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时间:2024-05-07

◇陈 蕾(江苏:南京市红山小学)

教育学家卢梭说:“所谓学会学习,就是学会自主学习,学会高效学习,学会学习方法,学会学以致用。形成一种独立的学习方法,要比获得知识更为重要。”“双减”,是指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在“双减”政策实施过程中,低年段数学学习出现以下变化:取消书面家庭作业,学生在校数学练习的时间相对减少,一、二年级取消考试。根据这些变化,笔者作为二年级数学教师,面对练习时间的减少,及时对低年段数学的教学方式进行思考和改变,并且在实施中逐渐发现,让学生学会学习比学习知识更重要。

一、低年段教学课堂诊断

低年段数学学习的知识比较简单,学习时间减少,练习时间也减少,同时也取消了考试。在这些因素影响下,教师往往把着力点放在知识的学习和练习上,所以低年段的数学学习很容易出现知识课堂、练习课堂、缺少练习的课堂、缺少评价的课堂四种特征。

知识课堂。把学生当作一张白纸,要求学生跟着教师按部就班地学习,使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被动地学习数学知识,忽视学生已有知识,同时也忽视学生一些主观的想法。比如,为什么要学这个知识?怎么学习一个新知识?学习新知识时需要研究什么?学习中需要培养哪些好的习惯?学生经历了这些问题的思考,便能够渐渐学会学习的方法,并且能适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式。

练习课堂。快速讲完例题,注重大量练习。因为学生没有课后作业,更没有时间做书本以外的练习,所以在课堂上让学生大量练习。其实,学生在练习中还应该了解:这个练习和今天的知识有什么关系?这个习题是不是对今天知识的应用?在运用中发生了什么变化?让学生能主观地监控自己学习的过程。

缺少练习的课堂。二年级取消家庭作业,也没有考试的压力,那么学生的练习仅限于数学书上的基础练习题,很容易陷入缺少练习的境地。那么练习质量如何提高?学生的练习效率如何提高?什么样的练习对学生的学习有推动作用?学会学习也是高效学习,教师需要设计高效的练习让学生学会学习。

缺少评价的课堂。取消了考试,那么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情况如何反馈给学生?如何反馈给家长?如何反馈给教师自己?这部分很容易变成空白。如何量化低年段学生的评价?我觉得这是当下低年段课堂非常重要的部分,让低年段学生在量化的评价中培养好的学习习惯,在评价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及时监控调整自己的学习,从而学会学习。

二、提质预习,搭建学会学习的脚手架

预习既是一个好习惯,也是一种能力。通过预习了解学习的目标和内容;通过预习学会思考,从而了解学习一个新知识或者解决一个新问题,需要从哪些方面去思考,需要经历什么样的活动,需要什么样的知识和经验。通过创设有趣的情境和星星评价机制,来培养学生预习的兴趣和良好的预习习惯。学生在长时间坚持预习的过程中,积累经验,总结方法,领悟策略,从而走向自主预习。

(一)研教材,让预习有路可循

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是息息相关的,符合学生认识规律的内容,既有助于学生理解掌握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有助于形成和发展数学核心素养。学生先从内容认识开始,只有对内容有了理解和思考,才能实现目标,在目标的引领下,才能更深刻地理解内容。

一、二年级没有了书面家庭作业,那么学生就有了充分的时间进行预习和思考。教会学生预习,首先从认识数学书开始。因此,本学期第一节课笔者就带领学生一起认识数学书,使学生对本学期的学习内容有一个整体的感知。比如,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100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共有四个例题、四个新知识点需要学习,一般一节课学习一个例题。通过每一个例题,学生可以了解每一节数学课要学习研究的数学知识,因此学生在学习一节新课前,可以尝试自己通过对数学书例题的学习与思考进行预习。

(二)提问题,让思维走向深处

郑毓信教授强调,教师需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提供帮助,让他们学会更加清晰、深入、全面而又合理地进行思考,以此持续强化其提出问题的能力,提高思维品质,让他们从真正意义上成长为高度自觉的理性人。对于低年段的学生而言,预习思考是一件比较有挑战性的任务,而精准的问题则可以让学生有方向、有重点地去思考,提出新的问题。

比如,在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时《乘法的初步认识》一课中,让学生带着两个问题去预习:“为什么要改写成乘法?”“你能画图或举例说明吗?”学生在例题预习思考中可以直观地认识乘法,并通过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对乘法有更进一步的认识。

(三)创情境,让学习情智共生

随着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推进,教师授课式教学逐渐转变成学生自主探究。课前的预习是学生自主探究的基石,而情境的创设为学生的预习搭建了思维的桥梁。从学生自己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让数学情境变成学生自己生活的情境,或者数学经验的情境,或者自己想象创造的情境等。通过不同的形式,让枯燥的数学变得有花样,更有趣,同时还能体现学生的数学思考。

比如,在学习“1~4 的口诀”时,最后带学生回顾学习内容,帮他们总结:“今天我们通过一幅跷跷板图(一个跷跷板坐两个小朋友)编出了2的口诀;一幅小船图(3 条船,每条船坐3 个小朋友)编出了3 的口诀;一幅火车图(4 节车厢,每节车厢坐4 个小朋友)编出了4 的口诀。下次我们要学习5的口诀,你能自己创造一幅图,编出5的口诀吗?”学生在画画创作中感受数学带来的乐趣。从学生的作业中发现,学生的创作百花齐放:有的学生画的是国旗;有的学生画的是5 个五边形;有的学生画的是5只小手;等等。

图1

图2

学生在创作中,用一幅画创造新的情境,既感受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又激发了已有的数学知识或生活经验,创作中还体现了数学思考:画的图都是5 个5;画中包括了乘法的含义,也包括了5的口诀的得数。

(四)星评价,让预习成为习惯

学习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改进教师教学。一、二年级的学生因为年龄比较小,更需要教师的及时鼓励和肯定来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因此通过星星的评价机制让学生学习的评价更清楚,更及时。

不同颜色的星星和符号表示不同的含义:绿色星表示能按时预习,能说出今天要学的知识;红色星表示能用学过的知识,或者通过画图、动手操作等方法,说清楚知识的含义;大拇指表示学生能在预习中对今天的知识点提出补充和质疑。下图是学生某一天得的星星的记录。

图3

星星的激励机制,能让学生在预习中激发内驱力,自己主动思考,也是在预习中培养好的习惯、学会预习的方法,在长期的预习经验积累中学会学习。

三、提效课堂,引领学生拾级而上

(一)在课堂交流中学会思考和提问

著名数学家陈省身指出:“数学是自己思考的产物。首先要能够思考起来,用自己的见解和别人的见解交换,会有很好的效果。但是思考数学问题需要很长时间,我不知道中小学数学课堂是否能够提供很多的思考时间。”由于课堂思考时间有限,我们有了预习时间,学生课前已经尝试对所学内容进行思考,那么课堂中就是学生和教师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了。

在课堂教学中发现:每提一个稍微有思考性的问题时,总是有限的那几个学生举手回答。大部分学生不知道如何去思考、从哪个角度去思考,而有些学生不但会思考、会听别人的意见,同时还能迅速在大脑中结合自己的思考进行反馈、补充、调整。在平时课堂上,当很多学生不举手的时候,在听完一个学生的发言后,我会提问:“他是从哪个角度去思考的?你下次也可以像他这样思考。”让学生有意识去学习如何思考。

(二)在课堂练习中学会学以致用

因为家庭作业的取消,这学期笔者帮学生整理了每周的练习题,但是发现即使精简成了一页纸,还是有时间不够用的感觉。如何提高课堂的练习效率?教师必须提前准备能够帮学生更深入理解知识点的练习,以对学生的思维产生推动作用。

突破重点,通过变式练习,让学生的理解上一个台阶。比如,学生理解了乘法算式的含义后,如果加上这样的练习:“按要求写出算式,2和5相加,2个5相加,2个5相乘,2乘5。”就能让学生把新的知识和以前的知识联系起来,并且准确区分开来,对新知识的本质有更深刻的认识。比如,让学生尝试计算25 乘3,看他们能否对今天的乘法含义准确灵活地应用。3+6+9 可以改写成乘法算式吗?如何改写?学生在这样的思考中,渐渐从第一反应的“不能”到“找到了3 种方法改写”。这些思维的进阶,既是对知识的灵活运用,又是一段有意义的思维体操。

突破难点,注重及时巩固练习。比如,教学“认识乘法”时,有一题是“每堆摆3个,摆4堆”和“每堆摆4个,摆3堆”,画图列加法乘法算式。在练习中发现,有部分学生会混淆。于是通过比较总结后,我又出了类似的题让学生自己画一画,只要画对了,一般算式就能写对。每堆4 根,摆2堆怎么画?每堆2根,摆4堆怎么画?3个4怎么画?4 个3 怎么画?通过这样的对比练习,巩固学生对易错题的理解。

传统的学习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的,学生相对来说是被动的,而学会学习是主动的。学生在预习经验中获得预习的方法和策略、在课堂学习中获得思考和交流的方法后,能主动地用到每一次的学习中。学会学习是有目标的,每一节课的数学课堂都有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那么除了这些教师眼中的目标,学生眼中的目标还要包括:我能否通过预习自己把知识讲清楚?我的自学和教师的课堂教学还差在哪里?对于课堂的学习,我还有什么疑问?我能否用新的知识解决更多的问题?学会学习是能在学习中培养好的习惯,进而变成自己学习的方法。学会学习是能在及时的评价中发现自己学习的问题,得到充分的激励和肯定,能及时监控并调整自己的学习过程。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