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数学课堂提问能力的培养策略

时间:2024-05-07

严娴

一、认识数学本质,组织有效教学

小学数学的本质,是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发展数学能力。教师要基于儿童的认知,从他们的认知规律出发,创造儿童喜闻乐见的课堂形式进行课堂教学。

根据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在课堂教学中需要把握以下几个特性:数学性、生活性和活动性。数学性是指从数学学科的本质出发,充分发挥数学教学的本质,让学生感受数学方法、领悟数学思想,激发学生进行自主思考。生活性是指教师筛选各种生活素材,创设各种生活情境,利用现实生活素材,引导学生展开数学探究,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活动性是指通过活动设计,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并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不断经历观察和体验、猜测和判断等操作和思维活动,帮助学生积累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

也就是说,数学教学融合了思维活动,融合了数学本质的探究活动,融合了数学和生活的联系。通过这样的多融合活动,教师根据儿童的需求,有机选用素材,形成富有成效的课堂教学。

二、选择认知节点,构建提问策略

要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就要找到认知节点,带领学生主动探索,实现学生认知上的跨越式发展。比如,在新知的引入环节,教师要设计有效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求知动机;在新知的形成环节,要设计有趣的数学活动,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发散数学思维;在新知的巩固环节,需要注重生活性和实践性,结合生活中的数学进行实践应用,引导学生自主实践。因此,教师对于认知节点的把握是至关重要的。

(一)把握关键词语,示范提问技巧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找到数学知识中的关键词语,从提问的角度进行引导,亲身示范提问技巧和提问方法。例如,在教学《认识分数》时,笔者提出问题:“只有将蛋糕平分成两份,每一份才是它的二分之一吗?”学生自然能想到西瓜、苹果、长方形等,理解了从线段到图形,只要将它等分成两份,取其中一份就是二分之一。在这样的抛砖引玉之后,学生提出了质疑:“一定要‘平均分成两份吗?3份、4份呢?”在这样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对分数有了清晰的认知。教师言传身教,借助自己的提问技巧,引导学生找到方法。由此学生从没有疑问到带着质疑来提问,一步步找到了提问的方法和技巧,从而实现了提问能力的提高。

(二)转变思维模式,激发提问动机

在传统教学中,学生没有独立思考的机会,导致课堂失效。教师要从原来的主导者转变为合作者,和学生形成思考同盟,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例如,在教学“比的认识”时,笔者问:你从中得到什么认知?你有什么思考?学生根据教师的问题引领,审视自己的学习历程,提出问题:“比和除法有什么关联?与分数有什么关系?比的后项能为‘0吗?為什么在有些比赛中写的比分就有‘4∶0呢?”学生提出的这些问题,都是非常有代表性的学习资源,不但能够引发思考,而且能够在思考中梳理已学过的数学知识。提出这样的问题,说明学生进行了独立思考,深入认识了数学概念,数学思维得到了提升。

(三)创设数学情境,激励学生提问

教师要创设数学情境,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推进数学思维的深入。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给学生提供尝试的机会和想象的空间;其次,还要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数学素材。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面积”这一内容时,笔者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活动:哪一组能够在15秒钟的时间内画出和已知三角形面积一样大的三角形。学生的速度非常慢,而教师则在5秒钟内完成了。到底是什么原因能画得这么快呢?有没有什么方法?很多学生产生这样的疑问,引发了大家的讨论和思考。有学生认为,只要画出同底的三角形就行了。此时有学生质疑:那三角形的高怎么办?根据这个质疑,学生总结,同底等高就可以。那么如何确定等高呢?这里有什么规律呢?利用比赛活动,让学生展开交流和探究,因疑促思,对抽象的数学概念理解得日益透彻,从而提升数学思维能力,提升数学素养。

毫无疑问,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基于儿童视野,在课堂教学中注重数学的学科性、生活性和活动性,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其中,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由此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这是教师的责任所在,也是新课标的目标所在。唯有让学生想问、敢问、能问,才能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提升,获得能力发展。笔者相信,只要多加探索和引导,一定能够培养出爱问问题和善于思考问题的学生,达到数学课堂教学目标。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