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教师要磨炼定力和敏锐性

时间:2024-05-07

姚文忠

待解的教育现象

眼下的一些教育现象,耐人寻味。幼儿园搞“去小学化”,不教语数,但该园的幼儿到小学接受入学招生“面试”,假如不知道20以内甚至10以内的加法,就可能遇到冷眼和麻烦。这让幼儿教师和家长很是揪心。于是,教育中出现了这样一种现象,要求幼儿园“去小学化”,道理却讲不通,或讲不明白。问题到底出在哪里?怎样才算正确?如何才能把正确的坚持住?这需要清晰易懂的“定见”,掌握具有说服力的理由,进而实行。

某大型乡镇学校,推行“三自教育”,即教留守小学生“生活会自理,读书会自学,身体会自强”,请专家来指导评议,专家说得十分简要:“好好好!”语焉不详。教师听了,感觉是“专家来不来一样”。他们实行这种教育的动力,只能保持着最初的善良动机和直感。也有专家这样评论,这种教育符合积极心理学、幸福心理学的精神,提高了研究的价值。但问题是,教师需要更贴切、接地气的解释。大道理有大道理的用处,用“积极心理学”来解释这一现象,帽子太大,没有加入帮助理解的元素。

合适理论有的是

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并不简单。理论界靠翻译和引进国外“成果”制造繁荣,故土的传统经验不容易吸引眼球,欲获高职称,须靠研究、实验、写作和创新,但是既要创新又要写论文,非常耗费精力。做调研,创新理论,可为教育和教师服务,事倍功半,有时并不一定讨好。但现成的、有益的经验理论必须为教师所知晓,并进行验证。理解理论的传承性,后来者只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先来聆听陶行知先生的见解。陶先生的教育“认识论”中有这样的概念:“安根”“接知如接枝”。学生后面的学习应与前面所学有所联系,有所衔接;嫁接树木枝条,必须适合母本。再看课纲精神,即教学需要利用学生的先前经验,后学知识与先前知识形成有意义的联系,后学才能够通融。再看认知心理学,原有知识如能同化新学,认知结构就能够建构成功。以上理论讲的是一个道理,学习必须借助基础,即既有经验、先前储备和大脑中的暂时神经联系。

关于“去小学化”和“三自教育”等,上述理论都能够帮助其实现认识的消化过程。但对于“去小学化”,其解释可能有无力无效之处。因为小学化是指在幼儿园中教幼儿学习语数,包括拼音、识字、识数、做加法、背古代典籍中的名句……幼儿为何不宜学这些,一定要以游戏活动为主?一定要玩蒙台梭利的“成套”玩具?幼儿不是不能记忆这些语数内容,他们中也有天赋异禀者,能够让人讶异地学到小学知识。

不能忽视学问出发点

其实,一般幼儿教师和小学教师在读师范教育时已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动用这些储备就可以解释上述现象。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学说就具有重要意义。它以实验室实验为基础,诠释了行为和言语的建构机制,以是否量化来衡量教育原则的科学性与程度,看重实验和数据化。巴甫洛夫对狗的条件反射的形成和改变的解释,完全是实验和数据化的。剖析“去小学化”,以条件反射学说立论,十分精准有力。

巴甫洛夫将动物的行为看成本能和第一信号系统的整合。人的行为和言语,除此之外,还有第二信号系统,如此整合为动力系统。使用临床高级神经生理学的概念,即“整合”来定义动物和人的行为,是绝对必要的。只有在大脑皮层高级神经活动的管理下,动物和人才会发生极为协调、有效用乃至优雅的言行。这种管理是若干反射的整合,不是综合。当下社会普遍使用的所谓“整合”,实质上指组合,即地学所谓的“整合”。地学把地层的关系称为“整合”,这与高级神经生理学的概念决然不同。

人的言行、经验、知识和思想,构建的前提是基于第一信号系统之上的条件联系,企图越过与第一信号系统有关的条件系统而直接建立人类的言语能力绝无可能。换句话说,人的大脑中储备着的一定的、牢靠的形象和动作是语言学习的基础,所以幼儿园不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发展,小学生没有“三自”能力,让他们仅仅学习文字知识毫无根据。绝大多数孩子要经过长时间的这类学习,才能健康成长。虽然一些孩子可能会超常发展,但建立第一信号系统的阶段不能省略。

问题来了

何以学习过条件反射学说的教师不能以此立言?

第一,可能是近年来,教育学和心理学已经进入新概念圈,如认知心理学、五因素人格理论、积极心理学、幸福心理学、心理测评……条件反射学说被置诸脑后,“做学问”的兴奋点转移了,有关疑虑找不到相应配对,自然无法运用解释

机制。

第二,世界上许多教育机构极其“恭维”中国的中师教育,笔者也持这种见解。但中师教育也存在一些问题。中师生能够成功地成为合格甚至是优秀教师,但其心理学和教育学基础很少用于理论答辩或讨论,“教学做合一”没有得到充分贯彻,理论素养没有得到磨炼与提升。进行重大学理讨论时,他们的发言机会不多,发言力度不够,只能听他人争鸣,理解费劲,被置身域外。其实,让教师参加教育理论研讨,本来就是初等师范学校的一种设计。

第三,当下新名词、新概念和新模式,使人眼花缭乱,莫衷一是。十分忙碌的教师要选择一种合适的理论认真钻研,都比较困难,哪有时间、精力来深入分析这扯扯连连、吵吵闹闹的各种新说。虽然教师可能并不愿意了解,但这些新说会扰乱真知的传播。这也印证了陶行知先生有关反对伪知识的认识,这些伪知识是正确理解教育的障碍。

不尽如人意的例证

一些小学和幼儿园老教师,能够对上述问题提出正确的说法和根据,但坚持意见的能力不足,反而造成学习和工作的困惑和迷茫,甚至产生职业倦怠,出现职业倦怠症候。这类现象不能要求教师有主观应对能力,因为事出有因,多在环境,已引起多方面的重视,但分析一下,也许有益。

关于小学语文如何教?对于打着课改名义没有意义的改来改去如何对待?一些培训明知无价值,校长还要求教师硬着头皮对付?唱地方戏的学生被要求改唱京剧,该何去何从……

有关教师职业的内核内生和学问的虚实正误,确实应该从与客观有联系的主观方面思考,思考如何看、如何评、如何办?2016年12月23日《语文文字报》载“王旭明对话钱梦龙,教语文就该简简单单”,其中有一段话是:“叶老(叶圣陶)的教育思想非常深刻,但很遗憾,其实一直没有很好地传承下来。”叶老主张语文教学在读书和作文。中师的语文教学法课基本上就是这样,但几番教改,变了味道。一堂四年级的公开课《荷花》,教师所做的准备,让人咋舌。她把多媒体、单放机、纸张纸板、大小黑板、大盒彩色笔、模型、鲜荷花带进教室,教师身上穿的长裙绣着水纹和荷花……上课时,学生除开读、问答、唱念做打,还有挤挤挨挨……学生读书只有3分钟,而且是齐读。师生简单的对答有七八次(没有人专门统计这种“大数据”)。学校校长一直在会场观课,神情没法放松。评委对这堂课给了99分,几近满分。接着另一位教师,上出一节传统课,只有读和议。议的主题是讨论如何读才能提高质量效果,学生的表现特别动人,气氛热烈,而且明显地产生着学习收益。等到评委给分时,大家呆住了,“该给多少分?”组长道:“评分上不封顶!”分数统计出来:“150”。人同此心。既然心同此理,为何忽悠教师的课仍大行其道?现在所谓的磨课,大概就要求磨出让人眼花缭乱的情境,一堂课学生发言70次以上才算突出主体性。

教师需要定力

社会要求教育必须输出价值,即有利于学生成长,有利于教师提升,有利于培养国家需要的人才。这些人应该看得准事情的曲直,把得准自己的行止,辨得明走路的方向,不随风倒,要依据“四有”教师的理想信念,遵循陶行知先生“教师要有信仰心”的志趣,换句话说,应有一种定力,思想方向稳定,学问根基牢靠。教师有定力,站得稳脚跟,教育教学才能保持安稳。所谓学生文化基础和合理思维的养成,有其逻辑递进的规律,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学习,是学不好的,这与现在的碎片化阅读属于同一种病根。

定力是定见(定解)的延续,看世事变化,不废所学,不荒经验,认定实践出真知,再加意志力,就不会是墙头草,两边倒。用师范生所学的条件反射学说,又有斯金纳的行为主义印证,再有对孩子动作形象思维的体验,解释“去小学化”和“三自”,理由肯定充分。但为什么教师还会迷惑、焦虑?定见荒废,是当下的一个特点。沉下心来细想,方知坚持初心的伟大意义。

教师需要敏锐

定力是坚持正确所需,而教育是必须创新的。创新只能在坚持正确的基础上进行,其间应有另一种事物才能发挥作用。

固执一孔定见,“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人顽固了,就与创新构成冲突。化解矛盾的办法,是教师应该具备敏锐感,敏感于有无新现象的发生,尖锐地觉察新现象的含义,留意分析新现象的意义。如果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而且不能在新鲜中识别新生,则不能发现问题,知识经验就无用武之地,何来创新?其中,敏锐与麻木不仁相对,敏锐与大而化之不同。苏联教育家布尔加宁认为,教师的第一才能是观察。此说有一定的道理。能够发觉新现象,能够对新现象提出问题,創新之门就会打开。

创新由人的一系列特征构成,但敏锐首当其冲,所以必须把它摆在前沿议论。时下,抱怨已成某种常态,假如在抱怨的同时再静心分析研究,抱怨就会是解决问题的动力。尽管“去小学化”中有利益纠缠,我们可先不去管利益,直接讨论学理,一步步走下去,定会云开

雾散。

(作者系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副会长、成都师范学院研究员)

责任编辑:孙建辉

sunjh@zgjszz.cn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