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高职院校开设健身教练课程可行性研究

时间:2024-05-07

赖丽新

摘 要: 健身教练是当今比较热门的职业之一,当好健身教练必须具备扎实的体育理论基础及丰富的实践经验。健身教练课程是一项职业性非常强、可操作性强的课程,可作为职业院校学生选修的第二专业课程进行学习。研究结果表明:职业院校学生可充分利用实训时间进行专业训练,提高专业指导能力及服务意识。利用学校与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合作平台,训练与提高学生健身教练指导能力及实践。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分析法、比较法、逻辑推理法等研究方法就健身教练课程内容进行研究,从而构建高职院校健身教练课程,为把握健身行业发展的核心、规范健身教练市场、提高健身教练职业素质服务。

关键词: 高职院校 社会服务 健身教练 课程设置 校企合作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地发展,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身意识的不断增强,健身行业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健身俱乐部的增多给健身教练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然而现今的健身教练素质水平参差不齐,相互间的差距很大,其中有一部分原因是其门槛较低,没有专门的职业资格认证机构和法律规定的约束,健身教练从业人员很大一部分都是社会喜好者,他们通常是通过一些速成培训机构,获取证书上岗从业。目前许多健身培训机构打着培训健身教练的旗号,行挣钱投机倒把之实,扰乱了健身教练培训市场,形成了许多“皮包健身俱乐部”,屡次发生携款逃之夭夭、人去楼空事件,伤害了不少的民众。加强健身市场健身教练的整体素质,严格证书的认证制度,将会逐步规范和完善健身教练市场。本文针对健身市场对健身教练的发展需求,提出高职院校开设健身教练课程的必要性。希望通过开设健身教练课程学习,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为健身教练职业夯实基础。

本人通过查阅大量相关文献发现,健身教练课程方面的研究文章很少,牵涉的大部分为私人教练、健身俱乐部管理经营、健身产业发展、健美操指导员现状调查与分析等方面的研究文章。目前还未有对高职院校设置健身教练课程进行可行性的研究报告,鉴于此,本人对健身教练的素质和职业要求、健身教练的数量及等级构成、各健身教练课程内容比较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希望对有一定师资条件的高职院校开展健身教练职业课程起到作用,同时能促进体育健身事业的发展。

一、问题的提出

2002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职业教育要以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宗旨,为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服务。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为提高劳动者素质特别是职业能力服务。”2006年启动的国家示范高职院校建设项目也对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要在新技术推广、职工技能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进城务工劳动力培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方面发挥主力作用,同时在若干领域形成较强的技术优势,成为区域性技术创新和技术服务中心,辐射和带动区域、行业高职教育发展,在对口支援农村和对口支援中西部职业院校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高职院校培养的体育人才同样具有服务社会,与时代发展同步的要求,体育人才是社会体育指导员的重要来源之一,是推进我国全民健身事业发展的主力军,据调查显示如下:

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与全国总人口比例(单位:人)

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数逐年增加,我国自1993年颁布并实施《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以来,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伴随着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走过了15年多的历程,由弱到强,在发展中不断壮大,截止到2004年底在册人数已达到40多万。按照规划,到2010年《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二期工程结束时,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将发展到65万人左右,达到“每千人拥有5名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目标,但现今离社会大众健身的需求还是有很大的差距,还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

体育产业化,把体育运动推向市场,对经营者来说需要考虑“上帝”的需求,有市场才有产业的生路。对消费者来说,不但需要考虑物有所值,而且还得考虑体育消费者增进健康、愉悦身心的效益。因此,各种体育运动项目要想谋求发展就要跟上时代发展步伐,不断改革创新“由内而外”吸引大众来占有市场。健身教练作为社会体育指导员中的一种,数量与日俱增且已经在逐步职业化,与健身活动热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健身教练的发展水平和速度相对来说比较滞后。虽然目前各大城市健身教练的缺口还没有确切的统计数据,但是网上有大量健身教练的招聘信息、培训讯息,这表明市场的需求及健身教练存在不足。加上各体育院校的学生也经常被健身俱乐部请去担任兼职或临时健身教练,也反映出健身操、健美等专业的学生已经供不应求。

目前的健身教练主要由两种人群结构组成:一种是相关专业的学生(体育专业生占多数)毕业后,直接进入健身俱乐部担任健身教练;另一种是通过参加培训班(社会人员爱好者或非健美操专业人才等),如瑜伽教练班,通过考健身教练资格证进入健身教练领域,由此可以看出健身教练职业市场的广阔。这两种人群都各有优缺点,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健身教练除了应该具有较强的理论功底外,还需要很多与之相关的技能,如社会交往能力、语言沟通能力、体育市场营销能力及处理突发事件能力等。体育专业出身的健身教练虽然在理论知识方面有扎实的功底,但在教学技能、服务意识等方面来说就比较缺乏。而参加相应机构培训班出身的健身教练,根据培训者自身情况不同、培训班的质量良莠不齐以及目前健身教练培训课程种类繁多,又因缺乏国家相关部门制定的统一标准导致培训及人才质量得不到根本保证。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对私人健身教练需求也在不断增多,健身私教服务在一些大型健身俱乐部推而广之,健身私教所做的因人而异的个性化训练计划吸引了大量的健身会员,这更加剧了目前行业内高素质的教练数量短缺的局面,而目前培训机构不健全,这也就难以保证健身教练的人才质量。因此,培养问题将会影响到人才的发展。国内很多体育类院校没有开设专门培养健身教练人才的专业课程,尽管北京体育大学前两年开设了社会体育指导员本科课程,但是由于培养的人才缺乏针对性,不能满足社会对健身人才的要求。事实上,健身教练不仅仅是指导学员跳跳操,利用器械锻炼,同时还要为学员提供包括体能评估、运动营养搭配、运动处方的制定(学员适合什么样的项目和运动强度)、如何为会员服务、为会员跟进等,这都是目前的人才培养所欠缺的,加上如今由各个专业人才转变成的健身教练大多技能单一、知识不够系统,不能很好地胜任教练工作,从而导致健身市场的不稳定,流动性增大。在非学历教育方面,近两年体适能行业(即健身行业)内需要大量具有专业素质和服务意识的教练,而目前国内的培训主要针对专业方面,因健身行业属于第三产业,所以应该在服务意识方面进行培训锻炼,以提高服务质量。实际上,高素质的教练不仅要具有专业资格,服务意识也是赢得顾客的重要砝码之一。

2008年北京师范大学自主新增设置了7个学科,在专业获准备案中,教育学院申请的二级学科有:教师教育、农村教育、教育政策学与教育法学;艺术学院申请的二级学科有:数字艺术学、书法学等学科。从上我们可以看出,学校在根据社会的需求不断调整专业设置课程,不断适应社会发展潮流,同时也在扩大教育领域的方式。同样,随着社会的发展,健身潮流汹涌袭来,当下的体育生似乎无法满足社会发展需求,从铺天盖地的健身教练招聘广告、网上招聘及形式多样的健身教练培训广告中,我们可以看出健身教练的需求量之大及专业人才的不足。因此,从某种程度来说当下体育课程内容是不完善的,至少是在和社会接轨的过程中出现了断层,而增设相应的课程便成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唯一途径。经济社会的发展,全民健身的热潮,促使人们对健身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健身教练的要求也水涨船高,这意味健身教练将面临着新的挑战,同时机遇也越来越多,发展的空间也将会更大。

二、我国高职院校根据社会需求进行课程设置改革

社会的进步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学校体育指导能力,同时也要具有群众健身指导能力,这对于高职院校拓宽就业渠道,主动适应市场和体育行业发展的需要是颇有价值的。我国全民健身计划的提出为我们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课题。我们已经认识到,只有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先导,以能力培养为主线,拓宽专业口径,完善学科体系”的专业建设指导思想,采取多种形式与途径,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才能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随着我国健身市场的不断完善,我们通过对现状的深入调查,分析其发展趋势以建立健身教练课程体系,这样做是根据社会的实际需要不断优化人才培养计划的体现,是围绕人才质量核心加强专业建设的新探索,也是体育专项教学与我国体育教育改革相匹配的尝试。

我国高职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与运动训练专业培养目标分别设定为培养具备体育教育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中等以上学校从事体育教育、训练和科研工作的专门人才和能在专业或职业运动队、各类体育院校、高等院校运动队和体育传统学校等单位从事体育运动训练等方面工作的专门人才。一直以来,我国高职院校体育专业以运动技术训练和培养学校教学能力为中心,以教师教技术、考技术,以及教务部门要求学生通过运动员等级、裁判员等级等教学方式进行。上世纪90年代的高考最大的变化就是从“两包”到“两自”,开始了学生上大学要自己缴费、毕业后自主择业,这在以前计划经济时期高职院校体育专业学生毕业分配“两包”的背景下,因课程的设置和专业结构可以不考虑社会需求,所以教育效果难以得到实践检验,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之间不相适应的问题并不明显。然而,随着我国新时期社会转型和经济的发展,网络、信息知识大爆炸时代的到来,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需求发生了巨大变化,闲暇时间的增多,社区环境设施的完善,配有的健身锻炼场所促使大众健身、娱乐休闲等体育形式成为了我国社会变革进程中的重要社会需求。目前,以大、中、小学为基础的学校体育也在进行着深化改革,以健康为目的,以体育为手段,教学方式多样化、突出锻炼形式等改革措施的出台,使学校体育教育对体育教师的基本素质、综合能力、专业知识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根据社会需求的变化,调整高职院校专业的课程设置,就成为当前教育改革中一个重要问题。健美操指导员市场是个很大的就业市场,能很好地缓解就业压力,但目前高职院校体育专业人才很难直接适应市场需求,通常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才能上岗从业。因此,如果高职院校设置健身教练课程的话,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上来培养锻炼学生,使一部分学生能适应市场变化需求,那么解决好这个问题,也不失为缓解毕业生就业压力的一种方式。

《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业标准》为高职院校开设健身教练课程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我国在1994年6月10日开始实施《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此项制度中规定的体育指导工作人员为志愿型体育指导员。2001年10月由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正式颁布了《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业标准》,它的出台标志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开始步入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和职业化轨道,其规范对象为从事有偿性体育指导工作的职业指导员。《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业标准》的颁布为高职院校开设健身教练课程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自我国2001年10月,由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正式颁布《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业标准》,并在全国范围内实施至今,已有13个年头,其中,根据市场需求显示健美操指导员所占比例最大。国家体育总局将“健身教练”增设为社会体育指导员鉴定项目,改变了以往单纯以竞技体育项目分类的情况,其项目名称较完整地涵盖和体现了目前在健身场所中从事综合健身指导岗位人员的工作内容和性质。“健身教练”的设立引起了社会各界尤其是一线健身企业、健身指导人员的积极响应和广泛期待。2007年11月,经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批准,健身教练项目已正式纳入国家职业资格管理序列,开始进行职业资格考核认证工作。经过两年的努力,国家体育总局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组织完成了健身教练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材的编写工作,于2009年3月开始在全国部分省市试点展开培训和考核认证工作,并于2010年在全国全面开展。总局的支持与重视足以证明现今的健身教练职业的广阔市场前景,为构建高职院校体育专业健身教练课程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三、开设健身教练课程是适应社会发展、满足大众健身体育的实际需求

社会体育指导员是指在群众性体育活动中从事运动技能传授、健身指导和组织管理工作的人员。从事的工作主要包括:指导社会体育活动者学习、掌握体育健身知识、技能和方法,组织人们进行健身、娱乐、康复等活动,协助开展体质测定、监测、评价等活动,承担健身俱乐部的经营、管理及服务工作。社会体育指导员是指在竞技体育、学校体育、部队体育以外的群众体育活动中从事技能传授、锻炼指导和组织管理工作的人员。社会体育指导员是我国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中的一个重要人才类型,他们与体育教师、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体育管理人员、体育科技工作者一样,是发展我国体育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支重要力量。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称号分为: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二级社会体育指导员、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健康意识也在不断增强,社区设施日益完善,人们越来越迫切需要科学与健康的健身方法,社会指导员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责任,其中健身教练隶属于社会体育指导员,并在健身行业中担当了重要的角色,为推动全民健身做出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面对新时期新的变化,如何培养一支经过培训、有一定组织能力和技术水平的社会体育骨干队伍,从而减少人民群众健身盲目性,有效达到健身锻炼的目的,进一步推进全民健身运动和社会体育发展进程,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四、高职院校开设健身教练课程有利于科学健身运动的普及

随着我国大中城市健身俱乐部、休闲娱乐中心如雨后春笋般建立,风起云涌的大众健身运动发展波及国内各个层面。从而促使健美操作为社会体育的一部分,在大、中、小学也已成为了重要课程;我国多数中、老年人群也将健美操运动作为主要锻炼形式,从80年代的迪斯科到现今的韩国热舞、hip-hop街头舞蹈,这些已都是人们司空见惯的健身内容了;在我国建设小康社会的大众体育中,大众健美操作为时尚健身运动被社会普遍认同,健身俱乐部逐年成倍增长,具一定规模的商业健身会所总量已达近万家,仅北京就有五六百家之多,其中不乏如浩沙健身、中体倍力、青鸟兆龙、青鸟百盛、保迪沃-英派斯、THE SPA、葆莱等大型商业连锁健身俱乐部。同时全国健身会员的迅猛增多之势,在主要的大中型城市,其健身会所在籍人数已突破千万人次。再加上北京2008 奥运会成功举办,中国健身行业在其推波助澜下,完成后奥运时代的新一轮健身热潮爆发。

国家体育总局于1999年颁布了大众健身操社会指导员等级制度,进一步促进了大众健身操在社会上的普及与发展。发展到如今,大众健身操锻炼标准已经更新了好几代,2009年8月份在北京首都师范大学体育馆举行了第三套大众健身指导员培训,《锻炼标准》的实施对象是一般群众,据调查了解,以高职体育院校生及相关职业人员参加为主,培训目的是使更多的人参与到健身操运动中来,推而广之。并在锻炼的同时,掌握相关的健身操知识、基本技术与风格特点,从而推动健身操运动的发展。因此,在动作的选择上注重简单易学和实效性,使之便于开展普及。

目前,在我国一些体育院校设立了社会体育专业,培养目标主要设定为培养能在社会体育领域中从事群众性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咨询指导、经营开发及科研等方面的专门人才。但还没有具体涉及健身教练培养问题。目前健身市场上的一些健身指导员仅仅通过某些短期培训班学习即上岗工作,使我国大众健身操指导员缺乏系统科学的理论知识基础和实践经验。

五、研究结果与分析

本文研究范围主要是针对中国健身教练专业人才市场需求状况,如对职业需求岗位、类型、健身教练专业基本技能、职业素质能力、职业形象等方面的要求,重点放在健身俱乐部。同时根据调查来对健身教练专业课程的建设进行一定的规划。研究工作切实深入到与本专业相关的健身俱乐部及相关单位,基本了解了健身教练专业人才需求信息;本次研究重点围绕如何描述本专业工作岗位核心职业能力和主要职业素质要求,课程内容的设置、体系的构建,课程的评价与考核、实习等来体现健身教练专业课程特色。本人通过实地考察、文献分析和一定的健身教练市场分析,以及根据本人从事多年的健身俱乐部健身教练实践工作经验,认为要办好一个具有特色和市场竞争力的健身教练专业,其人才需要以下三个基本条件作支撑:第一,该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状况;第二,市场对所需健身教练专业人才的有效需求;第三,高职院校合理高效地培养健身教练专业人才。

1.健身教练职业素质及构成要素

素质的概念有多种多样的不同形式表达方法,其中最有权威性、代表性的表述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在《教育大辞典》中的素质,被认为是公民或某种专门人才的基本品质。如我们常知的国民素质、民族素质、干部素质、教师素质、作家素质等,这些都是可以在后天环境、教育等条件影响下形成的。翻看《辞海》我们知道,素质是指人或事物在某些方面的本来特点和原有基础。在心理学上,指的是人的先天的解剖学生理特点,主要是感觉器官和神经方面的特点;是人的心理发展的生理条件,但对人的心理内容和发展水平等方面起不到决定性作用。其中某些素质方面的缺陷可以通过实践锻炼和不断学习得到不同程度上的补偿。于光远学者在《教育人才素质研究》中把素质定义为人们现有的或理想模式中的基本条件,包括先天素质、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品德素质、文化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它是个体的体质、性格、气质、能力、知识、品格等各种因素的综合。《心理学辞典》中认为“素质通常是指人生来具有的某些解剖学生理特点,特别是神经系统、脑、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的解剖学生理特点,它是能力形成和发展的自然前提。”以上多种相关素质的定义表述有所不同,用词方面也较有差异,但我们可以发现从其内涵上来看基本上可以说是一致的,所有的素质存在都不是单独的,都是有相应的匹配,如某某方面的素质,都是有所指向的。那么作为健身教练这项职业,其所要求的素质当属于职业素质,下面我们先来了解下职业素质的构成要素。

职业素质构成要素。闰蒙钢在《高师化学系学生职业素质结构的调查与研究》中从职业道德素质、职业身心素质、职业知识素质、职业能力素质四个方面来构建新型高师化学专业师范类学生所应具备的职业素质结构。李会欣在《职业素质》中讲到职业素质结构应该包括能力素质的智力、特殊能力、从业能力、知识、社会智力、创造力,人格素质的气质、向性、情感,理念素质的道德修养、责任心、观念、意志力,健康素质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从百度百科我们也可以查知:职业素质(Professional Quality)是指劳动者对社会职业了解与适应能力的一种综合体现,其主要表现在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个性及职业情况等方面。影响和制约职业素质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受教育程度、实践经验、社会环境、工作经历以及自身的一些基本情况(如身体状况等)。一般来说,劳动者能否顺利就业并取得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本人的职业素质,职业素质越高的人,获得成功的机会就越多。陈金宗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师应具备的素质结构及其培养模式》中提出高职院校体育教师素质结构应包括道德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张铭,也曾经在对私人健身教练职业素质的探讨研究中,提出健身教练的职业应该具备的职业素质有:职业道德素质、职业能力素质、职业知识素质及职业形象等四大职业素质。从以上综述可以看出职业素质所需要具备的与职业相对应的能力素质、知识素质、道德素质、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等。这些职业素质都具有一定的道德要求,对相应职业的知识掌握、身心方面的胜任等。那么健身教练作为一项热门职业,我们根据该项职业特点可以知道其职业素质的构成。

健身教练职业素质构成。以上的这些研究为本文构建健身教练职业素质结构及其要素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依据。我们本着“以人为本”指导思想的体育发展理念,将以《教育大辞典》中定义的素质的概念为理论依据,同时我们又要结合健身教练自身的职业性质及特点,经过专家调查与筛选来确定健身教练职业素质结构及其构成要素。健身教练的必备素质是做好健身教练职业工作的基础和条件,缺少这些素质,就不可能成为合格、称职的健身教练。因此我们根据健身教练职业的工作特点和工作职责可以得知健身教练职业素质结构应该由职业道德素质、职业知识素质、职业能力素质、职业精神和职业语言与形象等几方面组成。

2.健身教练职业道德素质

职业道德是从业人员在其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其构成要素包括热爱本职工作、做事讲求质量、办事客观公正、诚实守信、服务热情周到、接受社会价值体系的评判。健身教练职业道德素质是健身教练在工作中应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了解健身教练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与规范、加强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自觉实践职业道德规范,是成为合格健身教练的重要条件和要求。健身教练要遵守社会公德,正直、积极地对待他人、对待工作,同时能出色地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激励和自我学习。“为增强健身会员身心健康服务”是健身教练的职业道德原则。健身教练在从业过程中必须遵守和坚持这一基本原则。

3.健身教练职业知识素质

健身教练的职业知识素质是指在健身专业指导过程中,健身教练所应该具备的科学健身知识的深度与广度。作为一名合格的健身教练,除了对自己的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如运动生理学、运动解剖学、运动医学、体适能、运动营养学、体育保健学、健身运动处方、营养配餐、运动效果检测、运动疲劳与损伤恢复等方面的专业理论知识外,还应该对体育职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安全卫生知识、环境保护知识、劳动法规知识、计算机、外语等知识进行学习,并能应用到其科学的健身指导教学训练当中。此外,健身教练还要对健身俱乐部的场馆经营组织管理知识、对突发事件处理机智知识、公共基础知识、国家政策理论知识有所了解与掌握,随时对突发事件进行管理与解决。

4.健身教练职业能力素质

职业能力素质是人们从事某种职业所必须具备的多种能力的综合,是影响人们职业活动效率的个性心理特征,是人们胜任职业岗位工作的基本要求。健身教练职业能力素质要素包括体育科研能力、学习能力、独立工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教学训练能力、健身指导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良好的沟通社交能力及自我提高学习能力。其中独立工作能力最重要,是健身教练在健身俱乐部健身项目的指导过程中所表现的实际工作本领,是工作态度、理论知识向实践转化的关键环节。

5.健身教练职业精神

职业精神是职业人最基本的素质要求,是内在的精神动力,是对职业的价值观与态度,而不是专业知识和技能。其构成要素包括敬业精神、专业精神、创新精神、协作精神、规范精神、责任精神。健身教练的职业精神是健身教练热爱本职工作、建立职业情感的基础,健身教练只有充分认识到健身的作用,才能培养热爱健身事业的情感,才能形成敬业的意识,热爱并做好本职工作、积极奉献而达到内心的满足,形成以从事健身教练工作为乐、为荣的健身教练职业精神。

6.健身教练职业语言与形象

健身教练的职业语言是指在工作场合下所用的工作术语。首先是礼貌用语,说话语气要温和亲切,注意请字当头,谢字不离口。热情接待会员,有眼光接触外,离不开语言交流,如“请稍等”“请您留下卡号或联系方式”“我将尽力帮您联系”等。在较为敏感的话题上要态度明确等。健身教练的职业形象是指外在形象与内在形象相统一整合,既要求拥有健康阳光的外在整体形象、身材比例匀称的体形、大方得体的举止、自信乐观又从容的语言,同时还需要有健康向上的气质、独具特色的个人魅力、较强的亲和力、活泼外向的性格以及十足的自信心。用由内而外的健康气质来影响健身会员,激励会员跟从其健身健体,从而使得更多的人根据自己的特点来提升自我形象。健身教练形象是一个健身教练是否合格的重要条件,外观上的健康阳光是获得会员信赖的基础。一个看起来瘦弱或肥胖、不经常运动的健身教练是难以取得客户信赖的,因此健身教练应该经常进行健身锻炼,保持好的具有较强说服力的良好外形,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以维持其良好的职业形象。

六、结论与建议

1.结论

本课题构建的健身教练课程的依据是根据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规格要求、终身体育的要求以及在《全国普通高职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改革、创新与实践》的精神指导下,并在 “人本主义”课程理念的倡导下,来培养社会所需的体育人才战略。我国的健身行业是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起步发展的,从开始数量极少的跳操教练或器械教练开始发展到至今上十万之多的健身教练专业人才,从90年代场地面积几十、几百平方米占地,发展至今的几千上万平方米的场地,变化飞速,健身人群的庞大,给健身行业带来了新的生机与希望。健身行业30年发展是日新月异的,快速的市场发展对高职院校体育生的培养提供了一定的信息,时代的发展迫切希望高职院校能根据市场动态变化做出相应的课程调整,培养更多的合格健身教练来推动健身行业的健康发展。

在本文提出的健身教练课程学习中,我们不但要加强对理论知识与技术方面的学习,同时也要时刻关注市场变化,使自己能在瞬息变化的健身教练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更好地发展自己。当然我们还要加强全面总结、学习、研究和实验,认真地研读学习国外的先进健身教练教学经验,坚持课程体系的综合化和整体优化,构建搭配合理、机动灵活的课程领域和课程模块;合理地配置课程结构,完善课程内容。既要加快改革步伐,又要立足实际,兼顾到不同学校的具体情况,实事求是系统规划,逐步增强课程对学校和学生的适应性。同时通过对俱乐部实习市场的调研与统计,使学生有更多机会提升自我,发现并锻炼自我。这样才能不断促进我国体育课程的改革和发展,不断促进我国体育教育的现代化,逐步建立符合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体育课程体系。完善学校网络互动平台,及时将现代化的科技信息管理运用到学生与教师互动中,通过网络建立师生互动反馈平台。

2.建议

当前体育产业的蓬勃发展推动着健身事业的向前驱动,健身俱乐部已经成为现代都市人减压促健康的理想去处,因此,面对市场需求不断攀升,要求知识全面、素质高超的健身教练越来越多,使得我们高职院校体育专业设置课程内容不断更新,才能满足社会发展,满足人民所需。同时也是推动我国全民健身计划实施的一个好的措施。本文针对以上分析提出以下建议:

其一,兴建会所。师资的利用与开发,成立校内健身会所,为高职院校健身教练课程内容的实施提供场所。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成立健身俱乐部,招募的会员为校内及学校周边的学生会员。俱乐部教练直接由学习健身教练课程专业学生担任,为学生提供一个直接的实习场所,达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的目的,以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目前校内健身场所在一些学校已经有好的反响,这意味着体育生实习的机会增多了,同时也更好地开拓了学生会员市场,可以减少现今的健身会所健身会籍顾问来学校发传单、打广告、送礼品、打折优惠等来吸引学生会员的方式。因此本文建议开创校内健身会所,不但方便了广大学生自己,同时也为体育生提供了一个安全直接快捷的实习场所,不失为一举多得的好办法。

其二,校企合作。联系当地比较大型、比较有规模的、举办比较成功的健身会所进行联合办学,提供场所给学习实习。例如利用中体倍力健身俱乐部、耐克公司、英派斯健身、浩泰健身等会所平台,给学生提供培训实习的机会,以实践促学习,同时充分利用校内资源,使理论与实践不断交互发展。对外开发资源是为了让学生学习当下社会较先进的健身教练理论知识,更新健身教练教学方法,完善健身教练课程教学内容,跟上时代的发展。

其三,健身培训。将健身教练分类学习,根据学生个人特点,因人而异安排适合学生发展的学习时数,让学生有自由选择的空间,同时也为学生有及时反馈的时间及改进学习的机会。

其四,引进师资。将具有丰富教学的金牌健身教练请到教学课堂中来现身说法,或者举办知识讲座等形式,让学生吸收不同风格老师的精华,逐步全面发展。增加健身教练课程内容,丰富学生知识,见多识广,更好地指导健身。

其五,加强考核。成立考核机构基地。高职院校成立考核机构是对健身教练这项职业的对口机构,是实施健身教练考核的一个理想之地,既可保证证书的含金量,又是健身教练该课程效果检验的一种最直接的方法。高职院校是一个教师与场地资源比较丰富的地方,如果能够充分利用场地和教师资源,通过人力资源部与社会保障部等机构做后盾,就可以成立资格认证考核机构。一方面节约资源,物尽其用充分利用高职院校的资源;另一方面通过培训认证考核机构对健身教练进行档案备案,对其身份来说将有所保障,同时相应地也提高了证书的信度及含金量,这样健身教练市场才会逐步走向正规化。

其六,网络互动。建立完善的师生信息网络互动平台及网上虚拟健身俱乐部。网络学生可以通过学号和密码登录该平台网站,并通过网络将实习及学习情况及感受及时上传,与大家分享,将实习的情况评价及学习情况等告知大家,形成学生之间相互交流。教师通过网络对学生的学业情况评价进行查看,并及时作出指导与帮助,形成师生互动、反馈及时有效的教学模式。

网上虚拟健身俱乐部的建立。除了师生进行沟通交流外,在该网站上还要随时传送各种相关健身教练、运动营养、会员管理等信息,建立网上虚拟健身俱乐部,增强学生网上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对现实健身俱乐部的理解运用到网上虚拟健身俱乐部的管理及教学当中去。同时,学生可以在虚拟的健身俱乐部中,体验不同的角色,提高自我学习与管理能力。希望本文提出的建议能为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思路,为我国的体育课程建设事业发展提供思考与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甘辉.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职能的定位与实施[J].学园,2011,13.

[2]王志刚,朱霖.有效提高公益性社会体育指导员质量及数量的对策研究[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12,23.

[3]健身教练的潜在市场[DB/OL].健身时空.

[4]东方网[W]东方早报.[DB/OL].

[5]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EB].1994,6,10.

[6]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批准增设11个社会体育指导员鉴定项目工种.

[7]国家体育总局群体司.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培训教材(三级)[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2.

[8]国外健身教练的划分[DB/OL].

[9]李晓红.广州市健美操指导员现状调查与分析[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5.1.

[10]汤敬东.国家劳动与社会保障部[EB].社会体育指导员国家职业标准[S],2001,8

[11] 2009-2013年中国健身行业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报告[R].2009,7.

[12]金宇晴,张林.健身俱乐部经营与管理[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M].2009,(4):2-3.

[13]顾明远.教育大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27. (作者单位: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责任编辑:刘伟林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