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幼儿园趣味数学教学策略分析

时间:2024-05-07

胡小清

幼儿数学教学是幼儿阶段进行学习的重要学科,在数学教学时,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兴趣和认知能力来进行教学设计,从而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学习,有效掌握学习内容。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选择趣味性的教学环节,以此提高幼儿的注意力,使他们通过主动学习促进数学思维的发展,促使课堂教学高效进行。

一、创设活跃的课堂氛围,激发幼儿学习的积极性

幼儿由于年龄较小,在学习过程中不能有效保持注意力,周围的事物很容易干扰他们的数学思维,影响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和幼儿进行沟通交流,让幼儿感受到教师的关爱,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在师生互动交流中,拉近幼儿和教师的距离,使得他们主动向教师进行提问,大胆说出自己对知识的理解。教师要根据幼儿的特点为他们创设活跃的课堂氛围,让幼儿在轻松的状态下进行学习探究,发挥主观主动性。同时,教师要对幼儿的学习进行指导,使幼儿充满信心地进行探究,有效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促进他们的数学思维发展。

二、结合动手操作进行教学,促进幼儿数学思维的发展

在幼儿数学教学中,教师在教学一些比较抽象的数学知识时,可以结合动手操作的方式进行教学。在操作过程中,幼儿能进行积极的思考,促进他们数学思维的逐步深入,让他们快速掌握这些数学知识,形成深刻的印象。在开展动手操作活动时,教师可以给幼儿准备丰富多彩的操作材料,如幼儿智能学具、多功能插板、珠算器、插塑雪花片、沙盘教具、游戏卡、圆点卡等。在多种操作材料中,幼儿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进行活动。例如,在教学“4的组成”时,教师要对幼儿进行启发,让他们充分发挥主动性。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幼儿选出4个自己喜欢的材料进行探究,让他们有效地掌握4的组成。在直观的操作过程中,幼儿的思维积极,思考问题时能有分析,使他们的学习能力不断提高,数学思维获得发展。

三、从幼儿的生活出发,引导幼儿进行深入探究

幼儿正处于认知周围世界的阶段,对生活中的一切事物充满好奇。在幼儿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幼儿的这一特点,结合幼儿的生活进行教学,提高幼儿探究知识的主动性。通过主动学习,提高幼儿的数学认知能力,使他们的数学思维获得发展。例如,在幼儿吃饭时,让他们数一数班里一共有多少小朋友,男生有多少人,女生有多少人?让他们把数字和直观的形象建立联系,初步形成数学思维。在玩积木时,让幼儿认识正方形、长方形、圆,让他们分清各种颜色。在过马路时,让幼儿注意观察红绿灯的位置。从生活中挖掘教学素材,拓宽幼儿的学习范围,让他们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掌握数学知识,有效提高学习兴趣。同时,结合生活进行教学,能让幼儿快速建立数量、位置、大小意识。

四、巧设问题,激发幼儿的求知欲

问题能有效激发幼儿的积极思维,使他们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深入探究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在数学教学中采用问题教学的方式,能加强师生互动,实现和幼儿的共同参与。在幼儿数学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教材内容设计趣味性的问题,激发幼儿的求知欲,让他们积极主动选择、探求问题的答案。问题教学的真正目的是启发幼儿的思维,让他们产生探究知识的兴趣。因此,在设计问题时,教师要关注幼儿的兴趣点,通过和他们积极的交流,了解幼儿的认知能力和兴趣,设计出符合幼儿认知、能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问题,让幼儿在学习过程中思维始终处于积极思考的状态,并能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与质量。

五、结合游戏进行教学,拓展幼儿的创新思维能力

在教学中,把游戏环节融入其中,能充分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使他们在探究中参与游戏。通过参与游戏掌握数学知识,促进他们创新思维的发展。例如,在对幼儿进行1~10的数字教学时,可以把卡片分给幼儿,让他们听教师的口令做动作。教师说出口令:1~10的数字排队,幼儿快速根据自己的数字选择排队位置。通过游戏让幼儿快速认识1~10的数字,并掌握数字的顺序。通过游戏教学,营造课堂活跃氛围,这会对接下来的学习内容会充满兴趣,能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到新知识的探究和学习中。在设计游戏环节时,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兴趣选择,通过游戏环节掌握所学的数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

总之,在幼儿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幼儿的认知能力进行教学,使教学活动在教师和幼儿的积极参与中进行,提高幼儿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促进他们数学思维的发展。在设计教学形式时,教师要从幼儿的角度出发,选择趣味性的教学方式,拓宽教学空间,让幼儿在课堂上和活动中进行数学学习,从而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实现高效的幼儿数学教学。

责任编辑:刘伟林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