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张华军
我和北京中学地理特级教师张树宏老师相识于2015年。当时,由朱小蔓教授领衔的项目“教师情感表达与师生关系构建”在北京中学落地,北京中学成为深度参与该项目的首批种子学校。张树宏老师参与了基于项目的观课和研讨活动,我有机会进入张老师的课堂教学中,并通过多次交流,较为深入地理解了张老师的教学理念,也让我更新了对地理学科的认识。
张老师认为地理学科的特点在于“‘理‘地结合”。相对于“理”的抽象性和概括性,“地”是具体的、物理性的存在,是自然环境、物质环境的体现。所以,地理学习一定是和“实地考察”相关的,而不仅仅是把具体的“地”抽象为模型、结构、地图等。杜威在其教育名著《民主主义教育》中,专门有一章讲到地理教学。他说:“地理和历史为狭隘的个人行动或单纯的专门技能提供材料,使这些行动和技能有了历史的背景、宽阔的视野和理智的观点。随着我们把自己的行动在时间和空间上联系起来的能力的增长,我们的行动获得了有意义的内容。我们发现我们所居住的空间方面的景象和我们所继承和延续的时间方面的努力的继续不断的表现,我们认识到,我们并不是平庸的城市公民。因此,我们的日常经验不再是瞬间的事情,它获得了持久的实质。”[1]225因此地理学科的本来面貌是作为自然和人类的联系性知识,是我们拓展直接经验和日常经验的桥梁。杜威继续说:“教师的任务在于提供一个环境,使向外伸展的经验可以得到有效的报偿并保持继续活动……学习地理,就是要认识一个普通动作的空间的、自然的联系的能力。”[1]226
也许张老师并没有刻意去学习杜威的活动教学和以经验拓展为核心的教育理念,但她的教学却绝佳地阐释了杜威对地理教学的阐述:把地理看作整体一元论的自然中人与自然之间的互动和联系。其中,包含了人对自然的影响、自然对人的影响,以及人的社会生活对自然的影响。同时,她的教学又特别重视以地理教學为媒介所发生的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学生与学生的互动,以及由此所带来的学生的身心改变和成长。
不管是我2015年参与研讨的课程“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还是张老师引领学生对学校门前的坝河区域进行洪灾风险的考察,以及“大气的垂直分层”教学,都体现了她地理教学的风格和特点。
一、从学生既有生活经验出发,以地理知识作为桥梁拓展学生已有认知
在“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一课中,张老师在教学设计中进一步聚焦在“客运”交通方式的选择,因为相比于货运,学生对客运有更多的真实经验。张老师结合学校的游学安排,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行设计两地之间的交通方式,并说出不同交通方式的利弊。她特别强调在具体情境中解决问题。当教师把教学的着重点放到真实的具体情境中,也就意味着教师需要接纳真实情境中不断生成的、非预设的要素,因此教师必须以开放的心态进行教学,鼓励学生面向真实情境,不断挖掘真实情境中可能涌现的新问题,学生在发现、回应、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延展了其对地理相关知识的好奇心,并随着地理知识的不断丰富而能够提出更具体、更富有操作性和创造性的问题解决对策。死板的地理知识得以复活并和学生生活经验成为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学生的生活经验也因为地理知识的嵌入而得到了延展,从而焕发出内在充满活力的状态。
二、以活动为中心的探究:联结学生的有限经验和无限潜力
确实,张老师的课堂可以被简单概括为以项目活动为导向的教学。但到底什么是“活动”?是否给学生一些任务,让学生动手做一做海报、做一做汇报,就叫作“活动”呢?显然不是。杜威认为活动的目的,在于让学生能找到自身已有经验和知识之间的有机联系,从而实现经验的“生长”。张老师特别重视对活动的设计,避免活动的随意性妨碍学生认知的推进。比如,她把真实发生但又距离较为遥远的郑州暴雨事件和学校门前河道治理的知识联系起来,调动学生已有经验,激发了学生进一步参与和思考的兴趣。同时,为学生提供支架,通过进一步研究坝河的相关数据和治理历史,引入对核心问题的探究,即如何进行河道治理可以减少洪涝灾害这样一个地理问题。
在“大气的垂直分层”课例中,因为学生对大气层的日常经验相对较少,张老师通过设计“乘坐热气球”这一有趣的想象性活动进行问题探究。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中,杜威特别谈到地理学科重要的价值就在于学生通过地理可以和无限的宇宙空间联结,这种联结感有助于学生感受到自我发展是无限的。而“想象”则是联结有限的日常生活经验和无限的发展潜能之间的桥梁。杜威在另一本著作《共同信仰》中说:“……我们观察到的或者反思到的有限的世界只有通过想象的拓展才能成为一个‘宇宙(universe)……和宇宙完全彻底、深刻的自我融合只有通过想象完成……自我常常指向超越于它自身的存在。”[2]如果我们把“地理”不只是看作和地球相关的固定知识,而看作联结个人与自然、个人与他人、个人与世界所形成的不断发展的知识,那么地理就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成为从有限经验到无限的发展欲求之间的生动桥梁。
三、在教学中关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联结知识教育和品格教育
张老师的地理课堂是一个“有人”的课堂。她能“看见”学生,尊重学生个性,挖掘学生潜力。在“交通运输工具的选择”那节课上,在分组讨论中,有一个学生始终没有参与讨论,但张老师既没有批评他,也没有要求他参与讨论,而是给他单独表达的机会,体现了对学生自发学习状态的充分尊重。在对坝河的生态研究中,张老师引导学生通过实地考察、资料查找理解河道治理的内在逻辑和现状、问题等,让地理知识在学生头脑中变得鲜活起来。学生再去看生活中的种种安排、设计,就和自我有了联系,可以让学生充分意识到自己可以用课堂中所学的知识去观察、理解和改善生活,这是非常宝贵的公民参与意识。
张老师地理教学所倡导的“‘理‘地结合”“见地及人”,从教学设计到教学实施的各个环节,包括师生、生生的互动,最后都落脚到“人”,实现从知识的掌握到人的发展的转变,实现从“学科教学”到“学科育人”的转变,地理知识转化成了构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关系的桥梁。也因此,“知识”不再是和生活割裂之物,而可以带来人对美好欲求的想象:想象更好的自己、更好的生活和更好的世界,并以知识为工具和媒介,观察世界、理解世界、改善世界。唯此,方可育顶天立地之人。
参考文献
[1] 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 JOHN D. A Common Faith[M].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34:18-19.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副教授)
责任编辑:孙昕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