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初中数学教学需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时间:2024-05-07

龙向荣 史能兴

摘 要: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离开个体差异谈教学是荒诞的。初中数学教学中忽视个体差异性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教学目标忽视个体差异性,目标虚假公平;二是教学方法忽视个体差异性,过程虚假公平;三是教学评价忽视个体差异性,结果虚假公平。因此提出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坚持个体差异原则的四条途径:一是教学观念转变,向人性回归,承认差异,尊重差异;二是教学目标分层次多元化,体现学生差异性;三是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普适性与针对性相结合;四是教学评价方式多元化,教学评价标准差异化。

关键词:学生 个体差异性 初中数学 路径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哲学家埃里希·弗洛姆说:“一个单独的人代表着整个人类,他是人种的一个范例。他既是‘他’,又是一切;他既具有他所特有的个性,并在这一意义上是独立的个体,又具有人类所有普遍具有的共性,他个人的人格则是由所有人共处的人类生存环境的特点所决定的。”这段话不完全正确,人具有人类的共性与自身的个性是正确的,但是,一个人的个性却不能代表所有人的个性存在,即一个人可以代表着所有人的共性存在,但是他却代表不了所有人不相同的个性存在。同样,每个学生身上都蕴藏着丰富的个性,并且通过行为表现出来。

一、初中数学教学中忽视学生个体差异问题

1.教学目标忽视个体差异性,教学虚假公平。教学目标的确定需考虑到很多因素,一门课程的教学目标不应一成不变,也不应一元独占。反观当下的教学情况,可以发现,大多数教师对教学目标的理解并不透彻,存在很大的问题。大多数数学教师在备课时主观设定教学目标,忽视了学生个体水平的不同。目标上追求“一碗水端平”的现象在初中数学课堂上比较常见,这也是教师追求教学效益和简化教学程序的常用办法,然而这样的教学目标容易磨灭学生对数学课堂的兴趣,也容易使成绩不好的学生丧失学习信心,从而导致一系列问题。

教学目标忽视学生个体差异性,其实质违背了教育公平,是目标的虚假公平。有学者认为忽视个体差异的公平是虚假的公平,忽视个体差异的教育是不平等的教育。同理,教学目标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表面看似平等对待,其实会导致最大的教学不公平问题。要求性格各异、智力各异的学生达到同样的教学目标是不公平的,这只能称为教学平等,而不是教学公平。

2.教学方法忽视个体差异性,过程虚假公平。现实中,很多数学教师教学方法单一,主要采用集体讲授法和案例分析法,其他教学方法较少使用。但每个学生的认知风格都是有差异的,同一种教学方法肯定不适用于全班学生,大多数初中数学教师没有意识到差异性教学对更新教学方法的要求,存在着教学方法单一的问题。笔者也多次接收到学生的真实反馈,表明自己在数学课堂中感受不到乐趣。这明显暴露出了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教学方法单一,学生激情不高;二是师生关系不融洽,师生关系成为“课堂关系”;三是整个班级数学成绩平平,缺乏优秀生。

教学方法的单一不仅是不科学的,而且会导致初中数学教学过程的不公平。针对全部学生采取同样的教学方法,从表面上来看对学生是公平的,但我们仔细观察课堂会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即有些学生在课堂中特别活跃,有些学生对数学课堂不理不睬。究其本质是因为每个学生都存在个体差异,而我们采取的教学方法并没有照顾到每一位学生。从这点来看,教学方法的单一、缺乏差异性原则导致了学生实现教学目标的最大不公平。

3.教学评价忽视个体差异性,结果虚假公平。教学评价是指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对教学过程和结果进行价值判断的活动。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由于数学课程的特殊性,即题目大多数可以得出标准答案,易于用正确和错误两种结果来评价,以解题答案正确与否作为得分标准,较少关注解题步骤。同时,在观察初中数学课堂中发现,大多数教师不善于运用课堂教学评价改善课堂学习气氛,甚至由于评价方法单一或错误而使气氛沉闷,很难对学生个体作出恰当又具有促进作用的评价。

教学评价的作用是促进下一教学阶段教学过程的改善,给予教师教的反馈和学生学的反馈。忽视了学生个体差异性的评价,实质上是为了评价而评价,很有可能丧失了评价的促进作用,脱离学习过程来谈学习结果,是追求结果的虚假公平,这样的教学评价是没有意义的。

二、初中数学教学实施个体差异原则的主要路径

1.教学观念转变,向人性回归,承认差异,尊重差异。

教育既要为社会培养人才,满足社会的需要,又要满足个体的需要,使人的个性潜能得到充分发展。只有向人性回归,做到发展个性与实现社会性二者统一,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终极目标,为社会服务。要引导教师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满足每一位学生的需要。首先要承认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充分肯定个人独特的价值并保障实现这种价值的权利,再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使学生受到适合的教育,实现个体独特的价值。不顾及学生差异而进行教学,只会造成师生之间关系的不和谐,也不可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不能称为有意义的教学。教师应与学生们平等交流,带着教学的目的去倾听。同时教师应自我反省,自我更新,避免教师以自我为中心的自我理解。在此基础上师生共同决定课堂的具体的行为目标和远景目标,寻求解决课堂分歧和问题的途径,尊重差异,实现共同理解、共同进步,体现多样性的平等,实现教学中的真正公平。

2.教学目标分层次多元化,体现学生差异性。只有从学生角度出发才能更好地设定教学目标。教师需深入了解每位学生的成绩水平,科学地制定教学目标。设定总目标和层次目标并根据班级学生数学学习水平,将班级学生分层次,作为教师教学参考的依据。教师由此再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水平设定不同的具体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确定需要考虑到学生数学水平的差异性和学习能力的差异性。教学目标分层次具体化是将学生个体差异作为教学目标考虑因素,只有教学目标多元化,才能在数学课堂中见到多元的学生,才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形形色色的人才。

3.教学方法灵活运用,普适性与针对性相结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极为重要。恰当的教学方法是将教师头脑中的知识传递到学生头脑中的最佳途径,所以,教学方法的使用必须考虑到学生个体的认知风格、学习风格和智力水平等等。可见,教学方法的恰当使用要考虑教学时间,更要考虑教学效果。所以,教学方法的选择需多元化,做到普适性与针对性相结合,根据学生群体的共性以及其他因素选择主要的教学方法,还要根据学生个体的个性以及其他因素选择辅助的教学方法。在这里建议每个班级可以为每一位学生建一个学习档案,记录学生的认知特点与学习方法习惯等,便于教师了解每位学生学习特点,有利于教师的教,也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学。

4.教学评价方式多元化,教学评价标准差异化。针对当前教学评价的现状,教学评价方式需突破分数的限制,使教学评价方式多元化、教学评价标准差异化发展,力求实现学生差异化平等。教师应充分发挥评价的作用,理性评价。教师应更多地采用能够促进学生个体发展的评价方式,不仅要关注教学的结果,更要关注教学的过程。因此,教师应该加强过程性评价,在课堂中恰当运用口头评价。同时,应该注意教学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不仅是教师评价学生,也可以让学生之间互相评价,甚至让学生评价教师。鉴于每位学生的学习目标不同,教师应该用不同的教学评价标准去评价不同的学生。教师根据学生的差异性,灵活地对学生进行评价,才能更好地发挥教学评价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吴亮奎.课程与教学公平:基于个体差异的解释[J].教育学术月刊,2013,(04):64-67.

[2]刘慧,朱小蔓.多元社会中学校道德教育:关注学生个体的生命世界[J].教育研究,2001,(09):8-12.

[3]汪昌华.教学中个体差异性平等的内涵及实现[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24(02):96-99.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