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变抽象为具体变复杂为简单变肤浅为深刻变枯燥为有趣

时间:2024-05-07

严龙

〔摘    要〕  “双减”政策实施后,1~2年级不再进行纸笔测试,在科学单元评价中往往采用无纸化评价,如游园猜谜、情境模拟、实践展示等,其中游戏化评价是较为常用的方式之一。游戏化评价如果设计不当就会出现形式与内容衔接不紧密、评价目标仅测试学生某一方面水平、不能针对核心素养展开测评、评价过于重视形式耗时费力等问题。基于真实情境的表现性评价,可以有效评价学生科学观念、探究实践能力、科学思维及问题解决能力、交流合作和批判性思维等多种复杂能力的发展状况。本文尝试参考表现评价要素,将其融入游戏化评价,设计基于素养评价的游戏化评价活动,促进评价有效实施。

〔关键词〕  小学科学;游戏化评价;设计

〔中图分类号〕  G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317    (2024)  02    034-037

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是值得探究的问题。所谓深度学习,是指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围绕着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全身心积极参与、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只有当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才能引发思考,激发灵感,进入更深层次的学习,这样才能发生有深度的学习。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呢?信息技术是一种有效的学习工具,教师应当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来弥补传统课堂教学的不足,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促进学生进行深度学习,不断提高科学素养。

一、信息技术让抽象的科学知识变得鲜活起来

小学生神经系统活动的内抑制能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无意注意占优势。尤其是当教师讲授一些抽象的深奥的科学知识时,教师若是一味地口头讲授,学生听起来更是索然无味,兴趣全无,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又何从谈起?而如果教师能够有效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把抽象的教学内容以生动、直观的形式呈现出来,那么学生就能全身心地投入其中,进行深度学习。

【案例一】《太阳系》教学片段

师:根据你们的了解,除了地球围绕太阳运行,还有没有其他行星围绕太阳运动?

生:还有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天王星、海王星,它们都围绕着太阳运动。

生:加上地球在内,共有8颗行星绕太阳运动。

师:是的,目前天文学家共发现8颗行星在绕太阳运行。我们来看一段这8颗行星的视频,请大家认真观看,看看它们各有什么特点?哪颗行星给你的印象最深?(播放8颗行星图片,学生观看)

生:木星给我的印象最深,木星上有很多斑纹,上面还有大红斑。

生:天王星、海王星给我的印象最深,它们都呈现出蓝色。

生:火星给我的印象最深,它的颜色呈现土红色。

师:大家看得真仔细。通过观看这一段视频,我们发现它们各有特点。那么,对于这8颗行星,请写到实验记录单上去。(学生动起笔来,2分钟后)

师:现在来说说你们想知道哪些问题?

生:我想知道8颗行星的体积各有多大?

生:我想知道火星上有没有生命存在?

生:我想知道哪颗行星晚上最亮?

在这一教学环节中,为避免枯燥的讲解,教师适时地引入视频资源,一下子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他们兴致勃勃地观看起视频来,从而直观地认识了8颗行星的外貌特点。在此基础上,教师抛出一个问题“你最感兴趣的问题是什么?”让学生的思维一下子活跃起来,学习兴趣很快被激发起来,探究的欲望大大增强,使他们向知识更深处漫溯。

二、信息技术让短暂的实验现象变得深刻起来

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往往有很多实验现象稍纵即逝,难以捕捉,实验结束后只能记住最后的结果,而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很多画面难以呈现,以至于很难描述实验过程中出现的情况。如果运用信息技术,就能直观、形象地将这些实验现象拍摄下来,从而使证据更真实、完整,使学生的探究活动由浅入深,更加准确有效。

【案例二】《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教学片段

师:冰加热变成水,状态改变了,而本质没有发生变化。这类变化我们称其为物理变化。老师这里有一些白糖,如果将白糖加热,你认为是怎么样的呢?把你的预测写到实验记录单上去。

师:谁来说说你的预测,白糖会怎么样呢?

生:有点黏,立方体有点透明。

生:会有点焦味。

生:白色透明颗粒状,预测加热后会变黑。

在这一教学环节中,“加热白糖”的过程由于多种原因会出现很多现象,在短时间内学生很难观察到白糖颜色、形状等方面的改变,会影响到教学目标的实现。这里,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将白糖变成炭的过程拍摄下来,在比较白糖前后变化时,会让学生清楚地看到白糖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加深了实验体验,提高了探究的趣味性与参与性,使学生的学习始终处在“学在其中、乐在其中”的深度学习状态。

三、信息技术让复杂的实验过程变得明晰起来

在科学课中,教师经常需要在讲台上演示实验过程,以便于接下来学生进行更好的实验操作。但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受距离的远近、座位的视角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常常看得不够细致,实验要领掌握不准,极大地影响了学生小组实验的兴趣和结果。如果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将演示实验的整个过程用视频的方式呈现,这样就能避免教学中的诸多不利因素,将每一个环节都清晰地展示在学生的面前,有利于学生在小组实验中进行深入探究。

【案例三】《我们来做热气球》教学片段

师:老师手上的大塑料袋,就是今天我们课堂上的“热气球”,能直接用蜡烛加热塑料袋里的空气吗?为什么?

生:不行,容易使塑料袋受热熔化变形。

师:那怎样加热才能不让塑料袋熔化变形呢?

生:利用纸筒给塑料袋加热。

师:你们知道纸筒怎样使用吗?

生:把纸筒罩住点燃的蜡烛,把塑料袋放在纸筒的上方就可以了。

师:这样就可以了吗?还有没有需要注意的地方呢?下面我们来观看一段实验演示的操作视频。

在这一教学环节中,实验的要求比较高,过程比较复杂,不掌握实验要领的话很可能实验不成功。教师把现场演示以视频的方式立体呈现出来,形象直观地展示着整个实验过程,增强了演示实验的效果,便于学生掌握规范的操作要领,发展学生独立实验的能力。如果不用这种方式,学生很可能在实验过程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甚至使教学处于失控状态,学生也就不可能进行深入的科学探究。

另外,当教学的内容需要长时间探究时,也可以利用視频在短时间内完整地呈现出来,如在教学“植物的生长变化”单元时,教师可以利用教学视频呈现植物的生长变化历程,让学生对植物的生长变化有一个系统的认识,从而促进学生更加深入地思考和研究。

总之,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我们要有效地发挥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变抽象为具体,变复杂为简单,变肤浅为深刻,变枯燥为有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引领学生在科学探究中深度学习,促进学生科学素养提升。

参考文献

[1]沈春辉,管建林.让信息技术更好地融入课堂[J].湖北教育(科学课),2020(1):42-43.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