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沈慧菊
摘 要:古诗词因篇幅短小、文字有限,需要诗人尽可能地从不同的维度和视角加以描绘与展现所要表达的内容。在进行古诗词教学时,教师要激活学生的多重感官,强化多元整合,引导学生对古诗词进行品味与鉴赏。本文提出,整合多重感官,体悟古诗词的音韵之美;整合生活储备,展现古诗词的形象之美;整合多维经验,品味古诗词的意蕴之美。
关键词:整合资源 古诗词 核心素养
古诗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以简洁精练的语言展现出丰富而优美的意蕴。因此,教师要善于从新课程标准所设定的“立德树人”“素养导向”等理念入手,彰显统编版教材中古诗词的育人价值,借助统整、融合的方式,搭建学生走进古诗词的认知平台,助力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下面,笔者以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这首古诗为例,谈一谈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尝试和思考。
一、整合多重感官,体悟古诗词的音韵之美
虽然古诗词短小精悍,但是对遣词造句非常讲究,不仅体现在词语表达的精准性上,还对语言文字所展现出来的独有节奏和优美音韵有极高的要求。所以,古诗词朗诵起来朗朗上口、音律和谐、节奏鲜明,给人以悦耳的美感。对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古诗词自身的特点,创设多维的诵读和聆听路径,让学生感受其鲜明的音律之美。
比如,在教学《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时,首先,笔者要求学生自主诵读古诗,做到“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学生根据自己的习惯和认知,将这首七言绝句依照“二二三”或者“四三”的节奏,呈现出古诗的内在节奏。其次,从两个层面进行点拨和引导,一是从初读古诗的整体意蕴入手,虽然学生没有真正理解古诗的意思,但是诗人描绘的对象以及基本特点,已经浸润在学生的意识之中;二是借助古诗中典型的描写,如“白雨跳珠”“黑云翻墨”等,感受夏天雨水的迅猛,让学生根据自身理解进行重新调整,将口中诵读与心中感知进行对应。最后,从古诗独有的声韵格律出发,让学生运用“平长仄短”的规律,进一步调整并感受古诗的基本节奏。比如,在学生理解大意、体悟诗情之后,组织学生重新诵读,让学生深刻地认识到:平仄作为古诗节奏的重要标尺,所呈现出来的诵读方式不仅体现在声音的长短上,还与诗人内在的情感表达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针对这一板块的教学,笔者充分激活了学生的口、耳、心,以口中诵读、耳朵聆听、心中感悟等多维路径,将原本机械、生硬的文字符号赋予全新的内涵,在激活学生情感的同时,让学生对诗人产生强烈的共鸣,感知苏轼笔下那场“跳珠之雨”独有的魅力。
二、整合生活储备,展现古诗词的形象之美
北宋著名文学评论家张舜民说:“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一首诗,本质上就是一幅用简洁而生动的语言描绘出来的画作。对于古诗的阅读,必须要有丰富的想象力。《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古诗词阅读的“想象”提出这样的要求:“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因此,教师要在学生整体理解文本大意的基础上,激活学生的生活体验,让学生感受语言文字背后的价值意蕴和形象之美。
以苏轼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为例,这首古诗描写了杭州西湖夏天的暴雨以及瞬息万变的场景,用艺术的手法真实而客观地写出了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对此,教师要在学生理解古诗大意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想象,让学生将自身的经验融入语言文字之中。事实上,苏轼的这首诗分别描写了夏天暴雨的四个不同的阶段。在教学过程中,笔者从两个维度展开讲解:一是从诗句中提炼具有动态性的关键字词,将原本静止的文字转化成动态的画面,针对首句“黑云翻墨未遮山”,笔者紧扣诗句中的“翻”字,让学生想象乌云笼罩着大地,不断地朝天边翻滚的画面——就像是打翻的墨水瓶,不停地翻滚延伸,从天空中压向大地;针对第二句“白雨跳珠乱入船”,笔者紧扣“跳”字,让学生想象豆大的雨点快速滴落湖面,溅起水花的画面,以“入”字想象雨点杂乱蹦入船舱的场景——晶莹透亮的雨珠从高空落下,迅速砸向水面,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溅起的水珠跳入船内。二是从诗句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画面。以诗歌的第一句和第二句为例,这两句先从暴雨来临之前的“乌云翻滚”写起,然后切换到“暴雨倾盆”的画面,两句诗之间并不是生硬的切换,语言文字之间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如第一句“黑云翻墨未遮山”中的“未”字,看似漫不经心,实则别具匠心,如果将前两句诗联系起来,就能感受到虽然天空已经“黑云翻墨”,但是并没有遮住山峰,而后面就直接转为“白雨跳珠乱入船”,一个“乱”字将画面变化之迅疾完整地展现了出来。再如第三句和第四句“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读者可以从“忽”字感受速度之快,并与最后一句“水如天”进行对比,能感受到变化之迅速。
从心理学研究成果来看,想象再现与语言表达的高度融合,能让学生经历从文字符号到图像加工的过程。这时,如果教师再播放视频资源,就能与学生的想象形成巧妙的对接和补充,能将学生的认知和身心融入文本的意境之中,从而促使学生感受到古诗词所展现出来的独特魅力。
三、整合多维经验,品味古诗词的意蕴之美
苏轼写诗,善于运用夸张比喻的修辞手法,展现出独特的表达风格。清代文艺评论家施补华这样评价苏轼的诗作:“人所不能比喻者,东坡能比喻;人所不能形容者,东坡能形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针对语文教学,教师要在理解文本大意、了解文本信息的基础上,从言语形式和作者的表现手法入手,感受其表达的精妙,积累表达的经验,形成表达的能力。
以苏轼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为例,这首诗的前两句,苏轼不仅采用了比喻夸张的手法,还以色彩(黑云和白雨)呈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翻墨”和“跳珠”这两个极具动感的词语,则绘声绘色地描写了乌云密布和大雨倾盆时的场景。在教学过程中,首先,笔者没有停留在让学生理解诗歌大意的层面,而是拓展学生的阅读,联系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等作品,选择其中的比喻手法,构建一个全新的“微课程”,让学生在对比赏析中,感受比喻的奇妙。其次,从这首诗的第二句入手,引导学生在理解大意的基础上思考:“诗人为什么要将‘白雨’比喻成‘跳珠’?两者之间有哪些相似之处呢?”学生认识到两者外形相似,夏天的雨点较大,与珠宝非常相似,雨水滴入湖中溅起的水花,又与滚动的水珠极为相似。如此比喻兼顾了画面的静态之美和动态之美,可谓一举两得。最后,组织学生拓展课外诗歌,如在《饮湖上初晴后雨》中,苏轼用“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一句,将西湖无尽之美,巧妙而全面地展现了出来,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的喜爱之情。通过上述教学,学生将教材内容、前后经验巧妙融合,真切而深入地感受到了作者语言表达的精妙,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红云.背景资料让古诗词教学更精彩[J].小学语文教学,2022(17):59-60.
[2]申树斌.析古典诗词中桂花的喻义与精神幻象[J].文化創新比较研究,2022,6(21):5-10.◆(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娄葑实验小学)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