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侯清珺?马静
建校于1927年的郑州市金水区文化路第一小学(以下简称“文化路一小”),自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探索劳动教育。从校园里的种植、养殖、春秋假期的勤工俭学,到改革开放之后劳动课,学校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劳动教育,重点强调学生的劳动观念、习惯、情感的培养。2000年以后,学校劳动教育课程建设迈入新阶段,“齐乐空间”“针针秀”等课程,奠定了学校劳动教育课程的雏形。新时代背景下,在“以文化人,知行合一”的校训引领下,我校构建了“知行苑”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深入挖掘新时代劳动教育的价值和内涵,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一、“知行苑”劳动教育课程的提出
“知行苑”劳动教育课程的提出是基于国家教育战略,基于地域特点、学校劳动教育现状的初步探索。
1.国家的教育战略
从21世纪初国家将劳动与技术教育纳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到2018年***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再到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的文件发布,对新时代的劳动教育进行了整体设计,不仅阐明了劳动教育的基本内涵和总体目标,而且对设立劳动教育课程提出了明确要求。
2.学校现状的数据分析
一是学生参与劳动现状的调查。学校位于文化路中段,学生大部分来自城市家庭。在一次问卷调查中,全校学生中经常参与家务劳动的学生仅达到32%,从不参与劳动的学生将近20%,由此可见,儿童成长现状与时代发展要求之间的矛盾。二是学校乐享课程结构的分析。2011年,学校初步实现课程体系化建设,构建了乐享课程体系。但在乐享课程中,学科拓展类、科技创新类、艺术审美类等课程比重高达87%,劳动教育类课程所占比例仅13%,且呈现点状分布。课程比例失衡凸显了学校办学特色的再发展与城市学校发展现状之间的矛盾。
结合校情,我们梳理了学校劳动教育课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劳动教育缺乏课程化、体系化的构建;二是课程实施路径较为单一;三是劳动教育实施缺乏与学校育人目标的深度契合。
二、“知行苑”劳动教育课程的构建
基于上述思考,我校构建了“知行苑”勞动教育课程体系,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1.“知行苑”劳动教育课程的理念
“知行苑”劳动教育课程让学生回归生活,在真实的劳动体验中,弘扬新时代劳动精神,培育劳动素养,达到学习与实践的统一。因此,我们把“知行苑”劳动教育课程的理念确定为“回归生活,知行合一”。
2.“知行苑”劳动教育课程的目标
从劳动习惯的培养、劳动态度的形成、劳动技能的提升与创新三个维度,我们把“知行苑”劳动教育课程的总目标确定为“爱劳动、乐实践、善创新”。在总目标引领下,结合各学段特点,将目标细化分解,形成了低中高段劳动教育课程的具体目标。
3.“知行苑”劳动教育课程的体系
“知行苑”劳动教育课程分为快乐生活、农事劳作、创意劳动三大板块,每个板块开发了四类课程,科学规划课程梯度,形成了相对稳定、完整的课程体系。快乐生活课程是立足生活服务的基本劳动技能课程,包括分类整理、厨房烹饪、消费理财、志愿服务四类课程。农事劳作课程是基于实践体验的简单农事劳作。依托“知行苑”实践基地,按“春种、夏耘、秋收、冬藏”四季农事设置课程内容,科学分层实施。创意劳动课程是基于探索创新的劳动实践课程。主要依托乐享课程,包括创意编程、创意手工、创意设计、创意艺术四类课程。
三、“知行苑”劳动教育课程的实施
我校通过基地实践、项目学习、劳动节日等立体多元的学习方式,统筹课内外时间与资源,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联动的实施模式,探索出一条综合化、整合性的课程实施路径,让学生能够进行基于项目的主动学习、面向真实生活的深度学习、突破学科界限的融合学习。
1.劳动基地,有效落实课程实施
2016年,学校新增文一翰林校区,我们综合考量学校劳动教育现状,借助新校区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科学规划校内空余用地,开发了近3000平方米的劳动实践基地,种植农作物近50余种,极大拓宽了学习场域,破解了市区学生劳动实践的难题。
学校设置了“知—行—创”劳动教育课程的梯级学习模式。以农事劳作课程中的“春种一粒粟”为例,“知”的主题活动有了解种子基本知识,观察植物种子,邀请基地管理员讲解播种学问等;“行”是以学生小组为单位,在基地里合作完成种植活动;“创”则是利用植物种子发挥想象力,制作拼贴画、创意食物拼盘等。
2.创设节日,丰富校园劳动文化
为了让学生深刻体会劳动带来的成就感、幸福感,每年9月,学校联合家长举行“校园丰收节”节日课程,开展“丰收时装秀”“采摘瓜果”“售卖布展”“丰收心语”等活动,涉及农作物的知识与技巧、艺术与创造、投资与理财、共享与成长,使学生切身体会到美好生活靠劳动来创造的真谛。
3.项目学习,融合多元学科素养
我校将劳动课程以项目化学习的方式推进实施,让劳动与学生真实生活发生链接。在六年级实施的“文一未来校园3D模型制作”项目中,学生以“如何利用所学立体图形和比例的知识,依托文一校园原貌,设计未来校园3D模型”为驱动性问题,结合教材中的相关知识,开展项目学习。学生们进行了实地测量、团队组建、合作分工、平面图绘制等系列学习,特别在模型制作遇困难时,他们请教设计院专业人士、车间模型制作工人,不断学会解决问题……在经历劳动全过程中,学生不断深化对劳动的认识,感受劳动的价值和意义。
四、“知行苑”劳动教育课程的评价
“知行苑”劳动教育课程,推行“达标和等级”“过程和结果”“个性和发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体系。学生每完成一项劳动内容便获得黄色“文一榜样星”一枚,学期末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榜样星的数量,兑换“文一榜样劳动徽章”。疫情期间,学校坚持进行“线上居家”劳动教育课程,开展线上“云”榜样评价,从学校、家庭两个维度对学生居家劳动过程及成果进行评价,做到了线上线下劳动课程统一。
在“知行苑”劳动教育课程中,教育回归到实际的劳动实践,立足于人的全面发展。文化路一小的孩子们从课堂走向田野自然,从学校走向真实生活,知而行,行则达,不断浸润新时代劳动精神,植入创造美好生活的基因,实现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文化路第一小学)
责任编辑:高珊
1040756279@qq.com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