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黄艳梅
语数英教师或班主任教师一向是家校合作工作的主力军,科学学科作为学校综合类课程,一直处于尴尬的位置,科学教师一般与家长无过多的深入沟通。本文是一名有着家校工作经验的科学教师在疫情线上授课期间及日常教学工作中,从学科角度所做出的经验总结,为家校合作工作提出可行性参考,帮助所有教师加入致力家校协同育人队伍中,为“双减”背景下的家校合作提供新鲜血液和思路。
一、家校合作的内涵
(一)以核心素养为发展目标的过程性
“要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这句经典语录已经成为万千家长对自己孩子的集体愿景。我们的学生,白天在学校忙着完成校内的学习任务,放学后和周末忙着穿梭于各式各样的培训机构中,完成各类个性化学习任务,一周七天被安排得满满当当。科学教育培训机构“另辟蹊径”,不以考试为目的,不以做题为手段,为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STEAM教育、机器人培训、科学实验室等线下科学教育类培训机构办得热火朝天。这一系列现象,都预示着家长们对孩子的成就期待由“成绩本位”逐渐开始向“发展本位”转变。“双减”减少的是过多的作业量、死记硬背的知识等,但是,教师需做的是加法,要增强学生学习的活力和热情,增加家校协作育人的可能性与途径,思考并探索如何用减法优化教学内容、提升教学质量。在科学课程内容、作业的设计与布置、评价方式等每个环节,都要做好这道“加减计算题”。
(二)加强家校合作的重要性
家校共育,通常是说把家庭、学校、社区充分联系起来,构建全新的合作伙伴关系,使教学资源得到最大的拓展,并且可以让家风朝良性的方向发展,进一步完善制度建设,让参与各方能够做好协调工作,使学生拥有更大的成长空间。它是连接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一座桥梁,有家委会、线上和线下家访、座谈、电话、微信交流等多种形式。虽然家校之间通过协商解决问题的意识越来越强,但有研究表明学校和教师仍然占据家校沟通的强势地位,父母缺少说话的机会,出现了沟通中一方的“沉默”现象,这是低效沟通或者假沟通的典型表现。“双减”政策实施后,不少家长产生了焦虑情绪。一些家长认为孩子在校时间延长,不少做作业拖沓的学生就寝时间延迟,容易出现睡眠不足,会对孩子健康和身体发育造成不利影响;有的家长认为延时服务是提供孩子完成家庭作业的平台,回家后应该是孩子的自由时间,不能接受孩子回家还有作业……家庭和学校在育人过程中的方法不同,但目标和终点是一致的,家校本应是良好的协同促进的关系,但现实中往往是小问题不断。
二、小学科学教育中家校合作的现状分析
(一)家长对家校合作认识不足
小学科学教育中的家校合作和学科自身特点有很大的关系。科学学科一般每周1~2个课时,除了日常学习外,也有校园科技艺术节、科技竞赛等赛事活动。这些赛事活动虽然人人都能参与,但是对学生的要求一般比较高。例如科幻画、科技论文等,一个班级内能够完成的学生不少,但是能够从班级脱颖而出,经层层选拔出校到区、市甚至到省和全国参赛的,就很少了。发明创造类的科技创新比赛对学生的创造性要求则更高,这部分学生自己不但平时就喜欢问“为什么”,喜欢到处“捣鼓”,家长也为他们提供了部分知识和技术支持。在这些看似简单的探究背后,离不开教师的设计引导和家长的陪伴参与。教师要对学生的前概念有所了解,依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适当地增加课外作业的难度。
(二)教师对自己的作用认识不足
科学教师一般同时任教多班,有的还涉及跨年级教学,一般不担任班主任。在一些学校,因为师资缺乏或学校自身不够重视,科学教师数量和班学生数量配比不足,有的科学教师需要同时跨学科教其他学科或由学校其他学科教师兼代。在临近考试前,科学的课时就显得尤为稀少。学校组织的线上或线下家长会,一般都不需要科学教师参加,科学教师也很少因为学生考试成绩下滑或课堂表现问题与家长电话微信沟通。这些,造成科学教师对自身学科的认知错位,没有摆脱“主副科”的旧观念,还认为科学只是一门没有太大考试压力的“副科”,只要好好把课堂教学做好就可以了,家校沟通那是语数英教师的事。如果教师都这么想,那么家校合作就变成了部分教师的事了。教育无小事,责任不分主副,只有从内心打破传统思维,才能化被动为主动,形成学校的主人翁精神和家校共育的使命感。
三、设计互动活动推进家校合作
(一)家长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科学亲子活动
疫情居家线上教学期间,我校科学教师组织学生集体居家观看全国瞩目的“天宫课堂”第二课。翟志刚、王亚平、叶富光三位神舟十三号航天员在中国空间站向全中国的学生直播了太空“冰雪”实验、液桥演示实验、水油分离实验、太空抛物实验四个实验,介绍了太空舱的功能构造,还分享了太空生活的趣味点滴。有的家长一开始听到活动安排,还在犹豫孩子要写作业,可不可以不看;有的家长担心学生用眼过度,影响视力。听完科学教师耐心的介绍,最后家长们被说服了,都觉得这是一个难得的学习机会,孩子有必要看看。科学教师在活动发布的时候,没有要求学生端正坐姿,或是群内打卡,而本着学生自愿、自主的原则,学生可以自由走动,喝喝水吃点水果放松一下,观看过程中对即时产生的疑问可以展开讨论以促进思维发展。最终,不少家长打开了电视,和孩子一起坐下来听太空授课;有的家长自发在群里发了一起观看的照片打卡,热烈地参与进来;还有的家长主动将课程录制下来分享到班级群,方便那些不在家的家长或因网络设备问题没法及时看到直播的学生复播观看;更有学生在家又进行了相似的重复实验。这个直播活动只有短短的一个多小时,时间上等同于学校里的一节半课,但是所含知识量和产生的影响却远超一节半课的容量。学生不仅学习了世界前沿的科学知识,还享受了幸福的天伦之乐,也减少了父母的焦虑心情,激发了广大学生不断追寻“科学梦”、实现“航天梦”的热情。
实例分析:科學活动的设计并不局限于学校,往往是结合当下实时科技热点、科学人物、节日主题,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组织开展的结果,是课堂科学教育的延伸和补充。这对科学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有一定要求。活动的设计实施,要考虑小学生的前概念水平和难易程度,要考虑到家长的时间,尽量选在周末或节假日,家长陪同孩子一起参与,鼓励家长以陪伴者或监督者的身份参与课程活动。根据学校布置的适合居家开展的校本活动类型(如“共读”“共写”和“共赏”等活动),家长陪伴、指导和督促学生完成,并将活动成果与学校教师、其他学生及其家长共享和交流等,一方面使家长知道孩子的课堂学习内容,一方面让家长参与其学习过程,感受到责任。
(二)设计并实施互动式家庭作业
作业是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最直接手段,对教师调整教学设计、优化教学内容、提升教学质量有重要作用。科学学科的体验类作业、操作制作类作业、自然观察类作业,学生一般需要获得家庭的支持才能很好地完成。例如四年级《太阳钟》一课,学生选择外卖餐盒盖子制作太阳钟的钟面,有的学生查阅资料在钟面上绘制了十二时辰,有的学生用到了热胶枪固定底座,整体作业效果非常精美,而这些都离不开父母的帮助。教师在批改的过程中,发现大部分学生对太阳钟表盘上的时间刻度都是提前标注好的,没有太阳光照射出的指针影子,钟面的时间刻度从何而来呢?这部分学生实际上是没有理解太阳钟的内涵。古时候,人们没有时间测量工具可以使用,因此利用太阳光和石头等可得的简易材料,制作了太阳钟,用来知晓时间,后来人们在太阳钟的基础上发明了日晷。笔者建议教师将《太阳钟》一课设计成2课时教学,第1课时让学生自己设计,第2个课时在介绍讲解了太阳钟的背景知识后,修改自己的方案。这样能够强化学生的科学知识,也使学生明白,科学制作不是做手工,做出来就可以了,而一定要运用工程思维进行制作类科学探究。
实例分析:美不是科学追求的核心。科学作业需要考虑到艺术美,但是实事求是才是科学作业应坚守的根本原则,离开了真实性,一切探究都是空谈。在这个案例中,全班大部分学生制作出来的漂亮的太阳钟却是存在问题的。将其制作出来不是我们的目的,教师不能忽略太阳钟的主要功能——测量时间,发现错误后要给予纠正,不然一堂科学课最终等同于上了一节手工课。非文本的探究型科学作业是以家庭支持为前提的,教师在设计布置这类作业的时候,要给予学生充足的完成时间,一般一至两周为宜。要保持跟进,强调过程性评价,确保有错误的学生还有时间弥补。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学生需向家长不断汇报想法和思路,家长提出意见修正调整方案,形成反思性互动闭环,促进学生多元思维发展。
(三)设计与评价从单维向分阶多维转变
在科学活动和作业的完成过程中,教师会发现,学生完成的结果差异明显,不能一概以“优”“良”“中”定论,在“做完”和“做好”之间还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教师思考。声波对小学生而言是个比较抽象的知识。在三年级“声音的奥秘”这一单元中,科学教师将土电话声音传播的原理布置为课后作业,让学生自己研究,作业反馈情况见表1。
不少学生不认识土电话,选择翻阅书本或上网查找资料,看着孩子束手无策,一些家长也参与了进来,跟着孩子一起制作了土电话。在家长的引导解说和帮助下,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制作、亲眼观察现象,深入探究了土电话背后的奥秘。在实践的过程中,学生会发现土电话传播的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如果纸杯底部穿的孔眼太大导致棉线与杯底小孔不贴合,或是棉线太短或者没有绷紧,最终都会使震动传导性大幅降低。而没有足够的振动就无法产生声音,所以人会听不见声音……学生只有亲手制作了土电话,才能获得隐藏在这个过程中的大量隐性知识。探究的过程就是不断发现问题不断解决问题、进一步优化解决方案的过程。
实例分析:每个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各不相同。分阶布置、分阶评价的目的就是为了缩短学生“做完”和“做好”之间的鸿沟。教师在设计科学作业时,按学生的最低水平布置,评价的时候,按学生的最高水平表扬。在“土电话”一课中,教师按照“写出土电话的工作原理”要求布置,即学生只要写清楚土电话的工作原理即可,难易程度是全班大部分学生可以完成的,但是学生提交的作业却形式多样,完成的程度有所区别。教师可以采用组内评价、多组展评、家长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針对学生分阶评价:非常优秀的作业可以通过班级展评、年级展评的方式予以褒奖;出现一点小错误但整体比较优秀的作业,教师在给予表扬的同时一定要及时指出其中的错误并督促学生订正;对于不理解题意也没有“好好完成”、需要多花时间努力的那部分学生,则要采用鼓励和监督并行的方法,找出其问题的原因所在,是基础知识点混淆不清,还是工具有限?对评价的内容要确保既有定量评价也有定性评价,以提高学生参与科学学习的投入度,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最终形成家校协作育人共同体(见图1)。
四、结语
除了上述实例外,学校也可以充分调动资源,结合家长的职业和特长,调动家长积极性,组织与科学技术主题相关的家长课堂,如造纸术、流浪地球中的物理等,打破班级的围墙,影响更多的学生。利用好学科资源,把教育的重心回归学校,让每一名教师承担起与家庭协作育人的责任,才能从根本上帮助学校和家庭拧成一股绳,推进学校教育的良性发展。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