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庞忆清
“小先生制”是1934年由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并实施的。他是这样说的:“生是生活。先过那一种生活的便是那一种生活的先生,后过那一种生活的便是那一种生活的后生,学生便是学过生活的人,先生的职务是教人过生活。小孩子先过了这种生活,又肯教导前辈和同辈的人去过同样的生活,是一名名副其实的小先生了。”他提出儿童可以既当“学生”,又当“先生”,以教人者教己,即知即传,即学即教。这既是一种教学方式,又是一种学习方式。
“小先生制”承认学生之间是有差距的,也认为学生是有巨大潜能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搞“一言堂”,而是要千方百计让学生去动脑、去思考、去研究、去互助,从而达到“众人拾柴火焰高”的效果。所以,即便是在今天,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践行陶先生的“小先生制”也是有时代意义的。
每次看到这些陶行知先生的精辟理论,都让我感慨万千。的确,每个学生都有其不可小觑的潜力。因此,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灵活运用“小先生制”,不僅突出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还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在合作过程中取长补短,不断完善自己,共同成长。
一、分小组,巧安排
将班级分为几个学习小组,是实施“小先生制”的基础和必要条件。建立学习小组时,还要考虑到各个学生之间的差异,尽量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就是说组内每个成员,他们有不同的擅长之处、不同的性格特征,而对于每个小组来说,他们的人员数量,小组综合能力等方面是类似的,不应该有明显的高低之分,这样方便在课堂探究中公平竞争。
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按照电脑教室座位分布,适合开展四人一组的信息技术课堂探究活动。
首先,四人座位距离较近,“小先生”可以更好地帮助每位组员;其次,课堂上时间有限,若是过多人分为一组,那么不利于信息技术课堂上更深入的研究。在安排小组成员时,要尽量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原则,将学习能力较强的和相对弱一点的学生分布在各个小组,这样能充分调动每一个成员的参与意识,避免各小组在完成任务时出现明显的差异,打击学生的自信心。组内成员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根据各成员的表现,以及学生的反映,在下一次上课时微调各小组成员,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其中。
二、"小先生",精挑选
“小先生”,是每个小组活动的有效组织者和管理者,他的能力水平决定了该小组合作学习的质量。“小先生”不仅要做到先知先学,还要带领本组成员一起合作探究,完成学习任务。所以在挑选“小先生”时,一定要挑选在能力上大家认可的,并且有良好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的学生。“小先生”,可以由教师直接指派,也可以让学生推选,“小先生”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采用竞争上岗的形式,让更多的学生当上“小先生”。“小先生”的选拔很重要,但也曾走过很多弯路。起初,“小先生”是由教师直接指定,是教师眼中的优秀学生,但是有时这些学生却得不到同学的认可,所以效果并不理想。后来,尝试让各小组商议,集体推荐,这样效果就显著提高了。当选“小先生”的关键是要得到多数同学的认可。
例如,在教学scratch《穿越迷宫》这一课时,本课知识点较多,如果直接讲授,学生不一定都能理解和掌握,而“小先生”在本课中就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先将各个知识点明确,布置好小任务,各小组优先完成任务的学生成为“小先生”,“小先生”再帮助基础比较薄弱的组员,在小组探究中作为引领者,在小组合作探究中将老师刚刚讲解的各个知识点深化,帮助有困难的组员完成任务,这就有效提高了学习的效率。最后再比一比各个小组的完成速度与完成率,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他们的小组合作意识。
又如,在教学scratch《克隆飞机大战》一课时,本课难度较大,首先需要绘制飞机和火炮的角色,再对火炮和飞机编写脚本。
在教学时,我将这一课分成几个小任务:
绘制飞机角色;
绘制火炮角色;
编写火炮开火脚本;
克隆飞机脚本。
每个任务优先完成的成为本次任务的“小先生”,每个任务的“小先生”很有可能不是同一个学生,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好胜心和积极性,最后再比一比,看哪一小组最快完成整个任务。
三、共合作,齐努力
“小先生制”下的小组合作学习,应该是互帮互助的,每个小组成员之间要相互调整,相互改进,取长补短,要关注他人,提出自己的意见和想法。这就要求小组各成员要学会尊重他人、倾听他人、接纳他人。
在我校信息技术社团中,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性格,都有各自擅长的方面,有些学生图形化编程学得好,有些学生打字特别快,有些学生python语言学得不错……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下,就需要大家一起合作、努力,争取在各类比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有一个这样的例子,2021年5月,我们举办了一场“数字公民”的比赛,这个比赛是以python语言为基础的。年初时,我就已经召集了社团的学生,教会他们如何登录系统、如何闯关打比赛,由于这个系统是以游戏的形式进行的,参赛学生先自己选择喜欢的英雄,然后根据系统的提示进行夺宝石闯关,在闯关的过程中如果有疑问系统也会有提示。我也是第一次接触这门语言,跟着学生一起学了几节课,之后就是寒假时间了,我叮嘱学生,寒假里有时间就自己练习,如果有问题也可以联系我,老师的账户后台也能看到大家的情况。寒假里,我时不时地进入后台看一看学生的练习情况,最让我出乎意料的是一个四年级的学生——小源同学,居然打得最好,小源同学也是寒假里跟我联系最多的,经常会向我反馈一些他遇到的问题。到开学时,他已经打到了第四章,后来我了解到,这第四章已经是高中生的水平了,甩出了那些高年级的孩子一大截。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每个人,即使是只学习过几个月,只要学到一点,就应当把他学到的教给别人,甚至很小的孩子也可当‘小先生’。”陶行知先生的“小先生”是知者为师、能者为师,以知识和能力掌握的先后为标准,而与年龄的先后没有必然联系。
后来,这现成的一位“小先生”,也发挥了他的作用,社团课上,我请他给其他同学讲讲他的心得,以及他的闯关方法。一开始,其他学生还不以为然,觉得这位四年级的同学能有多厲害。待小源同学登录账户,大家才知道,原来在竞技场上长期霸占榜首的居然是这位四年级的同学。大家跟着小源同学学习了几节课后,闯关能力明显增强了,原先大多数学生只能打到第一章或第二章,慢慢地,能打到第三章和第四章了。在竞技场上,更是你追我赶,都想成为第一名。每次上课前,都能听到学生兴致勃勃地讨论着谁的策略更好、谁更厉害。最后,在比赛中,小源同学也并不是只顾自己,他带着社团的同学一起讨论方法,研究战术和策略,带着社团的同学与其他学校的同学展开对抗。最终,在此次竞赛中,我校有两位同学获得一等奖、一位二等奖和两位三等奖。一等奖只有前5%的学生能获得,获奖比例不高,能获得这样的成绩,是得来不易的。这次竞赛没有校外专业教师的指导,全靠着这位“小先生”带领整个社团一起努力。很多高年级的学生从一开始的不服气,到后来的佩服,再到后来的你争我赶、携手共进。
四、互评价,促成长
以往分组合作的评价更注重整个小组的成绩,而不是小先生个人。基于“小先生”的小组合作学习,在评价时,不仅要看活动结果,更要看“小先生”在整个活动过程中的组织能力和能力提升,评价方式要多样化,评价内容要多元化。
例如,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在小组合作探究环节中的“小先生”们在带领组内成员完成任务后,“小先生”自评,组内成员也对“小先生”进行评价。在教学三年级《复制粘贴图形》这一课时,率先学会复制粘贴操作的学生成为组内的“小先生”,负责帮助组内有问题的成员。在所有成员均完成任务之后,我给予鼓励以及加星的奖励。还请最快完成的那一组的组员之间相互评价,有的成员就提出了跟“小先生”不同的方法,“小先生”是用画图软件左上角的快捷菜单,而发现右击也可以使用复制和粘贴。这时,我对这位组员给予了肯定,他们组内可以有两位小先生了,两位“小先生”互相学习不同的操作方法,带领着其他组员一起探究、一起成长。
又如,在教学五年级scratch《花朵缤纷》这一课时,优先编写完脚本的学生成为“小先生”,帮助组内其他成员。某一组全部完成之后并不是结束了,而是组内讨论,评价每位成员的脚本。在这个过程中,各位成员还可以优化自己的脚本,有的将5片花瓣变成了6片、8片,有的画的花朵颜色变化更多,有的画的花朵有大有小……每个小组都在不断优化自己的脚本,最后相互评价,每组再选一个最优脚本,在班级里再评一评,比一比。这样,先小组内互相评价,不断优化,再班级内相互评价,共同成长。
目前,陶行知先生的“小先生制”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的探索只是初步的,还没有形成系统,但“小先生制”的优势已显现出来。它不仅可以达到“小学生”当“小先生”、“小先生”教“小学生”、“三人行,必有我师”的目的,还可以增强学生的表达能力、团队协作意识以及自主学习意识,克服了传统教育模式的弊端,真正地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相信通过教育界各位老师的努力以及“小先生制”实践的逐步深化,一定会对当前的信息技术教育事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笔者也相信,推行陶行知先生的“小先生制”,能构建起一个更和谐的小学信息技术课堂,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让学生更喜欢上信息技术课,真正实现学生在共同合作中一起成长。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