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美术绘画对儿童身心发展的影响

时间:2024-05-07

◇仇红悦

常常激动于这样的美术课堂:不论是美术鉴赏,还是美术绘画,孩子们在一种相对自由轻松的气氛中个性解读、多元解读、自由想象、自主绘画,充盈着浓浓的人文生态。身处在这样的场域中,孩子们的绘画是迷人的,思维是积极的,身心是愉悦的,并且受到了多重锻造、滋养和解放。

一、不仅仅要“齐步走”,也要“自己走”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帮助学生学会运用美术的方法,将创意转化为具体成果。”所谓的“创意”就是允许孩子们多元解读、个性绘画,既要“求同”,也要“求异”,正所谓,除了“齐步走”,也要“自己走”。

例如,在人教版六年级美术《寻找美的踪迹》中,教师出示几组照片:一朵花的照片、几朵花的照片和许多花的照片。教师分别请学生谈谈对三张照片的体会。有的孩子说,几朵花重叠绽放更美;有的说,一朵花清晰亮丽,更美;还有的说,花多了,色彩丰富,多姿多彩,最美……的确,教师应引领孩子们“求异”,决不能认为花多就美,花少就不美,一定要注重孩子们的多元解读和个性解读。

同样的,当教师出示树林、沙漠的远景和近景,成片的森林和局部特写的树叶之时,教师应乘机追问孩子们:从这些自然的景色中,还隐藏着哪些美的踪迹呢?以此引领孩子们得出结论:大自然的整体很美丽,但细微的地方也有美,比如滴滴水珠有美丽,片片树叶有美丽。在此基础上,引领孩子们在生活中寻找美的痕迹,也亲手创造美的作品。

这样的训练一定会让孩子们擦亮自己的眼睛,能够在自由选材的基础上自由表达,进而进入一种较为宽松的自主创作的状态,“在保证基本规定性的同时,给予教师教学更大的空间”。的确,所谓“更大的空间”,就是要尽可能地杜绝“整齐划一”的绘画方式,尽可能地发挥每个学生的个性绘画,以此创造出符合儿童真实情感的个性之作。

二、不仅仅是因循守旧,也是想象创新

时下的很多美术课堂,由于信息技术的介入,课堂教学可谓“花红柳绿”“多彩多姿”,但是部分课堂表面热闹非凡,实则对于孩子身心的发展是无益的。很多美术教学,引导孩子们模仿,拘泥于“像不像”,而不是“好不好”,结果依然是因循守旧,故步自封:看一眼,赏心悦目;看几眼,“画面都是一个样”;看多了,便有“似曾相识”的感觉。

比如,一位教师在人教版六年级美术《奇思妙想》的教学中,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

1.PPT课件出示:《公寓式梅维斯头像》《莫斯科的英国人》,想想作者有什么样的奇思妙想?在这幅作品中,你都看到了哪些事物?你认为这些事物之间有联系吗?

2.教师拿出一些毫无关系的物品,提问:这些物品之间相互有联系吗?比如,茄子和企鹅之间是否有相同点呢?

3.小组合作讨论,从中选择自己喜欢的物品,想一想怎样才能超常规地将它们组织在一起,表现出你的奇思妙想。比如一个水杯:可以想象成水杯游泳池,可以用多个可口可乐瓶子组装成油罐列车。

上面的设计不能说不好,但是老师在课间巡视孩子们的创作时发现,几乎所有的作品都是“茄子和企鹅”,都是水杯做成的“游泳池”,都是可口可乐瓶子组装成的“油罐列车”。这样的设计和训练对于孩子们来说没有任何创新可言。

因此,当教师把一大堆所谓新颖的教学设计抛给孩子们的时候,一定要从真正有益于孩子们能力发展、思维、身心发展的角度,引导孩子们去阅读美术作品,引导孩子们自由作画,自由表达。就以上课例来说,应该采取“不教而教”“先学后教”的方式,放手让孩子们自由想象,事先不要提什么“游泳池”“油罐列车”,学生自然不会照葫芦画瓢,不会因循守旧。也许,仅仅是“不教而教”之理念在课堂中的渗透,孩子们身上的灵性、童心和创新意识就被激活了。

三、不仅仅是习得技法,更是人文滋养

欣赏或创作好的美术作品,不仅仅是收获方法、手段和智慧,而且是身心的净化、纯化和滋养。好的美术鉴赏或创作应该“与孩子的内心对接、人生对接,使孩子们在生命中生成对周遭世界的感知和理解,为未来的成长奠基”。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应该放慢脚步,静下心来,在纯技术技能的轨道上暂且打住脚步,引领学生不仅仅是习得技能技法,也在美术绘画中得到浓浓的人文滋养。

比如在《绿色的呼吁》的教学中,甲老师引导孩子们用画笔描绘为大地“添绿”的画面,特别强调技能技法的要领……乙老师在引导孩子们画画之前,出示了一些前置环节:有关“绿色植被正在一天天消失”的画面、“世界上最后一滴泪就是人类自己的眼泪”的视频、“白色垃圾的危害”的讨论……在此基础上,引领孩子们个性选择、自由表达、创意绘画。

可以看出上例中的乙老师,看似切入点很小,却和精神层面的东西紧紧联系在一起,由此衍生出的“生成点”与“延伸点”也必将指向孩子们的身心发展。最重要的,乙教师并不是在技能技法的圈子中打转转,不是大而化之,而是注重了从一个小的切口拓展孩子们创作的路径和方向。而这个方向就是寻找美、创造美的同时,让孩子们的精神生命得到充足的呼吸和喂养。

说到底,美术绘画一定要有益于儿童的身心发展,美术教师要充分挖掘和盘活各种美术资源,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培养儿童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但愿,美术教师能够探索出真正适合儿童、有益于儿童身心发展与成长的美术之路,而孩子们就在这样的探索之路上渐行渐深。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