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依托现代教育技术优化实验教学

时间:2024-05-07

迟庆新

〔摘    要〕  在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愈加广泛,它能够为学生构建现代化的教育平台,驱动学生进行更高质量的学习。因此,在小学科学的实验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课程教学模式,丰富学生的实验感知,激发并调动他们学习科学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和探索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基于此,本文提出了依托现代教育技术优化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方法路径。

〔关键词〕  小学科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教学

〔中圖分类号〕  G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317  (2023)  11-0046-03

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能改变传统单一化的科学实验教学模式,能充分调动学生开展科学实验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进而打造智慧课堂,提升学生对科学实验的认知及了解程度,激活他们的实验探究能动性。因此,小学科学教师在实施实验教学时,就应该充分借助现代教育技术,为学生构建生动、有趣的实验课程,整体提升实验教学的效率与质量,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

一、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笔者认为,教师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价值突出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小学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主要是通过学生的多元化实践操作来加深对实验理论知识的理解,进而在脑海中构建较为完整的科学理论知识。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能将较为复杂的实验过程变得生动、形象、具体,能带动学生进入更高质量的实验操作,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实验结果。甚至可以调动学生的思维,打破对科学的固有认知,实现对科学理论知识的全方位建构。如此,学生也将在实践操作中迁移应用各项科学理论知识,实现动态与静态模式的有机结合,让他们的学习效果呈现更佳的状态。另一方面,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学生开始接触科学学科时,往往会表现出极大的兴趣,特别是在实验课上,他们十分愿意通过自己的动手操作来揭秘科学世界中的未解之谜。而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就能够加强学生与课堂之间的联系,为学生多模式地展示各种各样的实验内容,帮助学生深化对课内知识的理解,让他们在亲身体验中增强自身的实践操作能力,全方位地贯彻落实“做中学”的原则。因此,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教师就能让学生实践操作的能动性得到大幅度提升,整体丰富课程教学的资源,让学生展开各种各样的实验操作,获得对相关知识内容的深层次理解及全盘建构。

二、依托现代教育技术优化小学科学实验教学

(一)创设直观情境,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小学科学教师在实施实验教学时,应该明白实验是实施科学教学的重点内容,要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实践操作性。因此,教师在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时,应创设直观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对实验内容及过程有全方位的认知,在学生已有的认知及生活基础上,因势利导,帮助学生在特定情境下激活实验操作的主观能动性。并且,还要让学生在情境的影响和驱使下,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独立思考、独立探究,进入科学的美妙世界,感悟科学知识的魅力,以此产生主动探究的动力,激发实验探究的欲望。

以苏教版小学科学教材为例。教师在教学《磁铁的吸力》一课时,其中涉及“磁铁能吸什么”的实验操作。在指导学生展开实验操作之前,教师就可以借助现代教育技术为学生展示关于磁铁制作的过程,让学生从这些直观视频中认识到磁铁的组成,对磁铁能吸什么产生一定的思考。随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展开实验操作,让学生结合自己观看的视频,思考磁铁能够吸引哪些物体。随后拿出材料包,让学生分析哪些材料可以被磁铁吸引,哪些材料不能被磁铁吸引,并将自己的预测填写在实验记录单上面。然后让学生组建学习小组,按照实验的要求进行实验。如此,先预测再实验,而后对比结果是否和自己预测的一致。在这一过程中,很多学生的预测是对的,他们能够知道磁铁能够吸引铁,但是并不能区分“铁”的含义,更多的学生认为只要是金属物质就能够被吸引。正是因为学生有这一认知冲突,他们展开实验时,才能更有新奇感,才能产生更多的思考,进而将这种认知冲突转化为知识体系,获得对“铁”含义的具象认知。完成了实验之后,教师再针对学生的实验结果,再一次播放视频,帮助学生进一步区分含铁物质及不含铁物质,让他们获得更为丰富的知识感悟及体会。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了解到了磁铁能够吸引含铁的物质,还能够吸引含镍的物质。教师可以借助现代教育技术,给学生播放镍物质的概念,向学生普及生活中常见的含镍的物质,拓宽自己的科学认知范围。

(二)展示实验操作过程,明确探究方向

小学科学教师可以借助微课技术为学生生动形象地展示实验操作的过程。微课是现代教育技术飞速发展的产物,它能够立足于信息技术,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能以最精简的内容为学生直观地展示复杂或难以操作的实验过程,帮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理解实验操作的内容,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小学的科学实验内容往往是伴随着一定的理论基础展开的,而微课视频能将知识内容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现在学生眼前,让学生更为积极主动地投入科学实验及科学理论的学习,让他们在实验操作过程中不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教师在展开实验教学时,应积极应用微课技术,帮助学生明确实验探究的方向,记录实验的重点内容,让学生获得更为丰富且全面的认知,以此来提升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以苏教版小学科学教材为例。教师在教学《水滴的“旅行”》时,整个教学就是要让学生运用分析、归纳、概括等方法,建立起水循环的模型。这有着较强的理论色彩,学生往往是较难理解的。为了帮助学生获得对水循环模型的全方位认知,教师就可以借助微课视频给学生展示水滴动态循环的整个过程。例如,水滴从海面蒸发,形成云,云中的水量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就会降雨。雨流到地里后,会顺着地形流入海里,这样,便形成了水滴的“浪漫”旅行。教师通过微课视频,为学生展示水滴旅行的动态过程,帮助学生完成了不可能操作的实验,他们在视频的观看中,就能在脑海中动态地构建水滴旅行的过程,具备初步的水循环模型,直观感受水滴变化的原理。教师通过这种方式,便让整个教学主题更为深入、细致、具体,能够打破传统的单一化课程教学模式,带领学生参与一次水滴浪漫之旅、实验观看之旅,获得对知识的具象认知,加深了他们对水循环模型的认知。进而,学生也将在课后的实践探究中了解更多的水循环奥妙,甚至还能够用“水循环”模型去解释生活中做饭时出现水蒸气的原理,树立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理念,提升综合学习效能。

(三)动态演示实验,强化实验效果

实验虽然能够让学生获得较为具象的感知,但是它所耗费的时间也是比较多的。有时候,为了保证课堂教学的效率,教师可能会缩短学生做实验的时间。有一些实验需要持续完成,但有的学生缺乏耐心和细心,也可能会被其他的课程耽误,以至于实验难以完成。因此,为了帮助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获得具象的认知,通过实验来获得知识,教师就可以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呈现实验的全部过程,为学生动态地演示各种各样的实验内容,让学生在演示实验的观看中反复思考。这样,不仅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实验操作的基本方法及细节,还能加深学生对相关实验知识内容的多元化认知。总的来说,现代教育技术能够帮助学生连接知识与实验,能够根据学生的需求,化静为动,让学生全方位地感知科学实验的魅力,以此提升他们的知识综合应用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应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动态演示实验,提高实验教学效率,帮助学生获得更为深入的知识认知。

以苏教版小学科学课本教材为例。教师在教学《种子发芽了》时,需要借助对比实验帮助学生探究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为了让学生的实验操作过程更为丰富和全面,教师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教师可以让学生组建学习小组,在学校的自然种植区里种植番茄和黄瓜。在种植之前,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两个种子的形状、大小、颜色、软硬等等。随后,借助多媒体视频,让学生了解种植种子的过程和方法,展开为期一周的种子发芽实验。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借助现代教育技术给学生展示种子发芽的过程。通过动态模拟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到种子发芽过程中所需的条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验探究过程进行对比,共同探究种子发芽时的必备条件。运用这样的方式,能实现学生现实实验及演示实验的有效对接,有效地弥补学生现实实验中的不足。比如种子发芽时,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所以实验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因素。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借助演示实验能帮助学生获得更为鲜明的对比,让他们借助演示实验,感知种子萌发所需的条件。在多元化的讨论及探究中,不仅能进一步深化学生对该课知识内容的理解,还能让他们感受到多媒体技术可以有效规避特殊实验的风险,真正理解科学探究严谨求真的必要性,由此提升他们的科学探究精神。

三、結语

综上所述,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小学科学教师在展开实验教学时,应依托现代教育技术,优化实验教学的过程。一方面,教师应认识到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另一方面,要采取有效策略与措施,确保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得到充分应用。从而保证整个实验教学过程更为丰富、全面和完善,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对教学的促进作用,提升实验教学的质量和效率,让学生获得更为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永.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资讯,2020(29):141-143.

[2]杨秋蓉.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的实践与运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9(8):165-166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