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陈宝桂(福建:德化县实验小学)
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在小学科学教学活动中,教师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工程思维,这也成为当前教学中新的风向标。小学科学教师在课堂上,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摸索、发现、探究、推理等方面能力的培养,不是浅层地探究,而是更深层次地领会知识,引导学生在科学知识的海洋中探索发现,培养和锻炼工程思维。在科学课堂上,教师要脱离以往传统教学的理念、方式,要对课堂教学重新调整,引入全新的多元教学模式,注入新鲜元素,要充分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和行动力,引导学生积极探究,鼓励学生脑、手、眼协调,要给予学生充足的实践时间,加强对学生工程思维的培养。
工程思维,从字面理解,具有较强的逻辑性、规范性、程序性等特点。工程的理论知识—设计—创新—动手—验证等一系列操作,需要学生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总体来说,工程思维主要根据特定的目标,参照一定的标准和规范来开展设计创新,再投入生产或建设,最后制造出产品,投入应用。在此期间,我们要让学生了解工程的来龙去脉以及相关的流程,帮助学生搭建完整的知识构架,并参与实践。工程思维具有以下特征。
工程思维注重前期的筹划,要深入分析其可行性,并要具备一定的预见性,能够把握潜在可能性、现实可行性,找准转化契机,处理工程预想与现实状况之间的矛盾。工程思维能将客体对象转化为与主体价值相符合,且明确主体价值的意图,其现实性特征,充分表明工程建构这一活动,能真正考验一个人是否有真才实学和能力。
可以说,工程思维中的创新性与以往的创新思维有一定的差异。工程思维中的创新性有方向、有目标、有空间感,更注重标准性和操作性;而创新思维需要丰富的想象力,更有跳跃性、求异性等显著特点。
工程思维具有系统性、复杂性的特点,与理性思维截然不同。理性思维求实、注重实证。而人们在开展工程活动时,应当结合即将建造或建构的对象,制定明确清晰的目标,将活动本身与自然、社会、经济等多方面元素糅合起来,把工程系统扩大化。也就是说,工程思维是一种从应该做到如何做的思维活动,非常真实、具体、理性,需要具备较强的推理能力、判断能力、选择能力。
当下的小学科学教学活动,基本上还是以“理论+实践”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而多半是一些科学小实验,以帮助学生巩固理论知识,引导学生专注学习。但学生的思维能力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在课堂上缺乏探究意识,疏于培养工程思维。笔者发现,科学这门课程在小学阶段的学科地位一直处在边缘化,甚至有的学校开展科学活动就是为学生播放一些动画视频的实验,有的还会被其他学科所挤占,实验操作活动少之又少,为了理论而学习,为了实验而操作,学生学习起来缺少认知、缺少激情,这不利于小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和发展。如果在小学科学教学活动中,能够引入工程思维,课堂教学质量就能得到极大的优化与提升。为此,教师要对每节课程进行多元设计,结合学生自身特点以及实际学情,通过工程思维来搭建学生与科学知识间的桥梁,让学生在科学知识的海洋中探索、深思,探寻科学的奥秘,感受科学的乐趣。这样,在教师的引导下,就能充分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主观能动性,真正让学生体会到“玩中学”“学中探”“探中思”。教师要采用科学的方式组织学生参与实验项目的学习,帮助学生构建工程框架,巩固科学知识,探索科学原理,提升学生工程设计、动手操作技能,培养学生思维推理、建模能力。除此之外,科学教师还可以引入生活中一些工程案例,将实际问题引入课堂教学之中,从理论延伸至实践,跨越到真实的工程案例中,让学生边动手、边探究。因此,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工程思维的培养,引入科学、工程、技术等方面的内容,打造一个全新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工程思维能力得到全面发展。
工程思维是在工程设计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主要用以解决实际问题,具有明确的方向和目标,并融入创新性、实践性、推理性思维。通过巩固知识、材料搜集、统筹安排、权衡利弊,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学生的思维空间得到拓展,学生综合思维能力得到提升。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课题任务设置的方式,引导学生通过所学知识来自主设计任务,理论与实际紧密联系,通过实践操作强化学生手脑协调能力,并在实践操作中来培养学生工程思维。这样,不仅能够营造良好的课堂环境,帮助学生降低学习难度,还能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激发出来。学习的目的并不仅仅是能够取得优异的分数,而是将所学知识内化于心,并能通过掌握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小学科学任务设计,能不断挖掘学生潜在能力,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用学习任务来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从而实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在各行各业,工程思维的运用十分广泛,将其体现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从小就具有工程思维,将对学生未来的成长、学习、工作有极大的帮助。因此,学习科学不能停留在了解层面,同样一个科学实验,不同的思维、不同认知会产生不同的结果,教师要引导学生,跳出“知道”“了解”这层舒适区,对科学学科进行全面解读,把所学每一个知识、做过的每一个实验都要嚼碎、揉烂,将其拆解成一个个细小的零部件。就好比拆卸一台手机,可能会很快地将手机全部拆卸,但再把手机重新组装回去,不是仅靠简单地了解就能完成的,而是需要亲自尝试、实验、摸索,一遍又一遍地总结经验,在实验中探索。
小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探索欲,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任务的设计,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让学生在课堂上畅所欲言、尽情发挥,相互之间交流沟通、交换思维,每个人敢于质疑,发表自己的看法,在课堂上擦出思维之火,在实践中见证科学奇迹。
例如,在开展小学科学实验活动中,组织学生参与“制作净水器”这一实验,在教师引导下,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来设计制作净水器的方案,为了推导出净水器的原理,每一个环节、每一步骤都需要设计出相应的图形。在实验活动中,学生相互交流、相互探究,完成设计方案后,梳理流程,需要一步步去验证、修复,通过探究思考、实践验证,反复操作,最终在合作努力下完成实验制作,从而实现培养学生工程思维的目的。与此同时,实验成功后,邀请组内学生结合实验方案、实验操作,详细地讲述制作净水器的过程,相互分享各自的心得体会,并在交流过程中弥补自身不足,相互促进。这样,就在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时,提升了学生工程思维水平。
在科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原材料,引导学生运用原材料来自主搭建工程模型,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灵敏,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学有所获。由于小学生年龄尚小,理解能力欠佳,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有很多知识学习起来比较抽象,小学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很多知识只是停留于表面,不能完全理解。教师采用自制教具的方法,让学生能够亲自体验和感受,从而降低了学生学习难度,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保持了高涨的学习热情。自制教具的过程,能够培养学生脑、手、口、眼协调性,学生之间共同交流沟通,自主探究、深入思考,发现科学实验的奥秘,用自己的方式解决实际问题。在制作教具的过程中,学生能不断巩固旧知识,接受新知识,激发创新思维,结合自身认知,通过多种渠道自主搜集不同材料,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学生能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到实际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和创新,相互交流、交换思想,将科学知识更完整地呈现出来,有效提高小学科学教学的有效性。在科学实验中,学生手脑并用,有助于提高探究力、实践力、学习力,建立正确的科学观,与此同时,还极大地优化了课堂教学,丰富了教学内容,提高了学生工程思维能力。
例如,在教学“船的研究”这一单元时,该单元的第六课《设计我们的小船》由三大部分构成:第一,明确任务;第二,制订方案;第三,相互交流。旨在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来按照基本流程、步骤制作一艘小船,在设计上融入自身的想法和创意,以设计图、模型等方式呈现出来。在小船的搭建过程中,学生需要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能多角度地分析问题,确保小船的质量。在制作过程中,我们要求学生充分体会设计对工程的重要性,并能虚心听取他人意见、采纳更好的想法来进行设计上的修改。同时,在本节课程安排中,教师鼓励学生自主搜集材料,如:泡沫板、铝箔、小电动机、风扇、导线、开关等一系列相关材料和用具。要想制作一艘质量高、颜值高的船,就应当先从设计入手,这就需要教师在课上加强引导,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和学习经验进行设计,并绘制出草图,在课堂上进行交流与探究,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综上所述,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工程思维能力的提高,能够为学生带来更好的学习环境、学习体验、学习效率,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取更多的知识,学会自主探究、深入思考、交流讨论。教师要坚持科学严谨的教学态度,运用现代教学观念,注重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工程思维能力的培养,推动现代科学课程教学活动开创新的格局。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