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以学习支架促进学生深度探究

时间:2024-05-07

◇姚伟国(浙江:海宁市教师进修学校)

弘扬主体性是发展学生学习力的关键要素,也是促进学生深度探究的基本保障。深度探究不仅要求学生经历探究过程,还应触及事物的内部和本质,理解科学概念背后的科学意义。但在探究式教学中,我们经常会担忧:如果大步子走,简单指导,学生容易陷入浅表化探究的窼臼;如果小步子走,精细指导,学生的思维又容易产生依赖。如何支持学生有深度的探究活动的确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以教科版四年级科学《小车的运动》一课教学为例,从学习支架设计的视角探讨促进学生深度探究的实施策略。

所谓支架,一般指建筑行业的脚手架,它是一个暂时性的支持平台。学习支架其实是一种隐喻,用来描述一个人在学习新知识过程中,由教师和有能力的同伴对其学习进行的有效干预,主要是提供活动情境、材料支持、方法支撑、思路启发。当学生完全掌握了新知,从一个支架攀爬到另一个支架时,即从一个旧的平衡达到了一个新的平衡。

一、知识准备的学习支架:激活概念建构的认知经验

科学概念的学习起点可分为“逻辑起点”和“现实起点”。“逻辑起点”通常就是教材设计流程中的切入点,而现实起点则是学生真实所具有的知识准备。在开展探究活动前,知识准备是指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认知结构中所具备的与新知识相关的观念,即概念、法则、原理等。对于小学生来说,主要是与学习内容相关的科学前概念。《运动的小车》是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运动和力”中的第六课,这是“能量”概念的首次出现,也可以视为“能量”认知的起始课,为六年级“能量”单元的学习做铺垫。从课前调查的情况看,学生对能量的认知模糊且感性,有“别人给了你希望、鼓励和信心,就充满了能量”这样的心理学认知,有“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后所产生的物质”这样的认识,也有“让某个物体运动起来就是能量”这样较为科学的表述。为此,教师有必要通过学习支架,激活学生认知经验,引导学生进入真实的情境,初步探究能量的科学内涵。

支架一:情境支架,锚定现象

创设情境的目的是把学生“带入”真实的场景,产生驱动性问题。教师出示自制的神奇小风扇,开展激趣热身活动:用火、光、热让小风扇转起来,来说明这个物体带有能量,引导学生进入“能量”这个概念体系。尽管这是模糊的、具象化的,但学生容易接受,并尝试用“能量”这个词进行表述。接着让学生观察一组对比图:风驰电掣的赛车与校园门口的限速标志牌。在比较中,有学生认为是为了安全,个别学生尝试用“运动的小车是有能量的,校园门口的限速是为了避免碰撞发生”来解释,进一步引发大家对“能量”概念学习的兴趣。

支架二:体验支架,聚焦问题

学生的问题来自他们的亲身感知,并由此生发的困惑。为此,教师不急于肯定学生的回答,而是组织全员参与体验活动,让学生感受运动的小车产生的撞击力(有能量)。大家发现手疼,物体移动、倒下、飞起来,并进一步思考:为什么被撞击时,木块、铅笔盒、书本会移动?这是因为在撞击的过程中,能量发生了转移,运动的小车把它的能量传递给了另一个物体,使这个物体也具有了能量,移动就发生了。通过进一步交流,学生还发现:撞击的速度不同,物体移动的距离也不同。在教师的启发下,全班聚焦“小车速度与能量大小关系”这一科学问题。这样的体验活动,引导学生透过表面现象去探索科学奥秘,提出一个有价值可研究的问题,为实验设计和验证埋下“伏笔”。

二、科学探究的方法支架:以科学的方法收集事实证据

探究的过程是为了获取有价值、有结构的信息,探究的过程是以假设为线索展开的,而这一切是需要指导的,是需要支架支持的。在学生参与探究活动前,教师要站在学生的立场想一想:问题明确了吗?探究的思路有了吗?探究中需要收集哪些信息?具体怎么操作呢?如果教师没有目标意识,不做充分预设,学生更容易关注操作上的细枝末节,缺失探究的“方位感”,随兴所至,容易在过程中迷失方向。《小车的运动》在研究方法指导方面,设计了两个支架。

支架一:问题支架,形成研究思路

研究思路是针对问题进行一个整体的思考,并规划一个有计划有步骤的行动指南。在正式研究前,需要对问题做出假设,转化为可操作的具体问题,尝试寻找可检验的数据证明假设的正误。在《小车的运动》一课中,围绕“小车运动的速度与能量大小关系”这一科学问题,教师设计了如下的研究思路支架。

提出假设:速度大,能量大;速度小,能量小。

速度大小,怎么控制?(在材料的暗示下设计)

能量大小,看什么?(有先前体验活动的基础)

以上研究思路是围绕“问题—假设—变量控制—证据收集”这一线索展开的,将交流中学生个别化的、零星的意见汇总起来,形成了一个有整体思考力的框架结构。

支架二:提示支架,关注操作方法

操作方法,是指学生通过亲自操作材料,摆弄物体,进行探索和思考,从而获得客观事实的技能。这里的提示支架主要是为收集有效证据而设计的,包括如何通过材料控制研究的变量,关注哪些操作细节,如何采集数据和呈现数据等。下面列举的要点就是操作方法的提示支架。

小车从同一高度、同一位置自然滑下。

测试后,木块每次摆回起始位置。

读取数据时,以物体最前端对应的距离为准。

每组实验不少于3 次,取中间数作为该组的实验结果。

这些操作方法是保证对比实验公平的关键,可以在集体交流时汇总产生。这里教师的处理方式是让学生先进行头脑风暴,然后进行梳理,使得实验中取得有效数据的概率明显提升。

三、概念建构的研讨支架:从事实到概念的认知转换

促进学生深度研讨的学习支架是必要的。探究中获得的事实需要进入理性思维层面,围绕核心问题和事实证据开展研讨交流活动。小组在实验结束后,围绕核心问题对感性材料进行思维加工,将一些错误的观点在组内研讨时去除,生成小组内认为有价值的发现。在小组研讨达成初步共识后,每个小组带着自己组的观点,在全班进行基于证据的研讨。

支架一:交流支架,培养数据分析能力

科学思维就是一种实证的思维方式,是一种建立在事实和逻辑基础上的理性思考。在《小车的运动》一课的研讨环节,以一连串有结构的问题作为支架,促进深度交流。

说说你们组的数据和发现。

坡度大,物体撞得远,其实说明了什么?

整个班的数据说明了什么?

相同的坡度下,为什么数据也会不同?

从总的数据趋势看,我们可以得到怎样的结论?

以上研讨过程,步步深入,层层递进,引导学生由数据分析向概念建构方向发展。这里既有总的趋势分析,也有差异的剖析,还有原因的探讨,一波三折,很好地撬动了学生的思维,最后得出的结论容易为学生所理解和接受。

支架二:应用支架,培养科学解释能力

基于事实的结论能否在更大范围内预测和解释相关的同类现象?这是概念的应用价值体现,也是知识内化的过程。

应用一:今天的结论对你的生活有什么帮助?

应用二:在同一路段,不同车辆的限速为什么不同?

对于前一个问题,学生反应积极,纷纷表示,以后过马路时要更加注意来往的车辆,要特别注意避让速度快的车辆。这是非常生动具体的安全教育,让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解释,将主题再次升华,学生明白了规则的背后是科学的依据。

对于后一个问题,教师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发现限速还可能和其他的因素有关,保持学生对于能量学习的热情和“神秘感”,体现了作为“能量起始课”的潜在价值。

由上例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以学习支架促进学生深度探究,教师要备好两头:一是研究“科学探究的过程”;二是研究“科学探究的主体”。科学探究有它自身的特征、过程和操作规范,没有科学的过程、想怎么做就怎么做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探究。科学概念建构的过程、科学方法的应用场景是教师备课的基础选项。学生既是“科学探究的实践者”,同时又是“科学探究的学习者”,是在科学探究中学习科学探究。但他们离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探究还有距离,如怎样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怎样根据假设设计实验,怎样基于证据进行论证等。学习中的支架要根据不同内容、不同学情取舍,形式不是一成不变的,适合的才是好的。学习支架不能让学生形成依赖,当有了一定的积淀后,再逐渐撤去指导支架,整合活动环节,为学生提供适切的自主探究支持系统。

综上所述,在探究式教学中,教师要深入研究科学探究能力发展的序列,研判学生学习的难点,分步推进,有序拓展,通过学习支架的应用,构建起适切的学习梯度,促进学生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发展。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