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茅洪锋
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应用学科,其工具性不可否认,但这种工具性不可以完全替代其人文教育的价值。因此,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这样的理念就意味着“大语文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本文从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切入,简要谈谈小学语文教学与“大语文观”的关系问题。
一、正确理解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
语文是以语言为教学内容的人文学科,而这种以语言为主要教学内容的特点就决定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比如我们说话,有的人会说话,说的好听,有的人不会说话,说的话不好听;比如写文章,有的人会写文章,写的文章条理清楚,意思明确,而有的人就没有这个能力。这些区别归因于实用工具的熟练程度。叶圣陶先生给“语文”的定义是“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充分说明了语文的工具性。
而当今有很多学者都在批判语文的工具性,并且将之归因于叶圣陶先生的“工具论”,认为是“工具论”导致了语文学科人文性的丧失。其实不然,语文学科的工具性本身是没有问题的,只是如果把工具性做过了头,或者工具性完全替代人文性,才会导致人文性的丧失,这才是大问题。之所以存在这种对语文学科“工具性”的批判,原因有三:一是小学语文教育对“大语文观”的认识是不充分的,没有正确认识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的体现,而用工具性完全概括了小学语文教育。二是认识到了“大语文观”的教育思想,但在日常的授课过程中,不知道如何将人文性贯彻到日常教学中去。三是应试考试制度的弊端。标准化答案的要求,给小学语文的“大语文观”提出了挑战。因为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语言更是内涵丰富,这就决定了语文学科是具有多义性的,多词一义、一词多义的现象层出不穷,而考试中的标准化答案会让这种模糊性和多义性走向歧途。此外,语言还包含了语感,而语感是具丰富多彩、美轮美奂的,如果用统一的标准来对待语文学科,那么整个语文教学必然是死气沉沉。
二、秉承“大语文观”的重要意义
张孝纯先生将“大语文观”的指导思想概括为四句话:联系社会生活,着眼整体教育,坚持完整结构,重视训练效率。联系社会生活,就是要求“充分利用现代的条件,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使语文课同社会生活联系起来”,打破以往封闭式的格局;着眼整体教育,就是要求做到“德、智、体诸育的和谐与统一”,“知识、智力、能力是个统一体,不容割裂”,“建立敬爱型的师生关系”;坚持完整结构,就是要求把语文教学置于社会教育系统、学校教育系统之中协调地活动,而语文教学本身也应有完整的结构;重视训练效率,就是“强调不能只依靠训练的数量换取了成绩,而应以较少的课内读写量和课外作业量,达到提高学生听、说、读、写、思等水平的目标,力求事半功倍”[1]。“大语文”教育观要求小学语文教育要通过塑造人的文化素养促进人的发展。这个要求在强调“大语文观”的同时,并没有否认其工具性。以语文的应用为体现的工具性作为基础,注重人文素养的教育和培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才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贯彻“大语文观”,有助于良好人格的养成,有助于养成自觉积累知识的习惯,坚定终身学习的信念,对学生的终生发展具有积极深远的意义。
1. 有助于学生良好品格的养成
小学语文教材和课文包含丰富的人文精神,这些内容对于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格,热爱学习、热爱生活的态度,真诚、善良的性格大有裨益。比如,在“大语文观”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主张大量阅读富有人文精神的童话故事、人物传记、小说等,这里面都蕴含了丰富的人文思想,能够深深打动小学生的内心世界,起到净化心灵、陶冶情操、激发斗志的作用。
2. 有利于提高学生驾驭语言的能力
“大语文观”不再过分强调语文的工具性,也不再仅仅关注应试考试的强制性。它通过扩大小学生的阅读量、重视语文思想和人文素养的培养,来提高学生驾驭语言的能力。正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大语文观”可以让学生从日常生活中提取写作素材,形成自己的观点,立意新颖,自然流露。另外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大语文观”,能够在不断丰富学生文化知识的同时陶冶其情操,并教会学生观察问题的方法和思路,为其组织语言、构思文章提供更多的灵感。
3. 有利于融会贯通,提高综合能力
除了语文学科之外,语言也贯通在其他各门具体学科中,甚至是自然科学中。因为语文是所有人类文化的基石,是解开所有知识宝库的金钥匙。“大语文观”的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使其融会贯通的综合能力得到增强,从而开阔学生认识事物的思路,提升其把握规律的能力。
另外,处理信息的能力其实很大程度上也来自“大语文观”的教育理念。小学生会在日常生活的各种场合接触到大量的信息,尤其是信息时代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和普及,使得小学生接收的信息量更是多不胜数。如何将这些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排除不良信息,选择好的信息充实自己的认知世界值得所有的教师予以关注。而“大语文观”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信息素养,使孩子们在无限的“信息浪潮”中游刃有余。
三、在小学语文中贯彻“大语文观”
张孝纯先生是我国“大语文教育思想”的提出者,他主张语文教育要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包含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并且将它们有机结合起来。这是一种面向未来的、带有突破性的、新型的教育理念,具体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1.教材内容和课外读物的关系
小学语文教材的内容都是经过精心选择的,思想深刻,内涵丰富。所以,课本知识是学生一定要学,而且要学好的内容。但仅仅做好这些是远远不够的,“大语文观”要求小学生大量阅读课外读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推荐一些好的文章或者短文进入课堂,引导学生精读,部分非常优秀的文章还可以要求学生诵读。教师和家长要相互配合,为学生提供良好的阅读条件与读书氛围。大部分课外读物速读即可,获取文章的基本思想是主要目的;好的文章要反复地读,学习其写作方法的同时,挖掘文章思想内涵,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2.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的关系
仅仅依靠课堂教学来推行“大语文观”是不够的,还要通过课外实践的辅助来配合课堂教学,才能真正实现“大语文观”。老师和家长都要有这种意识,无时无刻地对学生进行教育。比如在学生放学回家的路上,可以由家长指导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读广告语、宣传标语等,让孩子多识字,并理解其中包含的意思。针对小学高年级学生,教师可以通过开设课外实践课程,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如鼓励学生自编自导自演课本中的故事。家长也要利用外出旅游、购物等机会,多让孩子与外界语言环境接触,指导孩子领悟语言的魅力。
3.语言的应用和语文素养的关系
小学语文教学要将语言的应用和培养语文素养结合起来,不能为了一方舍弃另一方。正如前面论述到的,语文素养的提升并没有否认语文教学的应用价值,语言的应用价值是语文素养的基本要素,语文素养是在具体的应用中体现它的魅力的。脱离了语文素养的教育,会陷入形式话语的怪圈,文学就会失去生命和灵魂。同样忽视了语言文字的运用,文化素养也形如空中楼阁,无基而轰然倒塌。
参考文献:
[1]李杏保,顾黄初.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史[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4.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湖熟小学)
(责任编辑:吴婵)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