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汪政
前几天,遇到一位资深的教育专家,我们不约而同地说到了中等师范教育(以下简称“中师教育”)。也许因为今年是中国师范教育开启120周年,现在有许多地方都在搞纪念活动,网上也有不少文章。但是,总体来说,还是浅的东西多、深的东西少,整体性的东西多、专题性的东西少。我对那位专家说,我们这几十年来的教育改革,特别是学校体制改革走得太快,没能停下来好好总结,像中等师范教育,真的还没容人们回过头看一眼就过去了。总体上看,教育史与教育类型研究是不平衡的,这里面的原因很多,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受进化论与功利论的观念影响很大。因为相对而言,教育是在进步的,特别是近现代以后,当教育学成为一门科学,当学校教育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断改革,包括学校类型、学制、专业、课程都不断契合人的发展与社会的需要,许多历史上的教育形式确实失去了传承的意义。
但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又要看到教育的特殊性。自人类文明产生以来,教育作为人类生产力再生产的重要工具,一直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哪怕在社会经济不发达的时代,在教育学还不是一门现代意义上的成熟科学的时代,教育都在发挥着切实的作用。于今看来,那些教育方式、教育手段可能是落后的,但是,它们的历史作用依然不可否认。所以,任何教育都是具体的、历史的,它受制于社会条件,也受制于社会对生产力的需求,即使是现在,相对于理想的完美的教育,现实的教育也常是妥協的。同时,我们又不能因为历史的制约和现实的妥协否定这些教育所包含的理想,否认它们在人类教育发展中的阶段性意义,这些意义都是人类教育发展的宝贵财富。
就说当年的中师教育,学制不过两到三年,学生的学历起点不过初中,但是,它却为中国的基础教育贡献了大量人才,挑起了中国基础教育的重任。还有相当多的中师生,其后的职业生涯发生了改变,成为各类职场的佼佼者。往大里说,他们对中国的现代文化,对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都作出了很大的贡献。这不是套话,是历史,也是现实。2021年的热播剧《觉醒时代》的人物中,从中等师范学校毕业的有很多。看看每所师范学校的校史都会发现,师范生的政治热情很高,而且非常有社会活动能力。中师这一特殊的职业教育虽然已经成为历史,但是,它所包含的教育理想以及它的办学模式、培养方式一定有许多值得研究、值得继承和发扬的地方。与此相关,这其中还有一个人道主义的视角:在抽象的意义上,每个生命个体都应该享有幸福的生活,都应该获得全面的发展,享有最好的教育,从而实现生命的价值。但是,很多人又因无法选择自己的出身而受制于生活的安排,比如,许多非常优秀的初中生因为急于改变户口和家庭生活条件而选择了中师教育,没有选择上高中考大学。这也是为什么人们普遍对当年的中师生感到惋惜,甚至反复设想当年的中师生如今可以得到怎样的高等教育,即使是中师毕业,他们的实际水平与能力又相当于现今怎样的学历的深刻原因。所以,这样说来,我越发感受到中师教育研究的必要性了。
本文不可能对中师教育进行全面的研究,也不可能提出哪怕是提纲挈领式的较为宏观的建议,只想从我曾经担任的中师语文教师的角度,回忆当年一个中师学校的语文教育,以教育叙事的方式再现中师语文教育的片段。之所以这样做,也是因为从目前中师教育研究的现状看,真实地呈现这一教育的历史状况,保全这一教育的历史资料,对当年中师教育的从业者与毕业生进行口述实录非常必要。
我还没有认真思考过是否存在师范语文教育的传统这个问题。如果有,这个传统又是什么?就中国的师范教育来说,新中国成立之前基本上是以学校为单位实施教育教学,教育行政干预的力量并不是很大,主要是依据各师范学校办学人对基础教育需要的理解和师范教育的职业定位来制定学校的办学方针,以此安排各个教学环节。这样的办学从近现代教育的科学性来看固然有相当大的局限性与随意性,但对20世纪初才兴起的这一年轻的教育形态来说又是可以理解的。它虽然影响了规模性的教学质量,但是,也极大地激发了办学人的教育创意,客观上鼓励了师范教育的个性化,催生了许多先进的教育理论,涌现出不少影响至今的教育家,也办出了大量特色鲜明的学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师教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国家教育意志在中师教育中不断得到强化。但这一意志的体现方式是多种多样的。由于中间经历了停办、恢复等过程,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的公私两种办学体制已经不存在了,但师范学校的隶属关系并不一样,有省属的、有地区或市属的、有县属的,有师范与职后进修培训联办的,还有附属于中学或其他学校的,所以,在教学管理上的自由度依然相当大,学校的个体地位一直非常突出。另外,课程不统一,教材不统一。改革开放之初,师范学校复办,教材基本上都是各学校自编,后来,才慢慢按管理的隶属关系有了市级编写的教材、省级编写的教材以及相应的管理。
在我的记忆中,全国性中师教育形成学科教学管理已是20世纪90年代。就语文教学而言,1992年国家教委颁布的《三年制中等师范学校语文教学大纲(试行)》(以下简称“大纲”)是一个标志,正是包括语文课程在内各学科大纲的发布使中等师范的教育教学走向了规范化,这也体现了国家对中师教育的重视。大纲颁布后的几年也是全国中师办学前所未有的辉煌的几年。现在看来,这个大纲在当时还是很先进的,其重点就是将中等师范的语文教学与普通高中区别开来以突出其职业特点,即那几年提得特别响亮的“师范性”。
这个大纲至少有三点走在前面,一是突出了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在学科教育中把立德树人(当时的概念是“思想政治教育”)放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要求充分利用语文教学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师德三个方面的教育。大纲对这一点的强调可以说是对师范传统的继承,是对师范语文育人经验的科学总结。早年的师范人就认识到,师范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让他们有学问,而且要教会他们做人。因为培养出来的人才是要为人师的,学高才能为师,身正方可为范。学生的语文品质是师范语文教育核心中的核心,而且,这一核心又是具体、可分解、可操作的,既与公民政治素养结合在一起,还与师范专业、与语文学科特点整合在一起。学生从社会观、儿童观、语文观等宏观的方面一直到语文技能等微观的方面都得到了系统而全面的教育和培养。所以,我们可以发现,从中师走出去的人特别关心社会,热心社会事业,同时具有亲和力、动员力、鼓动力和行动力,借助语文能力如演讲、说服、协调与写作发挥作用的特点非常显著。这些经验与做法都值得思考和总结。
二是课程设置。大纲将中师语文分为必修课、选修课、课外活动和教育实践四门。必修课包括“文选与写作”“现代汉语知识”“小学语文教学法”三种;选修课由各学校根据大纲的课程目标、学校实际、地方特点和当地小学教育实际设置;课外活动则要求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发展学生个性;教育实践是师范的特有课程,有专门的课程大纲。
三是专业性与职业特点。大纲要求将“师范性”从纵向上贯穿语文学科教学的全过程,从横向上在整个课程结构中全面铺开。从入学开始的语文训练就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所学与今后职业的紧密联系。在教学内容上注意与职业的相关性,比如,在写作教学中,大纲规定应用文的比例要达到40%以上,就是从学生未来的职业着眼,以满足教师从备课到教学活动等一系列文类写作的要求。
不管是以学校为主体的办学阶段,还是逐步走向统一标准以后,中等师范的语文教育都有许多传统和经验值得梳理、挖掘和继承。我以在师范学校工作十几年的经历认识到师范的语文教育确实有不少特点。中师学校特别重视语文。因为师范学校是培养教师的,无论以后从事哪一学科的教学,都离不开语文,语文既是一门学科,又是所有学科的工具。比如,三年级的教育实践课也就是传统的实习课,不管学生实习哪门课,都要说课、写教案、试讲,这些离了语文怎么行?正是因为把语文看得特别重,所以为语文教学设计的教学任务也特别丰富,语文素养的分解也特别细致。比如,我们常说的“三字一话”,这大概是其他教育類型不太强调的。以前,不管走到哪里,字写得好的,普通话说得好的,大都是中师毕业。在普通话没有普及的年代,只有中师开设了以讲好普通话为目标的语音课。围绕这门课,中师的方言调查、汉语拼音教学、发音矫正,以及各种材料朗读和演讲、语言艺术表演等教学活动开展得十分丰富。“三字”就是毛笔字、钢笔字和粉笔字。除了有专门的书法课,学生每天都要练字。到了一所学校,如果看到教学楼走廊上放着一块块写满粉笔字的小黑板,不用问,这肯定是一所师范学校。
其他如口头与书面表达的任务和教学活动也丰富多彩。当年的江苏省如皋师范学校,每一节语文课的开始就是读唐宋诗词,教材是学校自己编的,接着是三五分钟的说话,我们称之为“口头作文”。教师给一个题目,让学生即兴说。要理解题目,要确定思路、组织材料,或叙事、或议论、或说明,要说得起承转合,有头有尾,还要顾及情感与形体,很不容易。别看就那么三五分钟,学校很重视,是学生毕业时基本功检测的项目。三年下来,学生真的不用再为口头表达发愁了。进校时,许多学生站起来发个言都满脸通红、结结巴巴,毕业时往讲台上一站,一个个眉飞色舞、滔滔不绝。
写作教学也是师范语文的重头戏。因为毕业后要做教师,教学生作文,自己首先要会作文,所以,师范语文对写作抓得很紧。“文选与写作”虽然是同一门课,但有的学校将它们分开来。我刚到如皋师范学校教书时,上的就是两个班的作文课。师范的写作教学不但训练学生写作文,还教他们写作知识,教他们如何教作文,如何批改作文。作文量也大,有“大作文”“小作文”,还有周记,有日记。看上去量大,其实反而给了学生自由选择的空间,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发展。写作是与语文的其他课程联系在一起的,包括选修课和课外活动。选修课涉及语文的方方面面,包括中国文学、外国文学、文学鉴赏、文学创作、文学评论、小学语文教学研究等,都很受学生的欢迎。课外活动更加丰富多彩,再加上学生社团,学生写作学习的平台很多。学生从自己的兴趣出发提出学习内容,制定项目,教师进行教学和指导,类似于当下创设学习情境、以任务为统领的学习方式。所以,学生在校三年提高很快,学习成果也很丰富,许多学生在校就发表了文学作品和教育教学的科研文章。
学生创作与教科研成果丰硕是当时如皋师范学校的一大特色。后来,我们认识到这不是学生在校发几篇文章的事情,它关系到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关系到以后从业的职业素养,也关系到一个学生如何发现问题并向同行、向社会表达自己观点的问题,它涉及一个人的公共写作意识。认识到这一点后,我们就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从公共写作的目的、伦理、规范等方面对他们进行教育,进而训练学生的公共写作能力,并提出一定的目标。等到如皋师范学校承担大专培养任务时,我们就提出,每个学生在校时都要提出自己的发展方向,据此写作论文,毕业时将发表的作品汇集成册。当年的学生现在说起这一点时还觉得受益很多。重要的不是发了几篇文章,而是培养学生面对社会发言、对待公众言论的能力。那时,还没想到今天的网络,没想到自媒体,现在想来,这样重视个体对社会话语的参与,重视媒介素养,真的有先见之明。
学生之所以热爱研究问题、崇尚创造、乐于表达,与学校的风气和教师的影响也有关系。虽然师范教育在当时的教育科研领域占比很小,各学校水平也不平衡,但是,师范学校的科研风气总体是比较浓厚的。百年来,中国的师范学校曾经是科研人才集聚的地方,以同一年创办建校的南通师范学校和如皋师范学校而言,许多著名的学者都曾在这两所学校工作。之所以能延请到著名学者到师范任教,一方面是得益于当时的体制,另一方面也与办学者的教育理念有关。正是办学理念以及校有名师,才为学校留下了“根深才能叶茂”的治学传统。当年如皋师范学校语文组的科研力量真的很强,从中国古典文学、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文学理论、现代汉语、教材教法,一直到书法,都有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老师,有些老师现在依然活跃在学界一线。以科研为引领,将学问下沉、普及的办学理念现在依然值得各类教育借鉴。当时的师范语文教学自成科研系统,除了各学校以外,市级有语文协作组,省级有语文中心组,这些科研组织在不同层级规划科研项目,开展成果评比,进行教学观摩,形成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教学科研机制。
在这样的体制机制下,师范学校的语文教学改革也是遍地开花。我在如皋师范学校教语文时,具有非常大的教学自主空间。我们重视语文教学的当代性,主张语文应该与时代接轨,与生活相融,学生的“时文”阅读很重要。我就和同年级的老师合编教材,两个班上大课,就讲自己编的教材,其实就是“时文”选编,很受学生欢迎,确实强化了学生对语文的当下感,加深了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理解。学校对老师们的创新做法都很宽容,而且大力提倡,这就营造出有利于教育科研和教学改革的良好氛围。
这只是一些片段,一个曾经的中师语文教师对当年师范与当年语文教育的回忆。真的希望治教育史的专家学者能总结梳理百年中师的教育传统,并将其发扬光大,它是中国教育宝贵的、可以不断再生的财富。
(作者系江苏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南京晓庄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孙昕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