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崔翔
考点概述
一、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对于“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这一考点,高考试题主要考查以下三种能力:根据不同的语言环境选用恰当的句式的能力;仿照例句写出句式相同的语句的能力;根据语境,灵活自如地变换句式的能力。
1.解答选用句式题,应注意:(1)审清题目是要保持上下文的连贯,还是要突出强调某一意思。(2)根据题目要求分析材料,如果是要保持上下文的连贯,就要重点分析陈述对象、句式等;如果要突出强调某一意思,则要从语序、关联词的运用等方面作分析。
2.解答仿用句式题,应注意:(1)仿句在话题上要与例句保持一致,做到材料紧扣中心、事例典型合理。(2)仿句的句式要与例句相同。(3)仿句运用的修辞手法要与例句相同。(4)仿句的句子成分组合方式与修饰限制语的构成方式要与例句保持一致。(5)仿句应做到语言通顺、用词得当、简洁明确,不能出现不合逻辑、牵强附会、浅薄幼稚等问题。(6)仿句应当与例句语言色彩一致,包括语体色彩和感情色彩。
3.解答变换句式题,应注意:(1)仔细分析原句特点,包括原句的句式特点和各分句间的关系等。(2)根据题目要求改变原句句式,须相应地改变原句中的词语甚至句子结构。比如主动句与被动句的变换,要将主动者与被动者的位置互换,表主动和被动关系的“把”“被”等介词也要变换。一般而言,变换时应添加必要的句子成分(如主语)或关联词语,有时还要重复某些词语或添加代词使前后呼应。
二、扩展语句,压缩语段
1.解答扩展语句题,应注意:(1)准确辨识并符合题目提供的情景及情景所体现的具体氛围。(2)了解题目扩写的对象是什么,重点在哪里。(3)对描写的内容进行合理、自然、贴切的联想和想象。(4)注意描写、记叙、议论、说明、抒情等表达方式和排比、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的运用,特别要用好描写、记叙这两种表达方式。
2.解答压缩语段题,应注意:(1)分析语段的结构,弄清其内在关系,从而把握语段的重点。一般来说,语段内部层次分为联合结构(并列、承接、递进等)和偏正结构(转折、因果、条件等)两大类。前者概括时要以“兼顾”为主,采取“撮要式”,切忌有所偏废;后者则要以“正”为主,采取“取舍式”,切忌舍本逐末。(2)根据题目要求,选择最佳句式表达,具体应做到:①尽量选用主谓句(尤其是主动句)表达;②尽量选用材料中负载主要信息的原词;③严格控制字数,注意使用单音节词、简称、代词等。如果超过规定字数,可能是某些内容不够简练或内容上有根本错误。
知识链接
1.递进复句:后面分句的意思比前面分句的意思更进一层,一般由轻到重、由小到大、由浅到深、由易到难,反之亦可。递进关系必须用关联词语,常用的有:
2.选择复句:(1)说出两种或几种可能的情况,让人从中选择,叫未定选择。(2)在两种情况中选定其中一种,舍弃另一种,叫已定选择。常用的关联词语有:
3.转折复句:前后分句的意思相反或相对,后面分句是说话人所要表达的意思。根据前后分句意思相反或相对的程度以及关联词语的不同,转折关系分为“重转”“轻转”“弱转”三类。常用的关联词语有:
“重转”分句间的意思明显相反,转折意味重,又叫让步转折句。“轻转”的转折意味比“重转”轻,只用承上关联词语即可。“弱转”分句间意思上的相反往往不那么明显,转折语气较弱,也只用承上关联词语。
4.条件复句:偏句提出条件,正句表示在这种条件下产生的结果。条件关系分为“有条件”和“无条件”两类,“有条件”又分为“充足条件”和“必要条件”两类。常用的关联词语有:
用充足条件关联词语,表示偏句是正句的充足条件,正句只要具备这种条件就能产生相应的结果,语气和缓;用必要条件关联词语,表示偏句是必要条件,缺少了这个条件,就不能产生正句提出的结果,语气坚定。其中,“只有……才”和“除非……否则”所表达的意思有差别。“只有……才”从正面强调必要条件,“除非……否则”从突出结果方面来强调必要条件。“否则”的意思是“要是没有前面分句所说的条件,那么就……”无条件关联词语要合用,偏句表示排除一切条件,正句表示在任何条件下都会产生同样的结果。
考题连线
(2023年全国甲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事有凑巧,在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地方,我听见过三位老师讲“破釜沉舟”这个成语。
第一位教师是这样讲的:“‘破釜沉舟表示坚决的意思。做事一定要坚决。无论做什么,只要是正当的、应该做的事,就必须抱定只许前进而不许后退、只许胜利而不许失败的决心,只有这样才能得到成功。如果前怕狼后怕虎,工作还没开始就准备下失败的退路,那样一定不会成功。当然,前进的目的必须正确。在这一点上,古人不能跟我们相提并论。由于时代的局限,古人,尤其是封建统治阶级的人,做事的目的在今天看来很多是成问题的,下定决心做好事是应当的,如果坚决做坏事,那就不应当了。”
第二位教师是另一种讲法,他说:“‘釜就是锅,‘舟就是船。‘破和‘沉都是动词。‘破釜是‘使釜破的意思,也就是把锅砸碎;‘沉舟是‘使舟沉的意思,也就是把船凿沉。这样用法的动词叫作‘使动词。同是做饭的工具,古代叫‘釜,现代叫‘锅;同是水上运输工具,古代叫‘舟,现代叫‘船,这是古今词汇的演变。像古代叫‘冠,现代叫‘帽子,古代叫‘履,现代叫‘鞋,都是这种情形。曹植《七步诗》里有‘豆在釜中泣的句子, ,這里的‘釜和‘舟跟‘破釜沉舟里的‘釜和‘舟意思相同。”
第三位教师讲得比较简单,话说得比较少。他这样讲:“项羽渡河进攻秦朝的军队,渡河之后,把造饭的锅砸碎,把船凿沉,断了自己的退路,以示有进无退的决心,终于把秦军打败了。后来大家就用‘破釜沉舟这个成语表示下定最大的决心,不顾任何牺牲的意思。”
1.请在横线处仿照上句补写恰当的句子,要求内容正确贴切,语意完整连贯。
答:
2.星球小学邀请你给学生讲解成语。请从下列三个成语中任选一个,借鉴第三位教师的讲解方法,拟出讲解要点。要求阐释准确,语言流畅,不超过60个字。
卧薪尝胆 庖丁解牛 一鼓作气
答:
(参考答案见下期中缝)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