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文字可视”观念下的阅读教学思考

时间:2024-05-07

俞燕

香港中文大学心理系张学新教授在研究中发现,人们在进行中文阅读的过程中,会出现一种特殊的脑电波,表现为在阅读汉字时,人脑会自觉进行一定的视觉加工。这一研究成果的发现,给我们一直坚持的观点,如“字词知冷暖”“入境始与亲”,提供了理论依据。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汉语言阅读的这种特殊现象,进行阅读可视化研究,让学生在如见其人、如观其景的视觉转化中,培养语言文字的语感。下面,笔者对“文字可视”观念下的阅读教学进行探讨,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

一、在品词析句中获得阅读感悟

一般情况下,学生在阅读时都会带着“这篇文章写了什么”的好奇心快速地阅读文本,而低年级的学生则满足于“我能把这篇文章里的字都念出来”。语文学科的课程使命之一是让学生学习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学会用语言文字與他人进行交流。如何将学生阅读的注意力从读了它、知道了内容上,转移到品词析句、发展语用上来?笔者认为,教师可以根据张学新教授的研究,将学生对文字视觉加工的无意识变成有意识的体验、感悟,从而让他们爱上祖国的语言文字,触摸到文字的情感温度,从而生发“我也要写出这样的文字”的愿望。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学生感兴趣的句子入手,在组织他们交流最喜欢的句子、片段的过程中,让学生梳理自己的阅读体验,表述自己的阅读感悟,甚至可以让他们照着这样的方式写一写,从而丰富语感,学习语言表达形式。例如,对于《乡下人家》一课,学生在初读课文时,很快就能在脑海中浮现乡下人家的日常生活场景,但对于作者流畅的描写及对和谐、温馨的田园生活的赞美之情,他们并不会过多注意。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文字进行视觉转化,如教师可以让学生描绘“瓜藤攀上棚架、爬上屋檐”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二、在个性化的解读中深化主旨

“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同一篇文章,不同的人去读,就会产生不同的感受。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当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解读,大胆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

例如,在阅读《乡下人家》第三自然段时,有学生在课本上勾勒出了“每个人家都养了鸡,这些鸡并没有关着养,它们可以到处走”的图景。笔者引导他们继续阅读思考,并提出问题:“你觉得这些公鸡、母鸡、小鸡的生活怎么样?”学生的好奇心一下子被激发了出来,他们对小动物天生的喜爱随着想象,诗意地流淌出来,一个个充满童真的画面被描绘得多姿多彩,有的学生说:“我从‘照例总要养几只的这一句,读出了每户人家都会养一些鸡,因为这些鸡既可以下蛋,又可以成为饭桌上的美味。如果哪户人家没有养鸡,就是破例了。”有的学生说:“虽然家家户户都养了鸡,但是他们好像从来不担心自己家的鸡会走丢,这些鸡在屋前屋后、竹林里、场地上到处跑。”还有的学生说:“我觉得这些主人从来不担心自己家的鸡会丢,是因为邻居们都很友好,不会偷。”就这样,学生在个性化的解读中深化了对文章主旨的理解。

三、在海量的阅读中培养阅读能力

脑科学研究发现,我们在阅读文字的时候,往往经历着从“视觉”到“语音”再到“意义”的过程。在阅读的过程中,人脑往往会自动跳过不感兴趣的内容和不打算理解的字词,并能很流畅地继续读下去。而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则会迅速给予反应,在高度关注、想象中产生阅读的快感。

从这个角度去解读新课程理念倡导的“增加阅读量”“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能获得不一样的理解。在不能确定什么样的阅读内容适合什么样的学生、学生对什么样的文字感兴趣的情况下,教师能做的就是让学生进行海量的阅读,让他们在书海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一叶金帆,并乐此不疲地驾着它驶向成功的彼岸。

在教学中,教师教完了一篇课文后,可以以作者为轴心,辐射一批他的其他作品,让学生更全面地感知某一文学风格;可以以题材为中心,让学生在同一内容不同写法的作品中感悟文学形式的多样性;可以围绕某一阅读策略,让学生在与课文表达方式相近的一类文本中习得阅读策略。(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金沙小学)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