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网络投票不能走形变味

时间:2024-04-24

〉〉〉〉〉葛瑞源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投票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在各种社交平台上,我们时不时会看到一些拉票的帖子,有朋友的、有同学的、有邻居的、有爸妈的、有孩子的、有大姑的、有三姨的……这些帖子中的参选人与发帖人的关系错综复杂,触及社会关系的各个方面。这类拉票帖子,言辞之恳切,恭维之暖心,让人实在难以拒绝,不得不参与投票。

但这般走形变味的网上拉票,不但耗费他人的时间和精力,让人避之不及,烦不胜烦,更重要的是在多数情况下,参与投票的人对参选人可能根本不了解,只是按照发帖人指定的票号和姓名进行投票。试想,这样票选,最后的票选结果有何公信力可谈?靠拉票上榜的人,并非思想多么先进、业绩多么优秀,而是胜在朋友多、人际关系处得好、拉票能力强,甚至脸皮厚。

有些拉票得来的胜选,不但不会让人敬佩,反而会让人暗暗瞧不起。脱离实际、通过拉票产生的胜出者,脸上有光彩吗?毋庸讳言,答案是否定的。

如果说有些人参与网上投票是出于情分、碍于面子,那么另外一种网上拉票形式就更值得警惕——当某地或某单位的领导在网上参选时,这些地方或单位或召集会议,或电话通知,或口头传达,大力组织下级单位或所属部门进行网上投票,并不断地对投票情况进行跟踪,每天还要统计投票人数,甚至将参与网上投票当成工作指标进行考核,引得大家怨声载道。试想,如此票选上榜的领导干部有何形象可言?他们之所以上榜,并非因为政治觉悟高尚,工作业绩突出,而是众人在强压态势下不得不参与投票的结果,这不但败坏了党风政风,也污染了社会风气。

评比乱象。图:王鹏/新华社

网络投票中的拉票行为,无疑大大削弱了评比的公信力,同时也狠狠地抽打了许多上榜者的脸。通过拉票得到的那一个个投票,不是一个个点赞的大拇指,而是打向上榜者的一记记耳光。

其实,互动性强的网络投票在提升公众知晓度上确实具有一定作用,也有利于激励大家相互学习借鉴,这本无可厚非。但凡事最怕走极端,一旦走形变味,就会背离初衷。那些拉票泛滥的网络投票,主要有“两个情愿、两个不情愿”,即:评选部门情愿——他们不去深入细致调查研究,不去听取民意和了解候选人,而是一股脑儿把评选工作推给网络,以票多票少论英雄,这实质是一种懒政;网络平台情愿——他们以此招揽业务,增加流量,拉拢广告,赚取利润,自然乐在其中;参选者不情愿——参选者一旦落选,或多或少会有些尴尬,就算是上了榜,这种靠拉票得来的胜选,同样会让他们觉得失了颜面;投票者不情愿——谁愿意为一些弄不清搞不懂的投票,把自己忙得晕头转向呢?

网络投票活动,必须要具有公信力,也只有坚持不唯票、只唯实,加强对投票过程的监督,才能使投票发挥应有功能,收到应有效果。这就需要建立行之有效的纠偏机制,对一些借助网络开展的评比项目加强源头管控,实行清单管理,做好规范和引导,以此切实提高网络投票活动质量。与此同时,还要统筹考虑评比结果的应用,以切实发挥评比投票的正向激励作用。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