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成为理想中的那束光

时间:2024-05-07

程宏

2022年4月,教育部印发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语文课程的性质作出规定:“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并在课程理念中提出“增强课程实施的情境性和实践性,促进学习方式变革”。此时上海疫情肆虐,虽然足不出户,但张步云老师仿佛看到了理想之路延展到远方:“我一直在实践探索的生活化语文教学不正是新课标的要求。”正如她在新教师见习规范化培训中分享经验时说:“生活化语文教学是将语言文字的学习运用置于生活世界,引导学生在生活情境和实践中做到学思结合、知行合一。”回归生活的源头,教会学生说真话、写真文、做真人,一直是张老师的语文教学追求。

一、追寻理想之光

张老师认为,小学语文课堂尤其是高年级课堂,不应当只有“字、词、句、段、篇”,在学习固有的本体知识以外,她希望语文学习的经历能滋养学生的精神世界,在他们幼小的生命中向下扎根、向上辐射,成为学生懵懂时启迪心灵的钥匙、成长中瞭望世界的窗口、成年后对话思想的良伴……

工作第一年,难题立马摆在眼前,“10后”学生更加个性化,更加渴望表达自我,这是十分有利的语文学习条件,但在课堂互动中学生们的回答却千篇一律,学生的思维没有打开,学习兴致并不是很高。幸运的是,张老师参加了由上海市语文教研员薛峰老师带领的上海市小学语文教师研究团队,名家名师的研究课、示范课让她打开眼界,薛老师的指导让她明确了实现理想首先要站稳讲台,要更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丰富语文教学内涵。

结合单元语文要素和教材文本的写作特点,张老师在专家的指导下,对教学进行了一系列调整,在教授《美丽的大兴安岭》时,将教学点落在体会比喻句的叠用;在教授《登泰山观日出》时,将教学点落在如何为学生的顺利复述搭建支架、提供扶手;在教授《小珊迪》时,将教学点落在理解对话中每一句话的含义,体会说话者的真正意图……渐渐地,学生的思维逐渐活跃起来,讨论过程中偶尔也会出现不同的声音,他们开始从不一样的视角观察文本、深入理解文本。张老师带着这种收获在全市的展示课上获得了专家的认可。

她牢记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在使用语言文字,语文不仅是我们日常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而且丰富着我们的精神世界。离开了生活,孤立地去学习“字、词、句、篇”,机械地进行“听、说、读、写”训练,语文学习犹如无源之水、无土之木。“语文教学的本质就是要走向生活,引导学生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积累语言经验,提升思维品质,积淀文化底蕴”,自此,张老师坚定地踏上了生活化语文教学的探索之路,追求理想的語文教学境界。

二、构建活力课堂

张老师入职的几年恰逢统编语文教材的全面使用,从沪教版到新教材,张老师又迎来新的挑战。新教材强调单元视角下的课文教学,力求单元内部课文之间的衔接与统一。在一次讲座学习中,受上海市初中语文教研员曹刚老师的启发,张老师尝试在“神话”单元的教学中引入“故事的经典结构”这一大概念,帮助四年级的学生树立“创作者”的意识,并能尝试“清醒、有序地创编故事”。在教授《女娲补天》这一篇阅读课文时,有意思的现象出现了:学生为了故事的高潮究竟是哪部分而争论不休。在课堂中出现了这样的声音:“故事发生在天地之间出现的一场大变动,接着女娲选取五彩石修补好了天上的窟窿,这是故事进一步发展;故事的高潮,也就是最精彩的部分应该是斩龟腿撑天空、杀恶龙吓野兽、烧芦灰堵地缝;最后,天地平静、人类获得新生。”这位同学的发言观点明确、立场鲜明,其理由在于,“斩龟腿撑天空、杀恶龙吓野兽、烧芦灰堵地缝”是故事中最扣人心弦、最关键的部分,因为这部分篇幅特别长、描写特别详细,还因为“炼石补天”只是第一步,也是直接呼应故事标题的一步,正是由于女娲后续的这一系列行为,才保证了天地之间各方的安宁,所以更为重要,能够显示出女娲的智慧与勇气。此番话一出,许多同学表示赞同,但也有同学坚定地认为,女娲在炼制五彩石的过程中经历了艰难险阻之后才顺利补天,这部分和后面的斩龟腿等一系列行为都是故事的高潮。班级里立刻分成了两个方阵,一时间,学生的思维仿佛被激活,课堂上不再只是师生之间的对话,还充满了生生之间的探讨、辩论以及共鸣。课后,一位听课的教师激动地说:“这样的讨论给课堂注入了活力,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同时,还在努力表达着各自的思想,真是太有意义了!”虽说这一结果并不在张老师的设计意图之中,但它却在课堂思维的碰撞中真实发生了。这样的思维过程,从学生已有的体验而来,指向学生进一步的发展与思考,引导学生继续探讨故事的结构这一主题,真是一份意外的惊喜。这样的课堂经历也深深印在学生的记忆里。

张老师深知,生活化语文教学不止是在课堂中融入生活情境这么简单,语言文字只有在运用中才能和生活融为一体。为了让学生在课堂上愿意表达、主动表达,张老师决定从学生比较容易接受的口头表达着手,创设生活化的表达情境。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张老师选择了不同的平台和方式,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的机会。

到了中高年级,学生的表达能力有所提高,但概括能力需要加强。张老师就组织学生轮流进行“一分钟新闻”的分享。于是,学生积极关注身边人,也开始关注天下事。令张老师感到欣慰的是,为了成为“新闻小达人”,学生开始学习收集资料、筛选素材、提取信息;为了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学生在讲述中变换句式、斟酌语气,寻找突破,探索表达的艺术……

在张老师心中,十岁上下的孩子这般主动探索才是最美的风景、最甜的果实,学生的语言输入和语言输出都得到了相应的锻炼,不论他们的认知是稚嫩或成熟,只要保持这份积极探索的习惯,他们就会不断学习倾听、不断思考,并能持续感受到语言文字带来的魅力。

三、探求知行合一

语文课堂学习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如何超越课堂,建立更加开放的语文学习空间呢?“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再次给了张老师启发。张老师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通过设计形式多样的语文科学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关注家庭生活、校园生活、社会生活等相关经验,增强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促进学生语言沟通、表达、写作的能力的提升,真正实现知行合一。

张老师认为,阅读与写作更需要持续学习、大量练习。“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听说实践活动的过程让张老师意识到,“氛围感”对小学生而言很重要,他們似乎很享受“一起做同一件事”的乐趣。于是,张老师尝试给学生编写“伴读单”,她选取文字优美、内容经典且贴近生活的儿童成长故事,细读文字、挖掘读写点、设计阅读思考与提示、撰写读写链接,为学生边读边思搭建支架,也为学生读后交流提供素材。

作为课堂所学的阅读方法的延伸,“伴读单”结合课外阅读的故事内容,挖掘与学生生活或密切联系、或反差明显的角度,设计了一连串的阅读小任务,引导学生关注那些在自由的原生态阅读过程中极易忽略的内容要素,将课内习得的阅读方法运用到课外阅读中去。当学生读到发生在“石库门”里的故事时,为了引导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这种近在身边的建筑遗产,请学生实地走访身边的石库门,去观察、去思考,甚至可以与生活在其中的人们聊天,多角度感受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建筑遗产曾经怎样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在设计阅读任务时,也特意选取了“煤球炉”“正房”“厢房”等远离这个时代且不易理解的词语作为突破口,引导学生复习巩固课内所学理解词义的方法,再自主选择合适的方法运用。其中,“煤球炉”可以通过查词典、搜图片的方式较为直观地理解,而“正房”“厢房”却因位置和光线,甚至封建时代的家庭地位等缘故,理解起来较为抽象。“伴读单”就为学生搭建理解的扶梯,先布置小任务,请同学们自主选择喜欢的理解词语的方法对这些较为陌生的专业术语进行解释。为了进一步帮助他们理解这些专业术语在特定时代的社会生活中的意义,同时也为了帮助他们更好地体会动手查资料的好处,张老师从网络资料中筛选文字,改编出有关“石库门”“厢房”和“正房”的介绍,这样,学生的阅读面进一步拓宽,在同一个主题下从叙述类拓展到说明类,并得以在进一步提取信息的过程中,增进了对石库门建筑的理解。在这样的阅读、探究、实践的过程中,学生对身边司空见惯的石库门建筑产生了新的理解,他们中的很大一部分,甚至实地走访各大经典的石库门建筑,并为此津津乐道。

语文与生活水乳交融的课堂是灵动的、快乐的、温暖的,当文字串联起时空,激发出热情,沉默的文字就有了鲜活的生命,跳动在每个学生的心里,并且充满力量。“尽管童年很短、日子很慢,但被充分调动过的感官不会忘记—书中有丘壑,笔下可生花。”张老师坚信,如果自己的实践能够成为那束光,引导学生在文字中寻找属于自己的世界,那么,当初的理想便正在悄悄靠近了。

(作者单位:上海市江宁学校)

责任编辑:李莎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