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试论钢琴教学中全面理解演奏作品的重要性

时间:2024-05-07

施绵

达尔克罗兹说,“对钢琴作品的理解,与其说是一种智力过程,不如说是情感过程”。在高校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中,教师把钢琴作品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展现给学生,让他们去感受钢琴作品、欣赏钢琴作品,让钢琴作品真正地属于学生,在对钢琴作品的全面理解中提升钢琴演奏水平,让学生在心灵、智慧、情感、创造等方面获得不断的发展。同时,对钢琴作品的理解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把握作品的结构和风格,在音乐结构的逻辑关系以及风格特色的处理方面能达到更为深刻的理解,从而提升演奏、表现能力。

一、理解演奏作品的重要性

1.提高学生对钢琴作品的感受力、表现力

舒曼曾说过,“假如有人拿某一首乐曲让你看,你必须把全曲看过一遍才可以演奏”。任何一部音乐作品,都是以乐谱形式呈现的。教师指导学生分析音乐作品,是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音乐形象、掌握各种表现手段、提高音乐感受力和创造才能的有效措施。分析音乐作品,除了具备良好的感受力外,还需要有一定的艺术修养(包括音乐知识、社会知识和生活体验)以及对音乐作品熟悉、了解的程度。例如,莫里哀的《蓝色的爱》,众口传唱:“没有你,我的世界是蓝色(忧郁),我的生活是灰色,我的眼睛是红色(哭的),我嫉妒的心是惨绿,孤独的夜是漆黑。”这首作品有一种潜滋暗长的怀旧情绪,而只有对作品进行了深刻的分析,我们才能够更深刻地了解这首钢琴名曲。

2.提升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审美能力和审美水平

在钢琴教学中全面理解演奏作品,能丰富美化学生的精神生活,培养、陶冶他们的高尚品质和情操,提高鉴赏美丑的能力。例如巴赫《十二平均律Ⅰ卷NO.22》这首复调作品,充满了庄严、崇高的精神,似是教堂里虔诚的祈祷。频繁出现于全曲的持续低音,更加提高了乐曲的严肃性。终止前,推进至停留记号的减七和弦高扬的音响,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聆听巴赫的音乐,我们便能深切体会巴赫音乐中严肃的宗教气息与虔诚的美感。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参与音乐的审美体验,让他们用自己的耳朵和心灵理解和欣赏音乐作品,从音乐优美的旋律陶冶中唤起对美的渴求,从而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审美能力和审美水平。

3.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力

卡尔•奥尔夫曾说过:“钢琴教育是人的教育,对于一切,我最终关注的不是音乐,而是精神的探讨。”爱因斯坦说:“我的很多发明和创造都来自音乐的启发。”因此高校钢琴教育一方面要培养具备钢琴教学能力的中小学教师和音乐工作者,另一方面也为他们向音乐的更高层次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而现状是学生大多只停留在教师怎么讲他们怎么做的阶段,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更谈不上想象力和创造力。显而易见,亦步亦趋、不敢越雷池一步是很难成才的,因为任何艺术家缺乏创造力是绝不可能成功的。而通过对音乐作品的全面理解则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引导他们进行艺术想象和思维联想,进而产生灵感达到启迪智慧的目的。可见对音乐作品全面理解有利于提高学生然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演奏作品解读的步骤

1.解读作曲家的生平简历、艺术追求、艺术风格

大学阶段是一个知识的积蓄时期,是一个在“知”上充量用力的时期,也是一个提高自身全面素质的关键时期。教师在给学生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加强对他们文化素质的教育,以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特别是以个体形式存在的钢琴教学中,教师除了对作品的技巧或音乐处理有一定要求外,还要注重学生更深更广层面知识的积累和归纳。如果没有深厚的艺术素养和广博的文化知识所构成的精神内涵,演奏者就不会把握作曲家的艺术追求和艺术风格,只会停留在华而不实的表面上,所表达出的作品就会苍白无力。因此,如果要全面了解演奏的作品,正确演绎作品风格,对作曲家的生平简历、艺术追求、艺术风格的研究是必不可少的。

2.分析作品的内容

宋代爱国诗人陆放翁告诫儿子的诗中说:“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同理,“你要学弹琴,功夫在琴外”。一切钢琴演奏者和学习者,务必十分重视作品分析,并学会作品分析的方法,具有作品分析的能力。可以说,作品分析是钢琴演奏的基础与前提,没有充分的作品分析,演奏就如无源之水。从某种意义上说,作品分析的优劣成败,直接决定着钢琴演奏的成功与否。如果说,钢琴作曲家是钢琴曲的“设计师”,钢琴演奏是钢琴曲的“施工制造”,那么作品分析就是解读“建筑图纸”与定制“施工计划书”。没有对作品全面、正确的分析、理解、把握,就不可能有音乐表现力和音乐创造力,而钢琴演奏,正是一种高层次的音乐表现与音乐创造活动。

三、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把钢琴作品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展现给学生,让学生在心灵、智慧、情感、创造等方面都获得可持续发展。可以相信,学生在对钢琴作品的全面理解中会提升钢琴演奏水平。当然,除了以上所论及的内容,还有许多方面的理论知识也需要学生进一步学习、掌握。如:调式、调性、力度、表情、节奏、节拍、织体样式分析等等。教师应将它们渗透于钢琴教学的整个过程,与技术、技巧等教学内容融合在一起。总之,在高校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中,既要致力于培养高师生的弹奏能力,又要十分重视提高其分析作品、处理作品的能力,使他们毕业后成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钢琴教育人才。

参考文献:

[1]张寿松.大学通识教育课程论稿[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苏]涅高兹.论钢琴作品表演艺术[M].汪启璋,吴佩华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6.

[3]留钕铜.钢琴集体课教学特征概要[J].中國音乐教育,2000(8).

[4]林林.浅论提高文化素质修养对钢琴演奏教学的重要性[J].艺术教育,2008(5).

[5]樊禾心.钢琴教学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

(作者单位:福建省集美大学音乐学院)

(责任编辑:林静)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