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袁兴亮(甘肃:平凉泾川县第三小学)
随着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地发展,人们对科学知识也越来越重视。我国教育部门也非常重视科学技术,将科学课程列为小学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课程之一,让学生从小就可以接触并了解科学知识。但是,小学科学教育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为全面优化小学科学教学质量,帮助学生养成科学素养,培养其科学探究兴趣,应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合理引入科学史教育。本文将围绕“科学史教育融入课堂路径”展开探究分析,重点解析二者的融合意义、融合问题以及融合路径。
人类发展和进步的综合历史是科学史,科学史属于一种综合性学科,汇集思维、自然、历史和社会,是人类的宝贵财富。科学史是小学科学教学的重要资源,若将二者有效融合与渗透,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主观能动性,锻炼学生的创新和思维能力,顺利实现科学教学目标并帮助学生优化意志品质。小学科学教学伴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逐步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小学科学课程能够帮助学生认识和了解大自然,提高学生改造自然与社会的能力,而将科学史教育与小学科学教育相结合,则为强化学生科学素养提供了便利条件。
从内涵来看,科学史和普通历史课程一样,但是二者的不同点是,科学史比较关注自然科学,而普通历史课程比较关注科学事件,对政治经济事件比较关注和重视。通过对科学史的学习,不仅可以了解过去的事情,还可以思考事情的背景和意义。为此,在小学阶段开展科学史教育,应从上述两方面展开。将科学史教育科学融入小学科学教学中,有助于学生从小形成学科学与爱科学的意识,让学生从小就树立崇尚科学的精神,为后续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在整个教学体系中,小学义务教育阶段有着启蒙教育的功能。塑造学生科学素养是小学科学的教学目标,在小学科学课本中不乏大量的科学史内容,科学史可以帮助学生更加完整与系统地认识科学的发展过程。将科学史教育有效结合小学科学教学,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索欲望和学习兴趣,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合作以及社交能力。科学素养涵盖以下内容:了解科学知识与科学本质。将科学史知识引入小学科学教学中,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科学知识并理解科学本质,从而达到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素养的教学目的。
兴趣是做好任何事情的前提条件,无论在工作中还是在学习中,兴趣都发挥着提高人们主观能动性的作用,小学生各方面都在逐步成长和形成,其中也包括兴趣,此阶段学生比较容易接纳多种新鲜事物。尽管科学研究比较枯燥而且艰辛,但是科学现象却非常有趣。小学科学老师应善于利用小学生的心理特征,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科学研究的趣味现象,借此激活学生的科学探索热情。以《电和磁》一课教学为例,可以引入奥斯特的偶然发现,让学生观察小磁针靠近通电导线会发生什么现象。将拉直的导线放在指南针上方,学生通过观察会发现,磁针开始偏转,而且电流和偏转角度呈正比,九十度是最大的偏差角度,电流被断开,磁针则回到原来的位置。科学史教育有助于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科学发现过程与本质内容,帮助学生逐步提高科学探究热情。
小学科学和科学史教育互相渗透和融合,有利于学生深入了解科学本质和方法的形成过程,帮助学生勇敢质疑并努力求证。另外,科学史中还富含多种小故事与知识,这些都能够提高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度,进而帮助老师完成教学任务,实现科学教学目标。
一个人能否获得成功,一个决定性与关键性因素即是人的意志品质,尤其是现代社会竞争激烈,人们难免会遇到一些波折和挫败,加之当代孩子以独生子女为主,从小在爱与呵护中成长,他们没有经受过挫折,导致抗压能力比较薄弱。那么,应如何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呢?如何让他们养成百折不挠的精神呢?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若将科学史教育科学引入小学科学教学,则可以有效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很多著名科学家与发明家在研究过程中都遇到过挫折与失败,但他们没有放弃,在不断努力与反复尝试中才取得了最后的成功。借此可以培养学生锲而不舍的精神,让学生正确认识失败,认识到失败是取得成功的基础,不经历失败和风雨,又怎会取得成功和迎接阳光呢?因此,要充分利用科学史教育帮助学生逐步形成百折不挠的意志品质。
当前,小学科学教育面临着老师整体教学素质偏低的问题,大部分老师未深入、系统和全面地认识科学史教育,对科学史的认识停留在表面,还有部分老师认为科学属于一门普及课,未正确认识科学史的教育作用。例如,未正确认识到科学史教育对了解科学方法与科学本质的作用,只是引导学生从表面认识科学发展和演化过程,这对学生形成科学观念和科学精神产生了不利影响。许多小学科学老师没有根据新课改的要求更新教学观念,没有将各种教学方法进行融会贯通,从而难以实现教学目标。
小学科学课本中不乏科学史材料,然而,这些科学史材料的内容过于简单,课本中的科学史内容只是简单地描述了科学探究的过程,不能有效带领学生深入了解科学探究的本质。基于此,小学科学老师应科学选取、收集和整合科学史材料,这给其带来了很大的工作难度。老师不仅要寻找科学史资料,还要在科学史资料中探究可以突出科学本质的内容,加之部分老师缺少课程训练,这让他们很难将科学史教育高效引入小学科学教学,进而不能最大化发挥科学史的教育功能。
将科学史教育科学结合小学科学课程,除了可以培养学生科学学习兴趣以外,还能够提高学生对科学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形成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为此,小学科学老师须科学融合小学科学课堂和科学史教育。
1.课前融入科学史教育
在讲解新课之前,老师可以提前搜集与授课内容有关的科学家小故事,并将其拿到课堂上,在课前为学生讲解。这些趣味性的科学家小故事可以有效吸引学生,让学生集中注意力且带着浓厚的兴趣学习新知识。例如,在《物体在水中是浮还是沉》一课的教学中,讲解新知识前,老师可以引入阿基米德洗澡的故事,在给学生带来欢笑的同时,充实学生的科学知识。
2.课中融入科学史教育
一堂课四十分钟,小学生一般可以维持10分钟注意力,为此,教师要围绕学生的具体情况引入科学史教育,比如,当学生对课本理论知识不感兴趣的时候,面对枯燥乏味的理论性知识,老师可以引入科学史的演绎,为学生打造一个神秘的氛围,引导学生自主思考与研究,有效驱动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全神贯注地学习科学知识。
3.课后融入科学史教育
小学科学老师应科学有效地让学生利用课后的时间。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发达的互联网为学生学习提供了便利条件。当老师为学生设置家庭作业的时候,应善于创新并讲究技巧,不能总是以固化的方式比如抄写等布置家庭作业。单一与固化的家庭作业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久而久之,容易让学生对一成不变的作业感到厌烦,所以,这样的家庭作业是很难达到预期效果的。基于此,老师可以为学生布置一些有难度的、必须通过努力才可以完成的作业。例如,可以这样布置家庭作业:放学后,让学生利用多种方式与渠道搜集有关“电和磁”方面的故事,并且将自己搜集的故事拿到课堂上,让学生互相分享自己搜集的故事,哪位学生的故事最精彩,就可以得到老师的赞扬。这样的家庭作业有利于激活学生的好胜心与竞争心理,促使学生更加认真且积极地完成家庭作业,从而有效提高小学科学教学效果。
科学可以带领学生认识大自然、人类以及多种现象,小学科学老师应为学生组织丰富多样的课外实践活动,借助课外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
1.开展读书竞赛活动
小学科学老师要按照学生的具体学习状况为其组织读书竞赛课外活动,然后为本次读书竞赛课外活动起一个科学类的名字。为参加比赛,首先,学生要前往图书馆收集科学故事与理论知识;然后,要将收集的资料进行整合;最后,要以故事、报告与小报的形式展示自己收集和整理的内容。开展这种活动除了能够提高学生的表述能力与信息处理能力外,还可以帮助他们认识到劳动的意义与价值,让学生学会珍惜自己以及他人的劳动成果,懂得通过自己努力而获取的科学知识会更有意义和价值。
2.充分利用网络信息资源
在信息时代背景下,社会各个领域都已经普及互联网,包括工作、学习以及生活,为人们带来很大的便利。人们利用网络不仅可高效地搜集所需材料,还可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呈现内容。这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兴趣度。通过互联网搜集材料,还可以强化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在小学六年级科学教材中有一章专门讲解关于“信息”的知识,让学生借助互联网搜集资料并利用资源,可以帮助学生亲自经历传递信息的过程,加深对科学史的印象,促进小学科学教学进一步优化教学效果。
3.借助互联网加深学生对科学史的理解度
在传授完课本知识以后,小学科学老师可以根据学生喜爱电子产品的特点,引导并鼓励学生养成利用互联网查询与整理资料的习惯,让学生将查询和整合的资料制作成手抄报或者粘贴在班级墙面上。此外,还可以以黑板报的方式呈现,借此帮助学生互相沟通和分享,久而久之,学生在科学史教育环境中将逐步锻炼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为日后的学习奠定扎实基础。
事实上,分析生活即是科学本身,为此,可将科学史教育和日常生活有效融合,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内化科学知识。例如,小学科学老师可以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寻找科学现象,观察妈妈在炒菜时为何要加入白糖,把白糖加入菜中的目的和作用是什么,加入白糖的菜有哪些变化借此激发学生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与探索欲,加深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印象。此外,老师还可以巧用贴近学生生活的科学现象或者学生比较感兴趣的科学现象,这样设问:“同学们,电灯的发明者是谁?他是如何发明出电灯的?恐龙为什么会在地球上消失?”这些问题可以引领学生主动探究并寻找问题的答案,同时也能够有效提高小学科学教育的效果。■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