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让语文回归本色

时间:2024-05-07

代昆鹏

近些年来,语文教育一直在幽幽暗暗、反反复复中追问,却不知道平平淡淡、从从容容才是真。教改如火如荼,但是改来改去,可曾见到一种让广大教师心服口服的高效教学方法出现?诸多模式推行,但是推来推去,我们还不是依然陷在山重水复中难见到一片新天地?有人呼唤文言回归,有人推崇现代名著,语文改革的各种面具也如川剧变脸一般倏忽来去,各种称呼也如六朝更迭一般让人眼花

缭乱……

兜兜转转中,不少语文教师走向了极端,给语文套上了花花绿绿的外衣,把简单问题复杂化,“上穷碧落下黄泉”地寻找语文的内涵,却忘了语文的真正本质竟如此简单,它的真意就在课堂中间,就在我们身边。语文,其实就是“语”和“文”。语,语言文字;文,文章文学。“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还原语文的本来面目,抓住这两个字就够了。

语言文字中有知识,有美感;文章文学中有思想,有诗意。

一、知识—语文之骨

知识是骨,语文课堂不能没有知识内容支撑。这知识要有深度和宽度,说得简洁一些,就是“渊”和“博”。

知识是基础,我们不能不重视。由知识而能力,更是高考指挥棒、现代大学甚至是社会的要求。学生的成绩,我们无法忽视,升学的困境摆脱不了,我们如何面对学生求知的双眼?如何面对家长的重托?又如何面对自己的良心和职业道德?而这成绩,毫无疑问,需要知识“积土成山”“积水成渊”,然后才能“风雨兴焉”“蛟龙生焉”。

让零散琐碎的知识聚沙为塔、集腋成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只要认清方向、选准办法,也并不是如“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一般。

首先,教师和学生的身份要定位好。我们要在课堂上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认清自己是平等对话中的首席,以教师讲授与学生主动学习相结合,引导学生从文本中学知识。不少教师认为不讲才符合新课改的理念,讲就错了、就以教代学了、就伤害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了,其实不然,我们不主张教师满堂灌、“填鸭式”教学,但也不主张完全自学、“放羊式”上课。教师是平等对话中的首席,自然还是要起到首席的作用,要以自己的知识引领

学生。

其次,知识点的分解处理要做好。不要以为只有到了高三才可以系统复习高考要求的各专项知识点,我们完全可以把这些内容分散到高一和高二这两年的授课中讲解,然后在高三“集大成”。课文内容带出知识,布置作业课外完成,知识点的系统整理和课堂教学任务的完成互不干扰和影响,而是和谐统一。只有这样,我们的语文课才不会骨肉分离。

最后,课堂拓展的尺度要把握好。要想学生学到的知识不呆板、不凝滞,能够向能力过渡和提升,教师需要在课堂上进行知识拓展。但拓展要适度,不可随意和过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引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丰富他们的情感世界,提高他们对社会的认知。

二、美感—语文之韵

语文课本中所选篇目均是古今中外经典著作,很多文章极具美感。

要想品味出文章中的美感,只凭机械死板的分析是做不到的。以苏轼《前赤壁赋》为例,我们必须引导学生“美”读。这篇文章既保留了传统赋体的那种诗的特质与情韵,同时又吸取散文的笔调和手法,打破了赋在句式、声律的对偶等方面的束缚,使文章兼具诗歌的深致情韵,又有散文的行云流水。与赋的讲究对偶不同,它更为自由,如开头一段“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全是散句,参差疏落之中又有整饬之美。以下直至篇末,大多押韵,但换韵较快,而且换韵之处往往就是文意的一个段落,这就使本文宜于诵读,并且极富声韵之美,体现了韵文的长处。试问,如此绝美的一篇文章,不读何以见其情韵?不读何以解其意味?不读何以感其大美?

语文诵读,教师要敢于范读指导。从字音到停顿,再到语调,最后是情感,让每个学生都学会读文章,进而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这样一来,学生会自然而然體会到“春风又绿江南岸”和“红杏枝头春意闹”的妙处,他们才会读出《陈情表》的进退两难、《滕王阁序》的大气华美,他们才会与文章中的主人公一起升沉荣辱,悲笑歌哭。

笔者曾有幸听过特级教师韩军讲授《致大雁》一课,他的配乐诵读响遏行云,余音绕梁,让人如痴如醉,流连忘返。学习韩军老师,我在讲《我与地坛》一课时放弃了“正规”的教学方法,不再“讲”而只是“读”。只“读”,我和学生共读出了地坛的大美、母爱的深沉、生命的厚重;只“读”,便让学生体会到了文章中的美感和深刻的思想内容。

三、思想—语文之魂

每一篇好文章都是思想的结晶,教师要做自己思想的主人和学生思想的启蒙者。没有人文思想的学生,如何成人成才?如《烛之武退秦师》,须发胜雪的老人夜缒而出,凭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救国于危难之间,此中所体现出的“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情怀何其感人?如果教师与学生只看到了语言的简洁、结构的清晰、外交辞令的巧妙,只怕左丘明地下有知,也会哭泣吧!

其实,古人早就用他们的生花妙笔为我们描绘了一片比大海、天空都广阔的天地。走进去,你会发现他们思想的重量和关注现实的热度。

杜甫一生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写下许多胸怀社稷、心忧苍生的作品。他之所以能被称为“诗中圣哲”,便是因为其心拳拳,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如果没有如此深邃的内涵,没有如此厚重的思想,他一介贫病儒生,后人怎会敬仰千年?

白居易曾说:“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这里包含两个意思:一方面是反映时事,也就是《秦中吟序》所谓“贞元、元和之际,予在长安,闻见之间,有足悲者,因直歌其事。”另一方面是为现实而作,也就是所谓“裨补时阙”,反映的事情不一定是时事,但目的是现实。白居易最令人景仰之处不在于留下了《长恨歌》《琵琶行》,而在于他写出了关注民生的《秦中吟》。

韩愈在《送孟东野序》中提出“不平则鸣”,欧阳修在《梅圣俞诗集序》中提出“穷而后工”,其实都是在关注诗文的思想内容,他们的观点虽然并不完全一致,但对于思想内容重要性的认识是一

致的。

赵翼在《题遗山诗》中写道:“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诗文不重思想,便会昙花一现;没有厚重感的文章,会很容易被风吹远;小情怀小境界永远无法经得起历史大浪的淘洗。语文课堂如果不重思想,再精彩的设计也不会有深刻的效果。因为语言形式是外表,无论多华美终将凋落;而思想内容才是本质,根植于心灵的土壤,长成参天大树!

四、诗意—语文之灵

我们要把语文课上出诗意,其实就是带领学生品出文章中的文学诗情与意境。

一篇文章是一个整体,有一个融通完美的境界,不可分割,我们要在文章中培养学生开阔的眼界与博大的心胸,使其能够感受诗意,把握整体,统观全局。海德格尔说:“人在现实中总是痛苦的,他必须寻找自己的家园,当人们通过对时间、历史、自然和生命的思索明白了家之所在时,他便获得了自由,变成‘诗性的存在。”语文也应该能够凭借其深厚博大带给学生诗性的存在。

语文是一门大课,绝不能仅仅是“扶我过桥东”的“杖藜”。语文,应该给学生一种诗意、幸福的生活。唯有如此,方不负中华文明千年的传承。

德國诗人荷尔德林说:“人,应该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这也应该成为语文教育的最终目的!

诗意就是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诗意就是苏轼的“把酒问青天”,诗意就是李商隐的“一弦一柱思华年”。这些隐逸山林的高人、豪放旷达的词人、婉约浪漫的诗人,用他们的诗意生活启迪我们这些凡夫俗子,让我们明白身边处处都有美的存在和诗意的气息,只要我们用心用眼去发现,就会找到属于自己的诗意生活。

语文课本中也处处有诗意。诗意就是王羲之笔下群贤毕集的兰亭盛事,诗意就是梁思成眼中风情万千的故都建筑,诗意就是巴金对小狗包弟的深深忏悔,诗意就是蔡元培就任北大校长的真诚演说……诗意就在身边,就在语文课堂,就在我们心中!

回归语文本色,构筑语文课堂的真实魅力,是我们的当务之急。对每一位语文教师而言,也是义不容辞的事。

语文本色,简单来说,就是“学习知识、品读美感、领悟思想、感受诗意”。倘若能“四美皆具”,学生幸甚,语文课堂幸甚,语文教育幸甚!

(作者单位:河南虞城春来小学)

责任编辑:胡玉敏

huym@zgjszz.cn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