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尚凡梅
高一阶段既是从幼稚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又是朝气蓬勃、充满活力的特殊时期,还是开始由家庭迈进社会的重要时期,也是变化巨大、面临多种危机的非常时期。多数高一新生由原来在家生活、在校学习的走读生变成生活和学习全在学校的寄宿生,生活和学习环境的改变,必然给他们带来烦恼和困惑,加重他们的心理负担,引发一系列心理问题,甚至诱发一些心理疾病。因此,加强对高一新生心理健康现状的分析和研究,是预防和治疗其心理疾病的根本,也是促进其身心健康的重要环节和关键所在,更是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基础。
一、高一新生心理健康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高一新生的年龄大多在十五六岁且独生子女占多数,他们从小就被娇生惯养,以致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经受不住生活的磨砺和风雨的打击,呈现出心理脆弱的状态。其表现主要有三方面。
1.依赖、自私、对抗
依赖、自私、对抗,这三者均与家长对孩子的过分疼爱或过度管制密切相关。
(1)依赖
由于家长对孩子的过分疼爱或过度管制,孩子最终丧失自我,形成较大的依赖性。升入高一,孩子离开父母,凡事需要自己独立完成,此时其依赖心理自然受挫。
(2)自私
因为家长对孩子的过分疼爱,以致孩子习惯于被爱却不懂施爱。另外,为了让孩子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免于吃亏,一些自私的观念和想法被家长有意无意地灌输给孩子。还有,各种不良的社会风气,强化了孩子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和功利主义的思想,从而形成自私的心理。升入高一,独自面对学习和生活,孩子的自私心理定然加剧。
(3)对抗
由于家长对孩子的过分娇养或过分严厉,导致孩子感情用事、缺乏约束、意志薄弱,极易任性甚至形成对他人的反抗。升入高一前,孩子的对抗对象往往是家长;升入高一后,孩子便常常把教师视为对抗对象。
2.焦虑、自卑、嫉妒
焦虑、自卑、嫉妒这三者均与学生将要承受的较大负担、面临的较强压力、迎接的崭新挑战密切相关。
(1)焦虑
升入高一,课业负担加重,学习压力增大。原来成绩较好的学生担心自己的成绩会下滑,成绩较差的学生害怕自己的成绩变得更差。甚至一些高一新生一听到考试就心慌,他们不仅无法正常学习,还在考前频频入厕,甚至到了考场上脑子就一片空白……这都是考试焦虑的表现。此外,由于高中学校环境和交往群体的改变,有的学生不敢与其他学生对话、交往,不愿参加集体活动,不敢表现自己,常常独来独往。
(2)自卑
有些学生在初中一直是优等生,但到了高中后,随着学生群体的改变,这些学生有可能成为中等生或学困生,于是他们过多地自我否定,甚至感到自惭形秽,最终导致自卑心理。自卑的高一新生不敢交际、害怕失败、多愁善感、瞻前顾后。
(3)嫉妒
嫉妒心理往往产生于原先水平相当、彼此关系密切的人之间,因为对方的优越、成功,刺激你的神经,使你心中产生不快的情感,从而产生嫉妒的心理。就高一新生而言,主要表现在对他人学习、才能、外表的嫉妒。其实,高一新生产生嫉妒心理是很自然的。
3.迷恋、厌学
(1)与迷恋有关的厌学
迷恋与厌学是因果相承的。因为迷恋,所以厌学。高一新生渴望自由、期待成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而互联网正好满足了他们的心理需要,尤其是在现实中无法得到的东西在网络中可以得到满足。因此,孩子对网络的迷恋程度往往出乎家长的意料。还有,一些学生由于成熟偏早,开始早恋,于是整天迷恋于男女感情之中不能自拔。所以,对于网络的迷恋、对于男女之情的沉醉,使得一些学生的考试成绩不理想,于是厌学情绪油然而生。
(2)与迷恋无关的厌学
一是由于知识难度加大、学习压力加剧,致使一些学生的记忆力、理解力削弱,从而产生厌学的情绪。二是学习好的学生威信不一定高,而成绩平平、人缘好的学生备受青睐,这使得一些学生不想学习。三是因一些心理原因而厌学。例如,有的学生因反应较慢而常被其他学生嘲笑,所以不愿上学。四是一些学生的厌学表现较为极端。例如,对知识充满仇恨、对教师深感厌恶、对班级不愿光顾。
二、解决高一新生心理问题的实施策略
面对自主性较高、思想早熟、见解独到的90后高一新生,解决其心理问题的实施策略主要可从三方面展开。
1.加强知识培训,获悉实战经验,不断更新,适应学生心理变化
班主任是学生接触最多的教师,在学生心理发展和成熟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好的班主任必须是一个好的心理咨询师,具有较强的观察能力,能够及时发现并有针对性地疏导、解决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这就要求班主任要有较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和从事心理辅导的实战经验。因此,要加强对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培训,使他们不断更新观念,了解和适应高一新生的心理变化,了解新形势下高一新生的心理动态。
2.开展全员参与,实施学科渗透,双管齐下,搞好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的任务相当繁重,需要全体教师全员参与、分工合作。心理教师负责学生心理调查、测量和分析,评价学生的心理状况;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制订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规划和教学计划方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质量的评价和科研工作。另外,学科教师应根据各学科的特点,让学生克服自卑,树立自信,通过建立学习小组,让学生在互帮互助中共同提高。还有,学科教师要在各学科的教学目标中加入心理教育目标,使教育模式由知识教育向素质教育、心理教育转化。最终建立由心理健康指导教师牵头,班主任为生力军,学科教师协助的心理教育教师队伍,使每个教师都成为心理教育工作者。
3.做好心理分析,进行心理咨询,注重差异,维护学生心理健康
由于每个学生受家庭环境和成长经历的影响,因此他们的心理问题不尽相同。另外,学生不良个性倾向的形成原因很多,学生个体的生活背景千差万别,这就要求教师做好学生个体的分析和调查,了解学生发生心理问题的根源,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和心理疏导工作。还有,开展针对学生个体的心理咨询是一种有效维护学生心理健康的手段。教师可通过学生的倾诉,深入其心灵,了解其困惑和需要,引导其合理宣泄不良情绪,并收集信息进行诊断,以朋友和师长的身份提出参考建议,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判断选择有价值的行为目标,防止学生不良行为的产生。
高一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要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生活环境,研究制订不同的教育计划和实施方案,选择合适的教育方法,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存在的心理问题。
(作者单位:山东省利津县第一中学)
(责任编辑:梁金)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