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小学生逆向思维的培养策略

时间:2024-05-07

廖昀

逆向思维是一种与顺向思维相反的思维方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训练学生的逆向思维,就是引导学生从相反方向针对原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究,从事物的表象去深入挖掘其本质。小学数学学科与小学教学体系中的其他学科存在很大的差异,数学学科知识的学习对小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更高,并且需要小学生具备一定的逆向思维能力。为此,小学数学教师必须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加强对小学生逆向思维的训练,以此促使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笔者根据教学实践,对小学生逆向思维的培养策略进行了研究。

一、利用数学概念培养逆向思维

数学概念是小学数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容,也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重要基础。如果小学生连基础的数学概念都没有掌握,就无从谈及后续数学知识的学习。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加强对数学概念的教学,并利用數学概念的教学活动培养小学生的逆向思维。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小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还可以促使小学生养成独立思考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同时可以促进小学生逆向思维的发展。

小学数学概念包含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等因素,教师如果想让学生准确地理解和掌握这些因素,就要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各个条件与结论之间的关系。例如,在讲解“方程的解”这一概念时,教师可以从不同的层面诠释这一数学概念:一个层面为“可以让一个方程等号两侧的最终数值相等的值就叫作方程的解”;另一个层面为“方程的解可以让方程等号两侧的算术式结果相等”。这样不仅可以让小学生通过正向思维和逆向思维两个角度去理解数学概念,深化小学生对“方程的解”的理解和掌握,还可以很好地培养小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二、利用数学法则和公式培养逆向思维

小学数学教材除了包含许多数学概念外,还包含很多数学法则和数学公式。很多数学习题都是以数学法则和数学公式为基本依据进行计算的。数学法则和数学公式的教学也是培养小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过程。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中,多数小学生都是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记忆数学公式和数学法则的,但是小学数学知识中有很多的法则和公式,容易记混。只有小学生真正理解了这些内容,并将其内化为自身的知识体系,才能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小学数学教师在讲解数学法则和数学公式时,可以引导学生通过逆向思维来记忆这些内容,这样不仅可以使小学生形成深刻的记忆,还可以进一步训练小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例如,对于乘法分配律这块内容,教材中给出的公式为:(a+b)c=ac+bc。教师通过正向思维的方式为学生讲解这一公式后,可以再从逆向思维的角度让学生认识这一数学公式。教师可以先提出一个相关的问题,让学生自己思考和推导这一公式,以此训练、发展学生的逆向思维。

三、利用数学性质的互逆原理培养逆向思维

小学数学学科不仅包括数学概念、数学法则和数学公式,还包括很多数学性质,如概念的性质、公式的性质等,并且这些性质一般都具有互逆性。为此,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数学知识的这一特点,借助性质的互逆原理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

例如,在讲解有关小数的知识内容时,由于小数有一个性质为“小数点每向左移动一位,数值就扩大十倍”,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如果一个小数扩大了一千倍是因为什么呢?”这个问题可以激活学生的逆向思维,引导其逆向推导结论。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能深刻地理解和掌握数学性质,还能进一步提高逆向思维能力。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将对学生逆向思维的培养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并准确把握教学契机,加强对学生逆向思维的培养,在促进学生逆向思维发展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从而为学生日后学习数学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市潭口中心小学)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