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许海燕
一、问题提出
学生的课堂学习行为表现不仅直接关系到学习成效,其本身也是衡量教育目的达成与否的指标之一。积极学习行为是指向学习任务的行为,学习者是学习的主体,他们使用头脑探究观念、解决问题,应用所学,在学习过程中全身心地参与,智力、情感、社交、身体等全方位地投入[1]。积极学习行为是有效学习的保障。与之相反的是消极学习行为,是指脱离学习任务的行为。对小学英语学习困难生课堂学习行为的研究表明[2]:学习困难生在课堂学习中表现出的积极行为具有短暂性和即时性,在课堂学习中注意力较分散;消极行为有持续性,消极学习行为会妨碍学生的学习效果,导致学习困难的出现,这也是小学阶段学习困难生的成因之一。
研究表明:听不懂教师所讲内容是学生产生消极学习行为的原因之一[3],那么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和课堂学习行为是不是一定成正比呢?出现课堂消极学习行为的都是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吗?本文力图通过两个个案的真实课堂观察,了解他们积极和消极学习行为的具体表现,以及教师对这些行为表现的反应,在实践中了解真相,发现原因,循着问题解决的思路寻找纠正消极数学课堂学习行为的策略和方法,为改进学习困难生的数学学习提供指导。
二、课堂教学观察
本文采用课堂观察法对课堂教学观察进行录像分析。
1.观察对象
本文主要是对杭州市某一所小学的教师与学生进行观察,按照小学一年级新生数学水平的测查情况选择观察学生,将入学一周的学生成绩正向排序,选择排在最前面的小G(最高分者)和最后面的小T(最低分者)这两位学生作为观察对象。小G,男,7周岁;小T,男,7周岁。观察教师来自该校一年级的数学教师,女,教龄12年,师范专业毕业,小学高级教师。
2.观察维度
1)学生学习行为表现维度
积极学习行为——指向学习任务的行为
被动消极学习行为——被动的脱离任务的行为
主动消极学习行为——破坏性的脱离任务的行为
2)教师对学生学习行为表现的反馈维度
表扬——对学生行为的认同言语或行为反应
提示——对学生传达额外信息或提示学生对任务注意力的言语或行为反应
批评——对学生行为不认同的言语或行为反应
无反应——对学生行为没有反应
3.录像分析
以一节数学课“10的认识”作为观察背景。课堂中主要存在以下学习形式:教师讲授、师生互动、小组讨论、全班反馈、动手操作、作业、游戏,通过对课堂录像的分析,对观察对象的课堂行为实录中的不同行为进行描述性记录,用某一行为结束时间减去开始时间的方式记录其持续时间,并对不同行为按观察维度进行行为编码。
三、结果与讨论
1.高分学生的行为表现及教师反馈
表1记录分析了学习起点较高的小G同学的课堂学习行为。我们可以发现,小G在学习水平测试中得分最高,在35分钟的时间内,积极学习行为时间为25分22秒,所占比重是72.48%,主要表现在听讲(总计9分钟)、操作(总计6分52秒)、讨论(总计3分10秒)、作业(总计3分10秒)和游戏(总计3分10秒)。不难发现,小G的积极学习行为大都是主动性的,特别是在操作与讨论中占据主导地位,每一样学具都进行了操作,并能用规范的语言进行表达。在本节课中,小G的消极学习行为时间为9分38秒,占了全部上课时间的27.52%,主要表现为:和同学讲话(总计4分38秒)、制造噪音(总计2分25秒)、和同学打闹(总计2分35秒),在这些消极行为中,大部分都是主动的消极学习行为。
2.学习起点较低学生的行为表现及教师反馈
表2记录分析了学习起点较低的小T同学的课堂学习行为。观察发现,小T在学习水平测试中得分最低,在35分钟内,积极学习行为时间为22分40秒,是整节课时间的64.76%,主要表现在听讲(总计5分25秒)、发言(总计2分45秒)、看别人操作(总计6分55秒)、作业(总计4分25秒)和游戏(总计3分10秒)等方面,他的积极学习行为大都是被动型的,在操作和讨论环节虽在参与,但却沦为看客,学具并未拿到手里进行操作,只是在全班同学反馈时才悄悄地开始玩教具,还被教师批评了;讨论环节由于没有操作,无从参与,听起来也不是很有兴趣。在本节课中,小T的消极学习行为时间为12分20秒,是整节课时间的35.24%,主要表现为发呆(总计6分钟10秒)、环顾四周(总计3分10秒)、小动作(总计3分钟)。
3.教师对个案学习行为的反应
为了了解教师反应对学生行为的转变或保持是否存在相关性,我们将观察记录中教师对学生小G和学生小T学习行为的反应进行记录,并将学生在教师反应前的行为和反应后的行为进行比较,以此来考查教师反应对学习行为的作用,保持或转变为积极学习行为记录为有效,保持或转变为消极学习行为的记录为无效,具体详见表3。
我们不难发现,面对学生的积极学习行为时,教师可以采取无反应和表扬两种反应方式。即使教师不作出反应,在积极学习行为出现时,两位学生基本上都能保持积极的学习行为,但当学生表现出色,而教师没能及时给予正面肯定时,他们则很容易从积极学习行为转为消极学习行为,如小G在小组中进行了非常精彩的介绍后没有得到教师的肯定,在全班交流时就转为讲话、玩学具等消极学习行为。相反,当学习起点较低的学生小T在回答了一个难度较小的问题后因得到教师的表扬,他在之后的活动中保持了积极的学习行为。
教师的反应对学生的消极学习行为有什么作用?我们可以发现,所有的消极学习行为在没有得到教师反应时,都不会自动地转变为积极的学习行为。值得特别关注的是,本节课的教师对学生的消极学习行为作出了两种反应,即提示和批评,这对学习起点较高的学生小G十分有效,而对学习起点较低的学生小T却不是十分有效。
四、讨论与建议
1.学习起点较高的学生同样具有消极学习行为,学习起点较低的学生因无力参与而出现消极学习行为
以往我们认为学习起点较高的学生在课堂中出现消极学习行为的可能性较小,但通过此次观察,我们发现起点较高的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很主动,缘于他们对自己的学习有足够的自信,在课堂的环境中感到很安全,想学时就学,想玩时就玩。小G的几次消极行为出现在学习任务完成之后,因为他的学习起点较高,学习任务对他来说比较容易,完成任务的时间远远少于教师给予的时间,因此在课堂上就会出现空档期,无事可做,产生消极学习行为。观察结果也表明,学生小T在课堂学习活动中处于弱势地位,从想参与到不能参与,一直到最后不想参与,无法独立地完成学习任务,在全班交流时,他悄悄地玩学具,这也说明小T很想参与活动或是寻找同伴的认同,只是无法参与。
2.教师对个案学习行为的反应
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及时给予肯定,不仅能避免积极学习行为转变为消极学习行为,还能延长学生积极学习行为的时间。对于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教师给予的正面肯定非常重要。同时,学生的消极学习行为也需要教师及时、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干预。消极学习行为在没有得到教师积极给予的反应时,不会自动地变为积极的学习行为,这是由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的,他们的自控能力比较弱,容易受到外界和环境的影响,注意力一旦分散,需要教师的教育干预才能再度集中,因此教师在面对学生的消极学习行为时一定要及时作出反应。
3.有关教师促进学生积极学习的建议
1)重视评价,促进积极学习行为的保持
从课堂观察的比较研究中,我们可以发现:教师及时进行正面肯定能避免积极学习行为转变为消极学习行为,但教师的正面鼓励在使用时要注意两点:一是形式要多样,千篇一律的表扬会降低鼓励对积极学习行为的促进作用;二是针对行为本身,如当学生回答问题正确后,运用“你能用学过的知识解决新问题,真是个好办法”给予正面鼓励,而非“你真聪明”,特别要鼓励那些成绩较差、平时不爱发言、偶尔举手的学生,让他们感到“努力就有收获”。课堂中教师的一个微笑、一次点头、一个竖起的大拇指、一次真诚的鼓掌,对学生来说都是非常有意义的鼓励。
2)实时监控,及时发现消极学习行为
教师要一边讲授课堂内容一边观察学生的听讲行为,就会发现他们的听讲行为表现各异:有注意力高度集中、积极配合教学的学生,反应敏捷,理解力强,较易接受和掌握知识;有认真听讲但反应较慢的学生,摸不清方向;还有总是在做小动作、心不在焉的学生。教师在课堂中的提问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了解他们的学习状态,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也是教师观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学习能力和态度以及注意力的最佳时机。
3)基于差异,纠正学生的消极学习行为
当学生在听讲环节出现发呆、讲话等消极学习行为时,教师可以结合观察,根据具体出现消极学习行为的人数和他们的具体情况调节教学节奏。在学生作业方面出现消极学习行为时,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判断其原因,进行有效干预。在作业内容方面,同样的作业对不同的学生来说难度不同,难度过小或过大都容易造成学生的消极学习行为;在作业的形式方面,过于单一的形式容易造成学生的消极学习行为;在作业量方面,作业量较大的话容易造成学生的消极学习行为。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作业中,教师应尽量多设计一些难度层次分明、适合于不同水平学生的练习题,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辅导。
参考文献:
[1][3]希尔伯曼著.陆怡如译.积极学习:101种有效教学策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2.
[2]张彩霞.甘肃省定西市小学生英语学习的动机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
(作者单位:浙江省杭州市抚宁巷小学)
(责任编辑:孙建辉)
四、讨论与建议
1.学习起点较高的学生同样具有消极学习行为,学习起点较低的学生因无力参与而出现消极学习行为
以往我们认为学习起点较高的学生在课堂中出现消极学习行为的可能性较小,但通过此次观察,我们发现起点较高的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很主动,缘于他们对自己的学习有足够的自信,在课堂的环境中感到很安全,想学时就学,想玩时就玩。小G的几次消极行为出现在学习任务完成之后,因为他的学习起点较高,学习任务对他来说比较容易,完成任务的时间远远少于教师给予的时间,因此在课堂上就会出现空档期,无事可做,产生消极学习行为。观察结果也表明,学生小T在课堂学习活动中处于弱势地位,从想参与到不能参与,一直到最后不想参与,无法独立地完成学习任务,在全班交流时,他悄悄地玩学具,这也说明小T很想参与活动或是寻找同伴的认同,只是无法参与。
2.教师对个案学习行为的反应
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及时给予肯定,不仅能避免积极学习行为转变为消极学习行为,还能延长学生积极学习行为的时间。对于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教师给予的正面肯定非常重要。同时,学生的消极学习行为也需要教师及时、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干预。消极学习行为在没有得到教师积极给予的反应时,不会自动地变为积极的学习行为,这是由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的,他们的自控能力比较弱,容易受到外界和环境的影响,注意力一旦分散,需要教师的教育干预才能再度集中,因此教师在面对学生的消极学习行为时一定要及时作出反应。
3.有关教师促进学生积极学习的建议
1)重视评价,促进积极学习行为的保持
从课堂观察的比较研究中,我们可以发现:教师及时进行正面肯定能避免积极学习行为转变为消极学习行为,但教师的正面鼓励在使用时要注意两点:一是形式要多样,千篇一律的表扬会降低鼓励对积极学习行为的促进作用;二是针对行为本身,如当学生回答问题正确后,运用“你能用学过的知识解决新问题,真是个好办法”给予正面鼓励,而非“你真聪明”,特别要鼓励那些成绩较差、平时不爱发言、偶尔举手的学生,让他们感到“努力就有收获”。课堂中教师的一个微笑、一次点头、一个竖起的大拇指、一次真诚的鼓掌,对学生来说都是非常有意义的鼓励。
2)实时监控,及时发现消极学习行为
教师要一边讲授课堂内容一边观察学生的听讲行为,就会发现他们的听讲行为表现各异:有注意力高度集中、积极配合教学的学生,反应敏捷,理解力强,较易接受和掌握知识;有认真听讲但反应较慢的学生,摸不清方向;还有总是在做小动作、心不在焉的学生。教师在课堂中的提问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了解他们的学习状态,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也是教师观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学习能力和态度以及注意力的最佳时机。
3)基于差异,纠正学生的消极学习行为
当学生在听讲环节出现发呆、讲话等消极学习行为时,教师可以结合观察,根据具体出现消极学习行为的人数和他们的具体情况调节教学节奏。在学生作业方面出现消极学习行为时,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判断其原因,进行有效干预。在作业内容方面,同样的作业对不同的学生来说难度不同,难度过小或过大都容易造成学生的消极学习行为;在作业的形式方面,过于单一的形式容易造成学生的消极学习行为;在作业量方面,作业量较大的话容易造成学生的消极学习行为。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作业中,教师应尽量多设计一些难度层次分明、适合于不同水平学生的练习题,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辅导。
参考文献:
[1][3]希尔伯曼著.陆怡如译.积极学习:101种有效教学策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2.
[2]张彩霞.甘肃省定西市小学生英语学习的动机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
(作者单位:浙江省杭州市抚宁巷小学)
(责任编辑:孙建辉)
四、讨论与建议
1.学习起点较高的学生同样具有消极学习行为,学习起点较低的学生因无力参与而出现消极学习行为
以往我们认为学习起点较高的学生在课堂中出现消极学习行为的可能性较小,但通过此次观察,我们发现起点较高的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很主动,缘于他们对自己的学习有足够的自信,在课堂的环境中感到很安全,想学时就学,想玩时就玩。小G的几次消极行为出现在学习任务完成之后,因为他的学习起点较高,学习任务对他来说比较容易,完成任务的时间远远少于教师给予的时间,因此在课堂上就会出现空档期,无事可做,产生消极学习行为。观察结果也表明,学生小T在课堂学习活动中处于弱势地位,从想参与到不能参与,一直到最后不想参与,无法独立地完成学习任务,在全班交流时,他悄悄地玩学具,这也说明小T很想参与活动或是寻找同伴的认同,只是无法参与。
2.教师对个案学习行为的反应
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及时给予肯定,不仅能避免积极学习行为转变为消极学习行为,还能延长学生积极学习行为的时间。对于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教师给予的正面肯定非常重要。同时,学生的消极学习行为也需要教师及时、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干预。消极学习行为在没有得到教师积极给予的反应时,不会自动地变为积极的学习行为,这是由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的,他们的自控能力比较弱,容易受到外界和环境的影响,注意力一旦分散,需要教师的教育干预才能再度集中,因此教师在面对学生的消极学习行为时一定要及时作出反应。
3.有关教师促进学生积极学习的建议
1)重视评价,促进积极学习行为的保持
从课堂观察的比较研究中,我们可以发现:教师及时进行正面肯定能避免积极学习行为转变为消极学习行为,但教师的正面鼓励在使用时要注意两点:一是形式要多样,千篇一律的表扬会降低鼓励对积极学习行为的促进作用;二是针对行为本身,如当学生回答问题正确后,运用“你能用学过的知识解决新问题,真是个好办法”给予正面鼓励,而非“你真聪明”,特别要鼓励那些成绩较差、平时不爱发言、偶尔举手的学生,让他们感到“努力就有收获”。课堂中教师的一个微笑、一次点头、一个竖起的大拇指、一次真诚的鼓掌,对学生来说都是非常有意义的鼓励。
2)实时监控,及时发现消极学习行为
教师要一边讲授课堂内容一边观察学生的听讲行为,就会发现他们的听讲行为表现各异:有注意力高度集中、积极配合教学的学生,反应敏捷,理解力强,较易接受和掌握知识;有认真听讲但反应较慢的学生,摸不清方向;还有总是在做小动作、心不在焉的学生。教师在课堂中的提问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了解他们的学习状态,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也是教师观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学习能力和态度以及注意力的最佳时机。
3)基于差异,纠正学生的消极学习行为
当学生在听讲环节出现发呆、讲话等消极学习行为时,教师可以结合观察,根据具体出现消极学习行为的人数和他们的具体情况调节教学节奏。在学生作业方面出现消极学习行为时,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判断其原因,进行有效干预。在作业内容方面,同样的作业对不同的学生来说难度不同,难度过小或过大都容易造成学生的消极学习行为;在作业的形式方面,过于单一的形式容易造成学生的消极学习行为;在作业量方面,作业量较大的话容易造成学生的消极学习行为。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作业中,教师应尽量多设计一些难度层次分明、适合于不同水平学生的练习题,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辅导。
参考文献:
[1][3]希尔伯曼著.陆怡如译.积极学习:101种有效教学策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2.
[2]张彩霞.甘肃省定西市小学生英语学习的动机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
(作者单位:浙江省杭州市抚宁巷小学)
(责任编辑:孙建辉)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