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小学语文革命教育类课文教学策略

时间:2024-05-07

闻美娟

摘   要: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编选了很多革命教育类课文,在教学这类课文时,教师要消除学生的认知断层,拉近学生与课文之间的距离;要紧扣故事情节的矛盾与转折,全方位洞察学生的困惑;要紧扣课文留白,整合多维资源,推动学生语言能力的生长;要开展实践活动,强化学生的价值认同。有效的革命教育类课文教学能在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基础上,落实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关键词:革命教育   课文教学   人文内涵   教学策略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不仅是学生学习汉语知识,提升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范本,也是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教材从主题内容、要素类别、文体样式等不同的角度,编选了相当比例的革命教育类课文。但是很多教师并没有认识到编者的真实用意,甚至对革命教育类课文所承载的价值视而不见,导致课文的整体教学效益得不到真正的落实。因此,笔者认为,在教学这类体裁的课文时,教师要精准把握学生的认知起点,全方位洞察学生的困惑,推动学生语言能力的生长,落实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一、消除认知断层,拉近认知距离

由于革命教育类课文与学生当下的学习和生活实际都有着较大的差异,因而学生在理解课文中的事件、人物、细节和背景等方面会存在一定的障碍和距离感,最终以一种陌生化的方式介入到文本之中。这对于学生而言,就是理解上的“空白处”。此时,教师就可以适时借助导学单,一方面,给学生阅读理解基本方向的指导;另一方面,给予学生广阔的自主学习空间,让学生可以基于自身的理解,提出自己的问题。在学生提出问题之后,教师可以基于学生的疑惑之处,引导学生深入探究,进而消除认知断层,拉近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

(一)借助影视作品,消除认知障碍

红色革命文化是新中国的立国之本,更是当下华夏子孙奋勇向前的精神动力。很多感人的故事、精彩的瞬间都已经被拍摄成了影视作品,这些都可以成为教师之“教”和学生之“学”的珍贵资源。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与身心发展规律,筛选相关的影视作品,为学生补充背景知识,填补学生理解的“空白处”。然后,教师可以从学生观看影视作品时提出的问题中,精准把握学生的认知起点,以及学生对课文所叙述的事件的了解程度,认识学生所缺乏的认知资源,选择适切的时機,唤醒学生的认知动力,引发学生的阅读期待。

例如,在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圆明园的毁灭》一文中,作者以一连串的四字词语和排比,不仅从文字内容的层面上展现了圆明园的富丽堂皇,而且在语句所形成的独特节奏中蕴含着浓郁的骄傲和赞美之情。在描写帝国主义侵略者的恶劣行径时,语言的运用精准到每个字,将帝国主义侵略者的“狼子野心”形象鲜明地表现出来了。

很多学生在读课文时都提出这样的疑问:“圆明园到底是什么样的?繁华到什么程度?帝国主义为什么要毁坏圆明园?当时的清政府为什么不阻止?”为了帮助学生解决这一问题,笔者给学生推荐了纪录片《圆明园》和电影《火烧圆明园》,借助影视作品,从视觉、听觉等直观的维度,将学生的身心带进那一段悲怆的历史,从而让学生体会文本中的“留白”。然后,笔者紧扣课文内容和相关资料,补充同质资源,让学生从多个角度理解课文内容与表达的情感。

(二)从单元整体视角入手,激发情感共鸣

统编版教材不仅在文本内容的选择上包罗万象,在文体的选择上也兼容并包,除了常规性的现代文,还包括了文言文、回忆录和议论文等。当接触到一些比较陌生的文体时,学生难以了解文章的篇章结构,进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对革命教育类文本的体悟和思考。因此,在教学时,教师不能将教学的视野局限在单一的课文之中,而要站在单元整体教学的视角上,引导学生开展单元群文阅读,借助单元中具有共性特征的课文,在互文阅读中,引导学生从整体视角感知文本,激发情感共鸣。

例如,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为人民服务》是一篇典型的革命教育类课文,也是统编版教材设置的第一篇议论文。在文中,毛主席借助张思德追悼会的契机,言简意赅地阐述了共产党员的宗旨——为人民服务。但是对于这篇课文的学习,很多学生始终存在两个问题:第一,学生对课文中提及的张思德其人其事并不了解,因而对毛主席论证的过程缺乏深刻的洞察;第二,学生之前没有接触过议论文这一种特殊的文体,不了解议论文的写作特质。

要解决这两个问题,仅仅依托这一篇课文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从单元整体的教学视角入手,利用多篇文本形成的“合力”,推动学生对单篇课文的深入理解。例如,在教学课文第二自然段时,教师首先可以引导学生从内容层面理解“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意思,并相机洞察议论文在说理过程中体现的结构特征。其次,教师可以从信息认知层面,补充张思德同志在延安大生产期间的突出表现,以及最后牺牲的相关资料。然后,为了凸显议论文的表达特质和文体特征,教师可以借助本单元中的《十六年前的回忆》,引导学生感受革命者坚强不屈的革命意志、豪迈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为学生正确理解毛主席所论证的“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奠定基础。最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文本样式的对照,通过对比,初步感受议论文的语言特质和结构特征。这样的教学过程不仅能让学生了解革命精神,理解“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还能让学生了解议论文的文体特征,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二、紧扣情节转折,凸显矛盾力量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革命教育类课文大部分是以“故事”的形式呈现的。这些故事无论是情节的设置,还是人物形象的刻画,都非常细腻,常常以矛盾冲突的形式,取得意想不到的表达效果。此外,编者还紧扣革命教育类课文,设置了相应的语文要素,让学生在感受文本语言表达特质的同时,感悟其中所包含的革命情怀和精神。

以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军神》一文的教学为例,首先,教师可以从课文极具概括性的标题入手,提出问题:“什么是‘军神?”“具有怎样气质和魄力的人才能被称为‘军神?”“我们都不是军人,应该向‘军神学习什么?”等。其次,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注意课文描写的细节,紧扣关键性的词句,感受人物内在的精神品质。例如,刘伯承在手术时“一声不吭”“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床单”“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等,这些都是非常具有画面感的词语,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感受这些语言文字表现出来的直观画面,借助生活经验,对当时正在动手术的刘伯承的状态展开想象。比如,“一声不吭”时,刘伯承内心可能会想些什么,可能在怎样激励自己;“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床单”时,刘伯承脸上会是什么表情;“手背青筋暴起”时,刘伯承身体的其他部位,可能会有怎样的变化等。

最后,当学生紧扣文字,走进了画面和情境之后,教师就要积极鼓励学生提出探究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的认知从感性层面进阶到理性层面。例如,既然如此痛苦不堪,刘伯承为什么不选择打麻醉药呢?这不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吗?这是文章情节发展的矛盾点所在,也是关键点。借助这一问题,学生能实现从感性体验到理性洞察的转变,与人物进行更加深入的对话。随着学生的深度质疑与探究,情节设置中的冲突能将学生的思维带入文本的深处,让学生在入情、入境的过程中,探寻民族精神的内核,感受人物形象的伟大。

三、紧扣表达留白,整合多维资源

在叙事性的文本中,为了情节发展的内在需要,作者往往不会将所有的内容和盘托出,而是在描述事件情节发展的过程中故意进行省略,这就形成了文本“留白”,这些留白会在学生初读课文的时候对学生理解文章情节造成较大的影响。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把握好这些留白之处,结合编者设置的语文要素,设计驱动性的问题,助推学生对革命人物形象的感知。

以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为例,编者设置的语文要素是:查阅相关资料,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因此,对这个单元的教学,教师就不能将所有的关注放在所要教学的单篇课文中,而要有针对性地收集课外资源,并进行灵活的调配和运用。

例如,《十六年前的回忆》中,在得知工友阎振三被抓时,身处于危险之中的李大钊并没有退缩,而是执意留在北京。虽然学生能根据课文的情节发展,理解李大钊如此选择的原因,但是作者并没有直接说明李大钊内心真实的想法。比如,当时的白色恐怖究竟到了怎样的程度?在如此危险的困境之下,李大钊完全可以离开,为什么他还要冒着生命危险留在北京呢?仅仅围绕课文內容,学生是难以真正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的。此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了解“三一八”惨案的相关历史,感受李大钊作为共产党领袖的责任与担当,进而理解李大钊的行为。

适当的文本留白,表面上看给学生的阅读感知形成了较大的障碍,但其实也给予了学生广阔的创造空间。教师要借助学生在留白处形成的困惑,将其作为激活学生思维的着力点,把握契机,选择适切的素材,巧妙地整合教学资源,消除学生内在的认知困惑,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革命教育。

四、开展实践活动,强化价值认同

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革命教育类课文对学生内心情感的体悟、价值观的认同和形成都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这其中既有故事本身所蕴藏的感人场景,也有人物在具体事件中的言行举止,这对当下的青少年来说,都是弥足珍贵的革命精神。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开展实践活动,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文本深处。

首先,教师可以建构微型话题,引导学生交流。例如,在教学《七律·长征》时,教师可以开展交流会,鼓励学生结合时代特点,积极探讨我们现在应该从长征中学习怎样的精神与品质。其次,教师可以积极组织展示活动,引导学生展示学习成果。没有展示,没有评价,任何活动都是一种空谈。在学生学习了文本之后,教师要给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提供平台。例如,在学习了《军神》之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收集课外资料,对刘伯承一生的军事生涯进行梳理。这样学生既能了解其作为共和国元帅所立下的赫赫战功,也可以与课文进行紧密联系,了解刘伯承是为了不让自己的头脑受到损伤才选择放弃麻醉的。从其后来在战场上的英明果敢来看,这样的决定无疑是值得的。最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巩固学习成果。以《军神》为例,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做手抄小报或人物卡片,对刘伯承一生的事迹进行全方位的了解,从而进一步理解“军神”的内涵。

在这样一系列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并没有对学生进行“灌输式”的教育,而是将自主参与和评价的权利完全交还给了学生,让学生在参与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强化了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精神,进而实现了革命教育类课文的育人价值。

综上所述,统编版教材中的革命教育类课文蕴藏着丰富的教学价值。教师既要从教材的编排特点入手,把握每个单元的语文要素,也要充分关注学生的实际学情,活用丰富的课程资源,精准把握课程价值的基本取向。在教学中,教师要借助问题引领的方式、多元化的教育资源和教育方式,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将学生的身心和意识都浸润在浓郁的革命文化中,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刘军.浅谈统编小学教材中革命文化类课文教学策略[J].新课程导学,2021(10):57-58.

[2]臧松刚.用语文的方式传播红色文化基因[J].教学与管理,2020(2):25-28.

[3]郭乐静.统编小学《语文》革命文化题材类文本教学的现实困境与路径探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0,40(32):56-58.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