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例析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时间:2024-05-07

李石宝

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思想道德观念,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方式,因此,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和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必不可少的途径。但是,在传统的语文教学活动中,许多小学语文教师只注重语文的工具性,忽视了语文的社会性和人文性,没有注意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欣赏能力,使得语文教学质量较低。在素质教育不断深入发展的情况下,把审美教育渗透到小学语文教学中来,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作用,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成为检验小学语文教师执教能力水平的标准之一。

一、开展审美教育的意义

目前,传统的应试教育观念依然影响着教师,严重影响着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大力提倡审美教育,促使广大教师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念,成为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的必要方式。同时,语文学科是一门兼具工具性、社会性和人文性的学科,不仅包含了多种多样的理论知识,而且蕴含了丰富的思想感情。因此,通过语文教学,开展审美教育,培养学生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可以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另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所以,了解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之间的密切联系,利用审美教育,引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可以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促进学生的综合全面发展。

二、实施审美教育的有效方式

1.合理创设审美意境,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语文教学本身就含有丰富的审美因素,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深入研究语文教学资源,充分发挥《语文》教材、教学资料的积极作用,合理创设审美意境,以培养学生审美意识,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充分解读《语文》教材,体验课文中的美感,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感情。

例如,小学语文教师利用教材中的《找春天》《日月潭》《黄山奇石》《秋天的图画》等文章,让学生体验和感悟大自然的风景美,促使学生热爱自然、保护自然;通过教材中的《吃水不忘挖井人》《窗前的气球》《画家乡》等课文,让学生感受人情美、道德美。同时,小学语文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教学需求,让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寻找美、发现美、感受美,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提高学生的审美鉴别能力,并使之得到进一步升华。

2.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学方式,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提升语文教学的质量。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营造优美的教学情境,开展审美教育,以激发学生的审美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例如,在学习《西门豹》时,小学语文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通过多媒体技术,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感受善恶、美丑之间的区别,以提高学生的辨别能力,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

3.利用古诗词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古诗词学习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不仅承担着继承我国古代文化知识以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重任,而且肩负着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社会责任,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重视古诗词教学的重要地位,利用古诗词教学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以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

例如,在学习《宿新市徐公店》时,小学语文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古诗大意,想象诗中的儿童捕捉蝴蝶的情景,引导学生思考古诗所描绘的季节、场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同时,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春天的图片,让学生感受春天的温暖、美好,激发学生的审美热情,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

总而言之,审美教育可以培养学生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因此,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树立素质教育的观念,采用先进的教学方式,合理渗透审美教育,注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不断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以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