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作文教学要找到教学重点

时间:2024-05-07

何杰

教学界对教学的关注点往往集中在两处:一处是知识讲授的系统性、完整性,教师们非常看重学科知识的逻辑性。另一处是学生的外在行为,比如,上课是否积极发言,是否进行小组讨论,并由此提出了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

这两种关注都很有必要,但又有各自需要完善的地方。前者有时会忽略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程度,后者有时过于强调课堂的外显行为,但两者的共同问题,都是忽略了学生的认知过程。

实际上,无论是传统的接受式学习还是流行的探究式学习,如果不关注和优化学生的认知过程,都无法实现有效教学。然而,在现实中,教学界对学生的认知过程往往关注较少。

一、找到学生的知识误区

知识讲授是必要的,但很多教师往往从学科本位或者个人兴趣本位来看待知识传授,而不考虑学生的接受程度,久而久之,教师反复讲解,并没有讲到学生的认知需要处,造成教学低效。一旦学生出现认识浅、做错题等学习障碍,教师又不能把握其实质,以至于解决方案不得要领,反而就学习态度批评学生。长期如此,学生的学习成就感会大大下降。

事实上,学生出现学习障碍时正是改善学生认知的契机。此时,恰切的知识讲授正好可以释学生认知之惑。

所谓恰切,一是时机对,二是适合学生此时的认知需求。前者之时机,是指孔子所说的“愤”“悱”之时,学生此时因为学习障碍,正感困惑,是进行指导的最佳时机;后者则是指学生进入的问题情境,教师应结合此处的学习情境,讲授适合此种情境、符合学生认知需要的知识。

与一般的知识讲授环节相比,学生在遇到学习障碍时,更需要教师给予解决障碍的知识支撑。而此时,学生的认知误区何在,需要何种知识支撑,则要靠教师对学情素材做深入分析。

下面,我以一次学生作文修改为例,谈一下对学生认知过程的把握和优化。

这次作文的题目如下:当前,有一种说法,认为“儒家文化应该重新成为中华民族的主导文化”,你是否同意?请写一篇文章,回应这一说法。

这个题目希望学生阐释儒家文化的当代存在价值。一位同学选了一个很好的角度,即儒家文化根本谈不上“重新成为”主导,而是“一直都在”。

她在文中写道:原命题中“重新”代表现在儒家文化并非中华民族的主导文化,这种假设我个人认为是不成立的。从世界文明谱系上看,中国属于“儒教文化圈”的核心,因为,千年以来儒家的思维方式已根植于国人心中。即使是现在,我们学习了西方的法制和技术,但日常生活中“合适就好”的实用理念以及对家庭的信仰所代表的伦理观念从未断绝。在管理实践中,领导个人的道德感召力甚至胜过了制度约束力,这些意识都是对儒家文化的思维方式的继承和发扬。因此,儒家文化与其说“重新成为”中华民族的主导文化,不如说“一直都在”。

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与同龄人相比,这位同学对儒家学说有比较深入的理解,她能够指出儒家学说已经塑造了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并能列举事实说明,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但这篇文章最大的问题在于入题太慢,中心不突出。本文第一段指出题目给定的命题不科学,第二段定义儒家文化,第三段说儒家文化的核心是“仁”,结果用了将近四百字才说到儒家传统的思维方式一直都在,也就是直到文章后半段才真正入题。结果,因为时间和篇幅所限,来不及深入阐释,挺好的角度没有写出透彻独到的见解。

当然,这只是表面现象,产生以上误区的深层原因还在于学生的认知偏差。

单就写作而言,这位同学在本次写作中存在的问题有以下两点,即缺少“意在笔先”的意识和缺少有关透彻说理的知识。

1.缺少“意在笔先”意识

所谓“意在笔先”,是指在写作之前,要清楚知晓自己的写作意图和写作针对性,然后围绕写作意图安排行文、选材组材。

学生写作中最常见的误区是事先没有想清楚,想到哪写到哪,经常是写着写着才发现自己真正想表达的观点,或者虽然知道想要表达的观点,但为了实现写作意图,到底应该如何选材组材,事先却没有想清楚,于是信笔写来,结果离题万里。

以这位同学作文中的两段话为例:

首先,我们应如何定义“儒家文化”。个人以为,“儒家文化”即以“仁”的观念为核心的一套为人处世的态度。而所谓“周礼”是儒家文化在当时最适合的表现形式。“人之不仁,如礼何;人之不仁,如乐何。”可见,“仁”是“礼乐”的基础与核心。

在这样的认识之下,儒家文化就有了两个关键词:“人”和“仁”。第一个“人”是它的属性。儒家的哲学,是人实践的经验,如《论语》本是对孔子言行的记录,由人来掌握运用,由人来评判。因此,它是实用的理性主义,有别于西方的理论理性主义,将各种现象道德纳入人的伦理体系。第二个“仁”是它的特点,所谓“仁”,即人自觉行善的能力或潜力,这种能力推动着人类社会运转。因此,“仁”不仅是行为准则,也是社会演进运行的超越力量。

这位作者对儒家“仁”“礼乐”“实用理性”等特点都有所了解,但文中只是把这些概念提了出来,而没有深入阐释,下面就转到了“一直都在”的论述上去了。这一方面是她学力不足,对儒家理解尚浅所致;另一方面则说明她的表达意图不清晰。于是先起了“现代儒家文化之我见”这样一个大题目,然后展开架式大谈儒家文化的核心,而这个儒家文化的核心与自己想表达的“一直都在”的关系是什么却来不及阐释了。这样,文章读来显得中心不明,好像说了不少东西,却都没有说透。

2.缺少有关透彻说理的知识

透彻说理是一种能力,需要大量阅读和长期训练。作为辅导者,教师需要结合作文修改,给学生深入讲解透彻说理所需要的知识。

这篇文章的作者对儒家学说有深入的了解,她能够指出儒家学说已经塑造了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并能列举很多事实说明,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但她在论证中,还处于盲目状态,没有理性思考自己的论证过程,其原因在于她头脑中并没有形成论证结构。

因此,要结合本文修改给她讲解有关透彻说理的知识。当然,只使她了解这些知识是不能提升她的论证能力的,还需要她今后不断在写作实践中运用这些知识。但作为起引路作用的教学,透彻的知识讲解还是非常必要的。

仍以这篇文章为例,作者认为“儒家文化是否应该重新成为主导文化”这个命题本身有问题。问题可以有很多种,本文写作时只能针对一个角度。针对哪个角度呢?这需要想想自己最想解决什么问题,或者当下最容易产生误解的角度是什么。于是可以想到,所谓“重新成为”之说是对儒家文化在当下的作用不了解,其实,儒家文化一直是中国人思维中最基本的因子。

为了说明这个问题,必须讲清两点:一是儒家思想为什么是中国思维的基本因子,此为理由;二是这种基本性在古代和当代各自的表现是什么,此为典型现象例证。只要把这两点说全、说透,这篇文章就立住了。

以上是写作内容。归纳起来,从议论文知识的角度说,要做到“现象列足,本质析透”。

二、正确指导说理的过程

有了内容,还需要指导说理的过程。

仍以本文为例,可以先扣题目,对“儒家文化应该重新成为中华民族主导文化”的说法提出质疑,指出“何来重新成为”一说;然后承接质疑,指出儒家文化从来没有失去其主导作用,哪怕曾经被批判或忘却;接着对各种批判与忘却的现象做实质分析,指出这些现象仍然是儒家的思维方式;进而再列举许多当代文化现象,指出其与儒家文化的血脉相连;最后指出儒家文化已融入中国人的思维方式,这就是前文所说的“理由”。于是得出结论:与其说“重新成为”,不如说“一直都在”。

这个说理的过程其实就是文章的生成过程。命题人给的题目“儒家文化应该重新成为中华民族文化”暗含着一个前提,儒家文化已经不是中华民族的主导文化了,写作者可以直接针对这个前提提出质疑。而命题人之所以认可这一前提,是因为自“五四”以来,儒家文化一直被批判、被遗忘。因此,如果想质疑命题人的前提,就需要对“儒家文化一直被批判、被遗忘”这一现象做重新解释,只有这个解释成立,自己的质疑才能成立。其解释的目的,在于强调“一直都在”。

对这些“表面现象”做重新解释,可以再举当代一些文化现象,以证明儒家文化“一直都在”,以应对作文命题中的当代语境。在列足现象、分析透彻之后,再从儒家文化对中华民族思维方式影响的角度概括,文章就有充足的说服力了。

以上辅导是针对本文的修改,整个说理过程的关键词是质疑前提、重释现象、结合当下、深析儒学。

而超越本文修改,上升到议论文知识这个层面,则前三个关键词就是平时说理、论证要掌握的知识,这要在以后论证、写作时经常运用,第四个关键词则要靠不断广读精思、扩大积累。几者共同作用,议论水平才能真正提高。

经过以上与学生的共同探讨,本文作者不仅明白了这篇文章存在的问题,更明白了自己论证方面的认知误区和优化方向。

在修改稿中,作者以“千年儒缘”为题,在提出对题目隐含前提的质疑后,指出从春秋到明清,思想家们的具体观点虽然千差万别,却都以“‘仁的核心观念为最高理论依据,拥有相同的思维方式和逻辑前提”,进而指出,虽经“西学东渐”与“新文化运动”,但中庸的思维,这种家国情怀、民族意识、学习精神以及实用主义色彩都与儒家文化的思维一脉相承,而今天仍随处可见,这说明儒家思维方式已根植于国人心中。在此基础上,作者总结了儒家文化之于中华民族的主流思想,与其说“重新成为”,不如说“一直都在”。

在修改中,作者没有按照我建议的论证顺序写,但接受了我对该文没有“意在笔先”和针对性不强的批评,更接受了我质疑前提、重释现象的建议,将 “儒家文化对民族心理的深层影响——形成了儒家思维方式”这一点作为论述核心,实际上是深化了我的建议。这说明她开始有意反思自己的认知过程,并开始运用我教给她的论证知识。

学生的第一稿入题太慢、中心不明,这是学生出现的学习障碍,此时正是点拨、指导、完善学生认知的良好时机。学生此时有修改提升的愿望,而对自己学习障碍的成因与改进方法缺少理性认识,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认知之惑给予知识讲授。

尊重学生、关注学生并不是一句教学伦理口号,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也不仅仅体现在外在行为的变化上。很多教师只关心教学过程中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却忽略了学生学习障碍中的知识缺陷,因而无法用恰切的知识讲授解释学生的认知之惑。

如果能够从认知过程的角度研究学情素材,分析学生的认知误区,提供知识构架,相信我们的教学效率会大大提升。

责任编辑:赵彩侠

zhaocx@zgjszz.cn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