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王璐珩?张明珠
丁露萍
浙江省天台中学地理教师,兼任学校团委书记。全国优秀科技辅导员、台州市教坛新秀、教学能手、台州市青联委员、台州市优秀团干。曾获全国地理优质课二等奖、台州市教学大比武一等奖。
一直以来,丁露萍对“行走”这个词语情有独钟,因为“行走”不仅意味着主动上路,更意味着路上的深刻思考、執着追求、不断超越,还意味着期待和希望。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作为一名地理老师,丁露萍总觉得讲解地理知识时缺少一种真实感。因为只看地图,奔腾的河流和连绵的山脉仅是一条线,自然带的更替也仅仅是一条线,甚至会让人怀疑它真的在那里吗?课堂上呈现地理景观图片,记录的也只是某一瞬间的景象。随着时间的推移,景观不会发生变化吗?
所以丁露萍想到教材中提到的地方去看一看,去感受当地的自然风光、风土人情。只有走过那里的土地,呼吸过那里的空气,触摸过那里的树叶,才会感到那条线是真实、鲜活的存在,才会听到那些景观在沧海桑田的变化中诉说着的故事。丁露萍想多出去看看,纚风沐雨、掬水扬沙、声振林樾一番,全身心地去感受那些书本中缺少生气的文字和地图上抽象的名称,把高度变成一次艰苦的攀登,把高温化作淋漓的汗水,将寒冷转换为刺骨的感受,在缺氧的环境中体验软绵绵的脚步,把险峻变成一次战战兢兢却不退缩的挑战……让自己的人生有更多的真实体验和回味,让课堂有更宽广的视野和更深刻的感悟。
每年暑假,丁露萍都会选择一两个地方去考察,并且在出发之前,做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手绘行程图,做好攻略,标注每个地点值得考察的地理知识点。当书本上、电脑上见过的一张张图片变成了眼前的实景,那种感觉就好像与素未见面的好朋友见面,互诉衷肠。
丁露萍还记得去年暑假的内蒙古萨拉乌苏地理考察之旅,徒步13小时穿越毛乌素沙漠,追溯河套人遗址,感知被岁月遗忘的明长城,感受自然在黄土高原留下的痕迹。考察过程中,她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秘境千年”萨拉乌苏沙漠大峡谷。这里虽已是4A级风景区,但仍绝大多数地方保持着原生态的模样。沿着峡谷里的小河行走,近处是绿草清泉远处是漫漫黄沙,她一边想着“旧石器文化遗存宝库”厚重历史,一边享受着“沙水相间,泉溪漫淌,飞禽在鸣叫”的绝美风景,仿佛历史就在脚下,而千年的情怀就在心间。
每一次考察都会成为课堂丰富的教学资源,“大自然是学生最好的教材。”在丁露萍看来,地理是一门能够培养“学生和大自然对话能力”的课程。每学期开学第一课,总是雷打不动的分享课。课堂上展示过波涛汹涌的壶口瀑布,展示过人间天堂香格里拉,展示过一望无际的内蒙古大草原,展示过天空之境茶卡盐湖……一张张精心拍摄的照片把学生也带到了当时的情景,丁露萍讲解时,也是滔滔不绝,激情满怀。当然,不仅仅只是分享图片和见闻,更重要的是把图片中的地理信息和知识点浅显易懂地教给学生,让本来晦涩难懂的知识点变得亲切和熟悉。地理是建立在实践考察基础上的学科,只有钻研科学、深入实地,一直努力使自己成长为一棵“大树”,才能给学生更深厚的滋养。
让学生拥有“行走的力量”
丁露萍除了担任地理老师外,还兼任了学校的团委书记。她一直认为,一名优秀的教师除了要有较强的业务素质,更重要的是要有一颗为学生长远发展谋划的心。林肯说过,“每一个人都应该有这样的信心:人所能负的责任,我必能负;人所不能负的责任,我亦能负。如此,你才能磨砺自己,求得更高的知识而进入更高的境界。”在她眼里,学生应该拥有一生行走的力量—社会责任感。
“如何在高中忙碌的学业中,创造机会让学生得到实践和锻炼的机会,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如何合理设置一系列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过程中体会到付出的价值?”“如何创造真实的情境让学生去体验,而不是通过说教让学生被动接受?”这是丁露萍一直思考的问题。她结合自己大学四年组织参加志愿者服务的经历,尽可能让更多的学生能够参与到社会服务中去。有时候说太多的大道理,还不如让学生自己亲身去组织、参加一次社会服务。整个过程下来,他们会真正体会到沟通、团队合作、尊重他人的重要性,学会如何组织、协调活动,体会到现在的生活有多么幸福,感受到个人价值的实现。
每年暑假,丁露萍都会组织学生去学校附近的官塘张村进行爱心义教。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提前备课,街舞、书法、音乐、跆拳道、天文观测等课程应有尽有。还是高中生的他们要成为小老师,备课、组织教学、调控课堂纪律、吸引小孩子的注意力、布置作业等,可是忙坏了他们。从开始的紧张、不知所措,到队员之间的配合渐入佳境,到最后的依依不舍、收获满满。“上过一节课,才知道当老师这么辛苦,以后我一定要认真学习,不给老师添麻烦。”“我觉得特别有成就感,有个小孩子好喜欢我,以后我想当一个好老师。”“通过和一些小朋友的交流,才知道他们的父母为了打工赚钱常年在外,不能陪伴他们。而我的爸妈始终陪在我身边,想想自己真的挺幸福的。”通过一次义教活动,学生收获到课堂上学习不到知识和体验。
此外,丁露萍还经常组织学生去慰问老人、抗战老兵、环卫工人,通过与他们的交流与互动,大大促进了学生认识和了解他人需求的能力,增强了学生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意识和情怀,提高了责任担当意识和能力。这些都将是支持他们一生行走的力量。这种力量将引发他们思考关于磨砺、坚持、团队、责任的话题,这种力量也必将对学生和学校未来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成为学生“行走的力量”
在学生眼中,丁露萍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女强人”,大家看到她时总是雷厉风行、精神抖擞的样子。班主任、团委书记、组织学生实践活动、外出考察、写论文、做课题、编教材、准备各种检查材料、每学期几节的公开课和比赛课,超课时,超工作量,但她好像总是能从容应对,而且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老师,你工作这么辛苦为什么每天精神还这么好啊?”“老师,我怎样才能做到同时处理好这么多事情?”这是学生经常问她的问题。这时候,丁露萍总是会笑眯眯地拿出一沓厚厚的本子—这就是她的秘诀。忙碌的教学和班主任工作也曾经让她抓狂,每天都觉得自己很忙,但是静下心来又觉得自己什么事情都没有做,年初定下的目标没有完成,安排的计划总是一拖再拖,要看的书没有看,要谈话的学生没有谈。一天天循环下来,只觉得对生活和工作越来越没有兴趣。
善于总结反思的丁露萍开始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如果我是这样对待自己的每一天的,那么又如何让学生在每天忙碌紧张的学习生活中,獲得成就感和动力呢?”她希望用自己的行动,呈现给学生一个可以依靠努力和自律实现梦想的实例。不去抱怨学习、工作给自己带来多大的压力与困惑,而是在压力下,合理安排和调控自己的时间,一步一个脚印地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
每年她都会制订一个年度计划,然后把这些任务分配到每天的计划中,然后按照重要程度,逐一完成今天的任务。她有大大小小十几个本子,一本用来提前安排要做的事情,一本按照重要程度安排具体的小任务,一本记录读书心得机会,一本记录每天生活工作的反思,一本5年日记记录每天的点滴,一本记录论文课题的灵感,一本记录旅行中的体会和收获……通过记事本来合理安排每天的时间,并且通过记录和复盘来反观自己的工作和生活。
“老师,你的工作已经这么忙了,每天怎么还有那么多时间去记录啊?”“正是因为忙,所以就更需要静下心来去想想自己真正想要想做的是什么,什么事情对于我们来说是重要的。每天早上一起来,我会马上专注于要做的重要任务,完成一件打一个钩,工作、生活、自我提升各方面都能兼顾,而且也不会被突然出现的事情弄得手忙脚乱。”丁露萍说,每天晚上9点以后,她就会静静坐在书桌前,开始看书、记录和反思,那是她一天中最幸福的时光。每一刻,我们的记忆都会淡化、重塑、更替,只有记录下当下的那一刻,才能时不时地与自己对话。
在做班主任时,很多学生跟她谈论起自己未来的目标,眼里闪烁着光芒。但是他们总说没几天就被现实打败,一天天下来特别有挫败感。于是丁露萍把这个方法教给了她的学生,因为面对高考也同样需要去合理安排时间,完成繁重的学习任务,为自己的未来做好准备。她经常给学生举例的就是自己还是新教师阶段,如何用一年时间准备台州市教学大比武的例子。她利用九宫格的方法,把教学大比武需要准备的内容详细列出,然后把每个任务分解到每月、每周、每天。这样,她每天的行动都可以围绕着这一目标。即使在忙碌的工作下,她依然在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
在学习的路上行走,我们可以集众家所长,思考教育的力量;在人生的旅途行走,我们可以丰富人生阅历。多一些积淀,少一些浮躁,多一些思考,少一些盲目,多一些力量,少一些无助。用行走与思考的力量展示自己独有的态度,这是丁露萍一直所坚持的,也是她想教给学生的。
(作者单位:浙江省天台中学)
责任编辑:李莎
lis@zgjszz.cn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