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李振杰(甘肃:宁县南义乡张堡小学)
科学育人观提升了教师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的质量追求与效益诉求,教师开始着力探究小学生学习方法的科学培养对策,力求通过培养小学生的学习方法与探究习惯实现数学教学的创新转型。教师是教书育人、塑造人才的承载者,也是小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者,更是小学生成为认知主人的引导者。因此,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能够使教师渐渐在数学课堂上“隐退”,推动小学生慢慢成为数学课堂上的真正主人,让其逐渐实现自我管理、自主学习。
数学学习能力是小学生进行数学认知、信息积累、能力训练以及素质发展的“制胜法宝”,因而也是教师助力小学生高效认知、自主成长的着力点。
第一,小学生会预习、会自学。预习是小学生拥有良好学习方法的第一要素,小学生一旦拥有了预习习惯,就会在课下对探究任务有所了解、有所收获,加之在课堂学习中的再次探究,使得他们必然能够透彻把握教学内容,深度理解知识内涵。而且,良好的预习习惯能够推动小学生进入良性发展轨道。
第二,小学生会听课、会学习。听课能力是小学生必备的学习能力,因而会听课也就成为小学生拥有良好学习方法的第二要素,能确保小学生聚精会神、心无杂念地跟随着教师一起互动、一起探究。因此,听课过程是小学生学习方法养成的重要区间,能够有效培养小学生的理解能力、交流能力与处理问题能力。
第三,小学生会思考、会整合。思考习惯与思维能力是小学生拥有良好学习方法的第三要素,是提升小学生认知能力、处理问题能力以及数学素养的关键因素之一,也是让小学生成为优秀人才的黄金素养。因此,教师要注意培养小学生的思考习惯与思维能力,帮助小学生成为爱动脑、善思考、乐深究、肯表现的复合型人才。
最后,小学生会实践、会处理。实践能力是指小学生立足数学知识能够运用理论解决一些习题或生活问题,实现学以致用的良好手段,因而实践能力与处理问题能力均是小学生的高位能力。因此,教师要善于培养小学生的实践能力,引导小学生体验到更多的成功快乐与进步喜悦,以此实现认知兴趣的持续强化。
首先,数学学习能力培养能够帮助小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独立思维的方法和处理问题的方法,能够帮助小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认知习惯,推动小学生真正成为数学认知的主人。因此,数学学习能力培养是推动小学生能力训练与习惯养成的有效助力,能够有效促进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
其次,数学学习能力培养能够为教师考量、设计、实施与完善数学教学提供清晰的教学目标与育人任务,切实将科学育人观应用于数学课堂教学中,为小学生的科学发展输送高价值的人文滋养。因此,数学学习能力培养是教师助力小学生健康成长的施力点,更是教师展示教学智慧、塑造人才的有力媒介。
最后,数学学习能力培养是新课程改革对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施要求,也是推动小学生真正成为数学课堂主人的不二选择,更是在数学课堂上实现素质教育的有力保障。因此,数学学习能力培养是教师完成教书育人使命以及培养优秀人才的有效途径,能切实推动数学课堂教学走向提质增效、创优争先、科学转型。
数学课堂既是展示教师教学智慧、教学能力与教学艺术的才艺舞台,也是小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科学习得基地,更是师生交流、合作探究的生命乐园。
游戏教学法是游戏活动与知识学习的有效融合,以游戏活动的趣味性与娱乐性弱化知识学习的枯燥性与抽象性,激发小学生的认知兴趣、参与意识与思维活动。因此,游戏教学法是教师引领小学生进入数学认知活动的最佳人文诱导方式,能够有效提升数学课堂的吸引力与诱导性。游戏活动是小学生的至爱,游戏教学法自然也是小学生进行数学认知最喜爱的认知方式。
例如,在进行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教学中,为了帮助小学生强化“乘法运算基本功”,教师可以开展游戏教学活动。首先设计大量“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卡片,并将小学生分成若干组,让各个学习小组同时开展“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大比拼”活动。如果小学生对两个计算题全部计算正确,则可以开展下一轮的计算挑战,直至出现计算错误,丧失挑战资格。在小学生进行计算挑战的同时,其他组内成员扮演“评委”角色,并一起计算随机抽取的卡片,还要判断挑战者的计算是否正确。这样,无论是挑战者还是其他小学生,都能够一起进行“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活动,在快快乐乐的挑战游戏中一边计算、一边游戏,在相互监督、互帮互助中共同体验游戏的快乐以及互助学习的快乐,有效强化小学生的认知兴趣。
电化教学法就是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小学生直观展示数学知识,有效弱化数学知识的抽象性、逻辑性与推理性,顺应小学生直观思维与形象思维的主体认知喜好,引导小学生慢慢适应数学思维要求。因此,教师利用电化教学可有效弱化数学知识的理解难度与认知难度,慢慢培养小学生对数学认知的个人兴趣与探究动机,将小学生引入数学认知的良性发展轨道。
以采用电化教学法进行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倍的认识”第一课时的教学为例,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平均分”是核心培养任务。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只能依靠语言描述“平均分”这一关于除法的基础知识,因而较为抽象,晦涩难懂。然而,电化教学则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在“8÷2=?”中,小学生能够在大屏幕上看到有8个红富士苹果,然后出现一个盘子,装上2个苹果后滑到一边,又出现一个盘子,又装好2个苹果。最后一共出现了4个盘子,每个盘子里都是2个苹果。小学生在多媒体设备的帮助下亲眼看到了“平均分”的真实含义,能够借助自己的直观思维更好地理解“平均分”的基本内容。因此,电化教学顺应了小学生的直观思维与形象思维,也一点点地培养其抽象思维能力,因而有助于小学生思维能力与思维素养的科学发展。
支架教学法是指教师将教学内容中的难点知识进行讲解,攻克难点以后将普通难度的探究任务完全给予小学生,让小学生在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中承载起大部分认知任务。在应用支架教学法进行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智慧能够对小学生的认知思维进行有效点拨,为小学生提供精准的探究方向与思维方式,助力小学生的主体认知。因此,支架教学法非常有助于培养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加速小学生的科学发展。
以应用支架教学法教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混合运算”一课为例。教师首先将“混合运算”的计算规则进行讲解,主要遵循“先乘除、后加减”的计算方法。如在“6+3×5=?”中,小学生应按照“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法则先计算3×5=15,再计算15+6=21,即6+3×5=21。然后,教师就为小学生提供大量的“混合运算探究题”,并让其以分组合作的方式进行集体计算,相互比较、相互评价。这样,小学生就会以教师的运算演示为模仿样板,在预设探究任务的自主解决与主体实践中加深对“先乘除、后加减”的理解与运用,也有效锻炼和提升运算能力。因此,支架教学以教师的攻坚克难为前奏,以小学生的自主学习、主体实践、合作探究为活动内容,能够提升小学生的认知能力。
翻转教学法是指小学生在课下进行自主学习与独立思考,对预定探究任务形成初步感知,也为课堂上的合作探究、友好交流形成良好的信息储备。然后,小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再次进行信息交流、思想沟通以及心理交互,将个人的认知结果与他人的认知结果融会贯通,再次形成较为独立的自主学习结果。因此,翻转教学法给予小学生非常大的自主空间,有助于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以应用翻转教学法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分数的加法和减法》一课为例。小学生在课下自主学习中借助教师提供的微课资源明白:无论是分数的加法还是减法,都要先通分,然后再对两个分子进行加法或减法计算,而分母通分后保持不变。小学生初步领悟运算方法以后,再到课堂交流与合作探究中借助集体智慧与团队合力再次印证与强化上述运算规则,而且,他们在课堂交流过程中能够感受到交流的快乐、合作的快乐与成长的快乐。因此,小学生能够在翻转教学中感受到生命的尊严、能动与灵动,因而能够在被信任中积极参与、主动思考、自觉表现与快乐交流,并逐渐养成良好的认知习惯,为深度学习做好准备。
教师调控好小学生的认知兴趣、直观思维、认知能力、认知习惯以后,就可以开展较为独立自主的分组教学法了。分组教学法是指教师将小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并给予他们一定的探究任务,让小学生在友好交流、合作探究、互助成长中真正成为数学课堂的认知主人。因此,分组教学法非常有助于展示小学生的生命活力与主体能动性,在主体实践中切实提升小学生的认知素养。
例如,在应用分组教学法教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分数除法》这一课中,小学生获得了充足的自主空间,因而能够在学习小组中自由交流对“分数除法”的个人理解,集体探究“除以一个分数等于乘以它的倒数”这一运算法则,并在习题计算、对错评估、习题改正中互帮互助。另外,教师在分组教学过程中还要开发学习组长的积极作用,将学习组长定位为“小先生”,使其自觉肩负起本学习小组的规律讲解、理论探究、习题演算、能力训练等主体实践活动,在多个区域内同时代替教师开展知识讲解、规律阐述以及排忧解难等活动。这样,自然能够展现出更强大的教学推动力,助力教师完成教书育人任务,也提升小学生的主体素养。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将生本理念应用于数学教学之中,立足小学生的主体特点、认知需求以及思维喜好设计与实施数学课堂教学,以实现小学生的主体学习、独立思考、自主成长为教学目的而设计与选择教学方法,切实帮助小学生获得较多的数学学习能力,成为真正的认知主人。因此,教师应立足数学课堂,积极通过游戏教学法、电化教学法、翻转教学法、支架教学法以及分组教学法以培养小学生的学习方法、思维方式以及认知习惯,推动小学生成为数学课堂上的行为主体,引爆小学生的生命活力与主体能动性,实现小学生的自主学习、快乐成长。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