集体经济规模较小,财力支撑不足,村党组织存在无钱办事的问题,无力满足农村各项公共需求,缺乏带领农民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条件。究其主要原因,一是村里可供利用的资源不多,主要集中在一些附加值比较低的荒山、荒田中,且难以开发利用,只能以发包和租赁的形式获取低收益;二是因为资金短缺,基础设施配套不齐全、不完善,既留不住青壮年人才,也难以吸引优质企业前来投资兴业;三是农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发展思路不够宽广,发展路径、方式单一,走不出差异化道路。

(四)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有待加强

乡村治理好,百姓才能安定,国家才能稳定统一。乡村基层治理是鄉村振兴的基础。目前,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乡村治理不规范、治理手段单一,特别是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手段不够多、资源统筹不够有力、治理能力水平不够高等问题比较突出。究其主要原因,一是延伸基层治理触角难,社会管理服务存在盲点、空白区,群众和党员服务管理难、人口流动加剧、发展党员难、乡土人才跟踪培养难等问题,长期困扰着基层党组织;二是资源统筹难、环境治理难、矛盾纠纷化解难等交织呈现,公共服务也面临很多情与理、法与情的伦理难题,基层治理工作处处面临新的挑战,村党组织缺乏有效手段统筹资源处置治理难题;三是先进文化建设难,一些地方乡土文化中的传统美德没有得到有效传承,攀比炫富、铺张浪费、封建迷信等陈规陋习抬头,亟待推动移风易俗,培育法治文化,建立规则意识,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三、建好建强村党组织的实践路径

党建引领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根本保证。奋进新时代,阔步新征程,必须以更高的标准、更大的力度、更实的举措建好建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尤其是村党组织这个战斗堡垒,夯基垒台、积厚成势,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凝聚起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

(一)创新组织设置,畅通乡村振兴“最终端”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新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大量出现,党组织设置调整必须及时跟上。要紧密结合农村实际,按照“两个全覆盖”的要求,打破以行政区划为主的单一传统设置模式,不断创新党组织设置方式,健全完善组织体系,畅通乡村振兴“最终端”。

1.坚持以村为单元设置党组织。优化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要根据行政村党员队伍状况、经济发展水平、党建工作基础等客观条件因地制宜,依法依规积极稳妥地推进。既不能使党组织设置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步伐,也不能不顾客观需要盲目调整设置党组织。村党组织统一领导村内基层各类组织和各项工作,负有领导辖区内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职责。农村改革开放40多年来的实践证明,以行政村为基本单元的治理架构总体是稳定的,沿着这个架构设置党组织,有利于强化村党组织的领导地位,有利于加强乡村治理。坚持以行政村为基本单元设置党组织,这是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的基本方式,也是扩大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面的基本前提。

2.适应新变化完善党的组织设置。当前,农村社会的结构形态、农村经济的组织形式以及农民党员的分布状况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农村主导社会关系日益发展的横向性决定了党组织设置不能再停滞于垂直型,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非均衡性决定了党组织形态不能仅限于一种模式,农村党员从业结构的多样性也决定了党组织设置不能固守地域原则。对于没有党组织的城乡接合部、开发区等区域,符合条件的都要及时完善党的组织设置。针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涌现的新情况,要探索把党组织建在农民合作社、专业协会、中介组织上。农村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具备单独成立党组织条件的,应根据工作需要及时成立党组织,村改社区应当同步调整或者成立党组织,最大限度延伸触角,扩大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面。

3.理顺党组织隶属关系。要从有利于党组织活动开展、党员作用发挥的角度出发,做到每个党组织都有明确的管理主体,每级党组织都有明确的管理责任,每名党员都有明确的组织关系。特别是对于在跨村跨乡镇的经济组织、社会组织中成立党组织这类比较复杂的情形,应由批准其成立的上级党组织或者县级党委组织部门确定隶属关系。村级及以下成立或者撤销党组织,必须经乡镇党委或者以上党组织批准。凡是党的基层组织,都要明确有负责主管的上级;凡是新成立党组织或撤销原有组织,必须由上级党组织决定。对于农村经济社会服务组织中建立的党组织,由所在村党组织领导和管理;对于跨村跨乡的经济社会服务组织中建立的党组织,原则上按照谁批准谁主管确定隶属关系。

(二)选优配强班子,锻造乡村振兴“火车头”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加强村党组织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最关键的是选优配强村党组织领导班子特别是村党组织书记。

1.选好带头人。就当前农村工作现状和党员干部队伍现状,要选出一个好的村党组织书记并非易事。要坚持过硬标准,拓宽选拔渠道,把选用视野扩大到农村致富能手、外出务工经商能人、回乡大中专毕业生以及复退军人、村医村教等群体中,通过广聚良才,持续选优配强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培养千千万万名优秀的村党组织书记。要严格落实凡进必审,对村干部人选开展集中联审,调整不适应不合格的村“两委”干部,严防“带病上岗”。可由县级党委组织部门备案管理,注重从村里致富能手、外出务工经商返乡人员、本乡本土大学毕业生、退役军人中的党员中培养选拔,使每个村储备有村级后备力量。根据工作需要,上级党组织可以向村党组织选派第一书记。

2.培育好本领。村干部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骨干力量,其素质高低、能力强弱、作风好坏,直接关系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成效。要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广大村干部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要加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情形势教育,引导村干部增强全局观念和大局意识,准确地落实党中央和上级的各项决策部署。要强化宗旨意识和公仆意识,加强法律法规、社会管理以及业务知识和工作技能培训,引导村干部切實改进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帮助村干部提高法治意识和依法办事能力,推动村干部提高做好群众工作、化解矛盾纠纷、处置突发事件、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能力,自觉遵守廉洁自律各项规定,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

3.用出好状态。让村干部安下心、扎下根、有作为,必须坚持从严要求与关心关怀相统一。要建立健全村党组织书记公开承诺、述职评议、经济责任审计等制度,从严考核管理,落实村党组织书记履职责任。如组织开展村党组织书记绩效考核,加大实绩考核权重,注重考核结果运用,对实绩突出、群众公认、考核优秀的村党组织书记,大胆提拔任用;对年度考核不合格或群众测评满意度不高的,及时采取诫勉谈话、组织调整等措施,树立能者上、优者奖、平者让、庸者下的用人导向。要加强激励保障,从报酬待遇、经费保障、工作环境等方面精准施策,破除“好坏同酬”,免除村党组织书记的后顾之忧,从而激发他们干事创业的积极性。要不断完善驻村干部选派管理,充分发挥其在乡村振兴中的尖兵作用。

(三)壮大集体经济,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既是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的关键举措,也是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由之路。要推动农村基层党组织积极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路径,组织生产服务和集体资源合理开发,深化产业利益联结机制,确保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农民受益。

1.盘活存量资产。盘活原有的固定资产,这是壮大村集体经济的重要前提。对村原会堂、学校、加工企业厂房等资产,要通过租赁、出租、拍卖等形式盘活,确保集体资产增值、增加集体经济收入。对于建立了新村的村,要注重盘活土地资产,通过对老村宅基地的整理开发,增加集体经济收入。在集镇和城镇所在地的村,要充分利用人口集聚的有利条件充分利用好集体土地资源,在政策允许的情况下,可兴建标准厂房、店面房等出租。山区所在村要利用好山水资源,在“四荒”地开发、建光伏电站、旅游项目建设上做好文章,开发时被征用占用的山、地资源提倡以折价入股形式参与开发。此外,村集体还可以与农户合作经营,联合开发,收益分成。

2.以改革激活力。农村“三变”改革有效整合了农村存量资产、自然资源、人力资本,能够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值,对促进集体经济发展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一子落而满盘活”的效应。要深化农村“三变”改革,充分挖掘农村产业资源,通过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使地方资源产业化,增强村级集体经济薄弱村的组织“造血”功能,让集体资金、资产、资源实现保值增值。要以推动农民农村共同富裕为重点,借助村庄党建联合体、产业化联合体等平台载体有效整合多个村庄的资源、资产、资金,以“股份合作”等形式与平台载体“联产联业”“联股联心”,构建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将农民、村集体、平台载体培养成产业链上的“合伙人”,打造成为既具有“外在有形的物理联系”,又具有“内在无形的化学联结”的乡村振兴利益共同体。

3.强化监督管理。要制定切合实际的村级集体资产管理制度,如现金管理和审批、物资财产管理和使用、招投标、专项资金管理和收益分配等方面的制度,把村级财务和集体资产管理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管理轨道。要通过民主选举,建立民主理财小组,并发挥好民主理财小组的监督作用,加强对村级财务的审核监督,同时重大村务要实行民主决策。要抓好增收节支,严格控制非生产性开支,建立严格控制的长效机制,加强村级债务的化解,坚决遏制村级债务增加和蔓延。要利用数字技术对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进行全方位、全角度、全链条的数字化改造,加快推进集体经济组织的生产标准化、经营流通数据化、质量监管精准化、全程管理数字化,构建以数字化、精准化和智能化为基本特征的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新形态,实现传统农村集体经济的迭代升级。

(四)强化乡村治理,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力”

乡村治,百姓安,国家稳。乡村治理现代化关系到国家治理现代化目标的实现。要加强村党组织对村内各类组织的统一领导,在系统梳理、总结提炼近年来各地实践经验基础上,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

1.深化村民自治实践。村民自治是村民直接参与乡村治理的有效载体,有利于激发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要加强农村群众性自治组织建设,完善农村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要依托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村民议事会、村民理事会等,形成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多层次基层协商格局。要创新村民议事形式,完善议事决策主体和程序,落实群众知情权和决策权。要全面建立健全村务监督委员会,健全务实管用的村务监督机制,推行村级事务阳光工程。要充分发挥自治章程、村规民约在农村基层治理中的独特功能,遵守公序良俗。要加强基层纪委监委对村民委员会的联系和指导。

2.推进乡村法治建设。依法治理是最可靠、最稳定的治理。要常态化开展“法律进乡村”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农民法治素养,引导干部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增强基层干部法治观念、法治为民意识,把各项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要维护村民委员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特别法人地位和权利。要深入推进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向基层延伸,创新监管方式,推动执法队伍整合、执法力量下沉,提高执法能力和水平。要加强乡村人民调解组织建设,建立健全乡村调解、县市仲裁、司法保障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处机制。要依法加大对农村非法宗教、邪教活动打击力度,严防境外势力渗透,继续整治农村乱建宗教活动场所、滥塑宗教造像等行为。

3.提升乡村德治水平。匡正社会风气、塑造乡风文明、重视道德建设,是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的一个重要着力点。要深入挖掘乡村熟人社会蕴含的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进行创新,强化道德教化作用,引导农民向上向善、孝老爱亲、重义守信、勤俭持家。要建立道德激励约束机制,引导农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提高,实现家庭和睦、邻里和谐、干群融洽。要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开展专项文明行动,遏制大操大办、相互攀比、“天价彩礼”、厚葬薄养等陈规陋习。要常态化开展道德模范、最美家庭等先进典型评选表扬活动,不断完善道德激励约束机制,培育风清气正、向善向上的舆论导向,形成文明乡风。

(五)建强骨干队伍,壮大乡村振兴“生力军”

乡村振兴,人才振兴是重要支撑。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市场的主要问题是结构性问题,存在农村劳动力总量过剩与职业农民短缺并存的矛盾。要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需要,重点培养造就党员队伍、人才队伍、乡贤队伍等骨干队伍。

1.发挥先锋作用。党员是党的肌体最基本的细胞,是党组织最基本的力量,农村党员超过全国党员总数的三分之一,是我们党在农村的基本队伍。针对农村党员队伍结构老化、创业能力不强的现状,要把发展创业型人才入党作为发展党员工作的重点,通过从乡土人才中选培、从复员军人中推优、从优秀外出务工返乡人员中吸纳等途径,将农村“田秀才”“土专家”以及外出务工、创业有成的“打工族”纳入组织培养范围。要实施农村党员创业技能培训工程,实行“菜单式”培训,体现培训的实用性需求,解決少数农村党员创业无技能、发展缺动力等问题,引导和激励农村党员主动投身创业实践。要鼓励农村党员带头创办、领办农村专业合作社,发展各种类型的新经济组织,提升农民的组织化程度,采取政府扶持、党员示范等办法帮助群众发展生产,充分发挥农村党员在乡村振兴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2.强化人才支撑。要坚持和加强党对乡村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强化保障措施,吸引各类人才在乡村振兴中建功立业。要突出产业引才,依托乡村生态、农业特色产业等优势资源,加快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吸引更多人才返乡就业创业。要建强载体用才,通过分级分类搭建平台用好人才,围绕先进农业技术推广、区域特色产业发展、高技能人才培育成长等重点领域,因地制宜打造各类微型化、专业化、特色化的创新创业载体,让人才在乡村有用武之地、有成长空间。

3.用好乡贤力量。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乡贤队伍是一支重要力量。要深入挖掘乡贤资源,在引导乡贤“回巢”上做足文章,鼓励乡贤回到曾经梦想开始的地方,反哺家乡,着力把乡贤“软实力”转化为发展“硬实力”,让乡贤成为奏响乡村振兴“共富曲”的有力音符。要建立乡村振兴在外乡贤人才库,紧盯热爱乡土、才能突出、事业有成的“能人”,将商界精英、专家教授、贤达人士等纳入乡贤登记范围。同时,要结合乡贤个人专长,按年龄、职业等要素对乡贤进行分类登记,全面完善在外成功人士联系机制,形成针对性强、信息共享的乡贤人才数据库。要构建“线上+线下”乡贤联络联谊机制,采取举办恳谈会、建立乡贤联络微信群、上门家访、设置“乡贤榜”等方式,全方位激发乡贤反哺家乡热情,以“乡愁”汇“乡情”,鼓励他们为乡村发展建言献策,为乡村振兴出谋划策、贡献力量,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讨论题:

1.建好建强村党组织有何重大意义?

2.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建好建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尤其是村党组织。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