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探讨写好课后反思

时间:2024-05-07

◇强春梅(甘肃:白银市白银区第五小学)

对于教师来说,“课后反思”就是把自己和别人的课堂教学过程, 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思考和总结,并通过对自己的教学不断反思,探索与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优化教学,使自己逐渐成长为具有更高专业素质的教师。总之,课后反思就是通过研究反思课堂教学,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怎样才能写好课后反思呢?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记录成功,发扬光大

一堂成功精彩的课堂教学往往是多方面的,凡教学思想、教育学、心理学原理的渗透和应用,教学中引起学生共鸣的地方,教学方法的改进和创新,教学中处理得当的措施,有条理的板书等,将它们详细地记录下来,供以后教学时参考运用,并可在此基础上不断地进行研究、改进、完善、提高。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独到的教学方法、特点,当这些教学方法、特点适合于学生学习,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发展,这就是课堂中最成功的地方,应该发扬光大。在我的教学中,新的知识点,从来都不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引导学生思考,这样充分肯定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在自我解决知识点中找到了成功、培养了自信、提高了学习兴趣,还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或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只是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组织者与共同学习者。例如,在《比的基本性质》教学中,让学生用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猜测比有什么基本性质,然后引导猜测出比的性质,再在小组进行大胆探索,从各个角度验证自己猜测的正确性,从而得出比的基本性质。这样就使学生思维和各种能力得到广泛的培养。

二、记录不足,探索提高

一堂精彩完美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不足、失误之处,作为教师,更要及时反思,找出失败的原因,吸取教训,探索提高。如,我在课堂教学中总是担心学困生掌握不了新知识,经常反复练习习题,以便学困生掌握,这样就造成课堂作业当堂不能完成,拖到课后完成, 给学生造成了过重的负担,而学优生也吃不饱;另外,上课不按计划上,总觉得学习内容简单,一不小心,几个例题就一起讲了,结果造成部分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不深。找到了这些原因后,我上课时精讲少练,教学内容适度,做作业时多巡视,多辅导学困生,给学优生另外布置一些提高题。经过我在课堂教学中的不断努力,学生现在都能在课堂上完成作业,学习的兴趣浓厚,学习起来轻松、快乐。寓教于乐,我的心情也舒畅了,更体验了教学反思的魅力。

三、记录灵感,积累经验

在堂课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有时会因为一些突发事件而瞬间产生灵感。这些灵感,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的,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记录,便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流失,令人遗憾。如,数学中文字题列综合算式是教学的难点、重点,为了突破这一重、难点,我也跟往常一样,在重点文字下面画线帮助学生理解。讲课时,我突然意识到小学生的思维发展是以具体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以抽象思维为主,但抽象思维仍然与感性经验直接相联,具有鲜明的形象性。于是我把文字与一定的符号结合起来教学文字题的综合算式,学生的思维也在具体的符号形象中变得更清楚、快捷、严谨、活跃,解题能力相应得到提高。在文字题中,数量关系是通过一定的术语表示的,学生能识别问题的数量关系就能正确列式。读文字题时,在关键词和、差、积、商的下面画“○”,并填上运算符号,明确运算符号前后各表示什么名称,再画上横线,把知道的数量写在对应的名称中,不知道的量用问号表示,然后写出算式,明白必须先算“什么”算式,不能先算的加上括号,使它先算。如:365 加上35 的和,除以25,商是多少?(365⊕35)÷25=? 这样,学生一目了然,很准确列出了综合算式。

四、记录“火花”,拓展思维

教学过程中,在教师的引领下,有时学生会有创新的“火花”冒出来,教师应当及时发现学生的这些闪光点,并给予充分肯定。这样,不仅使学生的新思路、新方法得以发扬光大,而且对学生也是一种激励与赞美。同时,这些可贵的见解更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拓宽自己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能力,将其记录下来,可作为丰富自己今后课堂教学的材料。例如,总结一个数除以分数的法则,教师让学生小组讨论后汇报总结如下,A:一个数除以分数等于这个数乘以分数的倒数。B:除数和被除数都乘以两个分数分母的最小公倍数,这样可以把分数除法转化成整数除法计算。C:一个数除以分数等于分子与分子相互约分,分母与分母相互约分,然后被除数的分子乘以除数的分母做商的分子,被除数的分母乘以除数的分子做商的分母。这也遵循鼓励算法多样化的教学思想,我也跟着学生学到了更多的新知识,从而做到了教学相长。

五、记录得失,精益求精

每节课下来,静心思考,探索教学规律,创新教法,新的组织教学,突破教学重、难点及瓶颈,到位的训练,得当的启发等,及时记录这些教学中的得失,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纳与总结,进一步思考在下次教学中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怎样做,写出新的教学设计,从而使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记得我在教学“平均数”时,对理解平均数意义是这样设计的。当时课本上的例题是让学生用水做实验,我觉得学生在此实际操作中,不易快而准确地完成,反而影响学生准确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我改成了摆圆片,通过移动圆片让学生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可是今天,我觉得这样还是对平均数的意义理解不够,这个设计脱离学生生活实际,也没有把教学过程设计在猜测、矛盾、质疑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后来,我观摩了一节优秀课堂教学,他的设计值得我借鉴参考,指导我重新设计了“平均数意义”的教学设计。

总而言之,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应当在每节课后及时写出总结、反思,且要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形成良好的习惯。时间长了会“集腋成裘、聚沙成塔”,从而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