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生活化教学在信息技术课堂中的运用

时间:2024-05-07

◇(江苏:泗阳双语实验学校)

在当前的小学教学阶段,信息技术课程并不是主要的考试科目,也对学生的升学没有直接的促进作用。所以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认为信息技术只是一门副课,导致教学模式缺乏创新,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效率低下。而信息技术是学生在未来生活中必须掌握的技能之一,为了提高教学有效性,教师可以将信息技术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展开教学,让他们在教学中获得丰富的实践技能,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

一、生活化教学对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意义

当前,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工作学习中,信息技术都已成为人们必不可少的技能。在用工招聘中,社会用人单位除了要求毕业生有良好的职业素养以外,还需要其拥有一定的信息技术,以保证能顺利地展开职业工作。所以,要在小学教学中就开始强化学生的信息技能。小学生正处于心理和思维快速发展的阶段,受家庭和校园教育影响作用较大,如果在小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技术素养,就可以为学生未来的学习与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但是小学生年龄小,对知识的了解与掌握存在一定难度,再加上信息技术知识相对抽象,所以,部分学生对此感到学习困难。但小学生又拥有非常丰富的日常生活经验,如果能让他们在教学中利用生活经验和个人灵活的思维想象力,以引起其心理认同和共鸣,那么就可以促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强化信息技术技能。所以说,教师如果将信息技术教学生活化,就可以促进学生加强对信息技术知识的认知与理解,并且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改变传统“填鸭式”教学模式导致的课堂氛围压抑的现象,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获得更好的发展与成长。

二、结合生活化教学素材,优化课堂教学内容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根据课本来为学生讲解信息技术,这样的教学模式只不过是将信息技术的概念和操作方法生硬地传授给学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较为被动,对知识的掌握与理解较差。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智能化设备的不断普及,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所接触到的信息技术,甚至已经超越了课本本身,使得当前教学内容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因此,教师要充分结合具体的生活素材再结合教学经验和知识累积,使用生活化素材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从而提高其对信息技术教学内容的认知能力。例如在教学互联网相关知识时,教师首先可以让学生介绍自己对互联网的认识,这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也可以通过学生的回答来了解其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漏缺,随后更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对学生已掌握的信息技术一笔带过,而对其所存在的漏缺,则详细加以讲解。同时,教师在讲解过程中还可以引用一些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来引导学生,例如可以将搜索引擎的运用比作查字典,让学生想象自己处在查字典的过程中,随后教师再将搜索引擎的运用以步骤化的方式展现给学生,让他们来对比查字典与搜索引擎运用的相同和不同之处,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进行仔细观察,并且在课堂中实际操作,从而使其深刻地认识到信息技术的优势,加强对信息技术知识的理解。

三、用生活化教学为学生构建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对于小学生来说,教学氛围也是影响其学习效率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利用生活化教学模式来为学生创设和谐的课堂氛围。首先要利用生活化教学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旦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拥有了兴趣,就会引发主动学习精神和探索欲望,使之可以自主融入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在兴趣的引导下,感知信息技术教学独特的魅力。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引入一些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接触到的有关于信息技术的实际案例或者热点话题,以此来吸引他们,引发其学习兴趣。例如在讲解关于计算机病毒的知识时,教师就可以引用现实生活中出现过的大范围计算机病毒事件,并且播放相关影视作品或纪录片,让学生感知到信息技术就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以提高其学习热情。此外,课后作业也是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但信息技术教学的课后作业更强调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教师应避免采用让学生书面提交的作业形式,可以让学生在课后根据课堂教学任务来进行自主实践活动,将个人通过计算机做出的实际作品,利用邮箱或者数据共享平台提交,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强化掌握信息技术。例如在学习office 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后用软件制作一张自己的课程表,使之将烦琐的操作过程和步骤,在实际操作中加以强化记忆,有效提高学习效率。

当今社会,信息技术已经成了人们必不可少的生活技能,因此在小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利用生活化教学模式展开信息技术教学活动,灵活利用生活化教学,促使学生达到全面发展、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