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模块课程理念指导下的专题学习

时间:2024-05-07

张秋玲

持续40天之久,集微信直播、大会研讨、线上线下、研修互动于一体的第五届全国语文“模块课程·专题学习”研讨会已落下帷幕。无论是会议期间,还是会后的专家在线答疑,大家共同觸及一个问题:模块课程与专题学习是什么关系?今天借《中国教师》约稿之际,就这个问题从“课程”“模块课程”“专题学习”三个层面做出回应。

一、课程

迄今为止,“课程”的概念大约有100多种。“课程”定义的不同,取决于特定的研究者如何展开研究。多数研究者在开始“课程”研究之前,都会对这个概念做一番文献评述,以寻找适合自己研究生长点的问题域。我们也不例外。

“课程”一词在我国始见于唐朝孔颖达为《诗经·小雅·小弁》“奕奕寝庙,君子作之”一句作的解释——“维护课程,必君子监之,乃依法制”。从语境中可判断出“课程”一词的语义与今天所用之义大相径庭。宋代朱熹在《朱子全书·论学》中多次写到的“课程”——“宽着期限,紧着课程”“小立课程,大作工夫”,与当下所用的课程之义有部分相同,朱熹语境中的“课程”主要指的是学习内容的安排次序和规定。

英语“Curriculum”(课程)是从拉丁语“Currere”一词派生出来的,本义为“跑道”(Race-course)。根据这个词源,常见的课程定义是“学习的进程”(Course of study),这也是各种英文词典中普遍的释义。“Currere”一词的名词义为“跑道”,动词义指“奔跑”。在“模块课程·专题学习”的语境中,我们选取了“Currere”的动词义,由此研发出来的是随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实时跟踪,并对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资源进行随学而教的动态跟进与调整的课程。课程设计的重点由以往的关注静态跑道,转向关注学生奔跑中所表现出来的各种动态:学习发生之后,推进过程中学生表现、反馈出来的差异性,以及教师依据学生的差异性表现进行的个性化学习指导。

二、模块课程

“模块”本是工业用语,教育者将它引入教育界,把内在逻辑联系紧密、学习方式要求和教学目标相近的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构成小型化的模块课程。模块课程是指解决一个复杂问题时自顶向下逐层把系统划分成若干模块进行教学的过程。每个模块完成一个特定的子功能,所有的模块按某种方法组装起来,成为一个整体,完成整个系统所要求的功能。

模块课程最早见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职业技术教育,北美教育中的“能力模块”(Competency Based Education,简称CBE)和国际劳工组织技能培训使用的任务模块(Modules of Employable Skills,简称MES)是当今模块课程的两大主要流派。2003年我国《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指出:“每一科目由若干模块组成。模块之间既相互独立,又反映学科内容的逻辑联系。每一模块都有明确的教育目标,并围绕某一特定内容,整合学生经验和相关内容,构成相对完整的学习单元;每一模块都对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方式提出要求和建议。”

在语文“模块课程·专题学习”的研究语境下,“模块”有两层语义:一是指以语文为轴心设计的专题学习、创智学习和文化研习三个课程群组,模块组合的课程插接方式将是未来语文课程结构的基本组织形态;二是指语文学习中的课文,课文是语文学科最小的教学单位,无论怎样改革与创新,凭借课文学习语言规律、提升语言能力、呈现语言效果的内在本质是无法改变的。课文就像积木游戏中那一个个形状不一的小木块,小木块在不同孩子的手中,可以搭建出神态迥异的实物模型,课文也会因其在教科书中的组合方式及位置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教学价值和组织形态。

英国的“学生中心”模块,法国的“主题”模块,芬兰的“学程”模块是当今基础教育模块课程的三种代表模式。

1994年1月颁发的《芬兰高中课程框架》(Framework Curriculum for Senior Secondary School)是一次彻底的高中课程改革。自此,芬兰普通高中开始实行弹性学制、无年级授课,学生可在学校允许的范围内,自主安排学习时间和学习计划,根据自己的喜好和能力选择科目和学程。各科学程中的模块可自由组合、置换和搭配,不同的组合能产生不同的学习成果与绩效。2016年,芬兰再次更新课程方案,推动“知识整合、横向融通、纵向贯通”的课程模型。用现象教学(Phenomenon Teaching)重构基础教育的课程结构,是芬兰此次课程改革的主要课程形态,同时也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早于芬兰“现象教学”15年的“模块课程·专题学习”与其课程理念殊途同归,是核心素养、互联网学习与语文课程深度融合后引发的化学反应,也是正在修订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重要的学科概念之一。

三、专题学习

专题学习是语文专题研究性学习的简称。专题学习是对语文学科中值得探究的学科知识、问题进行调查与探究,再由学生依据调查过程与探究结果,得出符合常识、情理、逻辑的探究结论。有了探究结论之后,就需把探究的过程、运用的方法和获得的结论用规范的文章样式撰写成具有一定专业性、学术性、综合性的探究小论文。

专题是语文学科模块组合的一种教学单位和组织形态,是基于互联网技术手段研发的一种新型课程形态。它以学生不同阶段身心特点、认知策略、思维品质中亟待解决的“根问题”为内核(图1中心点的学习问题),筛选、整合学习材料(图1箭头向内的文本1等),利用互联网即时、交互、存储的强大功能,运用发现学习和随机介入的教学法,实现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个性化学习。专题是以增益学生心智、养成精神品质、积淀生命智慧、发展“辐射-聚合”式立体言语思维为宗旨的语文课程形态。这种结构以自我实现和问题解决为导向,从核心问题出发,像蜘蛛织网一样一圈一圈地向外扩展,具有鲜明的实用色彩与个性风格。它以中心为圆点向外辐射,核心是思维能力,中间是基础能力,外围是实践能力,表层是生存能力。言语思维、完整经典、专题研究、读写一体、随学而教、网络平台是专题学习区别于传统语文学习的本质特性。

图1 模块课程·专题学习的课程形态图

语文专题学习从本质上贯彻了“以学生发展为本,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課标理念,致力于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选择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在自我主动的探究中学会学习、获取知识。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它将学习内容以专题的形式呈现出来,注重知识内在的必然联系、知识的高度与深度整合,从纵横两方面将学习内容及学科知识进行整理、归并、提炼与升华。纵向上,以结构的螺旋上升为指向,走“积极前行,循环上升”之路;横向上,以知识的相互联系为指向,走知识逻辑、学的逻辑、教的逻辑统一体现之路。

四、模块课程与专题学习

结合前文对“课程”与“模块”的界定,以及对“专题学习”的分析,回望语文学科近百年迟缓推进的发展史,在语文“模块课程·专题学习”的语境中,我们对“模块课程”的界定进行了中国本土化的思考与修正,希望通过“宽基础、活模块”的灵活设置,给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学校留下足够的课程调整空间。所谓“宽基础、活模块”,是从“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出发,根据普通高中教育的培养要求,通过模块间灵活合理的搭配,先为学生奠定宽泛的基础人文素质、基础从业能力,进而在此基础上鼓励和拓展个人的天赋与特长。“模块课程”的设置意在使未来的高中课程结构更加适应日新月异的时代,适应社会对多样化人才的需求,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是在保证每个学生达到共同基础的前提下,分层次、分类别设计多样的、可供不同发展潜能学生选择的课程内容。

模块课程是学校重建课程结构的基本思路;而专题学习则是基于语文学科的内在本质特点及学习规律,使模块组合的语文课程在教学实践中得以实施的途径之一。研究团队打破了过去让学生为“正在消失的世界”做准备的课程结构,在17年研究的基础上,设计出了让他们为“即将到来的世界”做准备的新型课程结构,研发出以语文为轴心重建的学校课程结构:专题学习、创智学习、文化研习(如图2)。

1. 以语言建构与运用为纬线,横向水平统整,整合各学科内容,以科学经典为阅读对象,设计跨学科整合的创智学习(STEAM课程),读—思—做是融通各学科内容之桥。

2. 以思维发展与提升为经线,纵向垂直贯通,依据言语思维“根株种苗式”的发展模型,以文学经典为阅读对象,设计融文史哲为一体的专题学习,读—思—写是构建不同学段纵向衔接的核心素养发展之路。

3. 以“立德树人”为课程总目标,立体多维交互,尊重学生的个体自然成长规律,利用周边场馆、历史遗迹、人文景观等资源,组建逻辑内联、多层互联的文化研习模块,打造立足中国文化、兼具国际视野,创建线上线下优势互补的课程新生态。

图2 学校课程结构新生态的顶层设计图

综上所述,专题学习只是三个模块中的一个,它以文学经典为阅读对象,融入适当的历史素材、哲学方法,指导学生围绕复杂的、来自真实世界的创意或问题,利用互联网进行一种线上线下、深度整合、无缝对接的跨学科学习。跨学科学习致力于让学生在关联和使用不同学科知识解决跨学科问题的过程中,增进对各学科知识的理解。在关注学生需要学习“哪些内容”的同时,也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要学这些内容”“怎样学习这些内容”以及“如何用这些内容解决问题”,自觉勾连学习内容之间的内在逻辑,是在综合分析学科结构、学生特点、社会需要的基础上,对当下学校内可融性学科课程的统整。

模块课程突破了单纯的“专业视域”和单纯的“知识视域”,从培养中华民族在新时代的一代新人的角度出发,确定了“阅读经典—成就自我—点亮人生”“帮助师生成为更好的自己”的课程目标,为学生提供了能够帮助其形成基本人文修养、思想视野和精神感悟的课程。每一个专题不仅传递“学会阅读”及“在阅读中学习”的理念,同时也在唤醒学生积累学习经验,建构认知模型的过程中,发现自我,彰显独特,做“唯一”的自己,成为集体中不可替代的个体。国际课程论专家菲利浦·泰勒指出:“课程是教育事业的核心,是教育运行的手段。没有课程,教育就没有了用以传达信息、表达意义、说明价值的媒介。”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胡玉敏

huym@zgjszz.cn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