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小学三年级作文教学中后进生转化研究

时间:2024-05-07

吴雅玲

经历了低年级的写话之后,三年级开始的作文教学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其中之一就是后进生的转化问题。需要指出的是,此处的“后进生”称谓,仅指学生在作文中表现出来的水平差异,非指其他。实践表明,作文教学中转化后进生的关键有三:一是摸清作文后进生究竟差在哪里,不能经验化,不能人云亦云;二是有针对性地寻找有效的策略;三是有效的评价机制。下面笔者分别进行说明。

一、基于个体研究的作文后进原因

笔者在研究三年级学生出现分化原因时发现,常规意义上的统计概念并不具有代表性。譬如有人指出,小学生作文后进的原因是因为阅读面不够,但笔者在对三年级数个班级进行调查统计时发现,其中并不乏一些阅读量大的学生;还有人认为,是这些学生写作不够,应当通过练笔来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而笔者在与部分学生面对面交流时也发现,他们平常也写得不少,但水平就是没有明显的提高。于是,笔者决定面向不同学生个体,以探究后进生究竟作文水平弱在哪里。

研究表明,三年级后进生的作文之差并不能简单地归结为阅读或写作数量的原因,还要关注质的原因,也要关注这些学生在阅读与写作过程中内驱力的原因。具体来说,阅读并不是简单的文字信息的输入,从作文的角度看阅读,应当关注学生信息输入之后的输出过程,也就是说,学生阅读之后能否进行有效的输出。而通常的阅读要么是不关心输出,要么是只关心输出(作文),很少有两头兼顾的。再说写作训练,通常的作文训练只是直接基于作文要求的命题式作文,缺少基于学生需要的练笔,教学目标与学生实际脱节,导致了常规作文练习效果不明显。

二、瞄准实效的作文转化教学策略

后进生的作文转化显然是追求实效的,这种实效不仅仅是作文写得精彩,更强调的是让他们生成一种愿写、想写、爱写的内驱力。

有人说,几乎每一个孩子都不喜欢写作文,三年级的学生尤其如此。如果说低年级简短的写话还能接受的话,那长篇大论式的作文,显然超越了他们的承受范围。而笔者认为,三年级的学生怕写作文,一个更为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内驱力,而此内驱力的培养最佳策略仍然不外乎阅读与写作这两条途径,作为最基本也最有效的工具,关键是寻找和用好此工具的策略。对此,笔者提出如下两点建议:

1.基于兴趣的阅读指导。三年级的学生尽管作文有后进的情形,但并不影响他们对阅读的热爱。即使看似不爱阅读的学生,也应当寻找到他们的兴趣点,让他们真正爱上阅读。笔者针对班上的作文后进生,让他们给笔者推荐一本自己喜欢的读物,特别强调不限体裁。因此当学生推荐给我曹文轩的美文系列时,当学生推荐给我马小跳系列时,甚至有学生推荐给我查理九世系列时,我都能给予积极评价。其后,笔者特地在课堂上给出五分钟左右的时间,让这些孩子依次在这些时间向全班学生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可以是复述原文,也可以概述某段故事情节,还可以是用自己的想像去延伸原书中的情节。这一策略,极大地调动了这些后进生的阅读热情,也在有意培养他们的语言输出能力,从而为写好作文奠定语言组织的能力基础。

2.基于需要的写作训练。针对这些后进生,笔者没有急着让他们写长篇幅的文章,而是允许他们在原来写话的基础上适当扩充字数,文体不限,关键是写自己想写的,并且赋予他们自由跟教师交流的机会与途径。这一策略对于这些学生来说还是有效的,传统的面对面交流,基于网络的客户端交流,都成为学生向我汇报作文水平的途径。更重要的是,这种看似外驱力的策略,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却是产生内驱力的重要途径。当学生逐步品尝到教师的认可时,会自发地将写作成果给教师看。其中还有几个孩子的家长说,孩子只愿意将作文给教师看。在笔者看来,学生所说的愿意给老师看,骨子里却是学生愿意写的动力作用结果。

在这两点的基础上,引导后进生反思提升作文水平的途径也是必要的,让学生将前后的作文进行比较,看看之前有什么不足,看看现在有哪些进步,教师只在心平气和的状态下作小小的点拨,往往也能激活学生的写作欲望。后来笔者分析,这些学生其实更愿意看到自己小小的进步,而不是通常情况下教师苦口婆心或者义正辞严的指导。

三、建立积极导向的作文评价机制

评价对三年级作文后进生的影响极大,因为这些学生其实都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的作文技不如人,有时一个小小的批评都会影响他们很长时间。但是面对他们作文中存在的问题,又不可能不加以评价。因此,建立积极的评价导向就成为一件极为重要的事情。

笔者的思路是四个字:就文论文。只针对学生的写作结果,判断学生的写作过程,发现学生的不足——教师最好是点而不破,而是让学生自己说出来。这样的评价往往更符合他们的内心需要,因而也容易成为积极的引导力量。就文论文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师生可以同时聚焦于一个共同的目标,也可以将学生的阅读对象与写作结果纳入研究范畴,从而在明确了研究对象的基础上,建立一种导向性的评价模式。这样,这些学生就更会产生与老师交心交流的心理,从而让教师更好地把握学生的写作心理,为进一步的转化提供坚实的支撑。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