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幼儿园角色性主题游戏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时间:2024-05-07

于渊莘?张伟利

【摘 要】园本课程建设越来越成为幼儿园发展过程中具有决定性的工作之一,幼儿园在总结和梳理园本课程已有成果的基础上,通过课程现状诊断、目标体系建构、内容梳理、课程组织与实施机制建设、课程实践应用与推广等方面的研究,最终形成了以主题为线索,活动区为依托,以角色为动力,通过区域活动与主题活动的有机整合,实现游戏性与教育性的统一,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课程体系。同时,结合时代发展的需求和信息技术在幼儿日常生活中的廣泛应用,我们尝试开展了园本课程的信息化建设,并初步构建了园本课程信息化平台。

【关键词】角色游戏 园本课程 主题活动 课程建设

一、问题的提出

1989年,《幼儿园工作规程(试行)》中提出幼儿园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2001年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强调“各领域的内容要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历经20余年,北京市朝阳区劲松第一幼儿园聚焦幼儿发展,探索并形成了具有我园特色的园本课程—角色性主题游戏课程。

角色性主题游戏课程遵循“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精神,以幼儿社会性发展为切入点;遵循幼儿学习与发展整体性原则,以幼儿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为核心目标。从幼儿生活中的真实角色和主题中的游戏角色入手,基于幼儿已有生活经验,创设和提供源于真实生活的游戏环境和条件,拓展和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和角色经验,提升幼儿的角色意识和角色游戏水平,从而提高幼儿的交往能力和水平。

对于幼儿来说,游戏是他们的天性和权利,更是他们学习的主要途径。目前,学前教育领域都在进行课程改革,也在尝试和探索更有生命力的课程体系。如何结合社会的发展和幼儿生活的变化,以及我们对于幼儿学习与发展认识的深入,形成体现幼儿游戏中学习和发展的课程体系,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成为我们课程探索的基本出发点。

二、传承与发展:明晰角色性主题游戏课程建设定位与思路

自1998年起,角色性主题游戏课程经历了酝酿、萌芽、确立到如今的系统化阶段。因此,我们明确基于传承优化和发展的思路,依托角色性主题游戏课程建设,促进不同层次教师队伍的建设,实现幼儿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在成果研究初期,幼儿园积累了比较丰富的案例和资源,但是对于课程建设的整体思路和方向,还没有特别清晰的认识。在对课程案例进行总结的过程中,我们将重点放在了“游戏”和“角色”这两个关键词上。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专家引领下的专题学习、专题教研与业务学习,我们坚定了“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原则,对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和发展达成共识—幼儿的学习和发展就是幼儿通过游戏这种方式与周围环境互动的过程,是幼儿主动探索周围的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和物质世界的过程。同时,我们还在对课程进行反思,强化了“幼儿为课程主体”的认识,基于对幼儿天生就带有社会角色和幼儿以游戏为学习方式的认识,进一步明晰了幼儿对于角色游戏的偏好和角色游戏在幼儿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价值。

同时,强调“游戏为基本活动”和“幼儿为课程主体”的基本原则,从幼儿的学习特点出发,从幼儿现实中的角色与课程学习中的角色入手,明确了“主题和角色为主线”的双线课程建设思路。

三、系统与规范:建构完整的角色性主题游戏课程体系

1.角色性主题游戏课程的整体框架

在总结角色性主题游戏课程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对课程目标、内容的选择与调整、组织与实施、课程资源的挖掘与利用等方面进行了整体的梳理,建构了具有系统性、层次性和发展性的角色性主题游戏课程整体框架(见图1)。

角色性主题游戏课程强调要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在大主题下细化不同年龄段的主题内容,确保主题内容的层次性。在角色性主题游戏课程的组织与实施过程中,强调幼儿现实角色与主题角色的共同作用,确定主题的各类活动的基本内容,灵活掌握预设活动与生成活动的关系,充分利用园内外资源,丰富角色性主题游戏课程的内容和实施形式。

2.基于幼儿年龄适宜性的课程目标体系

角色性主题游戏课程目标体系的建构坚持了年龄适宜性、渐进性、层次性、可操作性原则,遵循《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北京市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实施细则》《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以领域目标为一级目标,年龄段目标为二级目标,活动类型目标为三级目标,具体活动目标为四级目标,建构了幼儿园角色性主题游戏课程的目标体系(见图2)。

3.源于幼儿生活和兴趣的角色性的课程内容体系

幼儿自己的生活是其学习的最主要的途径,这也决定了幼儿的学习内容是广泛的。基于幼儿的生活化学习特点,我们以幼儿生活为核心,从幼儿兴趣出发,结合健康、语言、社会、艺术、科学五大领域,把角色性主题游戏课程内容划分为:健康与生活、语言与生活、艺术与生活、科学(自然与数学)与生活、社会与生活。

根据小、中、大三个年龄段幼儿的发展特点,基于幼儿园大主题,结合班级的实际情况、幼儿兴趣需求和年龄特点,以及现有资源情况,将内容细分,明确主题,既保证了幼儿园大主题的一致性,又体现了不同年龄段和班级的现实情况,确保主题内容既相互联系,又层次分明。比如,在科技与生活大主题框架下,小、中、大班以幼儿生活中熟悉的汽车为主题线索,分别以“嘀嘀嘀车来了”“我的汽车本领大”“神奇的汽车”为主题,形成了具有层次性的各年龄班“汽车”主题(见图3)。

同时,结合主题核心角色的特点,凸显主题下的角色。例如,“幼儿园里真好玩”“搬新家了”“我是大班小主人”等主题在考虑幼儿年龄特点的基础上,突出了家庭角色,既符合幼儿生活经验,又能在主题开展过程中自然地将幼儿的角色经验体现到游戏之中。例如,大班的“未来汽车加工厂”主题,随着主题的不断深入,“汽车展览(卖)馆”“汽车组装车间”“120事故处理站”“4S店”“司机之家”等游戏区逐渐建立,讲解员、顾客、厂长、工人、医生、警察、司机、厨师、服务员等角色随之出现。

4.“主题与角色”双线推进的课程组织与实施模式

在课程的组织与实施过程中,基于“主题和角色”双线推进的思路,一方面按照主题开展的不同阶段,从幼儿前期经验调查开始,通过主题下的各类活动来丰富幼儿经验,并最终通过经验的总结和梳理,形成相对全面而丰富的主题经验。另一方面基于幼儿课程学习者和建设者的现实角色,在主题活动中的各个游戏区域中,通过幼儿已有的经验呈现、同伴间交流与分享、游戏中角色的互动,不断激发幼儿对游戏角色的需求,借助各种资源,丰富和拓展幼儿的游戏经验,提升幼儿的游戏水平。在这种双线并进的课程实践中形成了课程组织与实施的双螺旋模型。

基于课程组织与实施的双螺旋模型,各个主题基本按照“主题引发—角色需求—经验延伸”三个阶段递进开展。比如,在中班的“职业体验馆”主题,教师引导幼儿通过对家庭成员职业的调研了解生活中的常见职业,并结合社会生活中周边的职业,选择喜欢的职业进行游戏,在游戏中体验和丰富对角色的认识,对自己未来想要从事的职业进行规划。

在主题开展过程中,围绕幼儿扮演的角色的需求,提供支持性的环境和指导,按照“角色再现—角色学习—角色应用”的角色渐进过程,丰富和拓展幼儿的角色经验,并将获得的角色经验与社会生活结合,回归到真实的生活之中。

5.立足于规范化与层次性的课程组织与实施管理机制

(1)明确幼儿园角色性主题游戏课程主题内容结构

在对已有主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教师课程实施情况,形成了相对固定规范的课程主题结构。主要包括:主题名称、主题分析、主题目标、主题阶段目标及要求、重点区域创设、重点角色渐进表、主题网络图、主题教案和主题资源包九个部分,并针对每一部分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和规范标准。

(2)建立角色性主題游戏课程组织与实施管理机制

基于角色性主题游戏课程组织与实施的规范性和不同层次教师差异性,从主题的确立到角色经验的推进,以相应的组织策略出发,形成了基于不同层次教师的角色性主题游戏课程组织与实施模式(见图4)。帮助教师在课程整体的内容体系和目标体系框架内,围绕主题和角色不同阶段的实施重点,进行针对性的组织与实施。

6.体现角色性主题游戏课程的时代性

(1)初步建立课程实施信息化平台全面实施的基础上的优化升级

在角色性主题游戏课程整体框架的基础上,幼儿园还尝试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角色性主题游戏课程的信息化建设,建构了课程信息化平台,形成了涵盖音频、视频、照片等形式的立体化资源库,包括近1000个Flash交互式动画,近1000个视频资源,近300幅电子挂图,30多个AR活动,内容涉及幼儿生活的各个方面。

(2)多元化幼儿发展评价模式,幼儿角色游戏水平和社会性发展明显提升

结合各年龄段不同主题的特点,各个班级尝试拓宽过去以教师为主的评价主体,鼓励和支持家长、幼儿成为课程评价的主体并形成课程评价的常态模式。比如,在中大班角色区域游戏后,区域评价环节由原来以教师和集体评价为主调整为以各区域内幼儿和小组评价为主,形成了课程评价的多元主体模式。同时,在评价方式的选择上,除了原有的终结性评价,强调了课程实施过程中的表现性评价。

角色性主题游戏课程的建设,确立了幼儿的主体地位,无论是幼儿在主题活动经验的呈现与丰富、对社会角色的认识与迁移,还是游戏水平的提升和社会性的发展,都有了明显的进步。每班每天有7个以上的角色区、20多个角色供幼儿体验,大大提高了幼儿对社会角色的认识及角色游戏的水平。以2018―2019学年全园550名幼儿(其中小班208名,中班215名,大班127名)社会性情感发展评价为例,数据表明(见表1)小、中、大三个年龄段幼儿在社会性发展上更为凸显。

例如,在“厉害了中国的端午节”游戏体验后,有的家长说:“今天我玩了资料馆、小医院、礼品店还有粽子商店等角色区,我感觉自己又回到了童年。”有的家长说:“没想到幼儿园的课程这么有意思,幼儿园是一个来了就不想走的地方。”

园本课程建设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幼儿园角色性主题游戏课程还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地调整和完善。同时,在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方面,需要进一步结合时代发展以及当前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趋势,更深入地探索幼儿园角色性主题游戏课程信息化平台建设,拓展课程实施途径。还需要建立幼儿园角色性主题游戏课程建设推动教师专业发展的机制,更好地发挥两者之间的双向推动作用。

(作者单位:北京市朝阳区劲松第一幼儿园)

责任编辑:高珊

1040756279@qq.com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