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深入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学习《***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系列党课之十七

时间:2024-04-24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国际战略研究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刘恩东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研究生院硕士研究生 姜昱峰

《***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十六专题,收录了党的十九大以来***总书记关于“深入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三篇重要文章,全面阐释了***外交思想的丰富内涵和科学体系。深入学习、真切领悟***总书记关于“深入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重要论述,对于在新时代全面统筹谋划和深入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开拓新时代外交工作广阔发展空间,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准确把握“深入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重要前提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新冠肺炎疫情叠加交织,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在“十四五”开局之年迎难而上、开拓进取,坚守弘扬多边主义,团结各方携手抗疫,助力世界经济复苏,为捍卫国家利益、维护全球稳定、促进共同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一)树立正确的战略思维方法论

全面准确把握国际形势,要有科学、正确的方法。面对日益纷繁复杂的国际环境,在《努力开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局面》一文中,***总书记指出:“把握国际形势要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大局观、角色观。”正确的历史观可以深刻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知史鉴今,把握历史前进大势。正确的大局观可以让我们在充满不确定性不稳定性的世界中认清潮流和主流,不仅要看到现象和细节怎么样,而且要把握本质和全局,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避免在林林总总、纷纭多变的国际乱象中迷失方向、舍本逐末。正确的角色观可以让我们明确中国的战略定位,在我国同世界的关系中看问题,弄清楚在世界格局演变中我国的地位和作用,从而科学制定我国对外方针政策。

(二)正确认识当今时代潮流和国际大势

正确认识当今时代潮流和国际大势,是确立国际战略和外交战略目标的前提。在《加强党中央对外事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一文中,***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准确把握国际形势变化的规律,既认清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又看到前进道路上面临的风险挑战,未雨绸缪、妥善应对,切实做好工作。”正是基于对国际大势的敏锐洞察和深刻分析,在2018年6月召开的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了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重大战略判断。全面、准确理解和把握“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一重大战略判断,决定着我们对中国与世界关系变化的客观认识;主动适应和积极应对这一“大变局”,决定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如期实现。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变与不变交织、新旧秩序交替,世界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秩序重塑潜伏着失序乃至无序的风险。在这一“大变局”的冲击下,整个世界进入了转型过渡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处于近代以来的最好发展时期,既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又面临着严峻的复杂挑战。“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对世界战略格局演变的科学判断,是对我国安全环境的总体把握,是对加速推进世界多极化进程的战略构想,是决定中国战略方向的关键。

2019年4月27日,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雁栖湖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圆桌峰会,国家主席***主持会议并致开幕辞。图:李涛/新华社

(三)准确把握中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准确把握新时代中国发展的历史方位,这是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历史基准点。经过长期努力特别是4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如今中国已经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上。我们前所未有地靠近世界舞台中心,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前所未有地具有实现这个目标的能力和信心。新时代的中国已肩负起“世界之中国”的历史担当。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全党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球动荡源和风险点增多,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国内外形势发生深刻变化,我国面临的国内外风险挑战增多,和平发展的外部环境趋于复杂化。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总书记作出了重要判断,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没有改变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判断,改变的是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和条件。***总书记关于战略机遇期的判断对于在新时代把握中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要做好较长时间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

二、全面理解“深入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丰富内涵

党的十八大以来,***外交思想逐渐形成,成为我国外交实践的指导原则。中国的世界秩序观、国际责任观和国家利益观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重要思想内涵,具有鲜明特色。

(一)以***外交思想为指导

***外交思想旗帜鲜明地回答了中国应当推动建设什么样的世界、构建什么样的国际关系,中国需要什么样的外交、怎样办好新时代外交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外交思想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思想在外交领域的重大理论成果,是新时代我国对外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有力思想武器,是中国共产党外交智慧、新时代外交精神和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实践的重要结晶。

***外交思想内容丰富,主要概括为“10个坚持”:坚持以维护党中央权威为统领加强党对对外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使命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坚持以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为宗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根本增强战略自信,坚持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坚持以相互尊重、合作共赢为基础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以深化外交布局为依托打造全球伙伴关系,坚持以公平正义为理念引领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坚持以国家核心利益为底线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坚持以对外工作优良传统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为方向塑造中国外交独特风范。这“10个坚持”明确了新时代我国对外工作的方针政策,深刻揭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前进方向。

(二)外交主线:服务民族复兴、促进人类进步

在2018年6月召开的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总书记强调,我国对外工作要“牢牢把握服务民族复兴、促进人类进步这条主线,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定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做好外交工作,胸中要装着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国内大局就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国际大局就是为我国改革发展稳定争取良好外部条件,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维护世界和平稳定、促进共同发展。

一方面,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为全面深化改革和对外开放提供全方位、全覆盖、高质量的服务,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营造良好外部环境、争取更多理解支持。另一方面,中国始终心怀世界,始终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致力于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以及国际秩序的变革与完善。在自身不断发展的同时,中国也及时向世界表达中国人民对世界发展和国际秩序的美好愿景,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并承担力所能及的大国责任,展现并提升中国的外交道义和负责任大国形象。我们要将中国发展同世界发展更好地结合起来,为实现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不懈奋斗。

(三)道路取向: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当地时间2021年1月28日上午,首批近200万剂由中国科兴公司生产的新冠疫苗运抵智利首都圣地亚哥。图:豪尔赫·比列加斯/新华社

坚持以相互尊重、合作共赢为基础走和平发展道路,是深入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首要原则。坚持和平发展道路不仅被写入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而且还载入了党章与宪法。将“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列为中国共产党的三大历史任务之一,充分体现中国致力于走出一条与传统大国崛起不同的发展道路的坚定决心。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不是权宜之计,更不是外交辞令,而是从历史、现实、未来的客观判断中得出的结论,是思想自信和实践自觉的有机统一。和平、和睦、和谐是中华民族5000多年来一直追求和传承的理念,中华民族的血液中没有侵略他人、称王称霸的基因。中华民族是爱好和平的民族,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弘扬,是中国人民从近代以来的苦难遭遇中得出的必然结论,是维护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内在要求,是中国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自身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抉择。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新意就在于超越“修昔底德陷阱”,打破国强必霸的定律。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既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又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推动中国发展与世界和平的深度融合,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四)外交总目标: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政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外交思想的主线和引领,其核心要义就是在承认主权国家为基本国际行为体以及国家之间的差异、分歧、矛盾的前提下,着眼于人类所面临的共同挑战和共同命运,强调人类的整体性。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总目标,它回答了人类社会向何处去这一重大命题,为解决国际社会面临的各种全球性挑战提出了中国方案。这一理念占据了人类道义的制高点,表明中国愿意为解决全人类面临的问题贡献中国智慧。这一理念超越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和发展阶段的差异,为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指明了方向。这一理念正逐渐转化为行动,产生日益广泛的国际影响,成为当今世界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国际秩序、全球治理体系的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这一理念是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体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这一理念是当代中国对人类发展的重要思想贡献和理论贡献,是中国引领时代潮流和人类文明进步方向的鲜明旗帜。

(五)外交布局: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

2013年3月,***主席在出访俄罗斯时,提出了“新型国际关系”这一重要概念。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进一步提出,推动建立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是新型国际关系的基本理念。其中,相互尊重是前提,公平正义是原则,合作共赢是目标。合作共赢体现了新型国际关系的本质特征,是核心理念。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实质是要引导国际社会彻底摆脱冷战思维,跳出零和博弈、你输我赢、强权政治等为基础的西方传统国际关系理论窠臼,以合作代替对抗,以共赢代替独占,以结伴代替结盟,走出一条世界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新路。

1.构建均衡稳定的大国关系新框架。大国是关键,构建新型国际关系首先要夯实新型大国关系。***总书记提出,要“推进大国协调和合作,构建总体稳定、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框架”。中国同任何一个大国的关系都要保持总体稳定,不大起大落,同所有大国的关系都要均衡发展。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是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重点和关键。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最重要、最敏感、最复杂的一对大国关系,中美关系的重要性早已超过双边关系范畴,中美之间的战略定位与互动博弈,不仅攸关两国人民的福祉和亚太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稳定、繁荣,而且将决定两国关系的未来,也将成为左右未来世界格局演进方向的关键因素。中美两国必须牢牢把握两国关系发展大方向,坚持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原则,加强战略对话、增进战略互信,发展合作、管控分歧,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强化在地区和全球问题上的沟通协调,使务实合作成为两国关系的压舱石。

2.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与周边各国的关系,是中国全方位外交的基础所在。周边是中国安身立命之所,发展繁荣之基。做好周边外交工作,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是新时代中国周边外交着眼全局和长远的最高战略目标,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需要。要充分考虑地缘因素,明晰周边外交的首要地位。要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坚持睦邻、安邻、富邻,突出体现亲、诚、惠、容的理念,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夯实周边战略依托。建设和谐周边,对于中国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意义重大,是中国把握好并尽可能延长重要战略机遇期的首要依托。我国要主动与周边国家确定共同遵守的制度和规范;改变周边外交过度依赖经贸的做法,创造更多的软权力资源;提出有别于西方传统思维的中国方案,与周边国家和谐共处。

3.深化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广大发展中国家是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天然同盟军。***总书记强调,要“切实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把我国发展与广大发展中国家共同发展紧密联系起来”。要用正确义利观把国家利益与国际道义、中国发展与世界共同发展、中国人民利益与人类共同利益统筹起来。加强与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始终是中国外交坚定不移的战略选择。为此,中国要不断加强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共同维护发展中国家正当权益,支持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要充分发挥中国与发展中国家在国际重大问题上互相支持的政治优势,在国际斗争中争取多数,增加中国的回旋余地,构筑国际统一战线。

4.深入参与和引导多边外交进程,积极参与全球治理。针对“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的时代之问,中国要深度参与多边外交进程,特别是国际发展议程的制定,阐述中国主张、提出中国方案。要通过多边外交来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发挥重要建设性作用。全球治理体系正处于深刻演变的重要阶段,全球治理日益成为我国对外工作的前沿和关键问题。我们要抓住契机,勇担重任,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坚持以义为先、义利兼顾的“正确义利观”,树立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着力破解全球治理中的“治理赤字”、“信任赤字”、“和平赤字”和“发展赤字”,开创人类社会共赢共享、发展繁荣、健康安全、互尊互鉴的未来。中国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基本取向是为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增加代表性和话语权,努力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向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今后,中国要更加积极主动参与和引导多边外交事务,支持联合国、二十国集团、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等发挥积极作用,促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国际经济金融组织切实反映国际格局变化,争取在多边外交中发挥更大作用,扩大中国影响,为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问题作出应有贡献。

5.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搭建国际合作新平台。共建“一带一路”,是中国以国际经济合作倡议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平台,是推进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是中国参与、推动全球治理变革的公共产品,是中国对外开放与经济外交的顶层设计,是新型国际区域合作的中国方案,集中体现了开放发展、合作发展、共赢发展的精神。共建“一带一路”有利于维护地区稳定和世界和平。“一带一路”是实现各国共同发展的国际合作新平台,是推动世界经济复苏和发展的新动力,是增进不同文明交流互鉴的新纽带。在当前世界充满诸多不确定性的特殊时期,中国高举共建“一带一路”的合作大旗,给世界增添了许多确定性。它向世界表明,中国将继续扩大对外开放,继续奉行互利共赢的合作理念,继续坚定维护并推动经济全球化,继续融入世界并承担应有的大国责任。

三、切实贯彻"深入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必然要求

新征程上,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一)更加注重加强党对外事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

加强党对外事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是做好对外工作的根本保证。在《努力开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局面》一文中,***总书记强调:“外交是国家意志的集中体现,必须坚持外交大权在党中央。要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令行禁止、步调统一。”

加强党对外事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旨在凸显“党管外交”的政治规矩。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也是最大优势,更是我们应对各种内外复杂形势的根本保障。外交是国家意志的集中体现,要在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中始终掌握主动,必须坚持外交大权在党中央,坚决维护***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必须加强党中央对各领域各部门各地方对外工作的统筹协调,调动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和推动国家总体外交,形成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对外工作大协同局面,确保对外大政方针和重大部署得到有力贯彻执行。

(二)更加具有全球性视野

中国不断完善外交布局,更加系统谋划、全面协调、整体推进同各国及地区的外交关系,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地推进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全面提升。中国提出并稳步推进“一带一路”重大合作倡议,旨在打造更加全面、更加均衡、更高层次的对外开放新格局,推进中国与世界关系的深度交融。伴随中国的快速发展及其与世界关系的显著变化,中国日益以一个世界性大国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外交更具全球视野。我们要立足亚太,放眼全球,秉持大思维、大视野,在世界大棋盘上规划中国的外交布局和进取方向,构建发展中国的全球大格局。

(三)更加注重构建并深化外交总体布局

改革开放以来,在具体的外交实践中,中国高度重视大国外交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外交特别强调战略谋划和全球布局,逐渐将周边外交放到与大国外交同等重要的位置。2013年10月,***总书记在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了周边外交的重要性。2014年11月,***总书记出席中央外事工作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进一步强调了周边外交的重要性。他强调中国必须有自己特色的大国外交,并就新形势下不断拓展和深化外交战略布局提出要求,第一个就是要切实抓好周边外交工作,打造周边命运共同体。在2018年6月召开的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中国外交“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总体布局进一步完善。全球层面,中国以公平正义为理念,积极推动构建更加平衡、反映大多数国家意愿和利益的全球治理体系,扩大同各国的利益交汇点。大国层面,中国推进大国协调和合作,着力构建总体稳定、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框架。周边层面,中国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秉持亲诚惠容理念,不断深化互利合作和互联互通,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层面,中国秉持正确义利观和真实亲诚理念,加强彼此间的团结合作。

(四)更加彰显大国责任意识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有与时俱进的外交理论创新、更具全球视野的外交布局,也在不断展现更有中国气度的大国责任。中国积极倡导、始终秉持正确义利观,深入参与全球治理及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为世界和平、发展作出更大贡献,都体现了中国不断提升的大国责任意识。中国外交的主要任务是维护并增进中国的国家利益,同时彰显大国担当。中国对外工作追求的主要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同时积极推动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联合国维和、与发展中国家的治国理政经验交流、全球减贫等方面,中国展现了国际道义和大国担当,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国积极开展国际抗疫合作,及时向国际社会通报疫情信息,与各国分享防控诊疗经验,推动建设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展现了中国自觉地把自身的发展与人类的发展统一起来的大国胸怀和历史担当。

2021年3月19日,中欧班列(渝新欧)十周年纪念专列从重庆团结村站发出。图:唐奕/新华社

(五)更加具有中国特色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国力快速增长以及与世界关系的历史性变化,中国外交开始调整姿态,突出强调要“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日益彰显奋发有为的大国风范,表现为更具全球视野,更有开拓意识,更加自信稳健,在国际事务中更加积极地发出中国声音、提出中国倡议、贡献中国智慧、体现中国作用。中国的大国外交与传统的大国外交相比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这个中国特色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时代性,即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努力实现中国与世界的共赢;二是民族性,即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六)更加注重统筹发展和安全

统筹发展和安全,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坚定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个重大原则。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重大战略思想,作出维护国家安全的一系列重大部署,开创了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特别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首次把统筹发展和安全纳入“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这是由我国发展所处的历史方位、国家安全所面临的形势任务决定的。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只有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才能筑牢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的物质基础。同时,当前国家安全的内涵和外延更加丰富,时空领域更加宽广,内外因素更加复杂,安全需求更加突出。我们既要善于运用发展成果筑牢国家安全的基石,又要善于防范化解各类涉及国家安全的风险隐患,营造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环境。前进道路上,只有更加注重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建设同我国国际地位相称、同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国家安全体系,经济社会发展才有底数,民族复兴才有底气。

(七)更加强调“底线思维”

坚持底线思维,不仅是我们处理错综复杂问题的理性态度,也是沉着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科学方法。***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但决不能放弃我们的正当权益,决不能牺牲国家核心利益。任何外国不要指望我们会拿自己的核心利益做交易,不要指望我们会吞下损害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苦果。”深入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必须坚决维护国家核心利益,这是中国在对外工作中的底线。2011年中国政府发表的《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明确界定了中国核心利益的内涵,即国家主权,国家安全,领土完整,国家统一,中国宪法确立的国家政治制度和社会大局稳定,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

坚持底线思维,就是不回避矛盾、不掩盖问题,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牢牢把握主动权。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在继续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同时,更加强调“底线思维”和“底线原则”,更加积极维护国家核心利益。进入新时代,特别是在涉台、涉港、涉疆、涉藏等领土主权问题上我们将展现钢铁般的意志和决心,敢于碰硬、坚决斗争,坚定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坚决维护国家核心利益。

讨论题:

1.如何全面理解深入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丰富内涵?

2.结合实际,谈谈如何深入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