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圆珠笔头实现国产化
据报道,太钢集团已完成笔尖钢制定标准的工作,并生产出中国制造的笔芯,相关产品已完成第六轮测试。这些笔头一些企业已开始使用,未来两年有望完全替代进口笔头。(2017年1月9日山西卫视)
此前,一个广泛流传的未竟之问是,为什么我们造得出高铁、飞船,却造不出小小的圆珠笔头?时至今日,随着圆珠笔头国产化,这一难题自然有了答案。
1.树立自信。从某种意义上说,国产圆珠笔头,除了技术上攻关,更重要的是愿不愿自己造。很显然,这一成果说明,我们并不是技术上达不到,而是我们的行业有没有更高的自我期许。国产圆珠笔头的制造成功,其最大的意义在于实现了某种心理的满足以及产业自信的再确认。
2.联系地看问题。造出圆珠笔头不是一个孤立事件,它所演示的,是一种以重点产品突破带动关键技术进步的产业进化之路。特别是在大众舆论中,这一现象被解读为中国制造缺乏工匠精神以及工艺积淀的典型象征。
3.理性地判断。评价“中国造出圆珠笔头”,心理暗示、精神激励是一回事,现实的利益权衡、得失计算则是另一回事。花费巨资研发一项高度成熟、利润有限的大众商品,其投入与产出之比是否合理?基于精细化的产业分工和广泛的全球贸易交换,我们又是不是确有必要执着于造出圆珠笔头?凡此种种,可谓见仁见智。
世界最长跨海大桥
2016年10月8日7时20分,在持续26个小时的施工作业后,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曲线段E33沉管安装成功,大桥海底隧道与东人工岛实现对接。港珠澳大桥全长55公里,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总体跨度最长、钢结构桥体最长、海底隧道最长的跨海大桥,开创了世界桥梁建设领域的多个第一,被英媒《卫报》称为“现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港珠澳大桥多项施工工艺和标准已达国际领先水平,形成了一系列的“中国工法”。特别是九洲航道桥桥塔的安装采用整体竖转提升方案,也属中国首创,填补了用提升支架整体提升、滑移滑道竖转方式安装上塔柱领域的一项中国空白。江海直达船航道桥三座海豚塔的安装则采用两台大型浮吊船协同作业,将2000多吨的钢塔在海上实现空中翻转,最后精确定位在承台上,其整个吊装工艺的研究历时两年,属世界首创。在解决海上桥梁的耐久性问题上,科研人员创造性地提出“港珠澳模型”等防腐防震措施,系统地保障了港珠澳大桥的设计使用寿命达到120年,打破了中国通常的“百年惯例”。
1.中国标准。2016年9月27日,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桥梁工程实现全线贯通。被外国媒体称为“现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港珠澳大桥在施工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新技术、新材料和新装备,在多个领域填补了空白,形成了走向世界的“中國标准”。
2.创造奇迹。这是一个充满创造性的建设奇迹!这功劳属于高瞻远瞩的中国桥梁人,属于勤奋敬业的中国桥梁人,属于勇于创新的中国桥梁人!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