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郭剑彪
知行合一是明代思想家王阳明提出的重要思想。“知”即道德良知,“行”即道德实践;“知”与“行”的关系,就是认识与实践的关系。***同志历来重视知行合一,反复强调“知”是基础、是前提,“行”是重点、是关键,必须以“知”促“行”、以“行”促“知”,做到知行合一。
讨论知行合一,不能不提到言为心声、行为意动。也就是说,一个人所言所行是其所思所想的外在流露、直观表现,“言”和“行”的根源在于“心”和“意”。从这个角度说,知行合一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是由“知”“意”“行”三部分组成的,“意”是“知”与“行”之间的中枢与纽带。《礼记·大学》提出:“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也就是说,在拥有渊博知识、了解事物原理的基础上,还要端正意念,这样才能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王阳明也说,“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可见,“知”转化为“行”,中间要通过“意”的作用。
“意”是动态发展的,要使其保持在稳定规范的范围内,就必须依靠定力。“定力”一词源于佛学,原指“伏除烦恼妄想的禅定之力”。《辞海》将“定力”解释为“处变和把握自己的意志力”。有定力的人如净水无波,不随物流、不为境转,光明磊落、坦荡无私。古今中外的成功人士,大都具有坚强的定力。我们要保持和增强定力,不被假象所迷惑,不为名利而动心,切实做到知行合一,关键是要“诚意”。具体而言,“诚意”要把握好以下四个方面:
心存敬畏。从周公“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孔子“君子以恐惧修省”到曾国藩“心存敬畏之心,方能行有所止”,心存敬畏一直是有为之人修身自律的方法。
心态平和。“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我们应用平和、淡泊、知足的心态对待名、利、位、权,用宽容、珍惜、感恩的心态对待事业,不为私心杂念所扰、不为个人名利所累,保持内心的执着和坚定。
坚守忠诚。“人之忠也,犹鱼之有渊。”忠诚是一种内心的坚守,是理想、信念、精神、意志的基石,在大是大非面前头脑清醒、旗帜鲜明,做到“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恪守规矩。古人云:“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规矩是一种约束、一种准则。大到治理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小到一个人的言行举止,都要明规矩、讲规矩、守规矩。
(选自《人民日报》2016年10月19日,有删节)
一篇文章的深刻,其实就是作者思想的深刻。要想把一篇文章写深刻,作者除了要具备丰富的知识底蕴,还要有非同常人的眼光和思维角度。眼界決定境界,思维角度和品质决定文章深刻与否。这需要有一定的发散思维能力、辩证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知行合一离不开“诚意”》一文,对“知”“意”“行”的深度内涵以及其相互关系进行揭示,然后明确自己的观点——“切实做到知行合一,关键是要‘诚意”。在提出这一观点后,作者进一步指出了如何“诚意”,即“心存敬畏”“心态平和”“坚守忠诚”“恪守规矩”。endprint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